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他是常败将军,一生只赢过一次,一次就奠定了国家春秋霸主的地位

他是常败将军,一生只赢过一次,一次就奠定了国家春秋霸主的地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133 更新时间:2024/1/16 18:15:43

[var1]

春秋五霸中,最令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就是秦穆公的称霸。秦国身处中原之外,国土狭小,几经波折才收复西戎。收复西戎后,秦国却在实力悬殊巨大的情况下消灭了中原霸主晋国,从此名扬天下。

说到秦晋大战,那一定离不开秦国的将军百里视。他是著名秦国大夫百里奚的儿子,年幼时随母亲长大,中年找到父亲后得到了秦穆公的赏识才得以出仕。公死后,秦穆公想要灭掉晋国称霸中原,百里视成为了他的坚决拥护者。

[var1]

公元前628年,秦穆公决定攻打郑国,就任命百里视为大将领军出发。百里视虽然善武,却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他率领大军走到滑国之时,正好碰到了郑国的一个贩牛商。这个商人听说秦国要攻打郑国,就心生一计。

[var1]

他一面叫人回国报信,一面冒充郑国使臣去欺骗百里视。百里视果然上当,听信牛贩子的话不再攻打郑国而是灭了滑国而回。没想到,半路却在崤山被晋军伏击全军覆没。

秦军大败后,百里视在被俘后又侥幸被放回国。宽宏大量的秦穆公并没有怪罪他,而是依然信任他。他从此励精图治,想要一雪前耻。到了公元前625年,秦穆公又派百里视去攻打晋国。这一次,晋国事先做了充分的准备,秦国又一次打了败仗。晋国士兵都纷纷嘲笑这支打着报仇旗号却又一次战败的秦国部队。

[var1]

这一战之后,百里视被冠上了常败将军的名号。他自己更是无地自容,主动的上了囚车,希望秦穆公能够处死他。然而,秦穆公又一次原谅了他,并且对他进行了一番劝解,并鼓励他不要放弃。

[var1]

百里视经受了两次的对晋作战的失败,变得越来越成熟。他除了钻研兵法还关心士兵,注重军队的凝聚力。他不再傲慢,而是放低姿态与士兵一起吃粗食,一起训练。他还把自己的钱财拿出来帮助士兵。从此以后,他的军队变得越来越强大。

冬天,晋国联合国,陈国和郑国一起打到了秦国的边境。这一回百里视不再浮躁,不再冲动,而是按兵不动静待时机。晋国一再挑战,秦兵都不予理睬。晋国军队把秦国两座城池夺去,他还是按兵不动。这场战争百里视不战而败,秦穆公却明白这是他的又一次历练。

[var1]

公元前624年,吃了三次败仗的百里视再一次请战攻打晋国。这一次,他有必胜的信心,放话不胜利绝不归还。百里视挑选了国内精兵并准备五百辆兵车去攻打晋国。秦军渡过黄河后,百里视命令士兵将船全部烧掉,告诉他们要背水一战。士兵们得知没有退路后变得勇猛无比,不几天就夺回了上次失去的两座城池,并接连又攻破晋国的好几座大城。所披靡的秦军把晋军吓得闻风丧胆溃不成军,最后甚至躲在城里不敢出来。

[var1]

经此一战,晋国彻底怕了秦国,秦国也因此闪耀在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得到这一消息的周襄马上派大臣赏赐秦穆公十二只铜鼓,承认了他西方霸主的地位。至此,秦穆公正式成为了春秋霸主。

秦穆公的称霸之路和百里视的胜利之路都极其坎坷,但是坚持就是胜利。希望每个人都能不被失败打倒,练就走向成功的勇气。

更多文章

  • 五国灭齐而田单复齐,齐国为什么不能重新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田单复齐后为啥不自己当齐王,田单最后的结局,田单收复齐国七十城

    然后,赵国就被彻底打残了。[var1]虽然赵国后期还能战,李牧连却秦。但是,最后还是要拼国力的,人口拼不过、土地拼不过、粮食拼不过,关键是心气势头也拼不过。长平之战的三年,战场主要是在上党地区打的,这里就不算赵国本土。邯郸之战的两年,虽在赵国本土,但秦军也没能扫荡整个赵国。而五国伐齐呢?公元前284

