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昭“阴养死士三千人”,是如何做到密不透风,不被人发现的?

司马昭“阴养死士三千人”,是如何做到密不透风,不被人发现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233 更新时间:2024/2/20 14:32:23

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的真实性

《晋书》对司马师阴养死士做出了明确记载,真实性应该无疑。

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晋书》

所谓“阴养”就是暗中培养,即没有暴露在明面上,这也是应有之意。

司马懿作为从曹操时期的老臣,树大招风,肯定是不能明面上豢养死士的,所以只能暗中培养。

在“高平陵政变”之前, 这些死士是被“散在人间”,言外之意就是这些人都有各自的生活,并没有被司马家养在地窖里,或者什么暗无天日的环境中。

只待司马家准备干大事的时候,再派人通知这些死士,然后将他们聚集起来。

这时候,上至皇帝、曹爽,下至文武百官,才发现原来司马家还有这么一支武装力量。

可是,按照三国时期人口的推测来看,三国人口合起来不到千万,哪怕是最大的都市洛阳,人口也不过二三十万。

这其中,老弱妇孺起码占了一半有余,又有皇宫,以及文武百官的府邸,都是人口大户,三千青壮可以说是占有了极大的比重。

司马昭又是如何暗中培养,而不被皇帝,或者说掌权的曹爽等人发觉的呢?

1.此死士并非彼死士

“死士”一词,我们经常在各种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接触到,他们往往可以与“绝对的忠诚”划等号。

文学作品中的“死士”,在任务失败,或者被俘虏之后,往往会用牙间藏毒的方式自尽,以表明宁死不屈的精神。

事实上,这样的“死士”不是没有,但是绝对不可能大规模培养。

大多数的死士,不过是敢于拼命,根本做不到“明知死路一条却依旧甘愿赴死”的程度。

而司马昭的“三千死士”中,假如司马昭让他们自杀,猜猜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唐·陈子昂《上军国机要事》有一句:“臣欲募死士三万人,长驱贼庭,一战扫定。”

这个“死士”倒是与司马昭阴养的“死士”概念相似,为了荣华富贵,或者说说报恩,他们愿意拿性命去拼搏。

当然,司马昭的死士忠诚度必然更高一筹,他们也不仅仅是那种拿钱卖命的雇佣兵可比的。

否则的话,别说三千,三万人都能招来,但是这样的人缺乏忠诚度,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要知道,司马家干的事,可以说是抄家灭族的大事,要真的只是靠着利益去拉起一帮人,恐怕当他们得知真相,或者被更大的利益诱惑的时候,不仅不能成为助力,反而会在危急关头调转枪头吧!

2.阴养与招揽的区别

为了防止这些死士见利忘义,必然要培养死士的忠诚度。

这就是“阴养”与“招揽”的区别

“阴养”重在一个“养”字,意思是长年累月供养,哪怕这些人另有一份谋生的手段,但是作为主家,司马师也不能少了他们的那一份。

而“招揽”更多的则是临时招揽,事到临头才会拿利益去诱惑他们给自己打工,虽然这些人也能不吝生命去拼死,但是忠诚度就差了不止一层。

想要“阴养死士”,不仅需要一份庞大的家底,而且需要长时间没有回报的投入。

在高平陵政变之前,之所以谁也不知道司马师还养了这么多死士,是因为他从来没有利用这些死士为自己做过什么。

如此一来,这些年来,他一直在不计回报地投入,足可见其心渊似海。

3.威望、金钱、恩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死士愿意为主家卖命,最主要的无非也就是利益纠葛罢了。

若主家只是一个普通富商,哪怕给再多钱,恐怕一生也难以豢养三五位死士。

而当主家是一个权倾朝野的大官的时候,哪怕一分钱不出,恐怕也能拉起一队死士。

除了最直接的金钱之外,威望、恩惠等等也都是司马师阴养死士的手段。

三国名将邓艾,原本也是大族出身,但是他出生之后已经家道中落,所以在曹操麾下只能做一个小吏。

文武双全的邓艾当然不甘心,后来被司马懿赏识,屡屡提拔,最终成为司马氏的心腹,因灭蜀之战成为一代名将。

邓艾愿意为司马懿赴死么?

