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子路是孔子最宠爱的弟子,为何最终却会被剁成肉酱?

子路是孔子最宠爱的弟子,为何最终却会被剁成肉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025 更新时间:2024/1/30 5:38:41

[var1]

七十二门生中,每个人的禀赋各异,结局也大相径庭。其中,就属最受孔子宠爱的弟子子路的结局最为惨烈:他居然因为整理被碰掉在地上的帽子,而被剁成肉酱!这在现代简直是不可理喻的。

那么,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谁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说到孔子最喜爱的弟子,来很有争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孔子秉持“一视同仁”的原则,从不因为弟子的高低贵贱、天赋深浅而区别对待,而是对他们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诸如,子路有勇气但有些鲁莽,孔子便时常提点他要谨慎处事;子贡精明而善于经商,孔子便教育他要提升自己的化修养;子夏为人正直,孔子便提醒他要学会委婉说话……

[var1]

因此,纵观《论语》全书,我们似乎找不到孔子最宠爱的那个弟子。不过,人非草木,岂能无情。有人从字里行间,发现了孔子对几名尤其出色的弟子的欣赏。

其一,便是被孔子盛赞的弟子颜回。孔子对颜回的欣赏简直溢于言表,他几次夸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而不改其乐”,认为他具备安贫乐道的君子品格。颜回也十分好学,被孔子当成模范弟子拿来树立榜样:“贤哉回也!”

不过,虽然孔子如此钟爱颜回,但颜回天不假年,在盛年时就因为贫病交加英年早逝。颜回死后,孔子十分悲痛,叹息那么好的弟子,以后再也遇不到了。

[var1]

其二便是经常在《论语》里露脸的子路。子路是个乐天派,个性率直,光明磊落,很有勇气。他每每大胆提问孔子,或者与其他门生讨论问题,基本上都深得孔子的心意。子路品格高尚,同时学养也很深厚,书中许多精彩的辩论都是他贡献出来的。

子路除了是孔子的学生,还是孔子的“保镖”。他武功高强,常年佩剑,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常年伴其左右。孔子不仅时常称赞他,也经常与他互动,可见其受重视程度。

而看似不起眼的门生曾子,也可提名孔子最喜爱的门生。曾子生性内向,才能也不怎么高超,有颜回、子路等人珠玉在前,就显得逊色。但曾子是个诚实守信的人,曾留下“曾子杀猪”的佳话,他勤恳踏实,十分靠谱。

[var1]

并且,曾子对于当时的社会有着美好的期待。一次孔子让门生们说出自己的理想,子路想要治理一个大国,子贡想要成为一国之宰相,孔子认可了他们的想法,但并不十分欣赏。

唯有曾子的理想让孔子击节赞叹:“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蹈,咏而归。”这在孔子看来,是战乱频仍的年代里难得的和平与安宁。

惨死刀下的大弟子

看完了孔子最喜爱门生候选人top3,我们非但没有解开谜题,反而更加迷惑:看上去孔子的喜好真是很多元的,他似乎能够欣赏任何一个人的闪光点。

[var1]

不过,如果以在《论语》中与孔子的互动频率为指标来衡量的话,子路无疑是那个最得孔子喜爱的弟子。

而在《论语》中,子路的形象也是最鲜明的:他少有大志,坚强勇敢,重视气节和名誉。他擅长辩论却不好争辩,一心向学并努力钻研如何贯彻“仁”这一宝贵品质。虽然有些鲁莽、做事冲动,但他知错能改,并会从失败中汲取教训。

[var1]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旅程中,子路是他的车夫、保镖、照料者和传播者。他不仅以一身武艺保护着孔子的安危,还以正直的言行为孔子的主张做了最好的宣传,甚至也会出于关心,督促孔子时刻自省。

概括起来,子路就是孔子当之无愧的“大弟子”。他的性格,让人不禁设想:假如将子路放在现代社会,他也许是一名战功赫赫的将军,或者是除暴安良的警察。毕竟,他浑身上下都是正义感。

然而,这位具有英雄气概的大弟子,最后的结局却是惨死于乱刀之下,被剁成了肉酱!

