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西发现石峁式古城,华夏上古史跳出西方圈套,夏朝之前还有朝代

山西发现石峁式古城,华夏上古史跳出西方圈套,夏朝之前还有朝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639 更新时间:2024/1/29 5:30:28

1.石峁式古城的发现,意味着什么?

林遮峪遗址紧邻黄河,与陕西石峁古城隔河相望,直线距离不到65公里。林遮峪遗址面积为40万平方米,远小于石峁的425万平方米,但始建年代却早于石峁(龙山文化中晚期)。换言之,林遮峪应是石峁的早期形态,补充了中华文明多地起源、兼容并蓄、交错发展、归于一统的证据链条。

接下来我们首先对华夏上古时代的诸多超大规模城址进行一个时间上的梳理。

1.1良渚(公元前3300—公元前2300年)

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史前城市遗址是浙江的良渚遗址,年代上限为距今5300年,由于具备了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诸多特性,所以,良渚又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1.2陶寺(公元前2300年—公元前1900年)

在良渚走向衰落的同期,北方的山西陶寺开始兴盛,一度成为龙山文化时期最大规模的中心聚落,而陶寺遗址所出土的玉器、鼍鼓、彩绘陶等具有明显的良渚特征,学界对此有两种推测:一是陶寺上层受到了良渚文化的影响,二者存在交流;二是陶寺本身就是良渚西迁的结果。

1.3石峁(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600年)

在龙山文化后期,陶寺的繁荣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更偏北方的陕西石峁的兴盛。陶寺与石峁有过一段时间的共存,但总体态势是石峁兴而陶寺废。原本以无鬲为特征的陶寺,突然出现大量双鋬陶鬲,而从陶寺考古发现的毁墓、暴力屠杀、摧残女性的遗迹断定,陶寺的衰落是遭遇了战争,入侵者属于不同的文化类型。

1.4二里头(公元前1750年—公元前1500年)

继龙山文化之后,河南的二里头兴起,中华文明开始进入了夏纪年。二里头出土的铜鼎预示二里头文化达到了唯我独尊、影响天下的局面,这与史书记载中世袭制朝—夏朝的建立形成了吻合。

2.出现国家文明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2.1西方的标准

如果按照西方学界常用的文明判定标准—文字和冶金技术,夏朝(部分西方观点认为商朝)才是我国国家文明的起源。当然,由于目前夏朝的文字尚未发现,所以,西方在描述夏朝时依然采用的是“传说中的夏朝”等谨慎词汇。

不过,以西方的标准去评判华夏文明,恐怕欠妥。毕竟,人类文明的发展既有普遍共性,也有区域特性。强行套用西方标准,只会走入西方设定的圈套,对华夏文明产生自我怀疑。

良渚遗址的诸多考古发现,证实了在夏朝之前的一千多年,我国就已经具备了文明形态。良渚、陶寺、石峁遗址不仅发现了贫富差距、森严的等级、宗教,而且还有农业、手工业以及为掠夺对方财富人口而爆发的战争。陶寺遗址人骨检测甚至显示出古城的修建有“外地人”前来服徭役。

2.2中国应该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显然,以农业和手工业为基础,以大型中心城市为辐射圆心,居民构成不再以血缘、氏族为主,而是出现了人口来源的多元化和阶层的两极分化,这本身就意味着出现了威权机构—国家。

但如果我们以文字、冶金两条西方标准来评判,陶寺、石峁只能算作新石器时代文化遗迹,还不构成国家文明,这显然与考古发现的事实是相悖的。

3.夏朝之前是什么朝代?

