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如果对于历史比较了解的话,应该都知道,在清代的时候,由于满族人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因此当时汉族的地位是比较底下的,即使是一个人通过考试获得了功名,并且依靠着自己的才干做到了很大的官,但是其在朝堂上的地位还是要低于那些来自于满族的权贵的。
这样的规矩同样是体现在后宫里面的。举一个例子来说,在后宫的许多妃子里,只有来自满族的女性才可以在两个耳朵上打上三个耳洞,并且分别在每只耳朵上戴上三个耳坠,来自其他族的女子是只能打一个耳洞戴一个耳坠的,这就是很明显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差别。而在同为满族的妃子中间,其实也是会分出不同的等级的。地位更高的妃子,比如说像皇后之类的,就可以戴用比较贵重的材料做的耳坠,例如是金耳坠,而地位比较低的人则只能使用普通材料做的装饰品了。
另外,大家如果看清宫剧看的比较多的话,应该都能注意到,当时的妃子手上基本上都戴着很长的指套,这在现在看来是非常不方便的,然而在当时,这就是地位的体现了。在当时的人看来,干活的人的手都是非常粗糙的,因此是不可能留长指甲的,而地位比较高的人是不需要亲自动手去做事情的,因而可以把自己的指甲留长。因此,当时的妃子们都是要努力把指甲留长来吸引皇帝的注意,这个指套就起到了保护的作用,而能戴上这个指套的人,自然就是尊贵的人了。
另外,这个指套的材质不同,也体现着不同的阶层。如果一个人所戴的指套是用很贵重的材料做的,那她一定就是宫里地位比较高的一些嫔妃,而地位比较低的嫔妃,自然就是只能戴一些很普通的材料的了。说到底,这些装饰品都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对于当时一般的民众来说,戴上这些东西是不方便劳作的,因此只能在皇宫里面才能见到这样的配饰。
素材与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