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甫墓到底在哪里?湖南的耒阳、平江,还是河南的偃师县

杜甫墓到底在哪里?湖南的耒阳、平江,还是河南的偃师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273 更新时间:2024/6/12 7:38:02

经过研究、比较和考证,比较集中的看法在河南巩县、偃师,湖南耒阳、平江四处。

?(1)河南偃师说。一些学者认为杜甫之墓在河南偃师。众所周知,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的官僚家庭。其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名将,祖父杜审言是武则天时期的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和奉天县令。杜甫出生后,家道开始没落。他在艰苦的环境中立志向学,志向远大。20岁时,他离开书斋,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游历生活,与李白高适等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杜甫来到长安,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最后他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职务,仕途并不如意,生活很贫困。“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独自去投奔肃宗,中途为叛军所俘,押送长安。

?不久,他被封为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后被贬华州司功参军。随着官军在相州大败、关辅发生饥荒,杜甫弃官,携家人逃难。此后他一直四处漂泊,穷愁潦倒,“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最后病死在湘江上。据《旧唐书》载:“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唐代诗人元稹应杜甫之孙嗣业之请,在《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中写道:“适遇子美之孙嗣业,子美之柩,襄拊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余爱其大父之为友,拜余为志。辞不能绝,今因系其官阀而铭其卒葬云……甫字子美,……舟下荆楚间,竟以寓卒,旅殡岳阳,享年五十有九。……嗣子曰宗武,病不客葬,殁,命其子嗣业。嗣业贫无以给丧,收拾乞匄,焦劳昼夜,去子美殁后四十年,然后卒先人之志,亦足为难矣。”

?河南《偃师县志》卷四《陵墓志》,根据以上两种史料,称杜甫墓在偃师:“杜甫墓在县西土娄村。明《一统志》:杜甫墓在首阳山。《通志》:杜甫墓在土娄村,元和八年元微之志其墓。毓倬按《旧唐书》甫本传载,宗武子嗣业,迁杜甫灵柩归葬于偃师县西首阳山之前。唐元稹墓志铭亦云,启子美之柩之襄,拊事于偃师。拊者,拊当阳侯之墓也。是杜甫墓在偃师土娄,毫无疑义……杜公墓乾隆初年村民侵为麦地,邑令朱续志访出,造茔树碑,载《文艺志》。”清人钱泳也在《履园丛话》中承袭了这种观点,“按《河南通志》云,唐工部郎杜甫墓在河南府偃师县之土娄村。”钱泳还进一步指出,乾隆年间政府还曾对偃师的杜甫墓进行扩建。

???(2)湖南岳阳说。清代同治《巴陵县志》卷二十《冢墓》中指出:“杜甫墓在岳州,今不知其处。按元微之墓志,扁舟下湘江,竟以寓卒,旅殡岳阳,是杜墓在岳阳也。元和中,孙嗣业迁墓偃师,后人遂失其藤处。”也就是说,杜甫死后先葬在岳阳,后来迁往偃师。《巴陵志》上也为这种观点提供佐证,说岳阳曾经有过杜甫的权厝冢,后来被迁去偃师,权盾冢也消失了。现代一些学者,对元稹的《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志铭》以及后代的《湖南通志》、《巴陵县志》、《平江县志》等明清文献进行深人的考究,认为杜甫在耒阳去世后,杜甫的儿子杜宗武并没有南下,而是举家来到岳州(今湖南岳阳),并将权葬于耒阳的杜甫墓迁往岳州。元稹的《墓志铭》上所载的“旅殡岳阳”,是指当时的坟墓在岳阳,后来迁往别处。

