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晏婴究竟有多厉害?孔子称赞其真君子,司马迁将其比作管仲

晏婴究竟有多厉害?孔子称赞其真君子,司马迁将其比作管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660 更新时间:2024/1/25 22:43:27

[var1]

晏婴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上大夫,他历经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政50多年,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与思想家,后世为他著有《晏子春秋》,记录晏婴言行的历史典籍,为后世诸多文人官员学习的榜样。那么,晏婴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晏平仲婴者,莱之夷维人也。事齐灵公、庄公、景公,以节俭力行重于齐,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

晏婴,人称晏子,齐国上大夫晏弱的儿子,周灵王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婴继任上大夫。之后侍奉齐灵公、庄公、景公三朝,辅齐国国政长达50余年。晏婴身材短小、其貌不扬,但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忠心为国,屡谏齐侯,在齐国很有威望。

崔杼作乱杀死齐庄公后,晏婴得知消息,便不顾生命安危,毅然带着侍从赶往国都吊唁。晏婴来到崔杼门前,侍从看到他的神色,很担心地说:“您是准备为国君殉葬吗?”晏婴道:“国君也不是我一个人的国君,我为什么要为他殉葬?”

[var1]

这时又有人问他:“那我们要逃跑吗?”晏婴说:“国君的死又不是我的罪过?我为什么跑?”随从听他这样说,更加疑感了,道:“既然您不为国君殉葬,又不想逃亡,那我们就回去吧。”晏婴说:“眼下国君都死了,我们又能回到哪儿去呢?身为万民的君主,首先要尽到的本分就是管理国家,而不是仗势欺人;作为国君的大臣,应当协助国君主持国政,而不是仅仅为了获取俸禄。所以如果君主为国家而死,臣下就应该为他死;君主为国家而逃亡,臣下就应跟他逃亡。但如果君主只为一己私欲而逃亡,除了他庞爱的人,谁还会承担责任呢?”

这段话是晏婴为齐庄公哭丧说的,也充分展示晏婴的能言善辩,同时指桑骂槐,大骂崔杼这奸臣谋害君王。

说完这段话,晏婴径自闯进崔家,摘掉帽子,扑在齐庄公的尸体上嚎啕大哭,哭完便离去。听到这些话,崔杼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的贴身随从想杀掉晏婴,却被崔杼拦住了,崔杼感慨道:“他是百姓所爱戴之人,倘若杀了他,我定会失去民心。”

[var1]

胸怀坦荡,拒不妥协

齐庄公死后,崔杼便和庆封密谋拥立新君,最终选定了齐庄公的异母兄弟杵臼为国君,就是齐景公。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权势,崔杼排除异己,逼迫满朝文武与他歃血为盟,对他表明忠心,如有违背,马上将其处死。大臣们一个接着一个向崔、庆表了忠心,很快轮到了晏婴,只见他淡定举杯,慷慨激昂地对天发誓:“我只忠于君主和国家。但凡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者均不得好死!”说完,一饮而尽。

崔杼见状怒火中烧,拔出宝剑顶住晏婴的胸膛,要他重新起誓。晏婴却淡定自若,厉声回答:“要杀要剐随便你,但我决不屈服!”崔杼更加恼羞成怒,欲将其杀死。这时,崔杼的心腹赶忙向前制止,并悄悄地对崔杼地说:“万万使不得呀!”您杀庄公,因为他昏庸无道,所以没有引起百姓的反抗,而您杀晏婴,麻烦可就大了。最终,崔杼没有杀晏婴,安然无恙地回到家中。

[var1]

巧言进谏,任相于齐

齐景公即位之初,让晏婴去治理东阿,并没有重用他的意思。晏婴在东阿任职三年,齐景公听到的对晏婴的评价都是负面的,甚为恼怒,便把晏婴召来责问,要将他免职。

晏婴赶忙上前谢罪说:“君主不要生气,臣已经知道过错,如果您肯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重新治理东阿,三年后一定让您听到赞誉之声。”齐景公同意了。果不其然,三年后,从东阿回来的人纷纷夸赞晏婴的才能。齐景公很开心,决定召晏婴并奖赏他,谁知晏婴却拒绝了赏赐。

