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了这个人,八国联军刚刚击败清军,又帮助清军打义和团

为了这个人,八国联军刚刚击败清军,又帮助清军打义和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577 更新时间:2024/1/19 21:35:51

奇怪的一幕出现了:清军残部返回途中,盟友义和团不顾一切地冲了过来要抢遗体,他们的企图竟然是:戳尸泄愤!危急时刻,洋人赶来,帮助清军打跑了义和团。

那位清军将领是直隶提督聂士成。

一、战功卓著

1836年,聂士成生于安徽农村一个武术世家。26岁时,聂士成从军,先后追随袁三甲(袁世凯的叔祖)、刘传铭,一路转战南北,在攻打捻军的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32岁即官至记名提督。

真正让聂士成声名鹊起的有两场战争。

一是中法战争。1884年,法国海军将军孤拔率部进犯台湾。聂士成主动请缨,率800人租用英舰从台南登陆,在台湾巡抚刘传铭与法军决战的关键时刻出现在战场,将孤拔舰队赶出了台湾。

二是中日甲午战争。聂士成跟随叶志超支援朝鲜,聂部在摩天岭正面阻击日军,杀敌无数,取得了甲午战争中清军为数不多的几场胜利。直到甲午战争结束,日军仍然无法攻克摩天岭。

这两场战争结束后,聂士成官至直隶提督。

1899年,清廷决定组建新军,命名“武卫军”,下设后军、左军、右军、中军、前军。荣禄任武卫军总指挥,坐镇中军,聂士成领武卫前军。武卫前军配备了近代陆军的火器装备,战力仅次于袁世凯率领的武卫右军。

二、交恶义和团

就在聂士成执掌武卫前军这一年,义和团开始从山东崛起。义和团的成份很复杂:贫苦农民、城市贫民、小商贩、手工业者、官兵、公贵族、地痞流氓等等,三教九流无所不含。聂士成从心底看不上义和团,认为这伙“拳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仅不能帮助朝廷抵抗洋人,还可能动摇国家根基。在晚清官场上,只有聂士成旗帜鲜明地反对义和团,其他权臣都做壁上观,原因只有一条——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摇摆不定。

聂士成请义和团的“大师兄”表演“刀枪不入”神技,当场拆穿其把戏,直接将“大师兄”斩首示众。1899年4月,义和团破坏保定铁路,聂士成率部保护铁路,杀义和团500人。至此,聂士成和义和团结怨,双方互相攻击、水火不容。

荣禄着急了,把聂士成叫来臭骂一顿,说他“糊涂,你难道连老佛爷的意思也看不明白吗?”聂士成不为所动,坦言:“拳匪害民,我是直隶提督,有匪不能剿,我当这个官有什么用?”

聂士成的率直给他带来了麻烦。

再三摇摆之后,朝廷最终认定义和团“民心可用”,义和团也承诺“扶清灭洋”,但提出一个前提条件:杀聂士成!众多大臣力劝慈禧“顺应民意”以换取义和团的效忠,关键时刻慈禧表现出少见的人间清醒,拍板定夺:不杀,让聂士成戴罪立功去吧。

慈禧的抉择也实属无奈,因为八国联军已打到了天津城下。

三、血洒疆场

1900年6月11日八国联军先锋部队逼近廊坊。聂士成率领武卫前军和义和团奉命共同阻击。义和团英勇无畏地冲锋在最前面,死伤惨重。聂士成率领的武卫前军作为督战队,对逃跑回来的义和团民众进行阻杀,双方仇恨加剧。义和团死伤殆尽,武卫前军与八国联军正面交锋,武卫前军的火力不亚于敌军,八国联军战败而逃。廊坊大捷,善于揣摩老佛爷心思的荣禄把功劳全给了义和团,武卫前军一无所获。

6月下旬,聂士成受命攻打天津租界,战斗力彪悍。配合的义和团却暴露出无组织、无纪律的弱点,既打洋人,又抢劫百姓。聂士成一边打洋人,一边镇压义和团,杀了1000多名义和团团民。天津战场上出现了连洋人都看不懂的一幕:本该齐心协力保家卫国的清军和义和团,在打洋人同时自己也互相厮杀。

很快,朝廷通报来了,称聂士成“半月以来毫无战绩,且军纪涣散”,给予“革职留任”处理。聂士成发现自己掉入了死局:义和团恨他,朝廷怪他,洋人要杀他,自己不知为谁而战?

