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国灭齐而田单复齐,齐国为什么不能重新崛起?

五国灭齐而田单复齐,齐国为什么不能重新崛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58 更新时间:2024/1/5 4:32:31

然后,赵国就被彻底打残了。

[var1]

虽然赵国后期还能战,李牧连却秦。但是,最后还是要拼国力的,人口拼不过、土地拼不过、粮食拼不过,关键是心气势头也拼不过。

长平之战的三年,战场主要是在上党地区打的,这里就不算赵国本土。邯郸之战的两年,虽在赵国本土,但秦军也没能扫荡整个赵国。

而五国伐齐呢?

公元前284年,蠢笨至极的齐湣王,硬是成功地招致了五国攻齐。齐人的政治智慧,简直跌破智商下线。在济西大战中,齐国的主力部队被彻底击溃。然后,五国大军想抢哪里就抢哪里了。但主要是世仇燕国,名将乐毅亲自领兵,扫荡了齐国七十余城。

[var1]

但这不算完。

都说乐毅在齐国实施德政,准备化齐为燕。但齐国的财富,肯定是不能被少抢。首先,退军的秦魏赵韩四国,一定是抢完了再退兵,挨着齐国的三晋则是能抢多少土地就抢多少土地;其次,准备以德服人的乐毅和燕军,一定是当完强盗之后再考虑怎么以德服人。

燕将乐毅遂入临淄,尽取齐之宝藏器。

[var1]

最可气的就是楚国。楚国一直盯着秦国,早被打出了恐秦症。所以五国伐齐,这家伙就没来。但是齐国被五国灭了之后呢?楚国立即来了。晚来的楚国比其他五国还要残忍,不仅把齐湣王给杀了,而且还收复了被齐国抢走的淮北之地。

楚使淖齿将兵救齐,因相齐湣王。淖齿遂杀湣王而与燕共分齐之侵地卤器。

灭齐之后,只有乐毅和燕军在齐国搞殖民吗?三晋可能同意,因为抢够了。但楚国肯定不会同意,不仅夺了淮北之地,而且也想在齐国搞殖民。

即墨和莒,都是齐国五都。这两个地方一直扛到最后。但是,要怎么扛?只能打啊,一直打到齐国恢复才算完。而打仗就是要死人的,这期间到底死了多少人,谁也计算不出来。乐毅以德服人,只是史书记载,打下来在以德就不行吗?所以,燕军该打的时候肯定不会惯着这两座城池。

趁着燕国临阵换将,田单搞火牛阵,一夜之间收复了齐国七十余城。但,这是小说笔法。从五国伐齐、乐毅灭齐到田单复齐,这中间整整隔了五年时间。而且,齐国的七十余城,先是一座一座地被联军和燕军拔掉,连首都临淄都被拔掉了;然后,田单率领即墨大军和齐国百姓,再一座一座地从燕军手中抢回来。

齐人遂夷杀其将骑劫.。燕军扰乱奔走,齐人追亡逐北,所过城邑皆畔燕而归。

[var1]

然后呢?

然后,齐国只能被打残了,而且被打得比赵国还残。赵国长平之战被白起坑杀四十多万,这还是可以统计的。而齐国则是举国被扫荡,到底有多少人死在战火和饥饿之中?这根本就没法统计,只有苍天知道。

关键是自家的王、齐湣王,被搞死了。而长平之战后,赵孝成王可啥事没有,赵国的朝堂秩序和地方秩序,都没有遭遇毁灭性打击。

[var1]

齐国呢?

先是楚国把淮北之地给抢走了,再是楚将淖齿准备在莒地当军阀,再是燕国准备化齐为燕,最后好不容易把齐湣王儿子田法章给找出来。公元前279年,田单从即墨攻入临淄之后,才把田法章接到临淄。到这个时候,整个齐国才终于有了王。接下来呢?只能是再从不头收拾旧山河,朝廷秩序要重建、地方秩序要重建。但是,被三晋和楚燕夺走的金银财富和膏腴之地肯定是想也别想了。

经历如此浩劫,齐国只能比长平之战后的赵国更惨。你别想它还能恢复从前实力。

公元前279年复国,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间隔了将近20年。这时候的齐国,应该恢复过来了吧,这可是整整一代人了。

有土地、有人民,然后就有钱、有兵、有长城了。这只是在玩《帝国时代》,真实的世界要远比游戏世界复杂太多。战乱之中,跑掉的人口,甚至直接被楚国、燕国以及三晋抢走的人口,你怎么恢复过来。人口这个问题,齐国就搞不定。毁掉的城池、撂荒的土地,没有人口怎么重新建起来、怎么重新开垦出来。关键是:你已经弱到百废待兴了,别人怎么可能不打你。

