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27年陈延年牺牲,叛徒韩步先、束炳澍、戴盆天最后下场如何?

1927年陈延年牺牲,叛徒韩步先、束炳澍、戴盆天最后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4368 更新时间:2024/1/14 2:26:55

刚一到上海,陈玉莹便被告知,哥哥陈延年确实已经遇害!来不及悲痛的她,立刻动身随两名共产党员前往抛尸地,希望能起码将哥哥的尸骨好好安葬。

在上海小木桥、枫林桥一带,不断有国民党士兵来回巡逻,陈玉莹一行人偷偷摸进去,在浅滩上发现了陈延年的尸体——那已经并不算完整了!

[var1]

陈玉莹看到昔日亲密的哥哥,如今却被随意抛弃在露天,一时间悲痛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她说不出话、流不出泪,甚至无法呼吸……

没过多少日子,另一个哥哥陈乔年也被国民党反动派害死。陈玉莹悲愤难忍,就此一病不起,最终于1928年病逝于上海。

短短两年时间,陈家三位后人接连去世,这不仅给陈家予以沉重打击,更打击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那么,陈延年究竟是如何被捕的?他又是被谁给出卖的呢?

[var1]

陈延年早年生平

陈延年是由父亲陈独秀和第一任妻子高晓岚所生。由于是家中长子,一直以来陈延年都很照顾弟弟妹妹们,表现出异于孩童的担当。

1915年,延年乔年两兄弟被接到上海来求学,并先后考入了上海法语学校、上海震旦大学。由于父亲陈独秀被蔡元培委派为北大的文科学长,陈延年也和继母高君曼举家来到北京。

在北京,两兄弟参加学生运动、加入社会组织、搞工读互助社,对于他们自身社会活动的践行,可谓是有声有色。

[var1]

1919年,陈延年等一众学生受到无政府主义者吴稚晖的号召,前往法国勤工俭学,在法国结识并熟悉了周恩来、赵世炎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

在和吴稚晖因里昂中法大学的矛盾而决裂后,陈延年逐渐摒弃无政府主义,转而投向先进的马克思主义。不久,他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回国后,陈延年大力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极力发展中共在华势力,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中流砥柱。

[var1]

当时正值北伐战争时期,全中国各势力联合起来,讨伐盘踞各方的北洋军阀,希望在此乱世整顿统一中国的军事力量。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震惊全国的“412反革命政变”,大批的共产党员和左派国民党员被屠杀,在巩固国民党血腥统治的同时,也窃取了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

而陈延年同志也是在这样的紧要关头,被调往江浙区委任职。组织希望延年能够凭自己过人的能力,挽救中国共产党于危难之中。

[var1]

被捕经过

1927年6月26日,在上海市四川北路的一栋民宅内,关于成立中共江苏省委的会议正在召开。

突然,一名通讯员闯入会场,打断了时任上海市中共中央秘书部主任王若飞的讲话:“开会地址被泄露了!”所有人不敢怠慢,立刻收拾文件、资料,藏身于周边民宅。

陈延年同志因想起会场还留有许多重要资料,便在当天下午,同黄竞西、郭伯和、韩步先等人返回会场,处理善后工作。没成想,却和国民党特务撞个正着。一番搏斗后,在场的中共党员悉数被捕入狱。

[var1]

在战后披露的文件中可以看到,国民党要员杨虎、陈群在1927年6月30日曾给蒋介石发过一封电报,电报里称“陈延年、黄竞西等人已被处死,请蒋委员长释念”。而黄竞西在龙华监狱时,还曾写下6月29日的日记。

因此,现在多以6月29日晚至6月30日凌晨,作为陈、黄等人遇害的大致时间,而不以刊登在《申报》上的国民党警备司令部“昨日将延年明正典刑”为依据。

因为这条消息的时间并没有明确的官方说明,并不能确定是哪一天的通报稿件。后世猜测,这很有可能是军统特务为了继续追查其余的共产党人,故意放出的产生时间差的烟雾弹。

[var1]

坊间流传已久的“陈延年求助于汪孟邹、汪孟邹求助于胡适、胡适求助于吴稚晖、吴稚晖泄密给蒋介石”的传闻由来已久。

主要参考的文献均为胡允恭《陈延年同志牺牲经过》、郑超麟《陈延年烈士死难前后》、黄逸峰《陈延年烈士在沪被捕和牺牲经过》等,其内容都非作者本人亲身经历,而是走访记录、结合实际的结果,其真实性有待考证。

其实在陈延年被捕后几天内,确实有同志在尽力营救,就如王若飞、赵世炎等中共同志筹集资金,希望将陈等人保出来。还有不知名的女同志,运用大笔家产上下打点,希望能营救出陈延年。

这位女同志也是电视剧《觉醒年代》里柳眉的原型,但因为只在少数人的回忆录中出现过,现已无踪可循了。

[var1]

被捕真相——胡适阴谋论

胡适海归留学,自诩心高气傲,认为自己是饱读诗书的文人,不应掺和国家政治。早在北大时期,便与好友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发起的新文化运动渐行渐远。

彼时的南京国民政府刚刚成立,住在上海的胡适并不适应这个新政府,对于国共两党的矛盾他也不在乎,只是专注于研习自己热衷的文学。

倘若胡适当时真的知道了陈延年被捕的消息,他会像坊间传闻那样,去找吴稚晖帮忙吗?