若是在高平陵政变之时,司马懿有召,邓艾愿意做这个“死士”么?

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无论是因为他已经受过司马懿的恩惠,还是为了自己的前途,他都会欣然前往。

或者说他已经与司马氏绑定,一旦司马家被灭族他也难逃清算。

当然,邓艾这样的人算不上司马师阴养的死士,但是方式差不多。

不谈司马懿,以及司马家的威望,单单司马师本身就不是常人。

从曹叡时期,司马师就多次担任中护军一职,也就是禁军统领,堪称位高权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他想要施恩于人,岂不是易如反掌?

4.高平陵政变代表的是士族的利益

从后世结果来看,高平陵政变之后,司马家一家独大,最终攫取了曹氏政权,是司马家篡权的基础。

但是事实上,高平陵政变本身其实是以司马家为首的士族集团,打败以曹爽为首的宗室势力的一次政变。

正因为如此,司马懿代表的司马家族并非孤军奋战,他们还有很多支持者,比如太尉蒋济、司徒高柔

而更多的人,则是冷眼旁观,既没有帮助曹爽,也不明确支持司马懿。

如此一来,司马家族的阻力就小了很多。

而落到实处,司马师阴养死士的阻力也小了很多,哪怕有很多朝堂高官,世家大族发现了他的小动作,也不会去告发。

曹芳这个傀儡皇帝没有实权,掌握实权的曹爽又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草包,手下也没有几个能干实事的人。

这些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司马懿身上,待司马懿称病之后,就觉得万事大吉,根本没有将目光放到司马懿的儿子身上。

这才导致了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却无人知晓的局面。

5.阴养死士,并非一定要在洛阳

“高平陵政变”发生在洛阳,是司马家族利用曹爽与曹芳出城的机会,把控了洛阳。

但是,并不代表司马师的死士就一定非要养在这个显眼的京城,毕竟政变并非一日而成,也需要时间准备。

司马师完全可以先暗中将养在四周的死士召集到京城之后,再发动政变。

洛阳,乃魏国都城,又是当世第一大城市,受万众瞩目,要是真的在洛阳豢养三千死士,难度自然非同一般。

可若是在周边地区阴养,那难度就小多了,比如司马氏的老家河内郡。

河内郡本身就属于司隶,与洛阳并不远,司马氏作为河内郡望之族,养个两三千死士想要不被人发现,难度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总结:司马师“阴养三千死士”确有其事,这些人在高平陵政变中也的确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这些死士并不一定就是都在洛阳,忠诚度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高。在司马氏日渐强盛的年代,想要拉起这么一批死士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不过司马师能长期阴养而不被人发现,其眼光长远,也非常人所能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汉一支精锐部队,赵云组建,诸葛亮打造,姜维统领,却终被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汉末三国时期,是一个真正的乱世,彼时,群雄并起,诸侯争霸,烽烟蔓延了整个中原大地。熟读那段历史,我们会为那个时代的枭雄吸引目光,会为诸多谋士的奇计良策而惊叹,也会被征战沙战的悍将拍手叫好。然而,双拳难敌四手,在那个时代,仅凭枭雄、谋士、武将,还不足以争霸,他们还需要精兵,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锐部队

  • “美日韩”三国的历史教科书,都是怎么写我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日韩教科书讲述中国历史,历史教科书删除的内容,中日韩三国的文化历史渊源和异同

    作为亚州最大的国土,我国周边有些邻居国家,都和我们发生过大小不一战争;像最出名的日本侵略战争,中美韩联军的抗美援朝战争,都是近代发生的大型战争。而战争的敌对国关系,使他们在介绍我国历史时也会带些偏见。除去美国,日本、韩国在教科书中对中国的历史介绍,基本从夏商朝开始算起,他们在教科书中把中国写成什么样

  • 蔺相如生前献出的最后一策,赵王置之不理,导致赵国差点被秦所灭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蔺相如将和氏璧送回赵国,如果你是赵王你会怎么评价蔺相如,蔺相如与赵王的样子

