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任见:董卓决定挟持献帝逃离洛阳

任见:董卓决定挟持献帝逃离洛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252 更新时间:2024/1/18 22:39:50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

19

曹操走后,董卓进一步强化防范,谁想动一动他更不容易了。

董卓颁布的法律刑罚,混乱无度,不成体统,全都取决于他个人的意志:对普通老百姓往往实施严刑酷法,而对亲信家族,则违法不究。

为了聚敛巨额财富,董卓大量毁坏通行的五铢钱,还下令将所有的铜人、铜钟和铜马打破,重新铸成小钱。

粗制滥造的小钱,不仅重量比五铢钱轻,而且没有纹章,钱的边缘也没有轮廓,不耐磨损。

劣质小钱的流通,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物价猛涨。买一石谷就要花数万钱。

百姓生活陷于极度痛苦之中,董卓却利用搜括来的钱财,整日歌舞升平,寻欢作乐,生活荒淫无度。

董卓的政治野心与残暴本性相结合,直接导致了他对东汉政权和社会的巨大破坏。其他豪强军阀和地方官吏很不甘心,他们不愿臣服董卓,纷纷决定,发兵讨伐。

先是,议郎杨勋与左将军皇甫嵩秘密商议,准备共同讨伐董卓,由于皇甫嵩忽然被征调外出,离开洛阳,杨勋势单力薄,暂时罢休。

公元190年——汉献帝刘协初平元年,冀州刺史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阳太守张咨等,纷纷起兵,反对董卓。

不久,长沙太守孙坚率领军队征讨董卓。

接着,河内太守王匡屯兵黄河渡口,也准备进攻董卓。

董卓打仗是有一套的,没过多长时间,不少反对势力都被他收拾了。

第二年,孙坚重新收拢流散部属,准备再度讨伐董卓。

董卓派胡轸、吕布迎击孙坚。由于胡轸、吕布二人心存芥蒂,不能相处,还没交战,士兵就涣散逃离。孙坚趁机出击,胡轸、吕布大败而逃。

董卓见势不妙,不得不派部将李傕向孙坚求和。

孙坚不理,继续进攻距洛阳只有九十里路的大谷。

董卓被迫率军出战,被孙坚击败。

袁绍逃出洛阳后,为冀州牧韩馥收留,让他做渤海太守。袁绍很快就依托韩馥的势力,在渤海郡组织了一支人马,是所有地方武装中人数最多的。

袁绍发布征讨檄文,并招募天下英雄豪杰,组织联军。都来吧,帮助我,你们也立功。

有袁绍打头,曹操、孙坚、公孙瓒、刘备等人,都带着人马投奔来了,加上同样从洛阳逃出的袁绍的兄弟袁术从鲁阳带来的军队,一共十几万。

大家在酸枣镇结盟,共推袁绍做盟主,酸枣在今天的河南延津地方。

结盟后,整肃大军,操练新兵,虎视洛阳。

冀州刺史韩馥、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南阳太守张咨、河内太守王匡等,飞速响应,山东民间豪杰也纷纷揭竿,剑指洛阳,讨伐董卓。

董卓得报酸枣结盟,大惊,赶紧组织军队,准备迎战。

尚书郑太出来说:“掌握政权在于德行,而不在于将广兵多。”

董卓是个军阀,听这话不高兴了,说:“你这么说,是不是说军队就没一点用处呢?”

郑太说他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认为,关东诸侯是不值得明公动用大军征伐的,您没必要费那个劲。”

为什么这么说呢?郑太提出了三个理由。

您从年轻时就担任将帅,崛起于西凉这样的战乱之地,熟习军事。而袁绍是个什么东西?说得好听是四世三公,其实就是个纨绔子弟、公子哥儿一个。

跟袁绍合谋的那些人呢?张邈,严肃古板,坐在堂上连东张西望都不会。孔仙,吹牛大王,最大的本事就是褒贬他人的是非。

袁绍那一拨人,全都不懂军事,如果真的在战场上相遇,凭什么跟明公您较劲呢?

还有,他们的官职都是自封的,互不统属,一旦真的在战场上交兵,势必会保存实力,坐观他人成败,绝不会同心同力、共进共退。

重要的是,崤山以东地面,多年太平无事,军队和百姓都对打仗感到陌生,而函谷关以西地区,老受羌人、胡人攻击,在这样的环境下,妇女都可以弯弓射箭,上阵作战。

所以我说,天下最可怕的军队,莫过于并州、凉州以及羌人、胡人的军队,而您,正是以这些力量作为自己爪牙的。

您驱使来自西北的军队去打他们,就好像驱使猛虎对羊群,又好比是用强风扫除枯叶,谁能抵抗呢?