更让人心惊的是,战场形势发生了变化。武卫前军——这支大清帝国在京畿的最后一支精锐被包围了,他们被八国联军压缩在狭小的八里台地区。

7月9日,聂士成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然而,聂士成却不知道:就在这一天,头脑发热没几天就清醒了的慈禧,向在广东的李鸿章发了一封电报:“火速北上,办理外交事务。”老佛爷准备议和了。

祸不单行,一个糟糕的消息传来:义和团一部直奔聂士成家,去抓他的老母亲等家人。聂士成派兵追赶,岂料部分清军与义和团早有串通,趁机造谣“聂士成要造反”,开始袭击聂士成部队。

腹背受敌。聂士成换上全新的武官服,骑着战马来到最前线的一座小桥上督战。炮声隆隆、子弹横飞,聂士成纹丝不动。清军士气大振,无一后退,八国联军的几轮进攻被打压下去。

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倒了下去。聂士成知道,不会有援军了,大家都看出老佛爷议和心思了,按兵不动是最明智的选择,自己这支部队将成为老佛爷送给洋人的投名状。黎明的雾气逐渐散去,八国联军阵地上的德军指挥官库恩一眼认出穿着明亮黄马褂的聂士成。库恩曾担任过武卫前军的骑兵教官。库恩急忙命令停止射击,派士兵过去劝说聂士成投降。毫无悬念,聂士成断然拒绝。

新一轮炮击开始了,聂士成的黄马褂成为最显眼的靶子。很快,聂士成的战马倒下了,他立刻又换了一匹。再倒,再换,一共换了4匹战马。最终,聂士成还是倒了下来。

主帅阵亡,清军全面崩溃,八里台失守。八国联军冲了上来,库恩迅速找来一条红毯子把聂士成惨不忍睹的遗体包裹起来送还给清军。当清军在运送聂士成遗体返回途中,就发生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日历史上三次大战,只有清朝最丢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清朝大战日本,甲午中日战争作战过程,甲午中日战争在哪里打的

    在唐朝和明朝都把日本打得屁股尿流,唯独到了清朝这个啥也不是的朝代,输给了日本。西元663年,也就是在我们中国的唐高宗龙朔三年的时候,大唐王朝为了援助朝鲜(当时叫新罗),与日本(当时叫倭奴国)展开了白江口之战。唐倭白江口之战当时倭奴军有42000人,战船1000多艘,而我们唐朝军队只有17000人,战

  • 中国历史上10大罪人,清朝三位榜上有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历史十大罪人,清朝历史上的人物排名顺序,历史上真实的清朝名人

    如果按照朝代先后,排出中国历史上的十大罪人,首先出场的应该是秦朝的赵高。人们习惯了把秦朝的短命归结于暴政,如果追溯起来,罪魁祸首应该是赵高。秦始皇嬴政死后,赵高伙同党羽,通过修改秦始皇的诏书,把本来应该由大皇子扶苏继位,偷偷改为了胡亥为秦二世。胡亥从此就成了赵高的傀儡,赵高也如常所愿,从此把持朝政,

  • 三藩之乱,康熙皇帝如何分布瓦解,最终为清朝的内政稳定打下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帝康熙皇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8岁登基,14岁亲政。在即位之初,他就挫败了朝中的权臣鳌拜,列出鳌拜大罪三十条,由此完全掌握了朝廷大权。少年康熙便已经展现出了作为一代明君的雄风。在祖母孝庄太后和朝廷大臣的辅佐下,他很快掌握了政务并勤于政事,整个国家环境自上而下得到了改变。面对割据地方政权的三藩