在人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中,有这样一句话:“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但实际上,战国以前的史书记载中,夏朝并不是我国第一个王朝。

3.1

《国语》:“夫成天地之大功者,其子孙未尝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左传》:“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

《吕氏春秋》:“今虞、夏、殷、周无存者”。

与夏商周三代并称的,是虞朝。如果二里头遗址对应的是夏纪年的话,那么虞朝在时间上对应的考古学遗迹应该是良渚、陶寺、石峁等夏朝之前的遗址。只不过,虞朝的国家文明体制与夏商周有所区别。

夏商周以家传世袭制为特征,而虞朝处于新石器时代的方国向号令诸侯的共主阶段转变过程中,所以,虞朝的统治权是在此起彼落的方国中不断传递的,特点是统治阶层在不同方国之间轮换。

3.2舜的贡献

比如是陶唐氏国君(山西陶寺遗址被认为是尧都,只是还没有最终定性),而他的继任者舜却是有虞氏国君,尧传位给舜(无论是禅让还是武力逼迫)传的是共主之位,而非唐国君位。

但尧帝时期的政权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据《尚书》记载,皋陶、契、后稷伯夷等方国领袖虽然成为了尧政权的臣子,但却未有分职,舜承继共主之位后,设司空、司徒等官职,并建立了“三岁一考功,三考绌陟”制度,将全境划分为十二州,设十二牧。

同样,舜做天下共主时,重用夏后氏的禹治水,禹在调配诸多方国共同治水过程中,建立起了统一的人力物力支配权和威望,最终,霸主方国的位置由有虞氏转移到了夏后氏手中,并最终形成了家天下的夏朝。所以,尧舜禹所处的时代也常常被合称为唐虞。

这种文明场景非常像古希腊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虞朝的政权更迭并不像夏商周秦汉那样,一个朝代的兴起必然象征着另一个朝代的彻底消亡。夏后氏在取代有虞氏成为共主后,有虞氏重新降格为方国,在西周时有虞氏演变为陈国,换言之,有虞氏丧失君位后,还以方国身份经历了夏商周三朝。

陈国灭亡后,陈厉公之子陈完还逃亡齐国,改田姓,数代之后甚至完成了“田氏代齐”伟业,所以,田氏齐国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视作是虞朝的延续。

4.虞朝与古希腊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直接源头,但古希腊却并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欧洲地中海一带的雅典、斯巴达、迈锡尼等诸多城邦的总称。这一文明的特点就是雅典、斯巴达先后以地区霸主的身份统领该地区众多城邦。

《史记》曾记载:“方五千里,至于荒服。南抚交阯、北发,西戎、析枝、渠廋、氐、羌,北山戎、发、息慎,东长、鸟夷,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古希腊的城邦文明与唐虞时代的方国文明非常类似,既然前者能算作文明,那么唐虞时代为什么不能算作一个朝代呢?

良渚、陶寺、石峁的交替兴盛,对应的刚好是古史记载中的先夏时期尧舜禹的权力交接,而山西林遮峪石峁式古城的发现,又佐证了上古时期的文明演进是聚落(城邦)到方国再到天下共主(王朝)的模式。

所以,既然我们可以用南北朝这个非朝代概念来指代公元5-6世纪的华夏,为什么不能用史书已经记载的虞朝这个概念来指代夏朝之前已经具备国家文明的现实呢?

更多文章

  • 山海经中隐藏了一个重大秘密,纪晓岚发现后欲毁掉,如今已被破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var1]《山海经》里面的内容可谓是汪洋闳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其中很多地方和物种都是今天看不到的。[var1]这本书脑洞大开,但在当时封建的社会并不被世人所接受,史学家司马迁在作《史记》时,甚至

  • 尧帝为何要让后羿射日?考古显示,后羿射的并不是太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后羿拉弓射日图片,后羿为什么要射太阳,尧帝和后羿的关系

    那么后羿射日的真实内涵究竟是什么呢?我们首先得搞清楚,后羿是谁?史书对于后羿的记载往往会让人有矛盾、错漏的感觉。比如《山海经》和《淮南子》说:尧帝时期,天有十日,尧派出后羿,射下九日。而《左传》和《尚书》却说后羿生活在夏朝初期,因“太康尸位”,故有穷国国君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夏商周

  • 春秋战国五大美女排名,西施仅排第二,第一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国西施是什么人物,美女西施真人照片,西施高清大片

    [var1]骊姬骊姬是春秋时期骊戎国君之女,晋献公妃子,晋君奚齐的生母。晋献公这样英武的一代明君,却被一个女人迷得神魂颠倒,玩弄于掌指之间。这个女人就是骊姬。[var1]夏姬夏姬是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夏姬是春秋时代公认的四大美女之一,她的名气不在中国四大美人之下。她因先后嫁了七次,又被称为