    而剩下的秦国和赵国则成为了最强的两极,虽然在综合国力上,赵国并不如秦国,但在军事实力上,赵国却一点也不弱,尤其是在骑兵方面,赵国堪称最牛。面对天下归一的大趋势,秦赵之间势必会有一场大决战,赢得得到天下,输得被淘汰出局。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最后的大赢家是秦国,但在当时,即便是秦国也没有十足地把握灭掉赵国

  • 农民捡到虎头文物,专家怀疑是曹操墓,开棺后牵出一座帝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未被盗的帝陵名单,曹操墓考古挖掘全过程,曹操墓之谜解密

    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公元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运到邺城,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没有封土建陵,没有随葬金玉器物,也没有建设高大坚固的祭殿。数百年后,墓葬简单的曹操墓就湮没在历史的陈迹之中了。在40余年前,也就是1978年前后,恰逢早春时节,是农户耕种的好时候,河北的2个农民也是忙得不可

  • 春秋奇女子,两次嫁人经历七个夫君,还能让一代明臣为他抛弃爵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萧美娘宇文化及也是没有做皇帝的命,刚刚篡权就就瓦岗军给杀了,萧美娘被经过的窦建德给掳走了,接下来就是一个看似疯狂的小插曲,瓦岗军李密玉玺换萧妃,李密放弃了千里江山,只为了得到一个美女,重点在于这个美女已经不年轻了。李密用玉玺换萧美娘的时候,评书演员王玥波粗略的给大家算过消费的年龄,萧美娘

  • 他被誉为三国第一奇人,曹操多次想杀他均被戏弄,据说活了几百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曹操最牛一首诗,大乔小乔被曹操锁在铜雀台,评价曹操

    左慈的一生非常传奇,年轻时就醉心于道术,是个不折不扣的金丹派。东汉末年,民不聊生,他看透了各方诸侯的野心,准备进山潜心修道,不问世事。当他来到天柱山后,机缘巧合下在山洞中发现了《遁甲天书》,从中学会了很多法术。正所谓,能力越强,责任越重。他觉得自己的一身本事不能就这样带进棺材,所以他毅然出山,想用自

  • 魏国最绿县长,老婆迷倒吕布曹操关羽,妻儿全被曹操收入囊中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国简介,曹操简历和妻子照片,关羽是魏国的吗

    乱世三国中,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董卓当时靠着自己的实力,和吕布称霸一方,控制着各诸侯国,让曹操都退避三舍,自此天下开始大乱了。和平年代,如果一个女子长得美若天仙,那是为自己的人生加分呢。但是在乱世中,可就是坏事了。古代女子很少有名字的,这位女子叫做杜氏,而他的老公秦宜禄,就是靠杜氏一次次陪睡换来了

  • 都是用“置于死地而后生”,项羽和韩信能成功,马谡为何却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都是用“置于死地而后生”,项羽和韩信能成功,马谡为何却败了。这副有名的对联提到两个典故:破釜沉舟和卧薪尝胆。破釜沉舟是说不留后路下定决心奋力一搏终会成功,卧薪尝胆是说忍辱负重下定决心奋力拼搏也可最终成功。在秦末发生的巨

  • 秦惠文王抓住千载难逢之机,奠定秦国百年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赵惠文和秦国关系,秦惠文王对秦国的影响,秦惠文王时期的事件

    但您有没有疑问,秦国是怎么变得如此强大的?为什么其他各国都不如秦国呢?说到这里,个人觉得首推是商鞅变法,而且秦国是变法最彻底的;其次是秦国陆续几任君主都比较有才干;最后一方面也是今天要说的,是秦国的后方基础比较雄厚,粮仓充盈。[var1] 说到粮仓充盈,这个可是关键中的关键。那会儿都是靠天吃饭,经常

  • 周亚夫的治军为何如此成功?深度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周亚夫治军,周亚夫军细柳停顿划分,周亚夫知道雪鸢死的真相

    在公元154年的时候,地方势力割据一方,场面十分混乱。很多诸侯国拔地而起,想要占领主权。当时执政的是西汉王朝,为了给地方一个下马威,西汉王朝派遣了很多精锐的士兵。其中有一支百战百胜,战无不怠的特种部队,那便是是由周亚夫所带领的细柳军。为什么由他所带领的军队会如此精悍呢?我们不妨进一步看看。首先就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