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武器天才”,若康熙没贬此人,清朝或将成超级大国

他是“武器天才”,若康熙没贬此人,清朝或将成超级大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204 更新时间:2024/2/11 20:09:25

戴梓因为制造出了火炮受到了康熙爷的肯定,但是也让很多人眼红其中就有那个叫南怀仁的,于是他联合其他人一起诬陷戴梓导致其被发配到盛京。

▲戴梓的照片

前言

很多历史研究者认为,清朝之所以到了最后变成一副任人宰割的模样,完全就是因为其闭关锁国导致的必然结果,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乾隆时期造成的隐患。

明朝的时候也实施一些海禁政策,但是和清朝不同的是,明朝只是不让百姓出海。

但是明朝本身朝廷却是对外交流,从来没有放松过,但是和清朝不一样,清朝是彻底阻断了自己和外部勾连的渠道。

因此世界的发展,清朝完全不知道自己坐在家中还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然而这一切悲剧的开端可以说是从康熙朝就有了苗头。

▲戴梓剧照

少时聪敏研究火炮

戴梓出生的时候是顺治6年,他的家庭是书香门第家中有人是做官的,而且因为有着非常好的家庭条件,戴梓在很小的时候就非常的喜欢读书,而且对兵书是十分感兴趣的。因为他生在江南的富庶之地是现在杭州这个地方,所以那个时候不仅家里经济条件好,而且他还接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

在一般的少年还在希望能够考取功名的时候,戴梓已经接触到机械了,而且他非常擅长研究火器,还自己制造了一种能够百步之外击中目标的火器。

▲清朝的大炮

热血少年从军

当年吴三桂起兵叛乱的时候,耿金忠也跟着一起起兵,耿金忠选择了进犯浙江而作为杭州人的戴梓,当时正是一个非常热血的少年,康亲亲自带兵在浙江平乱,戴梓也加入了军队成为了一名士兵。

因为他那个时候已经发明了一种火器,在战场上的作用非常的大,可以28珠连发这个就很厉害了,但是厉害归厉害它也是有一些的问题的,这种火铳价格不菲当时的清朝政府也没有很多钱做这个,还有就是戴梓本人也曾经做梦,认为这东西威力太大,杀人造孽太多也是不太好的,但是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最后清政府并没有批量生产。

▲清朝火铳

因才华遭到灾祸

戴梓在火器机械方面的才华也被当时的皇帝康熙所了解,康熙先是命令戴梓翻制荷兰人带来的一种鸟枪,戴梓只用了几天就造了出来,可见他在这方面确实非常有才华。之后又接到圣明制造佛郎机,仅仅用了5天的时间就仿造了出来。

▲西洋人在清朝

后来南怀仁向康熙皇帝展示了自己国家发明的冲天炮,而且非常嚣张的说,只有比利时可以造得出来,康熙这样的皇帝怎么能听南怀仁所说,直接找到了戴梓让他制造。戴梓本来就在这方面非常的有天赋和才华,也是用了不到10天就将这种冲天炮造了出来。

南怀仁

这让南怀仁觉得非常的不爽,于是尽管在平定葛尔丹的时候,这种冲天炮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最终还是因为南怀仁上奏说戴梓跟东洋人私通,结果导致戴梓被流放去了盛京,他在那里生活了30多年郁郁而终。

▲火器

综述:

很多人都认为,如果戴梓没有被流放,而是能够在清朝政府中继续被重用的话,那么清朝会有非常强大的武器,这样在后期也不会被西方人的火炮所攻打的毫无还手之力。但是这都是后话了,谁也不能够预知未来。就像很多人都认为不杀袁崇焕明朝也不至于走向衰亡,所以戴梓这个问题上也是一样的。

【参考资料】《清史稿》、《国朝省献类征初编·戴梓传》、《戴耕烟先生传》

【图片来源网络】

【文案编辑】目海志桃丽

更多文章

  • 乾隆八年“最热夏天”,当时到底有多热?看他发的圣旨就明白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给英国女王的圣旨真迹,乾隆历史真实纪实,乾隆对英王的圣旨原文

    历史上有个夏天,天气比现在还热,不到半个月便死了11400人。当时处于乾隆统治时期,作为心怀天下的年轻皇帝,乾隆面对如此酷热的季节,他该如何处理?这一年夏天的温度到底有多高?实际上,面对炎热的天气,古人是有解决办法的。通常而言,大多数古人都会前往比较凉爽的地方,但他们无法像现代一样乘坐便利的交通工具

