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了事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不了事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46 更新时间:2024/1/25 8:50:49

·陆游《老学庵笔记》

【原

秦桧之当国,有殿前司军人施全者,伺其入朝,持斩马刀,邀于望仙桥下斫之。

断轿子一柱,而不能伤,诛死。

其后秦每出,辄以亲兵五十人持挺卫之。

初,斩全于市,观者甚众,中有一人朗言曰:“此不了事汉,不斩为?”

闻者皆笑。

【今译】

秦桧掌管国家大权的时候(秦桧之当国),禁卫官署有一个人名字叫施全的,有个叫施全的殿前司军人,趁着秦桧上朝的机会(伺其入朝),施全把秦桧邀到望仙桥下,手拿斩马刀准备在那儿砍死秦桧(斫之)。

施全一刀砍去,可惜只砍断了秦桧坐的轿子的一个柱子(断轿子一柱),而没有伤到秦桧,没能杀伤秦桧。

事发后,秦桧大怒,将其处死(诛死),施全被刑斩于市。

这件事之后,秦桧每次出入,每当出行时,都有五十人的亲兵手拿梃杖护卫、保护着他(辄以亲兵五十人持挺卫之)。

当初,当秦桧斩施全时,在闹市诛杀施全(斩全于市)时,围观的群众很多(观者甚众),其中有一个人大(朗)声地说:“此不了事汉,不斩何为(这个不明事理办不成事的莽汉,不杀他留着有何用)?”

听到此话的人都笑了(闻者皆笑)。

【赏析】

在平稳的叙述中跳出“不了事汉”幽默的一语,在笑声中生动地表现了百姓对卖国贼秦桧的痛恨之情。

更多文章

  • 狄仁杰死后家人在他书房发现了一封密信,暴露了他与武则天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长寿元年(692年)正月,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律法规定,一经审问即承认谋反的人可以减免死罪。狄仁杰当场认罪道:"大周革命,万物惟新,唐室旧臣,甘从诛戮,反是实!"来俊臣得到口供,将狄仁杰等人收监,只待来日行刑,不再严加防备。狄仁杰向狱吏借来笔墨,从被子上撕下一块帛,书

  • 上班像上坟!在朱元璋的特务政治下,明朝官员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王立群说明朝朱元璋,明朝秦升冤死朱元璋悔过,明朝皇帝评价朱元璋

    有一次,大臣宋濂,也就是那个著名的中小学生课文《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在家里请客吃饭,结果第二天朱元璋就问他:听说你昨天请客吃饭啦,有谁呀?喝酒了吗?吃的什么?有红烧肉吗?宋濂如实回答。朱元璋听了笑着说:看来你还是很老实啊,没有骗我。原来朱元璋派锦衣卫秘密监控他们生活的一举一动,如果宋濂胆敢稍有隐瞒,

  • 你以为唐朝女性就穿着打扮开放吗?那你错了,她们还有一点更开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女性穿着,唐朝豪放才女鱼玄机,唐朝宫廷图片大全

    如果你以为,中国人思想的这种“保守”是从古至今都是这样的话,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之前范冰冰主演的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里,上到武则天,下到宫女民女,每个人的性感穿着可以说是让荧屏前的男同胞们大饱眼福了。那么,是否电视影视剧都夸大了历史的社会风貌风气?非也。唐朝可以说是历朝历代里思想和社会风气最开放的一个国

  • 专家打开这座武则天孙女墓,其中四个大字,解开了一段千年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的孙子孙女墓,武则天墓未解之谜视频,武则天孙子墓发掘全过程

    所以,历史上关于武则天心狠手辣的传闻非常多,说她为了加害于王皇后,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说她为了争宠不惜害死自己的亲姐姐,还说他将快要临盆的亲孙女处死。使得武则天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一度恶魔化。武则天真的这样心狠手辣吗?正史上对武则天的性格没有诸多记载,专家们也是各持己见,意见不同。但是,就在前些年发现

  • 三百多年前的中国有多冷?因寒冷人口锐减1半,间接致明朝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冰河期到底有多冷,明朝当时的气候,明朝灭亡当时的气候变化

    唐代诗人杜甫则写过诗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历来穷人的物质生活与富人是不能相比的,衣单食薄自然难以抵御寒冷,不过在古时候,就算是穷苦人家,也有他们的方法取暖,最主要的还是火,然后就是动物毛皮了。不过在已经广泛种植棉花的明朝却还碰上了“小冰河期”,300多年前,夏天大旱与大涝相继出现,冬天奇寒

  • 一部宋代手册《营造法式》,让梁思成与林徽因坎坷半生,却称值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梁思成对林徽因的经典语录,梁思成林徽因个人简介,梁思成林徽因对中国古建筑的贡献

    《营造法式》就像一部大宝藏,但是这部宝藏的出现、流传到再次被重视,可真是一波三折。北宋年间,国家大兴土木,宫殿、皇家花园、庙宇、官署、府邸等建筑层出不穷,为了形成统一规范,朝廷命人整编一部规范手册。先是两浙工匠喻皓写了部《木经》,不过,却着实粗糙,几年后,朝廷下旨再度修编。1097年,建过宫殿、官署

  • 明朝的太监都来自哪里?什么人会当太监?太监想有后代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刑余之人。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之后也用来指受过其他刑罚的人。太监,出入禁内。专权者地位显赫,招摇过市,是上层社会的另类。太监,有“三个性儿”。指“太监性儿,闺女性儿,秀才性儿”。何意?指太监喜怒无常,却又常自己感伤,有娇痴样。甚难掌握,可若了

  • 清朝时为何出嫁的格格大多不能生育?原因在其奶妈身上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奶妈为什么会一直产奶,清朝为啥生了皇子要奶妈抚养,大清第一奶妈

    从满清入关后直到康熙帝出台了一系列对皇子皇女的抚养条令起,其本意是为了将来的防止外戚干政,可是,没想到直接受连累的是那些格格。清廷规定:清朝格格出嫁后,均会被赏赐一座府邸,供格格和驸马居住,但是又有一个变态的规定,就是不允许驸马与格格同住,即使是结了婚同在一个屋檐下也不能同房。公主院子里的出入权都掌

  • 稀缺版别的铜币:安徽嘉汉艺术强势推荐:大清铜币“户部丙午皖字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最早的货币,大约是在夏商之际,海贝成了先祖们制作货币的首选,也成为了中国最早的钱币,贝币。商周时期贝类的货币职能并不单一,有时也被制作成装饰品,象征着财富。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用骨、陶、石、玉等制作仿贝,以满足人们对于货币的需求,直至以青铜为材质的金属仿贝出现,由此,我国货币的发展进入到

  • 一代文豪苏轼,明明远离朝堂却为何仍深陷乌台诗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乌台诗案后苏轼的人生轨迹,乌台诗案是苏轼的哪一首诗,苏轼几次被贬及原因

    乌台诗案显然是预谋的,此案发生于元丰二年(1079年),当时朝廷虽力推新法,但新法的主导人物王安石、吕惠卿、章惇等均不在朝堂,那么谁会预谋陷害苏轼呢?变法后期,新党中坚人物均不在朝,变法实际上由宋神宗亲自主导,所以我认为很有可能是宋神宗主导了乌台诗案。那么宋神宗为什么会一手炮制乌台诗案来对付苏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