[var1]

事情要从孔子一生中绝无仅有的从政经历说起。孔子由于德行高超,被鲁国国君任命为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总理。而子路也因为贤能,被当时的鲁国大家族季孙氏收为幕僚,后来又去了鲁国大夫、孔子的亲戚孔悝门下做事。

然而就是这个孔子,最终让子路惨死于乱刀之下。鲁国的邻国卫国南子与卫国王子蒯聩通奸,蒯聩出逃到了孔悝门下,邓有玖的儿子姬辄即位为卫出公,孔悝的母亲伯姬便与人密谋拥立蒯聩为国君。就这样,孔悝被卷进了国际争端,自己也处于危险中。

而子路作为孔悝的幕僚,本来可以逃跑免除灾祸。但坚守原则、重情重义的子路认为自己应该忠于主公孔悝,便径直前往蒯聩处求他放过孔悝。

[var1]

不料,蒯聩命令手下石乞攻击子路,子路毕竟勇武,虽然年纪大了,但依然与石乞对打十几回合。然而,子路在打斗的过程中,不慎被对方碰掉了帽子。就在他停下打斗、全神贯注整理帽带的时候,他被石乞乱刀砍死,变成了一滩肉酱。

用生命坚守信念

也许大家会奇怪:不就是一根帽带吗,为什么子路会不顾性命安危优先去整理呢?在现代人看来,子路的行为匪夷所思、无法理解,但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子路的死亡是值得称赞的。

原来,子路作为孔悝的幕僚,不仅是他的仆从、谋士、下属,还从属于春秋时期一个特殊的阶层,那就是“士族”。

[var1]

士族多半出身高贵、财力雄厚,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有着极高的礼仪和品德修养,是一群有原则、有勇气、有尊严、有地位的人。在西方也有类似的人群,叫做骑士阶层。

这些人,放在现代那就是一般的知识分子和中产阶层人士,非常看重名誉、气节与礼节,甚至不惜为了这些东西而死。在孔子那里,子路学到了作为一个士人,礼节和尊严是第一位的,任何时候都不能衣衫不整,这样是对自己的不尊重。

因此,子路在被碰掉帽子时,选择了第一时间去整理帽带,却因此被杀死,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他用自己的生命,传承了“仁义礼智信”的儒家精神品质,实践了自己的信念。

[var1]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每个人都会去思考的问题。也许每个人对此都有不一样的答案。

对于千年前的子路来说,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坚守人的精神,而对于我们来说,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许就是让自己和身边人都感到幸福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更始帝为何要放刘秀去河北“招安”?真实版古董局中局改变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之后,更始皇帝刘玄决定定都洛阳。洛阳经过战火的洗礼和摧残,不但外表(城墙城池)千疮百孔,而且内脏(城内宫殿)残破不堪。结果刘玄把修建洛阳的事交给刘秀去做。眼看刘玄要做出放虎归山之举,刘玄的心腹对其进行了善意的劝阻,提醒他放虎容易捉虎难,需三思而后行。这时候的刘玄不再是任人摆布的“阿斗”了,他武断地拒

  • 古代士兵参军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需求?勾践想出一个方法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其实单纯对于古代历史,古人也有过和鲁迅先生异曲同工的描述方式,那就是出自罗贯中的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虽说这句话是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但用来概括整个中国社会的状况依旧合理。总之不是战争,就是和平。对于长期处于和平年代,用上帝视角研究历史的我们来说,杀伐果断的战争年代永远比平淡无奇

  • 曹操经典名句,其中一句让世人完全猜不透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最经典的10句话,关于曹操的经典名言,曹操经典的语录