  • 开局即高光的魏国,是怎么一步步快速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国高光时刻,魏国衰落的原因,魏国从强到弱地图

    一个原因是四战之地。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这还怎么玩?除了赵国发育晚、相对弱,其他三个都不是善茬。齐国、秦国和楚国,是能够实现天下统一的唯三战国。夹在这三个家伙中间,只能说魏国生错了地方。[var1]一个原因是高调开局。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硬是把魏国打造成三晋盟主、国际霸主。所以,

  •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主张,对现代有借鉴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对话太精彩,所以讲一下这个处处机警的故事。与其说,这是是一篇王道之政的解说词;不如说,这是一篇精彩的游说攻略。[var1]首先,齐宣王向孟子打听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依《史记索隐》的说法)。所以,一国之君的齐宣王打听齐桓晋文之事的目的,不是

  • 孔明北伐总缺粮,怎么不见战国七雄缺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因为秦岭大山,所以运输成本巨高。翻山越岭运粮食,耗费的人力都是天文数字的。同时,运输时间也不确定,不是蜀汉没粮食,而是运不上去,赶上个暴雨洪灾,粮食就别想运过去。而诸葛亮执行的是北伐攻略,所以一定要穿越秦岭大山去打仗。蜀汉打仗,打得不是攻城略地,打得后勤运输。在战场较量上,无论是城战还是

  • 孔子被弟子气到骂人,骂人的话竟被千古传颂,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最高境界的一句话,孔子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

    [var1]孔子身为万世师表,历来被众人推崇和学习。从古至今,孔子说过的话都是指引我们人生的精华。包括现在也是,凡是读过书上过学的人就都读过论语。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都是我们随口就可以吟诵出的。孔子的影响力不止停留在我们自己国家

  • 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什么要等三十年才能灭赵,这期间秦国都在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不灭赵国,秦国为什么会发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以后为什么秦国没有灭赵

    [var1]要是秦国足够强,把四十多万战俘全都押到秦国,然后种粮放牧、当奴隶多好。不是秦国不想,而是秦国不能。因为长平之战前前后后打了三年,秦国自己的粮食早就捉襟见肘了,怎么养活这几十万战俘。养活不起,还不能放,那就只能杀掉了事。从坑杀战俘这件事就能看出,秦国也是失了元气。所以,当白起要一战灭赵国的

  • 秦朝统一而六国造反,汉朝统一却天下太平,原因是博弈策略的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01.秦帝国的战国模式才是六国造反的真实原因战国是一个纳什均衡。在这个博弈环境中,七大战国的唯一策略选择就是整军备战。所以,孔孟的王道政治虽然很美好,却无法应对当时的博弈环境。人改变不了局面,往往都是局面改变人。而这个局面就是博弈的局面。[var1]秦帝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就是因为他把整军备战的博

  • 秦始皇连续灭掉五国,为何只留下齐国?难道是念旧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秦始皇可能有一些敬佩还有一些鄙夷,虽然我们没有见过这样一个人,但是从一些史料上了解一些的,虽然统一了六国,但是据说是暴虐无道,不过事实是怎样的,谁也不知道,在评判他的人品的时候,我们也是无法忽视他的作为的,所以这是一个本身有点矛盾的事情。[var1]不过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齐国是最后被灭国的,虽然说

  • 赵国为什么堪与秦国一战?它是六国中最强的战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楚国都被打得迁都了,但秦灭楚还是费了将近三年的牛劲。公元前225年,少壮将军李信,率20万大军灭楚,结果被楚军吊打。公元前224年,只能老将出马,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折腾了两年才把楚国灭了。就出兵规模来说,灭楚60万大军,应该是始皇帝统一战争中拿出来的最大筹码。[var1]楚国为什么最能刚?楚国是

  • 十六国战争与山西形胜:北魏终结了十六国,也终结了关中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十六国外谁著史,千百年后点英雄。公元304年,刘汉、成汉立国;公元439年,北凉为北魏所灭。持续了136年的十六国乱世,终于结束,北方再归一统。终结十六国乱世的,不是博弈百年乱世的十六国玩家,而是隐藏于十六国之中的拓跋魏。空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