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杀神白起和战神韩信到底谁更厉害?有两个方面,韩信略胜一筹

杀神白起和战神韩信到底谁更厉害?有两个方面,韩信略胜一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670 更新时间:2024/1/22 1:10:09

白起是战国时候的名将,也被称为是当时四大名将之首。而白起的军事能力也一直被人推崇,但是,就是这么一位天才将领死后,却被后世贬低,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白起不配称为名将的人,正是汉朝的大将韩信

如果别人说这话,估计会被人嘲笑,但是韩信军事能力不在白起之下,而且立下的战功也未必不如白起。那么,韩信为什么这么说,在韩信看来,白起有哪些方面做得不对的呢?

这里就得简单的阐述一下两位猛将。

白起,一生战功赫赫,前二百九十三年,白起率领大军直接打败韩魏大军,这一战直接消灭了近二十多万敌军,让韩国和魏国从此一蹶不振。之后白起像开挂一样:楚国,赵国,韩国等等都被白起率兵打的惨败。

也就是这样一位名将,最终却被秦昭襄王下令处死,公元前二百五十七年,白起身死,而他死后,也被人们称为一代杀神。

韩信不如白起,主要是因为两个原因。

其一:谋略

白起虽然说是一代名将,但是,就是个领兵打仗的先锋。比如白起一战成名的长平之战,虽然白起带着人杀了赵国那么多人,最后还坑杀赵军无数。表面上是胜利了,但是,秦军为此也付出巨大代价,伤亡接近20万人,比赵军伤亡差不到哪里去。也就是说,白起不只是把赵国国力耗尽,而且还把秦国国力耗尽了。这种打法叫:伤敌一百,自损三千。

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一代名将,最后竟然玩火拼游戏,一点智谋都不会用,还叫什么名将?

项羽,每次都是以少胜多,伤人而不伤己,这才叫会用兵!而且当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前,也有很多以少胜多的列子。举个列子,两名大将各自带领三万军队,甲军打败了乙军,但到最后,甲方打赢了,兵力只剩下500,而乙方战败,但留存的兵力却有1万人。这样简单对比就能看出,赢的一方看似赢了,其实最终在兵力损失上是败了。

其二,困斗之兽,垂死挣扎。

在长平之战中,白起犯了个错误。那就是不该把赵军全部围起来。因为兵法说过,把敌军全部围起来,敌军就容易拼死反击,这样对自己士兵作战也是很大损失。所以,兵家说,像是这种情况,应该留一个口子,让敌军看到突围希望,这样一来,敌军只是想着突围,自然不会拼死作战。这时候己方军队再奋力拼杀,那么就很容易杀死大量敌军而自己不受伤害。

秦兵之所以在长平之战中损失那么多人,主要就是因为白起不懂这一点,围住赵军跟赵军死磕,结果在赵军突围时候,把秦军打死二十多万。如果秦兵留个口子,放赵军突围,自己在后面追赶,那么肯定不会死伤那么多人。

再回过头来看韩信,韩信最后对付项羽,虽然说是十面埋伏,但是实际上,每一个包围圈都留一个缺口,让项羽突围出去,就这样一步步放项羽走,跟着在后面追赶,把项羽主力部队一口一口吃掉,最终把项羽消灭。这就是韩信推崇的围十缺一战术。因为这样,才让汉军消灭了楚军。打仗时候都推崇以少胜多,军队越打越多,而不是越打越少。

项羽打六国联军时候,手下才几万人,打完了就成了四十万人。韩信打赵国时候更是一群老弱残兵,但是却靠着这些攻下诸多城池,不得不说是奇迹。所以,这些也并不是没有理由。在运用谋略打仗这方面,韩信比着白起强多了。但是,这并不能说白起不如韩信,因为时代不同,战场情况也不同,或许在战国时候,相比谋略作战野战更适合也有可能。

那么韩信和白起之间非要分出个伯仲,怎么办?其实在谋略上韩信略胜一筹。在战绩上来说,白起更厉害,单单白起的战绩就能说明一切:从军近40年,斩杀敌军近170万,而且在白起的一生中,几乎未尝败迹。

反观韩信,在攻打项羽的战役中,还是有两次被项羽打败,虽然韩信用兵如神,如果按照战绩,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趣闻中都未有白起战败的记载,白起略胜。

那为什么后世都抹黑白起呢?