?(3)平江说。清代时就有学者提出杜甫墓在平江。嘉庆《平江县志》卷二十一《冢墓》:“左拾遗杜甫墓在小田。按元微之墓志,旅殡岳阳四十余年。平为岳层,岳阳之殡,直言平耳。归付固宗武意中事,而大历干戈扰攘,殡不果归,流寓而遂家焉,无足怪者。”《平江县志》提出,因为战乱的原因,杜甫就葬在平江小田,杜宗武贫困无力迁葬,也在平江病逝。杜甫的子孙为祖宗守墓地,也就在此地定居下来。清同治《平江县志》也记载说:“唐左拾遗工部员外郎杜甫墓在县南三十里小田。”再者,李元度《杜工部墓考》也赞同这种观点:“元志称扁舟下荆楚间,卒以旅卒,旅殡岳阳,岳原别无杜墓,遗迹在小田无疑。……同治癸酉九月,余与麻邑侯维绪、陈学博之纪,张提刑岳龄,同访公墓于小田马鬣,固无恙也”。清朝学者张岳龄在《杜工部墓辨》一文中指出,偃师并没有杜甫墓,也没有杜氏?的后代。相反,杜宗武、杜嗣业一脉一直在平江为杜甫守墓,并死后也一起葬在了平江。值得注意的是,平江现有杜氏的后裔,这在另一方面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说明。

?(4)耒阳说。《新唐书》和《旧唐书》都认为杜甫死于耒阳,“一夕大醉,宿江上酒家,为水漂溺。遗靴洲上,聂令徙置,为坟墓焉。”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杜甫是溺水而死,没有找到尸体,只捡到了他的一只鞋子作了衣冠冢。《耒阳县志》也记载:杜甫“初避乱人蜀,往依严武。武卒,蜀乱,复移夔州。大历三年下峡,至荆南,游衡山,将适郴州,依舅氏摄十二郎,侨居耒阳。值江水暴涨,涉旬不得食,聂令具舟迎之,馈以牛炙白酒。一夕大醉,宿江上酒家,为水。漂溺。遗靴洲上,聂令徙置,为坟墓焉。”相传,杜甫墓在耒阳县城北郊二里,在南宋理宗景定年间重建,明朝时又再次修筑。唐朝郑处晦在《明皇杂录》中也提出杜甫死于衡州耒阳,葬于县城北耒江左畔,只是认为此墓并不是衣冠冢,而是杜甫的权厝冢。《偃师县志陵墓志》记载,唐宪宗元和八年,杜甫的孙子杜嗣业迁祖父之墓归葬祖茔。耒阳实际上仅仅是当时的一个权厝冢。目前,学者们大都认为耒阳只是衣冠墓,岳阳也不过是权厝冢,这在学术界中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然而,杜甫的墓到底是在河南偃师,还是在湖南平江,学术界众说纷纭,未有定论,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学术界大多认为河南巩县为杜甫的真正墓地,笔者也认为,迁葬祖茔应该是杜甫的最终归宿,而其他几处墓冢,大概早就成了空穴,至多也不过是衣冠冢罢了。

更多文章

  • 清世祖顺治最后到底是出家还是驾崩了?从历史记载中我们可知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上顺治是出家还是死于天花,孝庄秘史顺治重病驾崩,顺治皇帝驾崩庙号世祖

    很多人都说顺治其实是出家去了,可是后来为何正史中又记载说顺治得天花去世呢?这其中究竟存在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我想我们有必要一起来拨开云雾了解一番,这样就更加有利于了解那些逝去的历史真相了。 顺治的皇帝之路 顺治是清军入关之后的第一个皇帝,原名爱新觉罗福临,原本顺治是没有任何机会成为皇帝的,可是命运有

  • 太上皇该用什么自称?赵佶羞愧,李渊心酸,乾隆霸道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徽宗赵佶个人资料,李渊当了多久的太上皇,太上皇李渊

    在古代,太上皇可不是一个好担任的职业,因为一旦活着当了太上皇,而不是成了先帝,那就代表你得和皇帝儿子换种相处模式,毕竟别人已经升级了。 比如在自称上面,我们都知道皇帝一般自称“朕”,那么太上皇呢? 我们先来说说赵佶吧,赵佶退位算是半自愿的吧,主要是时势所逼,金兵南下,气势汹汹,大有要从北而南,尽亡大