[var1]

公元274年:

二十五年,燕周将,攻昌城、高唐,取之。

公元271年:

後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

公元270年:

十四年,秦击我刚寿。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非常的残酷。

复国之后的齐国就是破鼓万人捶,连隔着三晋的秦国都跑过来揍它一顿。而这还只是史书中能够查到的记录。没查到呢?那就只能靠脑补了。韩国打没打、魏国打没打,还有楚国打没打?楚国要是不打齐国,那楚国人就是对自己残忍。这家伙从春秋以来就一直对中原诸侯死命开火。淮河与黄河间的小诸侯,基本上都是被楚国给干没的。

[var1]

所以,长平之战的时候,齐国袖手旁观,别说借兵,就是借粮食也不给。

赵无食,请粟於齐,齐不听。

邯郸之战,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楚国春申军千里援赵,甚至连怂得无底线的韩国也跟着一起揍秦国了。但是,齐国呢?你们随便打,我就按兵不动。

回顾一下田单复齐之后的历史,你也就能理解齐国为什么不出兵了。

五国伐齐或灭齐这道槛儿,齐国就迈不过去。而田单复齐后,赵国、燕国这两个家伙还在继续折腾齐国。长平之战,你让齐国参战,但你们谁能看住燕国。燕国这家伙才是齐国世仇,而且一直按兵不动地看着赵国的笑话。齐国胆敢出兵援赵,燕国就可能背后捅刀子。

[var1]

要命的是:齐国已经被打残了。它就是想出兵,也出不了兵。如果齐国还是五国伐齐前的齐国,那齐国的第一要务就是复仇。别人可以不管,但燕国是一定要揍的。但直到齐国降秦,它揍过燕国吗?不是不想揍,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这时候你让齐国跟三晋、跟楚国搞合纵去对付秦国,齐国即便有心也无力。

所以,君王后,也就是齐襄王的媳妇,一直是事秦谨慎、与诸侯讲信。不是这女人想做贤后,而是不做都不行,实力就不允许自己耍流氓。

君王后贤,事秦谨,与诸侯信。

齐国但凡在外交上出现失误,不用秦国动手,燕国就够了。这家伙一边折腾赵国,一边盯着齐国,甘心给秦国当小弟。

公元前237年,齐王建“入朝秦,秦王政置酒咸阳”。一国之君,从山东跑到陕西,就是为了跟秦王嬴政喝杯酒。

公元前288年,齐湣王与秦昭襄王搞了一场齐秦互帝。就是齐秦这两个家伙已经太强了,称王不足以显尊,于是一起称帝了。但是,相隔五十余年后,齐国怎么就这么怂了?

[var1]

打残了、打怕了,也打服了。所以,一国之君齐王建才会千里赴关中,只为向嬴政敬杯酒。

齐王建从关中回国。临淄西门的司马官,当即拦住王驾,质问齐王建:我们是为社稷立王,还是为王立王?既然是为社稷立王,那你这个齐王为什么舍社稷而朝秦王?齐王建无言以对。

即墨大夫赶紧入宫觐见,对着齐王建就是一通的画大饼:三晋大夫不入秦而居于阿、鄄之间,楚国大夫不为秦而住城南之下。这是为什么?他们都是要效力于齐啊。所以,即墨大夫劝说齐王建赶紧收拢六国精英,然后给他们兵、给他们粮,组织六国一起攻秦,以立齐威。

如此,则齐威可立,秦国可亡。夫舍南面之称制,乃西面而事秦,为大王不取也。”齐王不听。

但是,齐王不听。齐王建,是傻吗?非要当亡国奴吗?

[var1]

齐国临淄已经聚集了大批三晋和楚国的亡国之贵族。这不是意味着三晋和楚国精英要来齐国报效,而是意味着三晋和楚国也被秦国打残了。这时候,齐国就是砸锅卖铁当裤子也扶不起三晋和楚国。齐王建要是脑子不正常,才会听即墨大夫的忽悠,去搞什么合纵攻秦。

所以,五国伐秦之后的齐国,再也恢复不了往日荣光。此时,齐国的地位只能向燕国这个一直刷存在感的无脑小国看齐。甚至,齐国还得时刻防着再被燕国灭一次。

战国之世,楚国最大、秦国最强而齐国最富。但最富只属于五国伐齐之前的齐国。在这之后,齐国只能躺死,不会有半点儿作为。只要赵国扛不住秦国,那么六国就没戏,而齐国只能更没戏。

更多文章

  • 开局即高光的魏国,是怎么一步步快速衰落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魏国高光时刻,魏国衰落的原因,魏国从强到弱地图

