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齐太公姜尚
姜尚的第十二世孙姜小白就是这主人公——齐桓公。
[var1]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
人生巅峰的开始:惊险即位
齐僖公长子,公子小白的异母兄长,齐国第十四任君主——齐襄公, 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穷兵黩武,毫无原则,甚至与其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乱伦,事发之后派彭生杀害妹夫鲁桓公,而后再杀彭生以向鲁国交代。
(小彩蛋:齐襄公的女儿哀姜后来又和鲁桓公的儿子庆父,也就是哀姜的小叔子通奸)
[var1]
齐襄公与文姜
因为齐襄公做事毫无底线,甚至想要残害手足。于是,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鲍叔牙保护公子小白逃到莒国。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孙无知(齐僖公的侄子)杀齐襄公,自立为君 。
[var1]
齐前废公——公孙无知
起初,公孙无知对大夫雍廪无礼,因此雍廪怨恨他。公元前685年,公孙无知到雍林游玩,雍廪趁机袭杀公孙无知,并讨论重立君主。
齐国大世家高、国两家事先暗地通知了公子小白回国 。鲁国听说以后也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并派管仲带兵堵截了莒国到齐国的路。
[var1]
管仲射小白
管仲不负众望,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假装倒地而死,管仲派人回鲁国报捷。鲁国于是慢慢地送公子纠回国,过了六天才到达齐国。这时小白早已兼程赶回齐国,高傒立他为国君,是为齐桓公。
[var1]
公子小白诈死
走上人生巅峰:管仲改革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成语——一箭之仇。讲的就是,管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结下仇怨的故事。宽厚大度的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用管仲为相国。
[var1]
管仲
管仲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1.行政方面:划分和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六个工商乡和十五个士乡,共二十一个乡。十五个士乡是齐国的主要兵源。2.军事方面:管仲强调寓兵于农,规定国都中五家为一轨,每轨设一轨长。3.经济方面:管仲提出“相地而衰”的土地税收政策,就是根据土地的好坏不同、来征收多少不等的赋税。
改革让齐国的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强大起来,实现了国强民富。让齐国衰微的国势迅速上升,为齐桓公的图霸和齐国以后长期的大国地位奠定了基础。
后来,管仲促成齐楚结盟,自编自导“葵丘会盟”,尊王而攘夷,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彻底奠定了齐桓公的霸主地位,自此,齐桓公走上了人生巅峰!
[var1]
葵丘会盟
人怕出名猪怕壮,有点本事就会飘
人怕出名猪怕壮呀,这功成名就的齐桓公到了晚年,也没有逃过贪图享乐的宿命(这后世和杨贵妃纠缠不清的唐明皇估计就是和他学的吧)。齐桓公晚年有三大宠臣——易牙、开方、竖刁,这三个人那是相当的厚颜无耻!
[var1]
易牙、竖刁、开方
公元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问他:“你死了之后谁可以代替你为我齐国的相国?”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
[var1]
管仲临终谏言
桓公开始发问了:“易牙如何?” 管仲咳嗽几声说到:“这易牙为了讨好国君你,甚至不惜把自己的儿子杀了做成肉羹,实在是不合人情的人呐,她又怎么会真正爱您呢?”
[var1]
易牙
桓公又问到:“开方如何?” 管仲回答:“他的父母死了却不去奔丧,反而笑嘻嘻地留在宫里给你端屎端尿,这个人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置血肉亲情于不顾他又怎么会真正爱您呢?”
[var1]
开方
桓公继续问:“竖刁如何?” 管仲回答:“他为了讨好你,竟然能把自己给阉割了,他连自己都不爱护,那这个人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呢?又怎么会真正爱您呢?”
[var1]
竖刁
桓公还在问:“常之巫如何?”管仲回答:“死生,是无法逃避的;疾病,是人体失常所致。君主不顺其自然,守护根本,却完全依赖于常之巫,那他将对国君无所不为了。”
[var1]
常之巫
最后,终于轮到管仲说话了,他吊着最后一口气告诉齐桓公,要他重用公孙隰朋,告诫他此人可以担当相国大人,延续齐国的辉煌。
但沉迷于享乐的齐桓公哪里还听得进去呀?!管仲前脚和齐国人民挥手说完拜拜,齐桓公后脚就把朝政交给了这四个人。四人有了权力之后就凶相毕露,大肆排除异己,结党营私,没过几年就把齐国搞得乌烟瘴气,近乎失去了向上发展的动力。
[var1]
易牙、竖刁、开方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重,四人紧紧把握住机会,把齐桓公用高墙圈禁了起来,然后便开始在外面各自拥立齐桓公的儿子争夺国君之位,史称“五子争位”。
[var1]
春秋战争图
前643年9月12日,齐桓公饿死宫中。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蛆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直到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怎一个惨字了得?
[var1]
落寞的齐桓公
齐桓公在我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雄才大略、知人善任的春秋霸主,他所任用的管仲、鲍叔牙、宁戚等人都是国家栋梁。到了晚年,却如此昏聩,不听忠言,不辨忠奸,一意孤行地任用奸佞之臣,最终落得如此凄凉的下场,实在是令人感到惋惜。
[var1]
相传,齐桓公死后,用衣袖遮面,想必是心中悔恨,无颜见管仲于九泉之下吧!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