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父亲刚死,10岁和珅就被继母撵出家,从此,“乞讨”整整8年,直到一个人出现

父亲刚死,10岁和珅就被继母撵出家,从此,“乞讨”整整8年,直到一个人出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932 更新时间:2024/3/13 23:28:34

望着他们的背影,和珅一脸坏笑:当年的仇,我还没忘呢!

奴才们暗自吃惊,“仇?”

没错,他们打死也想不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和大人,年少时受了多少委屈。

三岁那年,和珅母亲去世,继母言冷语,对他和弟弟不是打就是骂。

而他们的父亲保,一辈子在外戍边,根本照顾不到2个儿子。

父亲为官清廉,他一人的俸禄,除了应付一家子吃喝,没有一点结,是大清朝难得的“月光族”。

在这样的环境下,和珅和弟弟小小年纪,便立志苦读,9岁那年,2人就被选入咸安宫官学。

这个官学,每年只选80人,且八旗中每旗10人,宁缺勿滥,是培养武全才的贵族学校。

虽说官学不收学费,但日常生活还要自己负担,和珅兄弟俩捉襟见肘时,恨不得将银子掰成两半花。

然而祸不单行,仅仅一年后,苦难再次来袭,父亲常保在福建任上病逝,全家仅有的生活来源突然中断。

父亲一生勤俭,走的时候没留下银子,继母连哭带骂,满腹牢骚,恨不得2个继子自生自灭。

而更令和珅崩溃的是,他和弟弟没了生活费,吃什么?

激烈挣扎后,10岁的和珅不得不腆着脸,低声下气族人借钱。

刚开始,人们出于同情,还多少给两个,可次数多了,亲戚们见了他就躲。

这些人,有的怕他借钱不还,有的嫌他掉价,更有甚者,有的人还恶语相向,拳脚相加。

而最令和珅伤心的,莫过于他的外祖父。一次,和珅哆哆嗦嗦借钱,外祖父突然破口大骂:“混账,你个纨绔子弟,借钱还不是为了吃和赌?”

一次又一次的打击,让和珅感受到世态炎凉,可长兄为父,当着弟弟的面,他从不提受过的委屈。

与此同时,他更加坚定,要奋发向上,出人头地!

因为天生聪慧,和珅在短期内,学会了满、汉、蒙、藏4种语言,深得老师赞许,称其为神童。

而为了与皇帝有交集,他足足花了5年,去模仿乾隆的字体,学习乾隆的诗文。

18岁那年,和珅开始逆袭,他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的孙女。

按理说,像他这样的穷小子,给冯家千金提鞋都不配,冯总督眼花了吗?

当然不是!冯英廉这个人老谋深算,他这样评价和珅:相貌英俊,少有大志,前途不可估量!

因此,他几乎是强行将孙女塞给了和珅,然后满怀希望地,将新女婿送上考场。

可令人意外的是,和珅由于严重失眠以及拉肚子,在考场发挥失常,意外落榜了。

冯英廉不泄气,接着做出了影响和珅一辈子的决定——推荐他去做皇家侍卫。

这真是天大的好差事,新入职一个月,和珅就见了乾隆三次,二人很快就看对了眼。

有人说,乾隆想不起一首诗,只有和珅背得出来。

还有人说,和珅相貌俊丽,很像雍正的宠妃马佳氏,那可是乾隆暗恋了一辈子的女人。

总之这些都不重要,不到10年,和珅就成为军机大臣。

人嘛,发迹后,总有些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挤破脑袋求见,眼巴巴盼他赏口汤喝。

可一看见他们,和珅就气得咬牙切齿,往日被虐的画面历历在目,他怎能释怀?

一次,又有十几个穷亲戚来京城投靠他,和珅眼珠一转,突然坏笑着说,“正好,家里的银子有些潮湿,去帮我晒晒吧。”

打开库门,一片片白花花的银子闪闪发光,亲戚们惊得目瞪口呆,可也只能过过眼瘾。

第2天,下人来报,“银子丝毫不差!”和珅努努嘴:再晒!

就这样日复一日,到了第10天,那帮穷亲戚,突然间卷铺盖走了,连个招呼也没打。

下人纳闷儿,这么美的差事,为要跑呢?

和珅抿着嘴笑了半天,吩咐道,“数银子!”

不出所料,半日后,管家们惊慌失措,结结巴巴地说,“回老爷,竟有327两不易而飞!”

和珅哈哈大笑,“早知他们会偷。”

这还得了,管家一听,转身就要去拿人,和珅摆摆手:“不必!”

原来 这是他酝酿已久的妙计。

这些恶毒的亲戚,他当然不想帮,可官做大了,名声要紧,一旦拒绝,说出去很不好听。

而让他们天天守着钱 ,贪利的人岂能不生出恺窥之心?

一旦他们偷了钱,担惊受怕不说,还不敢再来麻烦自己,岂不一劳永逸?

管家感慨,“老爷英明!”