可是,既要防守洛阳,又要多方出击,您的军队不够,必须临时大量征兵,那么反而会侵扰地方,引起动乱,因而对您不利。

郑太说:“上策是,没必要出击,就蹲在洛阳,等他们来一股,收拾掉一股就是了。”

郑太真能白话儿,话题一扭,把董卓捧得滋滋儿的,高兴。

高兴归高兴,董卓还是会算计的,毕竟关东诸侯的势力至少十倍于自己,西域虎狼之兵恐怕也不是对手。

想来想去,董卓决定:避开关东诸侯的锋芒,不再防守中原。放弃洛阳,挟持献帝逃跑吧!

董卓于是召开紧急会议,说根据一本叫做《石包谶》的谶纬之书介绍,皇上应当离开洛阳,才能顺应天意。

群臣知道董卓瞎扯,但是谁也不敢反对。

司徒杨彪说:“光武帝建都洛阳,时间已经很久了,城市建设先进,百姓安居乐业。迁都改制,乃是关系天下命运的大事,无缘无故地抛弃皇室的宗庙与先帝的陵园,恐怕会惊动百姓,招致大乱。《石包谶》就是一本妖书,不能相信。”

董卓一看用迷信唬不住杨彪,又说:“我在西域多年,知道那里土地肥美,又出产木材,还有当年西汉时留下的很多遗产,只要用心经营,一定可以安顿好的。至于百姓,跟他们有什么可商量的?我可以派军队把他们赶到海里去。”

董卓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已经充满杀机了。

既然军队可以把百姓赶到海里,难道就不能把你们这些朝臣投到河里吗?

然而,杨彪还是不肯屈服,据理力争。

太尉黄琬也起来支持杨彪。

董卓恨得咬牙,第二天就操纵汉献帝,免去了二人的官职,还要杀掉他们。

杨彪和黄琬害怕了,便手牵手跑到董卓面前请罪。

二月间,董卓制伏了朝中反对迁都的力量,正式下令结束洛阳作为东汉王朝首都的历史。

任见:曹操对酸枣镇结盟非常失望

任见:曹操行刺失误逃离洛阳

任见:董卓笼络亲信把持朝政

任见:袁绍和董卓较量处于下风

我们的不可思议的手-《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78

“运动模糊”的案例-《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77

你感觉到风越来越近了吗?-《巴黎雷欧艺术评论》076

法兰西艺术风:评《巴黎雷欧艺术评论》

曹操传

任见 著

内容简介

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先为东汉大将军 、丞相,后为魏王,并受追谥为“魏武帝”的曹操,一生以汉朝大将军、丞相的名义征讨四方割据政权,为统一中国北方做出重大贡献,同时在整顿吏治、改良风俗诸方面成就卓著,不愧为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创者。

任见先生此书,以曹操的生命经历——即以其政治军事活动、情感生活脉络为主线,塑造了血肉丰满的文学形象,复活了这位对华夏历史进程、对中国文学发展影响巨大的真正的英雄,以艺术方式对争议纷纭的“多面曹操”做出了令人信服的全新评价,是一部深蕴认识性与可读性的历史著作。

目 次

内容简介

201607版权………………………………

第一章 傀儡有权就变态……………………

第二章 开弓能有回头箭吗?……………………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

第四章 美人以身建功……………………

第五章 镇服四方的法宝……………………

第六章 外交官为何要配两个美女……………………

第七章 四世三公的臭婆娘裹脚……………………

第八章 举重若轻的奇袭……………………

第九章 倾国倾城的佳人……………………

第十章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第十一章 易水河畔潇潇风…………………

第十二章 天地之间,人为至贵…………………

第十三章 军营痴情女…………………

第十四章 生子当如孙仲谋…………………

第十五章 铜雀台雅景香风…………………

第十六章 挚友的美丽女儿…………………

第十七章 对儿子们也不想有所偏爱…………………

第十八章 文武合璧成雄杰…………………

本书章节索引 ……………………………

20140923后记………………………………

著者任见简介 ……………………………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田氏代齐,田家用三百年时间反客为主,取代姜姓成为齐国主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齐国田氏怎样取代姜氏,齐国的田氏宗族,齐国为什么从姜氏变成田氏

    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个历史事件是区分春秋与战国的标志。第一个是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另外一个就是发生在前386的田氏代齐,两者都是强臣代君和礼崩乐坏的典型。前者时间早一些,方式更加简单粗暴,通过武力夺权直接瓜分晋国,而田氏代齐要温和得多、缓慢得多。如果把三家分晋比作快速的伏击锁喉,那田氏代齐