齐景公很奇怪,问其原因。晏婴说:“三年前臣治理东阿,兢兢业业,以民为先,恪尽职守,循章办事,也因此损害了各种权势集团的利益。于是,为了让臣早日下台,他们想尽办法在您面前毁谤臣,大王听后自然就不高兴。后三年,臣反其道行之,原来那些谗言自然赞美之声。所以臣觉得,前三年治理东阿,大王是应该给予臣奖励,臣却要面对责罚;后三年大王应是惩罚臣,结果臣面对的却是褒奖。所以臣实在不能接受。”

齐景公听了晏婴的讲谏,才明白错过了他这个贤才,深悔自己以前听信谗言,于是任晏婴为齐相,让他辅佐自己治理齐国。晏婴不仅有政治远见,更有出众的外交才能。

[var1]

公元前531年,晏婴出使楚国,楚王见他身材矮小,屡次借机羞辱齐国。凭借他的巧言善辩,一一化解楚王的羞辱,维护了齐国的尊严。楚王惭愧,最终以厚礼相待。

在为相期间,晏婴为官清廉,非常注重节俭,为国为民着想,屡次劝谏齐景公放宽政令,减轻赋税,令百姓休养生息。在晏婴的辅佐之下,齐国面貌焕然一新,成为一代贤相。

晏婴能在齐国动乱中保全自己,可见他的才能。崔杼敢杀国君却不敢杀晏婴,可见晏婴在齐国人心目中的影响力。后世为他著书《晏子春秋》,里面记录了晏婴言行,劝谏君主勤政,拒绝贪图享乐,成为后世学习的典籍。

[var1]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化作管仲孔子也曾称赞说:“救民百姓而不夸,行补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更多文章

  • 三国志11孔明自立:诸葛亮携妻拥兵汉中,从没见过这样的匡扶汉室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三国志11诸葛亮资料,三国志11十大名将排名,三国志11诸葛亮在哪出现

    身为三国志11游戏老玩家的你可曾设想,假如诸葛亮彻底不受刘禅和蜀汉朝廷的掣肘,会否打出另一番局面呢?孔明拥兵汉中城,这章假想剧本应该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原来的汉中太守魏延被诸葛亮给赶走了,媳妇黄月英做起了他的军师。以他们两口子为核心,总共聚拢了15个角色。大体上看,游戏里三足鼎立的格局并没有出现太大

  • 他,帮助齐桓公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原来只是赶牛车的穷苦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五霸齐桓公之死,齐桓公与外甥女,齐桓公葵丘会盟

    [var1]宁戚本是卫国人,出身卑微,怀有大才,但是怀才不遇。他听闻齐桓公即位后招贤纳士,便决心投奔桓公。于是他给一个贩卖货物的商人赶牛车,来到了齐国。由于宁戚本身处境穷困,朋友圈也没有官绅和士大夫的,虽然他一心想要到齐国谋求官职,却也苦于没有人引荐。可想而知,他的情绪也是非常低落和苦恼。一天傍晚,

  • 蜀汉后期的一位人才,修复蜀吴联盟,率军平定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蜀汉名将一览表,假如蜀汉一统天下会发生什么,蜀汉中兴

    其中,就笔者今天要说的邓芝,可谓是文武双全的人才。一方面,在刘备病逝后,邓芝奉命出使东吴,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孙权,从而修复了蜀吴联盟。另一方面,后主刘禅在位时,邓芝不仅跟随诸葛亮北伐中原,还亲自率军平定叛乱,成为蜀汉后期不可多得的人才。一具体来说,邓芝出自荆州之地,是东汉名将邓禹的后人。东汉末年,