  • 〈金榜题名〉(162)· 清朝探花 洪昌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洪昌燕(1820~?),字敬传,号章伯,或张伯,浙江钱塘人。清咸丰六年(1856)丙辰科翁同龢榜进士第三人。咸丰六年,洪昌燕参加会试,主考官是彭蕴章、全庆、许乃普、刘琨。考题是《告诸往而》、《洋洋乎发》、《莫如为仁》、《游鳞萃灵沼》得“灵”字。会元是马元瑞。洪昌燕经会试,入贡殿试。咸丰帝在太和殿传胪

  • 〈金榜题名〉(159)· 清朝进士 汪风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汪凤藻(1851-1918年),字芝房、云章。江苏元和人,同文馆英文班毕业生。曾为译书纂修官,一八八三年授翰林院庶吉士;一八九一年七月二十九日以翰林院编修赏二品顶带署理驻日钦使。一八九二年七月九日正式任为驻日钦使。汪风藻个人信息曾为译书纂修官,撰有英文语法书《文法举隅》一册,并译《万国公法》、《英文

  • 四大贝勒为何要逼死努尔哈赤的宠妃阿巴亥,却留下她的儿子多尔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努尔哈赤与多尔衮的关系,努尔哈赤传位给多尔衮,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14个儿子吗

    后金时期满族的殉葬制度规定丈夫死后,嫡妻即使无子也不必殉葬,而是选择一名无子之妾从殉。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嫡妻,还为清太祖生了三个优秀的儿子。既是嫡妻又有儿子的阿巴亥被逼殉葬实在不符合条件!但四大贝勒为何宁愿违背祖制,也要逼死这位被父汗宠爱了二十年的大妃呢?恐怕得从皇太极为夺皇位而精心导演的大戏

  • 康熙曾给灵隐寺改新名,为何杭州人敢不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灵隐寺康熙匾额在哪里,杭州灵隐寺,今天杭州灵隐寺开放吗

    (↑1920年代摄于杭州灵隐寺,本社图片版权所有)康熙给灵隐寺改名一事,确有记载。据1941年《中国文化史迹》(本社《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灵隐寺于清顺治十五年(1658)烧毁,宏礼重建。雍正六年 (1728)总督李卫倡议重修,当时天王殿得以再次重修,堂宇楼 阁焕然一新。然而其后又烧毁。

  • 民国交通法规,越看越有意思:这三个词到现在都没变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作为长期处理交通事故和研究交通安全的我,职业病一下子就犯了赶紧去找一找当时的交通法规,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民国的时候开车要驾照么? 要的,不仅要,而且有些规定比现在还严格哦:1932年,汉口市政府出台《市街交通管理规则》:“汽车及汽力脚踏车司机应向公安局登记,并考验合格,发给执照,方可驾车。无司机执照

  • 太和殿经过四次重建,犹存近六百年,为何到康熙时才得以涅槃重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清太和殿对比,故宫太和殿冬至金光普照,北京太和殿广场全景图

    01梁九修殿劳民伤财太和殿是古代建筑和艺术的集大成者,凝聚力无数工匠的心血。最初负责太和殿建筑的雷氏家族是康熙年间的总工程师。明末由冯巧监造,可是他到崇祯继位时就死了,后由其徒弟梁九负责担任修建三大宫殿。根据《明英宗实录》记载,正统五年(1440年),建造奉天、华盖、谨慎三大殿。嘉靖三十六年(155

  • 太平天国幼天王逃生地杨家牌沉吟:历经艰险,死里逃生,终落魔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太平天国天王一览表,太平天国幼天王被俘后的残余势力,太平天国天王府有多大

    在154年前的1864年10月,从南京逃来的十数万太平军,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败多胜少,伤亡惨重,士卒越打越少,到了这个名叫杨家牌的地方时,人数已不足万人,那天晚上的三更时分,太平军就驻扎在此宿营,谁知清军席宝田部追至,太平军猝不及防,四散溃逃。这就是太平天国兵败杨家牌。当时,幼天王洪天贵福与干王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