[var1]

吴稚晖可是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空有一身头衔,却是绣花枕头一包草,靠着坑蒙拐骗上了位。而且吴稚晖仅与陈独秀是老相识,和胡适并非同一时期的人,关系并不紧密,更遑论胡适向吴稚晖求助一说?

根据后世公布的胡适日记记载,1927年6月26日至6月30日间,胡适主要与胡汉民、郁达夫等人来往密切,忙着张罗新月社的事,并无坊间传闻的那样,去往南京面告吴稚晖之事。

笔者认为,这部分日记甚至表明出一种观点——胡适当时根本不知道陈延年已被军统特务抓起来了!

[var1]

吴稚晖在得知陈延年被逮捕并被处死这个消息后,还在7月1日向杨虎发电文表示祝贺——吴稚晖确实是个彻头彻尾的反共分子,这点确实不假。

贺文中提到,吴稚晖刚刚从南京回到上海,才得知陈延年被捕的消息,而据我们根据史料的推测,吴稚晖在撰写电文的时候,陈延年大概率已经遇害!

这更加使“胡适害死陈延年”的论调站不住脚。

[var1]

被捕真相——内有奸细

当时,与陈延年一起被捕的,还有中共江苏省委委员韩步先。由于国民党内部并不认识中共的重要领导人,便依次对被逮捕的中共党员严刑逼供,韩步先就此服软了。

他在狱中指认了陈延年的身份,甚至告发了另一党内重要领导人赵世炎的家庭住址,这导致赵世炎同志也在不久后英勇就义。

相传,韩步先确实因为此番苟且偷生之举得以逃出升天。直到解放之后,国民党的部分审理文件被披露,这个中共里的“软骨头”才被重新抓捕入狱,后世不详。

比起韩步先,其他两位奸细的罪责更为深重,他们直接向国民党暴露了中共会议的位置。

[var1]

可别忘了,一同被捕的还有中共江苏省委委员黄竞西。在狱中,黄竞西同志也遭受了严刑拷打,甚至被割掉了舌头,仍宁死不屈,并坚持给亲友写信件。其中便提到了他的丹阳老乡束炳澍、戴盆天,这是两个坏事做尽的人。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在解放后对于戴盆天的审讯材料中显示,戴盆天交代,束炳澍为求个人一时的享乐,将陈、黄等人开会的事宜透露给了陈群,由陈群派人去四川北路对与会人员实施抓捕……

[var1]

后来,束炳澍确实被聘为国民党中尉特务员一职,也享受了一个多月的快活日子——1927年8月23日,束炳澍被中央特科枪杀于上海街头。戴盆天也因投靠汪伪政府,在战后被捕入狱,最终于1969年死在了狱中。

想必,当时在狱中的黄竞西一定非常失望。他没想到,背叛组织的,竟是常在身边的党内同志,是与他一起编写《觉悟民权副刊》的同乡啊!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文章都指出了民间传闻关于这一历史事件的勘误。许多证据细节在上个世纪就早已问世,如果想要给普罗大众一个真实的历史观,直接去查阅相关资料即可。

[var1]

造成现今这一现象的,想来也并非是作者的一厢情愿,只怕是顺应市场的无奈之举吧——“胡适疑害死陈独秀长子!”这样的标题,确实看起来更有互动性吧。

比起胡适这一莫须有的罪名,支持和默许“412清党”的国民党高官蔡元培才更应该被大众所熟知。

虽然蔡并不愿采取暴力的手段镇压共产党人,但那段白色恐怖时期他也没有任何作为,任由杨虎的部队在上海大开杀戒。对于陈延年等人的死,蔡元培颇有“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之感。

[var1]

对待历史,还是希望大家能以辩证、客观的角度去看待,多元化全方位地去分析历史事件给后世带来的影响,生发的经验,那才是正确的历史观。

如果按照自己的喜好,看到什么不加以论证就以讹传讹,那某些历史人物的大名,在你这里可就是真的“你不杀伯仁,伯仁却因你而死”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曹操手底下的五子良将,手中分别有多少兵力,按照多少如何排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操手下五个良将结局,赤壁之战曹操还剩多少兵力,曹操和刘备哪个兵力最强

    这说的是曹操手底下的五个战功卓著的将领,他们分别是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安远将军于禁、征西车骑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又因为三国志的记载。二十世纪后半叶,民间开始将他们合称为“五子良将”或“魏五子”,子只是一个量词。从时间来看,乐进、于禁加入曹操的时间最早,后才是徐晃、张辽、张郃。《三国志》作者陈寿