  • 清代时期的雍正时期的铜钱是值得收藏的一枚铜钱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清世宗雍正皇帝名胤禛,爱新觉罗氏。康熙十七年(戊午,1678年)十月三十日生于紫禁城。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子,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被封为贝勒,四十八年(1709年)晋封雍亲王。此间诸皇子为谋求储位,各结私党,勾心斗角极为激烈。生性孤僻的胤禛,并未因其性格弱点而远离朝政,反而采

  • 太上皇李渊生了30个孩子,难怪李世民,同样的问题武则天怎么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一、太宗的难题其父李渊成为太上皇后,权力被架空,在李世民登基两年后迁至大安宫。他终日待在大安宫中,除却偶尔参加李世民举行的一些家宴外,不曾离开过大安宫半步。 然则,这退位之后的8年里,李渊他虽然不问政事,但是也没闲着,整日在大安宫中与美人为伴,不断地为李唐皇室诞下皇嗣以壮血脉。直至贞观九年病逝,李渊

  • 论雍正和乾隆的审美差异,爱新觉罗·牛皮癣是如何诞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瓷器父子俩在瓷器上的差别一眼就能看出来,清新淡雅水墨画和华丽人间富贵花。不多说,我们直接上图,感受一下直观的冲击。雍正年间瓷器乾隆年间瓷器雍正的是白底青花,清新淡雅。乾隆的则是花团锦簇,色彩艳丽。字画除了瓷器,字画差异也挺大。父亲喜好留白,儿子就把它填满。雍正字画乾隆字画乾隆还喜好往收藏的字画上盖章

  • 太上皇李渊临老入花丛,年过花甲又给李世民生出几个弟弟妹妹来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世民登基后李渊又活了几年,经典传奇李渊李世民,隋唐英雄李渊把兵权交给李世民

    作为李唐的开国皇帝,李渊其实是个了不起的霸主,没有他,就没有后来的大唐盛世。可惜,儿子李世民比他更厉害,把他的丰功伟绩盖过了。 60岁退休的李渊,也彻底看开了,放飞了自己。还是唐国公的时候,他就精力旺盛,早已经妻妾成群,儿孙满堂。也许正是一个区区唐国公,养不起这么多儿子,这才要把隋朝的江山夺了下来分

  • 扶乩少年彭玉麟:湘军名帅最初的生死考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庚辰岁(1880年),时年已六十六岁的彭玉麟去苏州春在堂看望老友兼亲家的大学者俞樾,两位老人家晚饭后闲来无事秉烛谈鬼,“雪帅”就讲了一段自己少年时期令人啼笑皆非却又惊险刺激的往事。01 猴精转世的奇葩老师当时他年未弱冠,还是衡阳石鼓书院的一名学生。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810年),与嵩阳书院

  • 大唐诗人王勃,古惑仔一样的往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王勃扯断了一根柳枝,随手一插,说,阿杜啊,四川那边我有的是喝酒的朋友,蜀州也富得流油,有的是人罩着你,走吧,别叽叽歪歪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自己是天生自带好牌,可是小王同学没打好。王勃爷爷王通,私立学校校长兼语文老师,学生里有房玄龄,温彦博好几个宰相。王勃爸爸王福畴也是唐高宗时期的太常博士

  • 为什么晚明乱世,清朝成为最后的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晚明陈新怎么当上皇帝的,晚明悲歌浙兵去哪里招募,晚明为什么烂尾

    其实严格来说,在天启朝魏忠贤主政之前,建州集团的头目努尔哈赤在辽东,其实也就是有几所不起眼的据点。辽东的很多大城市——比如沈阳,依旧掌握在明朝手里。但是,万历时期明朝的统治危机,导致了明朝不断陷入衰败。到了崇祯时期,明朝的问题已经不仅局限于边疆的土司问题,农民起义也比起天启时代有了新高峰。最终,在明

  • 安徽嘉汉精品钱币推荐:“乾隆通宝”的价值独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通宝是乾隆时期的流通货币, 乾隆皇帝在位的60年里施展其"文治武功"的治国策略,创造了封建社会里最后一个辉煌盛世,之后民间便盛传佩带"乾隆通宝"铜钱可驱灾辟邪,又因乾隆二字谐音"钱隆"而备受后世藏家所喜爱的钱币。该钱币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上面有很详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