  • 司马孚:晋武帝对他很尊重,却为何至死都称“魏国的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司马孚与魏国的关系,司马孚相片,军师联盟司马孚

    司马孚生于180年,是司马懿的弟弟,号称“司马八达”之一,字叔达。司马防是他们的父亲,他父亲是东汉末年的京兆尹,他一生碌碌无为,但生了一群好儿子们,各个在那时都是有志之士,有所作为。[var1]司马孚早年的经历司马孚继承司马家族的优良传统,从小博览群书,广涉史书,为人比较低调,谦虚,这为他以后的事业

  •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联军究竟有哪些战将可与华雄一争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董卓华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哪一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后发生了什么

    曹操矫诏召集关东诸侯讨伐董卓的第一战,就在汜水关下遇到了猛将华雄。华雄首战就手起刀落斩杀了济北相鲍信的弟弟鲍忠。接着又趁联军先锋孙坚军中缺粮的机会劫营,孙坚大败,手下大将祖茂为了掩护孙坚突围被华雄一刀杀死。 华雄乘胜到联军大营外挑战,南阳太守袁术手下骁将俞涉出去迎战,三合就被华雄所杀。冀州刺史韩馥

  • 楚庄王:老婆被人调戏,还帮其掩盖得到一员猛将,成就了一位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楚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国内矛盾重重。对内有公子仪与公子燮的叛乱,对外有晋国虎耽耽。楚庄王面对此处境,竟然不理朝政,整日沉溺于酒色当中。[var1]但后来楚庄王却成为中原霸主,这是为何?楚庄王刚开始是纨绔子弟,花花公子,后来转变为一位勤政爱民、励精图治的君王。在转变的道路上少不了大臣们的纳谏及贤

  • 刘备麾下“五虎上将”有一个菜鸟,名声很高,战力却不咋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手下的五虎大将,刘备身边的五虎上将都有谁,刘备五虎上将实力排行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刘备的“五虎上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与黄忠,这里面有4位为刘备打江山时,都立下了赫赫的战功,个人作战也极为彪悍,虎将之名实至名归。而有一位名声很高,而论实力、功绩与其他四位相比,就有些名不副实了。第一位、关羽:他是五虎将的首位,别称“美髯公”,丹凤眼、卧蚕眉、重枣脸,相貌

  • 秦始皇还有后代存活吗?这四个姓氏是他的后裔,看看你是否在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只是这样良好的统治局面,并没有有效的维持下去,到了秦始皇统治后期,他变得好大喜功,并且滥用民力、一系列残酷的暴政使得老百姓怨声载道,纷纷开始举起反抗秦朝的大旗。秦朝快速灭亡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秦始皇生前没有确立储君。根据史书的记载,秦始皇大约有二十三个儿子,其中最有资格继承皇位,也最适合做皇帝的人

  • 范雎:因小人诬陷险些丧命,装死逃脱,终成秦国宰相开启复仇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能忍辱负重者常能置之死地而后生,范雎一介小小门客,蒙受不白之冤,受尽折磨与屈辱,差点丧命。但最终让他逃魏入秦,有如龙游大海,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var1]死里逃生,逃魏入秦范雎是战国时期魏国人,是著名的军事家与谋略家。范雎字叔,今山西人,他出身于贫苦家庭,但胸怀大志,饱读诗书。长大成人后,周游列

  • 朱温:比董卓更凶残,比曹操更奸诈,比孙权更圆滑,比刘备更虚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董卓和朱温,曹操和朱温谁更厉害,朱温与诸侯关系

    (后梁太祖朱温 画像)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如果时间再具体一点,那就是公元852年十二月五日的夜里。一个叫做朱温的小朋友,出生在宋州砀山县,大概是在今天的河南商丘一带。朱温的家庭背景很普通,祖上没有当官的,但祖父是当地的老学究,而父亲是本地的教师。所以就算老朱家无权无势,总归还算是有文化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