  • 曹操曾说:我若得此人,天下早就尽在我手,此人既非卧龙也非凤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后半句,刘备收凤雏完整版,刘备得卧龙凤雏为何没能安天下

    汉末乱世,自从董卓乱政之后,三国便进入了诸侯割据时代。要说在这样一个诸侯割据、动辄打杀的时代,最需要什么,那莫过于人才。得缘于那句卧龙凤雏得一可得天下,卧龙与凤雏便成了三国时代最出名的两个人才,可惜的是凤雏因早逝未能让人们看清他的能耐。剩下的卧龙诸葛亮,虽然说他最终也没能扶持蜀汉一统天下,但这与蜀汉

  • 如果亚历山大没走错路,进入中国境内之后,秦国会是他的对手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国与亚历山大,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秦国,亚历山大大帝能与秦国抗衡吗

    这个男人曾经借着报父亲被杀之仇的名义,开始了十年的东征,四大文明古国中的三个已经被他覆灭,但他也英年早逝,其实他的目标是统一亚欧大陆,而要统一亚欧大陆,要面对的另一个对手就是正处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那如果亚历山大的东征得以继续,那结果会如何呢?[var1]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亚历山大是何许人也

  • 赵云到底有没有被重用?30年后刘备说了实话,听了让人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一语点破赵云为什么不受重用,为什么赵云不受刘备的重用,赵云为什么六年后才投刘备

    说到三国演义中的儒将,很多人想到必然是江东周瑜,其实赵云也是一位有名的儒将,从古至今他的形象与传说可谓是家喻户晓。尤其是长坂坡为救阿斗而七进七出以及后来扫荡西川时力拔益州的汗马功劳,可以说对蜀汉的建立以及刘备身边的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功劳。在东吴的美人计期间,他单枪匹马保护主公,才使得刘备能够全身而退

  • 全球显赫的四大家族,沙特皇室只排第3,孔子家族为何能排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全球最显赫的四大家族,孔子家族到底多有钱,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家族排名

    现代社会经常用数字去衡量一个家族的地位,可量化的数值让财富成为了很好的标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历经千百年的传承,私人化的垄断却会分散家族的生命力,开散的思想倒成为了最好的延续方式。[var1]家族的财富显赫的家族在发家之初往往会动用所有的人脉将财富聚拢,造成的虹吸效应让富者更富,随之而来的财富和权力

  • 汉文帝为何不废了窦漪房,册封他的新欢慎夫人为皇后?原因有三点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攻破咸阳之后又通过一系列手段笼络诸侯,打败了当时最为强大的项羽,成为了皇帝。不过,不要看当时的刘邦一会儿杀彭越,一会儿杀英布,实际上他当时的实力受到了诸侯和军阀的制衡,甚至一开始诸侯都没有请刘邦当皇帝,等到刘邦聪明地把那些实力强大的人都封侯后,才出现诸侯王的奉承话;“

  • 望父台一号大墓发掘始末-随葬众多玉器和青铜器的战国女子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望夫台一号大墓在哪里,赵王墓发掘记录,皇帝大墓发掘现场

    望父台外观望父台整体呈长方形,中心位置略高于四周,这座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台地位于鲁国故城中部偏西。鲁国故城在曲阜市市区东北部,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文物部门对鲁国故城遗址区展开了系统的考古勘探,考古队员在望父台周边区域发现了一百多座墓葬,并确认望

  • 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乱世,河南人撑起了中华脊梁,为何还屡屡被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网上还有好事者,编出关于河南的顺口溜、讥讽河南人偷井盖的事情。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河南人如今的风评恶意大于善意。为什么会对河南人出现恶意,或许同这个省份本身的特殊性有关。河南在历史上的地位太过重要,导致许多人对于河南心生羡慕和嫉妒之情。正是因为这份嫉妒和羡慕,再加上河南的经济在现代来看,看上去并没

  • 司马炎皇后贤良淑德,为何会被“丑儿媳”贾南风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炎被贾南风灭族,司马炎毒死司马昭是野史吗,司马炎死后刘禅的下场

    只是这份无上尊荣能永固者却不多,很少有福禄双全的贵人。皇后有权的时候,自然是一呼百应;一旦失了势,下场就是无限凄凉。纵然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想尽方法把女儿送入宫墙内。一步一扣首,步步为营,勾心斗角,盼富贵,晋位份,争圣宠……上演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不停歇。初入宫墙西晋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是杨艳,

  • 真实的周瑜:早死便无三国,不死亦无三国,他的计策到底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瑜简介,孔明哭周瑜祭文原文,庞统评价诸葛亮和周瑜

    至于周瑜的形象更不是如此可憎,《三国志》作者陈寿曾有评价: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今天便来说说真实历史上的周瑜,周瑜早死便无三国,周瑜不死也亦无三国。出身世家周瑜生于175年,庐江舒县人,出身大族。堂祖父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