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历史评价晋朝“得国不正”,司马家破坏了那些政治规则

为什么历史评价晋朝“得国不正”,司马家破坏了那些政治规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879 更新时间:2024/1/19 11:31:12

“明帝时,王导侍坐。帝问前世所以得天下,导乃陈(宣、景、文)帝创业之始,用文帝末高贵乡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晋祚复安得长远!”--《晋书 宣帝纪》”

纵观历史,政权交替,神器更迭是常事,为何晋朝一直被世人所诟病呢,因为他破坏了当时的政治规则,突破了士人们的底限。

l 篡位在当时本身是不得人心的

自汉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当时已经作为了正统文化思想,当时有一本《白虎通义》的书籍被封为经典,按照天人感应,人神合一的思路,上天创造了万物,而皇帝则是受命于天的,由天地所立的天子,并把天子的德行过失与所谓祥瑞、灾祸结合在一期,神话皇权

“天之所以有灾变何·所以谴告人君,觉悟其行,欲令悔过,修德深思虑也”

“阴阳和,万物序,休气充塞,故符瑞并臻,皆应德而至” --《白虎通义》

白虎通义系统的阐述了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并把这种封建关系说成合乎天理的,永恒存在的关系

“子顺父,妻顺夫,臣顺君,何法?法地顺天。”--《天地》

因为皇权的神圣性,在当时篡位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汇,按照世人的理解,起码得是当朝天子不施仁政,做了很多的错事,百姓有倒悬之苦,上天震怒,降下地震等等灾祸,然后更换了皇帝之后还是不行,说明上天已经抛弃了这个王朝,也是常说的气数已尽,然后再有很多人上表推荐,顺应天命的继承大位。

因此在汉朝时权臣如霍光可以废立皇位,但是也不敢自己当皇帝,在西汉末年出了一个篡汉的王莽,改革搞的民不聊生,被人骂了几千年,最后自己也落得了被斩首的下场。连一代雄主曹操在生前也只是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不敢自己代汉,让他自己儿子来。

曹魏的建立可以打着顺应天命的旗号,因为当时汉朝末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百姓困苦,符合气数已尽的基本条件了,曹操几乎凭借一己之力统一北方。他的儿子曹丕的权利继承于他的父亲,而非汉臣,大部分部属也忠于魏王,于是配合演了一出禅让的大戏。

再看司马家是如何一步步篡位的

l 公开违背誓言,失去信义

我曾经看到有人评价为何曹爽在高平陵之变,为何轻易相信了司马懿发的保他一生富贵的誓言,是和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很大的关系的,在汉朝人们非常重视承诺,有一诺千金的思想标准,而且产生了很多的典故,比如“刘平和强盗约定为母亲煮饭后,守约赴死”,“郭伋以太守之尊不失信于儿童”,“朱晖心中承诺后,便践行约定”等等。汉高祖刘邦,也曾经与大臣杀白马为誓,约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在政治斗争中耍阴谋诡计是常事,但公然违背自己的誓言,确从司马懿开始。一定程度上,司马懿重新定义了誓言,为后世开了很坏的先例。

到了八王之乱时,皇后贾南风蒙蔽司马衷,多次假传圣旨,激化矛盾,接机铲除异己,也是有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l 以臣弑君,违背纲常

司马昭冒天下是大不韪以臣弑君,杀死魏国主曹髦,这是自汉朝以来第一次。皇帝如果昏庸可以废掉,但是公然弑君的行为,是对整个社会封建礼法的挑战。后来司马家的人被刘寄奴基本上杀得干净,也是由此一报吧。

l 权臣有可以代替君王,破坏了政治传统

东晋的灭亡以及后来的宋齐梁陈的更迭,基本上都是权臣做大,掌握军队后废除皇帝自立的,这一传统追溯了司马炎逼魏国国主禅让开始。当时朝代的更迭,起码得证明皇帝昏庸,民不聊生,天命不在,然后禅让退位。在此期间,作为大臣也应当忠心辅助,纠正君王过失,效仿周公为典范。

司马炎的做法给全天下的士人做了一个新的模式,就是权臣只要有实力,管他皇帝贤明与否,凭实力说话,让你下台就下台,天命所归,君权神授的皇位也不在变得那么遥不可及,权臣们都有窥伺神器的机会。所以到了南北朝时期,权臣做大,废帝自立的事情就比比皆是了。

更多文章

  • 司马光砸缸家户喻晓,但救起的那个孩子是谁,知道后不淡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喻晓个人简介,喻晓,司马光砸缸救的那个小孩是谁

    小编翻阅了资料记载才知道掉进水缸里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和司马光同岁,是司马光从小要好的玩伴。一次不当心从假山上掉了下来,摔进了水缸里。古代的水缸多是为了防火,下雨天的时候盛满,假如中间不当心发作了火灾,可直接用水缸里的水救火。救火可不是三盆两桶的水就能够处理的事情,可想而知,水缸的容量有多大。司马光