  • 妲己到底什么来头,周武王灭商后为何朝妲己尸体连射三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王与妲己,商朝灭亡后妲己又是什么下场,妲己是东伯侯之女为何会祸害商朝

    事实上,在汉代以前,史书对于妲己形象的渲染还十分宽泛,对她罪行的指责仅仅局限于她是亡国之君的宠妃。比如《国语》就有一段精辟论述:“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妲己有宠,于是乎与胶鬲比而亡殷;褒姒有宠,生伯服,于是乎与虢石甫比……周于是乎亡”。妹喜和伊尹,妲己和胶鬲,褒姒和虢石甫,夏商周三朝的政权

  • 山海经中偶然发现共工的身份之谜,其中隐藏关于不周山灾难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var1]从此之后大地顿时一片漆黑,火神祝融驾着遍身冒着烈焰的火龙出来迎战,所到之处,云雾廓清,雨水齐收,黑暗悄悄退去,大地重现光明。接着共工与祝融又发生了多次战争,最后共工一族节节败退,被打的落花流水,浮游活活气死,相柳逃之夭夭,共工心力交瘁,无法再战,狼狈地向天边逃去。[var1]共工一直逃到

  • 孔子能成为圣人,除了勤奋好学,还因为遇见了这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孔子是怎么成为圣人的,千古圣人孔子纪录片,孔子一生的成功经历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一生知识渊博,光弟子就有3000多人,春秋战国时期,曾周游各国讲学,但是一直未得到重用,晚年后注重教学,使得一些家庭困难无法上学的孩子接受正常教育,受到世人尊敬。所以到现在,孔子的好多思想,沿用至今,受到发扬和追捧。[var1]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孔子的一生经历了诸多磨

  • 大禹奉命治了个水,为何就能得到天下?考古发现推翻夏朝建立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什么是大禹建立夏朝,大禹建立的夏朝建都在哪里,大禹是不是夏朝的开国皇帝

    1.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在所有传世文献当中,中国人对夏朝的存在是深信不疑的,包括《史记》在内的权威史书都将夏朝视作中国第一王朝(少部分文献认为虞朝为第一王朝)。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受西方思潮的影响,以古史辨派为代表的中国学者开始质疑夏朝的存在,认为夏朝极有可能是周人编造出来的神话故事。不过,随着《竹书记

  • 历史上唯一与大圣人孔子传出绯闻的女人,虽貌美却遭孔子厌弃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关于孔子的野史,历史上有没有孔子这个人,历史上一位比孔子还伟大的圣人

    孔子,春秋战国时期的学者,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教育家。[var1]孔子的一生并不顺畅,在多个国家辗转想博得功名,都无功而返,很是不招人待见,最终以游学讲学为主要谋生事业。56岁的孔子讲学到卫国,卫灵公夫人南子听说此事,便要召见孔子。对于南子的盛情邀请,孔子畏葸不前。南子淫荡的名声显然令孔夫子颇为忌惮。

  • 夏朝存在四百多年,为何却没有留下文字?诸葛亮南征所见或可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夏朝灭亡前的诡异事件,诸葛亮南征地图,夏朝的四大历史事件

    唯独能够证明夏朝存在的夏墟至今仍未找到,只有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在考古学上进入了夏纪年,但也属于夏朝后期都邑了,不能窥以夏朝全貌。那么夏朝到底存不存在呢?答案是肯定的。《竹书纪年》曾明确记载:“自禹至桀十七世,有王与无王,用岁四百七十一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也认为夏朝的存续时间在400年以上。事实上,直

  • 合纵抗秦的最后一役五国联军连连败退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其实到了战国后期的时候,原先的六国合纵抗秦的联盟已经成为了五国联盟,这五个诸侯国分别是赵、韩、魏、楚、燕,原来的齐国自后期已经退出合纵联盟转而依附秦国,而秦国兼并六国的脚步自齐的妥协之后便转向了魏国。 [var1] 当时在强秦的进攻下,实力与秦相差悬殊的魏国因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