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七雄:打仗不需要理由,彼此间不存在友谊

战国七雄:打仗不需要理由,彼此间不存在友谊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800 更新时间:2024/2/10 5:41:24

在这个时期,无论谁强大,都能得到更多的权力和土地,所有的国家领主都宣称自己为国王,他们的目标是毁灭其他王国,统一整个国家。战国

时七

大国有: 齐、楚、燕、汉、赵、魏、秦。由于王国之间的等级制约较少,交流较多,在七国之间有交好有摩擦,当然在改革与发展中各国也有“怨恨情仇”。

[var1]

战国时期的“百家思想”

1、七国各自安好?那怎么可能!

战国时期,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性格,货币等等。这些枭雄不会轻易满足自家发展,毕竟现在版图上不仅只有你自己,你愿意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代表不会有黑船行驶进来。

所以七国都努力进行着改革。要改革的话首先要引进人才,改革的实施、失衡激烈的战争和竞争,要求每个王国尽最大努力吸引人才。实施改革,利用不断的竞争,有优秀的引领者才能实现改革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从公元前356年到公元前350年,商鞅进行了大变法,平民可以根据他们的军事成就获得贵族头衔,为秦国提供了最先进的制度和侵略性的军队。

[var1]

除此之外赵武灵王也进行了影响深远的改革。当时的少数民族游民别称为胡人,赵国不仅要提防其余六国,还要防御胡人的进攻。随着和胡人的数次交战,赵武灵王发现,胡人的武器装备很不一样,但是战斗力却很高。

他们骑兵射箭技术一流, 加上上着窄袖短褂、下穿分筒长裤、脚蹬皮靴, 相比中原的长袍大褂和战车,胡人的作战很敏捷,爆破力很强,这就是赵国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除了商鞅,也不乏其余优秀的改革家,伟大的将军,比如改良主义者吴起,他繁荣了自己所服务的所有王国。

[var1]

随着权力的更迭,战国七雄也分别对扩大领土和防御外侵做努力。胜败乃兵家常事,有对手就有帮手,就拿“围魏救赵”的典故来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顶不住了,只能寻找外援。齐国是春秋时期实力比较强劲的大国,救救小跟班也可以。齐国不走寻常路,从后方袭击,攻打魏国!魏国自顾不暇,是碍于自身大本营比较重要,只好从赵国撤兵。

不仅如此,你以为七国中会有真正的友谊嘛?哪有什么靠得住的,即使是姻亲也不行。曾经令人惊心动魄的烛之武退秦师就是上演的我的合作伙伴临时倒戈的故事,当年晋、秦围郑,郑已经是案板上的鱼肉,只待宰割了,可是郑国是如何解决呢?

郑王用了已是暮年的烛之武,棋着险招,烛之武也是人狠话不多,连夜见秦王。秦和晋确实比一般的合作伙伴要亲厚一些,毕竟秦晋之好,所以秦也愿意帮助晋攻打郑。但烛之武很快点出了秦所在意的问题,郑国被灭之后,谁得到的利益最多?秦国也是出兵的一方,一定也是想得到好处的,可是晋没有许下好处,反倒觉得我们一起是理所应当。

[var1]

可这时有人分析说秦这场战争打的并没有好处,不仅自己控制不到,还白白增长了晋国的实力。天下共主说到底也只有一个,现在晋、秦可以合作,可是灭郑之后,谁的既得利益最大呢?

在没有利益保障的前提下,郑国递出了橄榄枝,若是秦国放郑国一次,郑国愿意一直接待秦国过路的使臣,这也是变相表忠心的举动,可实际上,没有这份举动秦国会如何呢?他还是会撤兵的。毕竟烛之武说明白了他最在乎的利益,而后面不过是锦上添花而已。最关键的依旧是国家自身利益。

[var1]

扮猪吃老虎的秦国

这个时代的战争旨在毁灭其他国家,充满了死亡和阴谋,成千上万的人卷入其中。据统计,当时大约有两百万人因战争而丧生,秦国的白起将军战后杀死战俘,就要为一百万人负责。

战争的缘起是没有理由的,每一次战争都是打着为了结束战争实现统一的局面,可每一次战争

不仅仅是表面看到的那般,更无法预测战争的走向,似乎结果不仅是胜或败,而是成全或毁灭。

秦起初只是一个边缘弱小国家,经历商鞅变法后国力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招致了其余六国的忌惮,当看到秦国越来越强大,其他六国联合起来对抗秦国。后来,一个名叫范睢的优秀战略家,提出远交近攻的战略,轻而易举瓦解了六国联盟。

白起将军率领秦军严重削弱了其他六国的兵力,最后秦国打败了其他六国,建立了统一的秦王朝,历史上轰轰烈烈的战国结束,秦国成为最强大的帝国。即使其他六国再次结盟,也无法战胜秦国。嬴政登基后,加快了统一的步伐。僵持已久的战国七雄局面也宣告着结束,但没有结束的依然是对权力和生存空间的追逐。

[var1]

总结

总而言之,围绕在战国七雄之间的始终是王位一词,谁都想取代周政权成为下一个统一的政权,王位代表着权力,代表着天下共主,每一位封建国家都做统治者时间已久,“家天下”的体制里,天下的命运全都维系在王位上。 在君王们治国理政的逻辑里,第一要务是要把王位坐稳,尔后再考虑社稷稳定,让百姓在自己的恩赐下过着由他主宰的日子。所以即使七国之间再尔我诈,再经历爱恨情仇,也不过是为了王位而已。

