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文帝为何不废了窦漪房,册封他的新欢慎夫人为皇后?原因有三点

汉文帝为何不废了窦漪房,册封他的新欢慎夫人为皇后?原因有三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826 更新时间:2023/12/30 8:29:14

汉朝建立于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攻破咸阳之后又通过一系列手段笼络诸侯,打败了当时最为强大的项羽,成为了皇帝。不过,不要看当时的刘邦一会儿杀彭越,一会儿杀英布,实际上他当时的实力受到了诸侯和军阀的制衡,甚至一开始诸侯都没有请刘邦当皇帝,等到刘邦聪明地把那些实力强大的人都封侯后,才出现诸侯王的奉承话;

“大王起于细微,灭乱秦,威动海内。又以辟陋之地,自汉中行威德,诛不义,立有功,平定海内,功臣皆受地食邑,非私之地。大王德施四海,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居帝位甚实宜,愿大王以幸天下。”

刘邦这才说了一声“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民,则可矣”。如愿做了皇帝,但是他这个皇权是不稳当的。他在位期间就先后有数位诸侯叛乱,好在他自己还是个能打仗的主,除了打不过项羽外,其余的人他都还是可以镇压的。等他一去世,天下交到了吕后手上,诸侯和功臣们一看是孤儿寡母当政,顿时开心了。

于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汉惠帝在公元前195年即位,却在公元前188年就一命呜呼,年仅22岁。史书上说,这是由于吕后把赵如意做成人彘,一下子吓死了汉惠帝,但是这个说法就有很大的争议性了。吕后出于嫉妒害死赵如意是可以理解的,可是她为啥要吓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这么恐怖的吓法,她不知道吓死儿子自己的地位就难保了吗?

当然,史书上是这么说的,吕后后来成了失败者,也由不得她不认账。汉惠帝死后,又先后有两位汉惠帝的儿子继承皇位,但是第一个没干多久又死掉了,第二个大臣们认为这不是汉惠帝的血统,又开始吵。吕后在时,通过任命她的家族作为亲信,尚且能够顶住功臣和诸侯们的重重压力,等她一死,顿时就炸锅了。

人们纷纷反对当时的少帝刘弘做皇帝,他们都说这不是汉惠帝的亲生儿子——这大臣们比汉惠帝他妈还要清楚谁是汉惠帝的亲生骨血,却也是历史上的一件奇事。于是,作为当时正统的汉朝干部诸吕,也就是吕后的亲戚们被当做叛乱分子给击败了——实际上是大臣们发动了叛乱,打败了支持少帝的诸吕。

这时候,才有了刘恒称帝,成为后来的汉文帝的事件。汉文帝于公元前180年即位,他在当皇帝前表现得特别没有“斗志 ”,史书上说他“宽容平和,仁厚低调。”实际上就是大臣们认为这是一个好欺负的主,可以当一个优秀的傀儡。所以电视剧当中才出现了刘恒甚至不想做皇帝,被大臣们拉住才勉强做了皇帝。

因为刘恒确实怕这帮大臣再把自己也给逼着退位,乃至于杀死自己。而窦漪房慎夫人这两位美女则远在刘恒做代王时就已经跟随了他。窦漪房和慎夫人都不是刘恒的正妻,之所以窦漪房后来能够成为皇后乃至于皇太后,还要得益于一件蹊跷事。当年刘恒被大臣们推举做皇帝的时候,刘恒来到长安,想把自己正妻的儿女都接到长安去。

可是谁想到,就在刘恒派使者去的路上,他的正妻的几个儿女全部夭折。这事就很蹊跷了,一般诸侯的正妻都是出身于比较有实力的家族,所以正妻的儿子做皇帝,就有更强的独裁权力。这时候刘恒正妻的儿女全部死掉,是不是大臣们给刘恒的恐吓呢?我们能杀死你儿子,就能杀死你。