其实这还要从当时的文化说起,儒家思想在当时是非常盛行,汉朝时候更是得到普及,而这就要说道儒家思想中的“仁”,也就是这个字让后世对白起有了偏见。白起杀了那么多人,儒家会对他有好的记载吗?不管是对是错,谁高谁低,两人在历史上都是神一样的存在。

更多文章

  • 吕后的人彘算什么?武则天的醉骨比她更残暴!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后宫的血腥争端中,最为著名和典型的就要属吕雉皇后的“人彘”之刑法了。刘邦晚年时,宠爱戚夫人,很少搭理吕后。刘邦甚至还准备废掉吕后儿子刘盈的太子位,转而立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可彻底把本来就善妒的吕雉惹毛了,刘邦一死,吕雉就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吕雉首先毒死了刘如意,然后把戚夫人抓起来,剪掉长

  • 战国四公子名扬天下,为何强大的秦国,却没有公子名列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战国秦国十大名将,战国陈轸是秦国间谍吗,战国时期秦国历代国王

    [var1]士人随之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并逐渐为各个国家或者统治者所看重,那是一个动乱的时代,是一个有着统一与强大需求的时代,也是一个碰撞着不同思想火花的时代。士人与统治阶级各有所需,一个是为了功成名就,一个是在弱肉强食的时代,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不仅仅是称霸中原的需求也是保存自己的迫切需求。因此对于人

  • 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领兵十万的夏侯玄为啥没一点动静?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夏侯玄怎么死的,司马懿政变完整版,新三国司马懿政变视频

    第一,夏侯玄消息被封闭夏侯玄虽然说带领着十万大兵,可是他毕竟不在城里,这十万兵都在长安成的外围,城里发生了事情,没有皇帝的命令和大将军曹爽的兵符是不能调动军队的,而司马懿发动政变在城里,兵符又在曹爽的身上,把曹爽一活捉,谁也不会给他去传达命令,夏侯玄没有命令,消息封闭,所以这十万大兵跟摆设一样,没动

  • 赵国换了件衣服就变强了?真实的胡服骑射,没有书上写得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就如故事的主人公,赵武灵王赵雍不鄙弃胡人,反而认真学习胡人军队的优点,以此来改善自己军队的弱点。从前听故事的时候,便知道赵雍是个军事天才,能够能够说一不二,迅速改善士兵服饰问题。可随着年纪渐长,逐渐才懂得胡服骑射这个故事,远不是课本上看的那样简单。[var1]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什么一

  • 空城计,诸葛亮在城楼上抚琴焚香,为什么司马懿没有一箭射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空城计诸葛亮为什么能骗过司马懿,司马懿抚琴,诸葛亮空城计真实情况

    首先,诸葛亮是处于攻势。他出祁山,攻北魏,但不想被马谡失了街亭,不得已退兵。在司马懿攻到西城时,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余人的兵力,而司马引兵十五万。《三国演义》在这里的描写是”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我觉得非常好,这句话点明了魏军与蜀军交战时的心里状态。诸葛亮初攻

  • 大秦赋:吕不韦连续两次失策,一次看错了赵偃,一次小看了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大秦赋吕不韦偷笑镜头,大秦历史人物吕不韦,赵高与吕不韦的关系

    《大秦赋》自热播以来,备受好评。由段奕宏饰演的吕不韦更是展现出了其慈眉善目,同时又老奸巨猾的商人本色。不得不说,吕不韦幽默的谈吐,和他那张永远和颜悦色的面孔着实吸粉不少。何况作为丞相的他,一直一心一意地为大秦和秦王做各种谋划。因此这个角色在剧中也是难得的有着大格局的正面人物。[var1] 吕不韦从一

  • 他刀法箭术堪称双绝,射退关羽,砍杀妙才,死因却令人哭笑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五虎将关羽真实死因,十大箭术,历史上的黄忠箭术真的那么高超吗

    他,出道很早,成名很晚。他刀法过人,箭术更是顶级。他,武力值神秘莫测,有人认为他若年轻十岁足以轻松败关羽,也有人认为他的武力值几乎可以和吕布相抗衡,但同样也有人认为他的武力没有那么高。总之,他的武力和年龄成为被争议不断的话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三国第一老将——是的,单论老将,他绝对是第一,而且

  • 大秦赋:他是大秦四朝元老,就连吕不韦对他也是恭恭敬敬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和王翦,但其实在大秦帝国中,还有一位四朝元老级的人物,他一样为大秦帝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蒙骜。[var1] 蒙骜的一生前前后后共效忠了秦王朝四世: 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和秦始皇。要知道任何一位将军能够在四朝皇室的更换中都得以重用,这是十分罕见的,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

  • 三国最无耻的人,陷害赵云,气死大哥,脸皮比王朗还厚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最惨的武将赵云,老三国诸葛亮骂死王朗,王朗太史慈

    他的脸皮应该有多厚?夸张一点,拿锥子都戳不破,就算是射上几箭,也都是点事儿没有,而且这个人不光脸皮厚,还整天害人,无论是赵云,还是关羽都被他坑过,并且最后连大哥都被气死了,也弄得刘备亡国,但是他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这可是自己的大舅哥,而坏人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也是绝无仅有了。既然说他脸皮厚了,我们就来看看

  • 大秦未解之谜:末代秦王“子婴”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说,他是扶苏的儿子;有人说,他是秦始皇的弟弟;还有人说,他是秦始皇弟弟成蛟的儿子。为什么秦二世胡亥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唯独留下了“子婴”?真相到底是什么?子婴这个人,在历史上的“戏份”不多,但是却很重,尤其是最后投降刘邦,让他一夜成名。历史上,子婴的出场,不过三次。第一次,秦始皇在沙丘去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