[var1]

参考文献

1、《战国时代魏国发展进程的考古学观察》

2、《秦国富强及东并六国之地理环境研究》

3、《战国时期人才的诞生与流失》

4、《影响深远的四次古代改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纣王死后发生什么,周朝为何背骂名也要刨殷商祖坟?考古揭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殷商纣王是怎么死的,殷商时期是纣王时期吗,纣王的历史真相

    而在夺取权力之后,掌权者通常会将历史按照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方向来书写。因此,才有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说法。然而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在一些蛛丝马迹上,不停地探寻着真相。以仁义礼制著称的周朝,无疑是一个充满光辉的朝代,其对于商朝的讨伐也是因为纣王残暴不仁。然而在建立政权之后,商朝却不顾一切代

  • 从曹县走出来的战国名将,76战无败绩,却有一大污点让人难以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军事才能不输于这四人中的任何一个,一生大小72战无一败绩,武能带兵攻伐城池,文能当宰相主持变法,是战国时期的全才,他就是吴起,作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却有一个大污点至今为人所诟病。吴起出生于卫国左氏城,也就是今天的曹县,家中比较富裕。年轻的武器希望能够建功立

  • 妲己做了什么?为何商亡后周武王要辱尸泄愤,考古揭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要我说,应该是苏妲己。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在动画片《哪吒传奇》中,在这个动画片中,妲己是一只九尾狐,在一次偶遇中爱上了纣王,而后就开始寻找可以变成美女的药草,在耗费了几条命之后终于成功摘得药草,成为美人,也得到了纣王的爱。很多传奇神话中说妲己是九尾狐变化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甚至在周军攻破商之后,妲

  • 诸葛亮一共有五位好朋友,三个在魏国当官,一个战死,一个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几兄弟谁在魏国,诸葛亮北伐魏国,诸葛亮北伐一共杀了多少魏国人

    在魏国当官的三人:徐庶、孟建、石韬[var1]第一个:徐庶徐庶,本名徐福,他早年是一个侠客,游历江湖,后在荆州居住。刘备被曹操击败,投奔刘表,在新野驻扎。此时,徐庶仰慕刘备,认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是一个仁德之君,于是前去投奔刘备,成为刘备手下的一个谋士。诸葛亮就是徐庶向刘备推荐的,还再三叮嘱刘备,要亲

  • 玛雅人原来是商朝时期的中国人迁移过去的!这其中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玛雅人是商朝人的后裔,商朝女人长相复原图,商朝灭亡后商人去哪了

    关于玛雅人的印象,最出名的就要属世界末日的预警,当然最终证明这种说法不过是无稽之谈。传闻玛雅人早已经消亡,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个种族并没有完全消失。一些学者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在世界某个角落依然留存着玛雅人的后裔,他们继承了先祖的外貌特征,有着丰满的嘴唇和宽阔的额头,这和玛雅人所留下了雕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 晋国羊舌氏覆灭记,“晋国无公族”的受益者,后代大富大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羊舌氏,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姓氏,反正和羊的舌头有关,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杨姓的一部份。羊舌氏在晋国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成败呢?且看本章。晋献公的有个弟弟叫姬伯侨,姬伯侨有个儿子叫姬文,姬文有个儿子叫姬突,这个姬突后来被封于羊舌邑,其后称羊舌氏,羊舌突就是羊舌氏的开基祖。算起来,羊舌突是晋献

  • 从西周的宗法制度入手,聊聊其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大程度上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取决于华夏文明本身就具有极其大的“连续性”,要追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那么肯定要谈到西周的宗法制度,那么文明的“连续性”与西周的宗法制究竟有什么关系?一、宗法血缘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中华文明,使得中华文明的发展较为完整1、血缘一直是联系任何事情的最好方式,包括中华文

  • 安庆富豪韩定旺:公务员下海,8000万投资潜山,因故辞去代表职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953年,韩定旺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他毕业于安庆师范学校(现为安庆师范大学),后到东北当兵。回到安徽以后,他进入安庆机械局,当了一名汽车司机。机缘巧合,他救助了一辆翻入稻田的外贸局汽车,得以转入外贸局工作,从业务员做到人事科长,再做到冷冻厂厂长。但不知为何,多年以后,安徽当地媒体写他,都说他

  • 周朝则天大圣皇帝武曌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曌的简介,周朝的皇帝武则天,武曌谥号有哪几个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周朝则天大圣皇帝

  • 古代暴虐无道的4个帝王,纣王仅排第2,第1多数人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真正的纣王,历史上有关纣王的真实记载,历史上真实的纣王是什么样子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孙皓是孙权之孙,深得孙权的喜爱,被赐名为“彭祖”。吴景帝孙休后,在朱皇后(后来的朱太后)的支持下,孙皓当上了东吴皇帝。孙皓执政初期,下令开仓放粮、抚恤贫民,因此一度被誉为“令主”(贤德的君主)。但孙皓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志得意满,开始沉迷酒色,以“杀”治国。孙皓通过杀人来震慑那些劝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