  • 乾隆告诉儿子不要杀和坤,嘉庆偏偏不听,15年后才明白父亲苦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他真的是这样吗?在乾隆身边的和珅一直很受重用,不仅身兼多职还地位高过许多大臣,多年来可以说是被当做了宠臣,在乾隆临死前,还交代儿子嘉庆皇帝不要杀了和珅,此人有大用。奈何嘉庆皇帝根本没听懂父亲这句话深意,很快就根据自己的心意将和珅处死。和珅的死亡就像是一把火一样,让嘉庆治理的初期有了些许起色,可是

  • 为何说中国近代的衰落与清朝基本无关?三个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其笔触之下,每字每句都透露出浓烈的爱国情谊,恨铁不成钢。正如谭嗣同所写,落得这悲哀世道,一切云烟柳雨都是幻觉,抵不过人们在春天之中仍挥之不去的愁绪,索性向这无边宇宙嚎啕大哭方才休止。全中国上上下下四万万人,声泪俱下,放眼望去,竟然看不见当初那个辉煌盛世的样子。清朝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和近现代社会交界的一

  • 为何古代官员都自称微臣,只有清朝称奴才?其实这是一种特殊荣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的侍卫自称奴才还是微臣,下官和微臣的区别,微臣是什么意思

    也正是因为周礼中规定了严格的尊卑礼仪,所以在君与臣之间则更需要注重敬与谦。古代的官员大多自称为“臣”,臣字的历史非常古老,在甲骨文中就有相关的记载。而其本来所代指的,是身份低微之人,直到秦朝都还用“男曰臣,女曰妾”来形容贫贱之人。但奴隶社会逐渐瓦解后,“臣”又成为了官吏在君王面前的一种谦称。诸葛亮的

  • 为了这个人,八国联军刚刚击败清军,又帮助清军打义和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清军残部返回途中,盟友义和团不顾一切地冲了过来要抢遗体,他们的企图竟然是:戳尸泄愤!危急时刻,洋人赶来,帮助清军打跑了义和团。那位清军将领是直隶提督聂士成。一、战功卓著1836年,聂士成生于安徽农村一个武术世家。26岁时,聂士成从军,先后追随袁三甲(袁世凯的叔祖)、刘传铭,一路转战

  • 中日历史上三次大战,只有清朝最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大战日本,甲午中日战争作战过程,甲午中日战争在哪里打的

    在唐朝和明朝都把日本打得屁股尿流,唯独到了清朝这个啥也不是的朝代,输给了日本。西元663年,也就是在我们中国的唐高宗龙朔三年的时候,大唐王朝为了援助朝鲜(当时叫新罗),与日本(当时叫倭奴国)展开了白江口之战。唐倭白江口之战当时倭奴军有42000人,战船1000多艘,而我们唐朝军队只有17000人,战

  • 中国历史上10大罪人,清朝三位榜上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历史十大罪人,清朝历史上的人物排名顺序,历史上真实的清朝名人

    如果按照朝代先后,排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罪人,首先出场的应该是秦朝的赵高。人们习惯了把秦朝的短命归结于暴政,如果追溯起来,罪魁祸首应该是赵高。秦始皇嬴政死后,赵高伙同党羽,通过修改秦始皇的诏书,把本来应该由大皇子扶苏继位,偷偷改为了胡亥为秦二世。胡亥从此就成了赵高的傀儡,赵高也如常所愿,从此把持朝政,

  • 三藩之乱,康熙皇帝如何分布瓦解,最终为清朝的内政稳定打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帝康熙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即位之初,他就挫败了朝中的权臣鳌拜,列出鳌拜大罪三十条,由此完全掌握了朝廷大权。少年康熙便已经展现出了作为一代明君的雄风。在祖母孝庄太后和朝廷大臣的辅佐下,他很快掌握了政务并勤于政事,整个国家环境自上而下得到了改变。面对割据地方政权的三藩

  • 〈金榜题名〉(162)· 清朝探花 洪昌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洪昌燕(1820~?),字敬传,号章伯,或张伯,浙江钱塘人。清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翁同龢榜进士第三人。咸丰六年,洪昌燕参加会试,主考官是彭蕴章、全庆、许乃普、刘琨。考题是《告诸往而》、《洋洋乎发》、《莫如为仁》、《游鳞萃灵沼》得“灵”字。会元是马元瑞。洪昌燕经会试,入贡殿试。咸丰帝在太和殿传胪

  • 〈金榜题名〉(159)· 清朝进士 汪风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汪凤藻(1851-1918年),字芝房、云章。江苏元和人,同文馆英文班毕业生。曾为译书纂修官,一八八三年授翰林院庶吉士;一八九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以翰林院编修赏二品顶带署理驻日钦使。一八九二年七月九日正式任为驻日钦使。汪风藻个人信息曾为译书纂修官,撰有英文语法书《文法举隅》一册,并译《万国公法》、《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