后来刘恒又在大臣们的坚持下,封了窦漪房为皇后,封窦漪房的儿子刘为太子。这时候,汉文帝才勉强把皇帝的宝座坐稳。至于当时的聂慎儿,也确实是刘恒的爱妾,窦漪房毕竟跟刘恒跟得久了,当了皇后以后又要表现庄重,所以渐渐地失宠。所以慎夫人就能够以妃子的地位与窦漪房平起平坐——这在当时是违背礼制的。

那么,为什么汉文帝不废了窦漪房而立慎夫人为皇后呢?这里面有3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窦漪房毕竟比慎夫人在宫里呆得久一些,她深知自己的姿色总会老去,所以在争取刘恒的宠爱的同时,也尽可能的争取刘恒母亲薄太后的支持。她对薄太后非常孝顺,常常拉着她唠嗑,渐渐地有了感情,所以刘恒要废窦漪房他母亲不会答应。

另一方面则是,对于皇帝来说,爱情和皇后通常不是等价的。作为嫔妃的慎夫人其实更能让刘恒感受到爱情的感觉,因为在古代皇后要求“母仪天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大臣们又要来吵架了。所以等聂慎儿当了皇后,她还能够以一副小女儿的姿态在刘恒面前撒娇吗?不,她必须像曾经的窦漪房一样,端庄、严肃。

第三点,也是最关键的原因则是,刘恒不敢轻易的废除窦漪房。虽然窦漪房背后也没有什么大家族,但是她是当时的大臣推荐的,她儿子刘启也是当时的大臣们推荐当太子的,这刘恒不声不响的把大臣们推荐的人给废掉了,这不摆明了不给大臣们面子嘛?你是不是忘了汉少帝是怎么死的?要不要我们再来教你一下?

所以面对这样一群操控了帝国的权臣们,刘恒不敢轻易的废立皇后,反正都是自己老婆,都是自己儿子,立哪一个不是一样的呢?至于说自己更喜欢慎夫人一些,那就多去慎夫人那里就好了,没必要冒着生命危险把窦漪房废了,最后得利的既不是慎夫人,也不是自己,而是再一次叛乱的大臣。

所以这样看来,古代的皇帝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乾纲独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望父台一号大墓发掘始末-随葬众多玉器和青铜器的战国女子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望夫台一号大墓在哪里,赵王墓发掘记录,皇帝大墓发掘现场

    望父台外观望父台整体呈长方形,中心位置略高于四周,这座占地面积约18万平方米的台地位于鲁国故城中部偏西。鲁国故城在曲阜市市区东北部,2013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世纪70年代,山东省文物部门对鲁国故城遗址区展开了系统的考古勘探,考古队员在望父台周边区域发现了一百多座墓葬,并确认望

  • 从春秋战国到三国乱世,河南人撑起了中华脊梁,为何还屡屡被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网上还有好事者,编出关于河南的顺口溜、讥讽河南人偷井盖的事情。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河南人如今的风评恶意大于善意。为什么会对河南人出现恶意,或许同这个省份本身的特殊性有关。河南在历史上的地位太过重要,导致许多人对于河南心生羡慕和嫉妒之情。正是因为这份嫉妒和羡慕,再加上河南的经济在现代来看,看上去并没

  • 司马炎皇后贤良淑德,为何会被“丑儿媳”贾南风活活饿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司马炎被贾南风灭族,司马炎毒死司马昭是野史吗,司马炎死后刘禅的下场

    只是这份无上尊荣能永固者却不多,很少有福禄双全的贵人。皇后有权的时候,自然是一呼百应;一旦失了势,下场就是无限凄凉。纵然是这样,还是有很多人想尽方法把女儿送入宫墙内。一步一扣首,步步为营,勾心斗角,盼富贵,晋位份,争圣宠……上演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不停歇。初入宫墙西晋司马炎的第一任皇后是杨艳,

  • 真实的周瑜:早死便无三国,不死亦无三国,他的计策到底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瑜简介,孔明哭周瑜祭文原文,庞统评价诸葛亮和周瑜