    一个原因是四战之地。东有齐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北有赵国,这还怎么玩?除了赵国发育晚、相对弱,其他三个都不是善茬。齐国、秦国和楚国,是能够实现天下统一的唯三战国。夹在这三个家伙中间,只能说魏国生错了地方。[var1]一个原因是高调开局。三家分晋之后,魏文侯硬是把魏国打造成三晋盟主、国际霸主。所以,

  •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主张,对现代有借鉴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对话太精彩,所以讲一下这个处处机警的故事。与其说,这是是一篇王道之政的解说词;不如说,这是一篇精彩的游说攻略。[var1]首先,齐宣王向孟子打听齐桓公和晋文公的历史。春秋五霸,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依《史记索隐》的说法)。所以,一国之君的齐宣王打听齐桓晋文之事的目的,不是

  • 孔明北伐总缺粮,怎么不见战国七雄缺粮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因为秦岭大山,所以运输成本巨高。翻山越岭运粮食,耗费的人力都是天文数字的。同时,运输时间也不确定,不是蜀汉没粮食,而是运不上去,赶上个暴雨洪灾,粮食就别想运过去。而诸葛亮执行的是北伐攻略,所以一定要穿越秦岭大山去打仗。蜀汉打仗,打得不是攻城略地,打得后勤运输。在战场较量上,无论是城战还是

  • 孔子被弟子气到骂人,骂人的话竟被千古传颂,成了老师们的口头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孔子最高境界的一句话,孔子一生娶了几个老婆,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

    [var1]孔子身为万世师表,历来被众人推崇和学习。从古至今,孔子说过的话都是指引我们人生的精华。包括现在也是,凡是读过书上过学的人就都读过论语。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什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还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都是我们随口就可以吟诵出的。孔子的影响力不止停留在我们自己国家

  • 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什么要等三十年才能灭赵,这期间秦国都在干啥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不灭赵国,秦国为什么会发动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以后为什么秦国没有灭赵

    [var1]要是秦国足够强,把四十多万战俘全都押到秦国,然后种粮放牧、当奴隶多好。不是秦国不想,而是秦国不能。因为长平之战前前后后打了三年,秦国自己的粮食早就捉襟见肘了,怎么养活这几十万战俘。养活不起,还不能放,那就只能杀掉了事。从坑杀战俘这件事就能看出,秦国也是失了元气。所以,当白起要一战灭赵国的

  • 秦朝统一而六国造反,汉朝统一却天下太平,原因是博弈策略的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01.秦帝国的战国模式才是六国造反的真实原因战国是一个纳什均衡。在这个博弈环境中,七大战国的唯一策略选择就是整军备战。所以,孔孟的王道政治虽然很美好,却无法应对当时的博弈环境。人改变不了局面,往往都是局面改变人。而这个局面就是博弈的局面。[var1]秦帝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天下,就是因为他把整军备战的博

  • 秦始皇连续灭掉五国,为何只留下齐国?难道是念旧情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秦始皇可能有一些敬佩还有一些鄙夷,虽然我们没有见过这样一个人,但是从一些史料上了解一些的,虽然统一了六国,但是据说是暴虐无道,不过事实是怎样的,谁也不知道,在评判他的人品的时候,我们也是无法忽视他的作为的,所以这是一个本身有点矛盾的事情。[var1]不过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齐国是最后被灭国的,虽然说

  • 赵国为什么堪与秦国一战?它是六国中最强的战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楚国都被打得迁都了,但秦灭楚还是费了将近三年的牛劲。公元前225年,少壮将军李信,率20万大军灭楚,结果被楚军吊打。公元前224年,只能老将出马,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折腾了两年才把楚国灭了。就出兵规模来说,灭楚60万大军,应该是始皇帝统一战争中拿出来的最大筹码。[var1]楚国为什么最能刚?楚国是

  • 十六国战争与山西形胜:北魏终结了十六国,也终结了关中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文/减水书生图/来源网络你好,我是减水书生,与您一同品味历史、感悟思辨。十六国外谁著史,千百年后点英雄。公元304年,刘汉、成汉立国;公元439年,北凉为北魏所灭。持续了136年的十六国乱世,终于结束,北方再归一统。终结十六国乱世的,不是博弈百年乱世的十六国玩家,而是隐藏于十六国之中的拓跋魏。空间里

  • 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何以被誉为《春秋左传》的集大成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左传杨伯峻译注版,左传杜预注和杨伯峻注哪个好,杨伯峻的晚年反思

    《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十二位国君在位的次序,记述了春秋时代242年的历史,被儒家列入“五经”,奉为经典。[var1] 《春秋》记事极为简单,全书一万八千余字,把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机械的排列,后人很难了解整个事件的详细过程和具体内容。 为了解释《春秋》经文,又有《公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