  • 父亲死于张飞之手,母亲被曹操强占,他长大成一代名将,名字耳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真正处于乱世之中的强者,往往都拥有不卑不亢的性格,用自己强大的心理,不断做出正确的选择。就比如在东汉末年,出现了数不清的诸侯、谋士、武将,但是能够打出名气的人少之又少。然而就有这么一位名叫秦朗的角色,他貌美如花的母亲被曹操霸占,父亲被张飞斩杀,但他却成为了三国一代强将。 关二爷看中的女人 秦朗的母亲

  • 萧劲光要来福州军区,下属来请示韩先楚怎么接待,韩:我想想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萧劲光视察部队军区司令部感觉这件事非常重要,因为,从海军提供的名单来看,差不多常委班子的人都来了。他们第一时间便把这件事汇报给了福州军区司令韩先楚。韩先楚看完公函以后,脸上露出了笑容,对工作人员说:“老首长这也太谦虚了,他要是能亲自过来,那就是指导我们了,怎么能到这里来学习考察呢?”工作

  • 任见:曹操对酸枣镇结盟非常失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章 寒光凛冽的七宝刀20董卓迁离洛阳,主要是受到来自袁绍为首的关东诸侯的压迫,因此恨透了袁绍,当即下令,将当时在朝中为官的袁绍的叔父太傅袁隗、袁隗之子太仆袁基处死,同时处死的还有袁家大小六十多人。为了搜刮钱财,董卓下令近万兵士洗劫洛阳的富户人家,逮捕洛阳城中富豪,将他们插上“反臣逆党”的牌子,予

  • 荆轲刺秦太过草率,秦国一统天下,最终也难逃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国一灭燕国开始瑟瑟发抖,当年不怕是因为有赵国挡着,现在的燕国害怕得不得了,其中燕国太子丹最害怕,他把文武大臣着急过来商量对策。一位大臣说:投降吧,反正我们也打不过他不投降没办法啊。另一位大臣不乐意了,他想了一个好方法:我们不投降,但是不能跟他死磕,我们找人刺杀秦王。公子丹觉得这个方法好

  • 曹操祖父曹腾的经历告诉我们,只有这样子做的人才能全身而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和曹腾,曹腾的个人资料,曹操祖父曹腾完整版

    三百六十行,行行不好混啊。毕竟是从穷苦人家走出来的孩子,曹腾没有抱怨,他不偷懒,不违纪,不惹事,只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工作。对他来说,只要有口饭吃就已经足够了。懂事的曹腾很快被提拔为黄门从官,调到领导(黄门令或小黄门)身边工作。从此与领导照面的机会多了,不管业务水平如何,起码先混个脸熟再说。自盘古开

  • 被掩藏的历史: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的真实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蒙古语和突厥语都是同源,底层词汇都是相同的,两种语言分化是西迁后的事情。而西迁前的固有词汇,在当代蒙古语和当代土耳其语、乌兹别克语、维吾尔语是共同词汇。同属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满语、土耳其语的第一人称单数分别是bi、bi、b?n;第二人称单数ci、si、s?n;第一人称复数bid、be、biz;第二

  • 被低估的三国猛将,一生从无败绩,如果重用蜀国绝不会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尤其是关羽,那更是备受信任,屡屡委以重任。最后在刘备去攻打益州的时候,留下了关羽镇守荆州。虽然,关羽的高傲和自信,刘备不是不知道,其目中无人的性格更是心腹大患。诸葛亮就提醒了好几次,但是呢,还是我行我素,任用关羽在复杂的荆州镇守,不为别的,只是信任罢了。最后关羽果然因为傲气大意失荆州,蜀汉建立的大好

  • 邓艾灭蜀后,若与钟会姜维联手,有没有希望反攻司马昭?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钟会都是好大喜功之人,邓艾比钟会稍微忠诚一点,但此人也狡猾,邓艾知道没有钟会军队多,于是偷渡阴平,其目的就是为了抢头功,这样就可以升官发财,位极人臣。攻下成都后,邓艾没有经过允许就以天子的名义擅自封赏、任命蜀中官员,封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对蜀汉群臣都加以封赏,他还对蜀国的士大夫说

  • 三家分晋,春秋战国的分水岭,上演史上最强无间道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春秋和战国以三家分什么为分水岭,三家分晋是春秋战国的分界点,战国策有没有记载三家分晋

    三家分晋是指中国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列卿瓜分的事件,这一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被认为是春秋战国分水岭。《资治通鉴》记载:“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从此中国进入战国时代。[var1]强卿的由来晋国,周朝最大的姬姓诸侯国,相比齐楚等国,晋国与周天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