  • 上官婉儿:我的人生远比绯闻更精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上官婉儿的情感生活,上官 婉儿连招,我眼中的上官婉儿

    这些宫廷女性也分为两类。第一类以韦后、安乐公主为代表,她们干政弄权,搅动朝堂风云,说到底于历史并无益处。第二类以太平公主、上官婉儿为代表。她们也玩弄权术,却也有实实在在的政治才能。势如连璧友 心似嗅兰人上官婉儿跌宕起伏的人生传奇始于那场“废后风波” 麟德元年(664年),祖父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废后诏

  • 上官婉儿:从掖庭罪奴到巾帼宰相,一个人的战争,注定单枪匹马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上官婉儿的野史秘闻,上官婉儿历史上是个怎样的人,上官婉儿的生平

    虽然从宰相儿媳骤然降为掖廷奴婢,整天干着最粗最累的脏活,上官婉儿的母亲并没有怨天尤人、寻死觅活,而是把全部热情倾注到女儿的培养教育上。据说她曾做过一个胎梦,梦里有个巨人送给她一杆巨秤,神秘兮兮地说:“持此称量天下士”。并不相信女子能顶半边天的她当然不知道,一个女子顶住整个天的时代即将到来。 而她掖廷

  • 上古奇书中的古老氏族,强盛时灭掉了北宋,如今全国仅剩1万多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上古时期存在的部落,北宋灭国历史书,上古时期华夏部落的图腾

    “凡姓完颜者,皆女真族也”,完颜部的演变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尧舜时期,那时称肃慎族,上古奇书《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公元前1至2世纪的秦汉时期,肃慎族被称为挹娄族,元魏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黑水,五代时黑水逐渐兴盛,改称女真族,女真族30多个部落中完颜部较为强大

  • 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巾帼宰相,数次影响大唐走向,为何引祸上身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4月28日,陕西考古博物馆首次面向社会展出上官婉儿的墓志。墓志内容补充了上官婉儿被杀后,太平公主礼葬的相关信息。上官婉儿的生平也由此引起热议。上官婉儿文采卓著,蕙质兰心,深得武则天的器重,被称为“巾帼宰相”。那么,一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一生到底有多么传奇呢? 01 家世显赫,刚出生却遭灭门 公元655年

  • 北宋最后一任宰相何栗,让皇帝为之流涕哭泣的忠义之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面对国破君虏,他无力回天,遂绝食而亡,以死报国。死前他曾对金兵说:“忠臣事奉君主,需要死时毫不犹豫。我不考虑家室,但我双亲年老,我死后请不要马上告诉他们……”他辞世的时候,只有39岁。梦中有人告诉他考题何栗,字文缜,宋仙井监(即今四川仁寿县)人,仪表堂堂,才华横溢。何栗在太学读书时,看相先生孙黯给他

  • 《水浒传》十大猛将,鲁智深,武松挤不进前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金圣叹看来,武松像三国名将赵云一样完美,具备了其他好汉的全部优点。金圣叹是这么说的:“人人未若武松之绝伦超群。然则武松何如人也?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但我觉得,鲁智深比武松更像一个侠

  • 宋江为何把扈三娘嫁给王英?了解真相后才知宋江内心是多么阴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为何要将扈三娘嫁给王英呢?了解完真相后才知道这位黑三郎的内心有多么阴暗,甚至可以说这是他当梁山老大的一个常用伎俩,话说宋江三打祝家庄时,与祝家庄联盟的扈家庄派兵前来支援,为首打头的正是一丈青扈三娘。 佳人初现 当时扈三娘只带了三五十骑兵,还有三五百庄客,而宋江这边派出的人马则有上千人,并且打头阵

  • 上官婉儿号称“巾帼宰相”,备受武则天宠信,为何却会遭受墨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上官婉儿乃是一代才女,颇受武则天的赏识,武后说女儿太平公主“类我”,不过,恐怕最像武后的还是上官婉儿。 她和太平公主一比,输在了出身,如果她也是武则天的女儿的话,她也许能够成为第二个武则天。 她和武则天的经历也有一个相似之处—— 武则天14岁这一年,唐太宗来到了洛阳,听说她“美容止”、“有色”,然后

  • 看热播历史剧《清平乐》,了解北宋仁宗年间的文化风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平乐北宋仁宗官职,宋朝历史剧清平乐,清平乐里仁宗最喜欢谁

    电视剧《清平乐》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既讲述了北宋皇帝赵祯从少年登基逐渐把控朝政到殚精竭虑爱民治国的故事,也表现了在风起云涌的朝堂背后,仁宗的情感抉择和喜怒哀乐。仁宗少年登基,掌控天下生杀大权,却因心中对百姓的慈悲仁爱,这至高的地位和权利带给他的反而是压力。他仰惧天变,俯畏办言,治国如执秤,如履薄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