    至于周瑜的形象更不是如此可憎,《三国志》作者陈寿曾有评价: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今天便来说说真实历史上的周瑜,周瑜早死便无三国,周瑜不死也亦无三国。出身世家周瑜生于175年,庐江舒县人,出身大族。堂祖父周景、

  • 刘备创业39年,为何不敢重用赵云?你看赵云的真实身份便能知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备临死前为何说赵云不可重用,刘备生前为什么说赵云不能重用,刘备为什么要重用赵云

    如果深入的研究下赵云,可能会觉得他身上的神秘之处太多了。首先他的生卒年代就是个秘密,人们只知道他死于公元229年,却不知道他的出生年代。这导致,有不少人说“少年将军”赵子龙其实是个八十岁的老头儿,很多人想反对,却找不着合适的理由。因为史书当中对此并未记载。而赵云最神秘之处还是他作为一个常胜将军,三国

  • 1972年,内蒙古出土一顶战国金冠,解开困扰2000多年的一个谜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考古出土最精美凤冠,1972年内蒙古老汉挖出匈奴王冠,曾经挖出一顶尊贵金冠

    金鹰冠饰由黄金鹰形冠饰和黄金冠带两部分组成,顶高7.1厘米,带径16.5厘米。冠饰上部傲立一只展翅雄鹰,身上呈羽毛状纹饰,头部、颈部用绿松石做成,用金丝与身体相连。冠饰下部为金片捶打成的半球体,球面上有四狼四羊的浮雕图案。整个金冠饰构成了雄鹰俯瞰狼咬羊的画面。冠带的左右两边做成半浮雕状的虎、羊、马和

  • 汉武帝和王莽“躺平式治水”:以天意为由,黄河大决口几十年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治理洪水,几千年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大事情。近些年来,有些人开始推崇西方的“自然治水”,认为防洪要首先让河道恢复自然,没必要大力修建河堤,甚至河道决口也不应该堵塞,而是任由其泛滥,通过所谓的“自然分洪区”来分流洪水。但事实上,这种“自然治水”一点也不新鲜,在中国汉代就出现过了。在西汉时期,黄河曾经发

  • 从秦国到秦朝对郡县制始终如一,是“治权“发展的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的县制和秦朝的郡县制,秦朝郡县制怎么划分,秦朝是郡县制吗

    春秋战国是我国文化思潮和政治变革的重要时期。诸子百家齐登场,各种文化空前繁荣,各种学术观点层出不穷,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许多既有的传统制度、宗法观念被不断颠覆,代之以新的更符合现实需要的思想和制度。郡县制的出现,就是在颠覆了中国古代宗法分封制的基础上实现的。这种地方行政制度,迅速瓦解了周王朝时期

  • 成也李斯,败也李斯,大秦霸业的奠基人和陪葬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斯的统一霸业,成也李斯败也李斯是什么意思,大秦赋李斯经典语录

    秦国实现大一统,在历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是这个横扫六国,把天下诸侯打得找不着北的大帝国,最终却只经历了短短二世。公元前221年统一,嬴政称帝。可是到了公元前207年,完成了首次大一统的秦国轰然倒塌,前后不过14年的时间。而纵观秦国的崛起和灭亡,都始终和一个人有莫大的关系。所谓“成也李斯,败也

  • 老将VS新人:基业60年的吴国为何面对14岁的晋国毫无回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国和吴国巅峰对决,吴国败得最惨的一次,吴国打赢了晋国吗

    华夏大地最终也没有成为刘氏,也不是曹氏,更不论孙氏的天下。晋国默默崛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先后消灭魏、蜀二国,江东之地仿佛探囊取物。[var1]曾经的辉煌已然不再,长江天险也难以阻挡晋国铁骑,东吴孤立无援,最终葬国。是什么让曾经纵横赤壁的江东六郡走向灭亡的?让我们一起一探究竟吧。一、吴国晚期为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