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太上皇可不是一个好担任的职业,因为一旦活着当了太上皇,而不是成了先帝,那就代表你得和皇帝儿子换种相处模式,毕竟别人已经升级了。
比如在自称上面,我们都知道皇帝一般自称“朕”,那么太上皇呢?
我们先来说说赵佶吧,赵佶退位算是半自愿的吧,主要是时势所逼,金兵南下,气势汹汹,大有要从北而南,尽亡大宋的感觉,这时候宋徽宗赵佶首先想到的是,退位给儿子赵恒,让他当这个亡国之君,赵佶的昏庸也可见一斑,因为把国家治理成这样,退位之后的赵佶也不再好意思自称“朕”了,大多时候都自称老朽。
李渊的退位那就完全是被迫的了,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大兵压境,李渊不得已退了位,因为失去权力,李渊被幽禁在深宫之中,不论是衣食住行还是言谈都受到了儿子李世民的监视和限制,为了保命,李渊也不敢再自称“朕”了,一般都是称“吾”,也就是“我”的意思,年轻时候一箭射中孔雀屏的男子,晚年竟然落得如此结局,实在是令人心酸。
乾隆的退位那就完全是突发奇想了,属于自愿的行为,他觉得自己在位时间不能超过祖宗康熙,所以就决定退位给嘉庆了,但是这个退位有一半属于形式,大权依旧在乾隆手里抓着,嘉庆多数时间就是个应声虫,直到乾隆挂掉才真正掌权,所以乾隆的自称也没有变化,还是自称“朕”,遇到这种霸道的老爹,嘉庆也是真的不容易。
上面这几位太上皇的称呼,说白一点,就是看所处的局面罢了,只要权力还抓在自己手里的,都肯定还是想自称“朕”,毕竟这个称呼从秦始皇嬴政采用之后,就带有了一种象征至高权力的意味,让无数人神往不已,古往今来,不少人还因为自称“朕”丢了性命呢。
太上皇的难处,就是如何和当了皇帝的儿子和谐相处了,不论是有权力还是没权力了,总归最后权力都是要归到皇帝儿子手上的。
你觉得古代哪个太上皇最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