    曹操除了是一个有着极大野心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个文学家,可谓文武双全,《三国志》里便说曹操是“才武绝人”。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一起盘点一下这个“才武绝人”曹操在他的文学作品中留下的经典名句。让礼一寸,得礼一尺。意思是对人礼让一寸,会受人尊敬一尺,事虽微而获益则大。做人要谦卑,不可狂妄自大,只有懂

  • 三国五虎上将,最被高估的是谁?黄忠是武艺最差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那段刀光剑影的岁月,涌现出了许多猛将,名垂青史。估计大部分读者,对这段历史的了解是来源于《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演义及其影视作品。《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的那段历史为基础依据,大的走向、格局没有变化。但罗贯中对史料进行了大量的艺术加工,对一些人物进行了美化,对一些人物进行了拉低。例如刘备,就被进行了也一定

  • 原创历史上的圣人,孔子是文圣,王羲之是书圣,他与李白齐名是剑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var1] 在历史上最有名气的人之一,就要是孔子了。当代在世界各地,都有孔子学院的存在,可见他对后人的影响有多大了。他是春秋时期的儒家代表人,他名下有七十二个很出名的弟子。为了宣扬他的学说,周游了各国却没被接受,但是汉代却认可了他的思想。因此后各朝都以他的思想为准,他被称为是文圣。 [var1]

  • 春秋霸主齐桓公最后下场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春秋首霸齐桓公之死,春秋时期齐桓公如何争霸,齐桓公为什么是春秋霸主

    [var1]齐太公姜尚姜尚的第十二世孙姜小白就是这主人公——齐桓公。[var1]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人生巅峰的开始:惊险即位齐僖公长子,公子小白的异母兄长,齐国第十四任君主——齐襄公, 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穷兵黩武,毫无原则,甚至与其同父异母的妹妹文姜乱伦,事发之后派彭生杀害妹夫鲁

  • 没能位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人,女儿为皇后,战功赫赫被刘秀猜忌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在东汉初期的统一和对外战争中,有一位没有进入云台二十八将的将领,他战功赫赫却被刘秀猜忌,最后马革裹尸。他的女儿成为东汉皇后,他就是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马援都有哪些战功?又为何会受猜忌,没能进入“云台二十八将”之列内呢?上图_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第一,在统一战争当中给刘秀出谋划策,消灭隗嚣军事集

  • 计首授爵:秦军残暴的根源,吕不韦,尉缭拯救于水火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尉缭简介,尉缭十句名言,吕不韦为秦国打下统一天下的基础

    [var1]商鞅变法时期的军功爵制度,只要有军功,自己便能凭借军功的大小有一定的爵位,增加了军队的战斗力,秦国也从默默无名的诸侯国脱颖而出,逐渐成为强国。秦军也成了战国七雄当中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但是战斗力强,在于其军功爵的制定,也因此秦军也成了战国七雄中最为残酷的军队,这对于有着大一统目标的秦王来说

  • 3本三国蜀汉文,主角力挽狂澜,振兴国祚,重立炎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大必看架空三国小说,关于三国的历史架空流小说,关于三国的名将的架空小说

    一、《蜀汉的复兴》作者:混吃等死短评:一本蜀汉阵营三国小说,十分少见的三国后期的小说,男主角重生成为关羽之孙,元从派官三代,种田暴兵,挡住钟会与邓艾,夺凉州下长安,沟通西域,破晋灭吴,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故事。男主角重生于蜀汉后期的关家独苗。还有七年蜀汉就要灭亡,地狱难度开局。力挽狂澜,振兴国祚

  • 解读军功爵制度,何以让秦国称霸诸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国军功爵制有多可怕,秦国军功爵制度后期是否改革,秦国军功制等级和要求

    [var1]军功爵制度的兴起正如上文所说,五等爵制是在奴隶社会,在西周代商之后,为了维持稳定,分封之后,仍旧在诸侯国实行的一种制度,所谓"五等"顾名思义,就是在诸侯国中仍旧分了五等爵位,在这种制度下,天子,诸侯,士大夫的地位都是世袭的,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在那个时候是固定不变的,诸侯会根据爵位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