其实,和珅虽是个反派人物,但他的成长历程,却也十分励志。

撇开聪慧,又穷又有志气,才是成功的催化剂。

所以啊,莫欺少年穷,指不定哪一天,他就一飞冲天!

更多文章

  • 唐朝婚姻:男方反悔聘礼不退,女方反悔要打六十板,婚事还得继续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唐朝官职品级一览表,唐朝爱情野史,古代男方聘礼清单明细

    到了唐朝,女的社会地位有了较大的提高,这表现在女在自己的婚姻问题上有了较大的自主权,唐朝还为此制定了一套专门的法律来规范人们的婚姻行为。有了法律条文的保障,尽管社会文明并没有脱离封建伦理的框架之外,但也是一大进步。在唐之后,由于理学的兴起,封建伦理对女的束缚又达到了一个新高度。纲常礼教从松弛到紧绷,

  • 雍正登基后,立马处死了康熙60年的心腹,他究竟犯了多大的错?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历史上的雍正,在我国民间有很多传闻,特别是有关他继承的皇位,历来在民间更是争论不休,有人说雍正擅自篡改了康熙的传位遗诏,本来遗诏上写的是“传位十四阿哥”,可雍正却将其中的“十”字改成了“于”字,所以,最终就变成“传位于四阿哥”了。甚至还有人直接说雍正谋杀了康熙,自己娇诏篡了位。不过,这些说法在历

  • 历史|武则天对唐朝有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对唐朝的影响: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推动了文化的发展,稳定了边疆形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唐朝的繁荣起到了成承前启后的作用。武则天还注意纳谏,对当时朝政的稳定起到了重大作用。1、提倡科举武则天提倡科举,能够破格用人。武则天通过科举、自举和别人推荐,选拔了一批杰出的人才,成为武周政权的中流砥柱,

  • 康熙为什么不传位给三阿哥胤祉?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康熙选储君,并不是唯年龄论的,他的选储心态,经历了唯嫡子论、唯利益论、唯形势论,但唯独没有以皇子的年龄大小作为一种标准,如果康熙是要挑年纪大的,那么大阿哥胤禔就是再合适不过了,而且大阿哥手段果决,完全不缺乏一个君主所需要的人格条件。可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反而是康熙最早“踢”出局的两个儿子,康熙还在

  • 大清铜币中心“苏”的市场行情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大清铜币当中,户部所铸造的五文数量是比较多的,而且在最近两年的时间里,大清铜币也备受关注,因此市场价格也在不断地上涨。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在大清铜币当中的中心“苏”目前的市场行情如何,是否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心“苏”的,背景历史以及这枚钱币的特征。其中特征之一是中心“苏”

  • 清史杂谈:400年未见的军事天才,努尔哈赤25岁之前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努尔哈赤的一生讲解,努尔哈赤的历史成就,关于努尔哈赤的历史故事

    清太祖 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可以说是一个官N代,从他的六世祖开始,直到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女真建州左卫的指挥使,外祖父王杲是女真建州右卫首领。出生在如此显赫的家族中,努尔哈赤是否过着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呢,恰恰相反,努尔哈赤青少年时期经历了三次重大变故。 到了努尔哈赤父亲这一代,家道已经中落,但相比其

  • 杜甫墓到底在哪里?湖南的耒阳、平江,还是河南的偃师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杜甫个人简介,杜甫墓到底在偃师还是巩义,杜甫画像恶搞

    经过研究、比较和考证,比较集中的看法在河南巩县、偃师,湖南耒阳、平江四处。 ?(1)河南偃师说。一些学者认为杜甫之墓在河南偃师。众所周知,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其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

  • 清世祖顺治最后到底是出家还是驾崩了?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顺治是出家还是死于天花,孝庄秘史顺治重病驾崩,顺治皇帝驾崩庙号世祖

    很多人都说顺治其实是出家去了,可是后来为何正史中又记载说顺治得天花去世呢?这其中究竟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我想我们有必要一起来拨开云雾了解一番,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了解那些逝去的历史真相了。 顺治的皇帝之路 顺治是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原名爱新觉罗福临,原本顺治是没有任何机会成为皇帝的,可是命运有

  • 太上皇该用什么自称?赵佶羞愧,李渊心酸,乾隆霸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徽宗赵佶个人资料,李渊当了多久的太上皇,太上皇李渊

    在古代,太上皇可不是一个好担任的职业,因为一旦活着当了太上皇,而不是成了先帝,那就代表你得和皇帝儿子换种相处模式,毕竟别人已经升级了。 比如在自称上面,我们都知道皇帝一般自称“朕”,那么太上皇呢? 我们先来说说赵佶吧,赵佶退位算是半自愿的吧,主要是时势所逼,金兵南下,气势汹汹,大有要从北而南,尽亡大

  • 清代时期的雍正时期的铜钱是值得收藏的一枚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清世宗雍正皇帝名胤禛,爱新觉罗氏。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年)十月三十日生于紫禁城。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子,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生性孤僻的胤禛,并未因其性格弱点而远离朝政,反而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