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纣王死后发生什么,周朝为何背骂名也要刨殷商祖坟?考古揭露真相

纣王死后发生什么,周朝为何背骂名也要刨殷商祖坟?考古揭露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926 更新时间:2024/2/21 17:23:20

而在夺取权力之后,掌权者通常会将历史按照有利于自己统治的方向来书写。因此,才有了“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样的说法。然而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在一些蛛丝马迹上,不停地探寻着真相。

以仁义礼制著称的周朝,无疑是一个充满光辉的朝代,其对于商朝的讨伐也是因为纣王残暴不仁。然而在建立政权之后,商朝却不顾一切代价,背负骂名也要挖掘殷商祖坟,这其中又有怎样的隐情呢?

诡异的灭国战

作为决定商周两个王朝最终命运的大决战,牧野之战给人们的感觉应该是异常惨烈,且旷日持久的大战。商王朝为了延续自身的统治地位,一定会殊死抵抗。而周武王率领诸侯替天行道,也会英勇奋战。

然而根据1976年出土于陕西临潼的利簋铭文记载,这场终结商王朝统治,同时开了周王朝八百年历史的大决战,仅持续了不到一天时间便宣告结束。

不仅如此,这场战役还有诸多诡异之处。牧野距离朝歌城大约35千米,虽然距离较近,但是周武王率领的诸侯联军,在经历一场大战之后,如果再想继续向朝歌进军,同样需要时间修整和集结。

也就是说,在周武王继续向朝歌进军的同时,纣王仍然有机会调集部队前来应战诸侯联军。即便这些军队无法及时赶到,纣王仍然有充足的时间逃跑。

而且众所周知,由于商王朝饱受少数民族部落的侵袭,因此商王朝有着丰富的迁都经验。这样做不仅可以躲避战乱,同时还能进一步加强统治,可谓一举两得。因此对于商王朝来说,迁都并不稀奇。

因此,牧野之战失利的纣王,完全可以再一次迁都,重整旗鼓之后再一较高下。然而战败后的纣王却选择了以自焚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性命,这样的结局未免有点让人出乎预料。

如果仔细探究便不难发现,纣王的这一选择实在是出于无奈,而周武王一战定胜负实际上也并非表面看上去这么轻松。在商周交战之时,纣王的主力部队仍在征讨东夷,因此国中可用战斗力为数不多。

而周武王在开战之前,除了联络其他诸侯一起征讨纣王之外,还进行了充足的政治准备,为推翻商王朝的统治找到了足够的理论支持。不仅如此,周武王还在商王朝内部找到了多名内应,可谓手握王牌。

而纣王之前的种种行径,也使得商王朝贵族阶层不再支持这位天下共主。诸多因素累加在一起,才导致纣王在看到前线战况之后,意识到自己再也不可能有机会东山再起,不得不放下手中的权力。

可以说,牧野之战只是从侧面反应出当时的商周局势,其结果背后的隐含信息才是导致王朝交替的关键。

周公的抉择

就在商王朝覆灭三年之后,周武王也离开了人世。虽然亲手建立起西周王朝,但是这个年轻的王朝能否得到良好的发展,始终是其最放心不下的牵挂。更何况继位的周成王年纪尚轻,周王朝依旧风雨飘摇。

于是周武王的弟弟姬旦被任命为周公,负责辅佐周成王。而就在此时,周王朝内部却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正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虽然周武王通过瓦解商王朝内部的方式取得了胜利,但是并不能代表彻底消灭了商朝统治阶级。恰恰相反,这些商朝贵胄在周朝依旧活得很好。

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周武王在纣王死后不得不与这些商朝贵胄和解,再加上之前作为内应的贵族,这些人都在周朝建立之后得到了妥善的安置。其中也包括纣王之子武庚。

武庚被分封到了殷地,以此来化解商朝遗民的反抗情绪。同时也让更多的诸侯看到周朝施行的仁政,从而达到积累人望,巩固统治的效果。毕竟虽然直接摧毁了商朝的政治中心,但仍有许多诸侯对商朝效忠。

如此一来,武庚作为商朝统治阶级的后裔,对这些诸侯依旧能够起到领导作用,只要控制住武庚,便可以避免这些诸侯蜂拥而起。而为了控制武庚,周武王又安排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武庚周边。

三个弟弟既被分封为诸侯,又起到了监视作用,同时还稳定了局势。这一安排已经是当时最好的安排了。

然而就在周公摄政之后不久,便传来了武庚作乱的消息。得到消息的周公感到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如果武庚轻举妄动,管叔、蔡叔、霍叔一定会第一时间将其控制住。而三人却对其视而不见,其中必有原因。

经过调查之后,果然如周公所料,此次武庚造访,其实是联合了管叔、蔡叔、霍叔三人共同作乱。而这三人在看到周公大权独揽时,顿生嫉妒之心,不仅造谣周公意图谋反,还趁机与武庚一起造反。

面对此次叛乱,周公首先团结召公,之后亲率大军东征,成功镇压了这次叛乱。在杀掉武庚和管叔之后,又将蔡叔、霍叔流放。也就是在这次东征时,周公对殷商的祖坟进行了破坏。这一举动反映出当时周公对武庚忘恩负义之举的愤恨,通过近些年来对商周时期古墓的探索,更加印证了这一事实。

周武王在推翻商朝统治之后,并未对殷商遗民赶尽杀绝,反而采取“灭国不绝祀”的方式,对这些人进行了妥善的安置。

而武庚对于这样的安排,显然并不领情。最终贪得无厌的武庚,非但没能恢复商王朝的统治,反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结语

人们常说做人要以德报怨,然而对于这一观点,孔子的看法却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因为只有同样善良的人,才值得人们以善良对待。

武庚作为殷商的后裔,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虽然受到了优待,但仍不满足,企图颠覆周朝统治。这样的人实在不值得同情。

而周公的做法虽然看似残忍,但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好地稳定局势。正所谓“乱世用重典”,尤其在封建时期,人们对于先人的祭祀尤为重视。周公正是利用人们这一心理,采取这一手段,防止其他诸侯谋反。

更多文章

  • 从曹县走出来的战国名将,76战无败绩,却有一大污点让人难以启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有这么一个人,他的军事才能不输于这四人中的任何一个,一生大小72战无一败绩,武能带兵攻伐城池,文能当宰相主持变法,是战国时期的全才,他就是吴起,作为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却有一个大污点至今为人所诟病。吴起出生于卫国左氏城,也就是今天的曹县,家中比较富裕。年轻的武器希望能够建功立

  • 妲己做了什么?为何商亡后周武王要辱尸泄愤,考古揭秘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要我说,应该是苏妲己。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还是在动画片《哪吒传奇》中,在这个动画片中,妲己是一只九尾狐,在一次偶遇中爱上了纣王,而后就开始寻找可以变成美女的药草,在耗费了几条命之后终于成功摘得药草,成为美人,也得到了纣王的爱。很多传奇神话中说妲己是九尾狐变化的,但是其实并不是,甚至在周军攻破商之后,妲

  • 诸葛亮一共有五位好朋友,三个在魏国当官,一个战死,一个失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诸葛亮几兄弟谁在魏国,诸葛亮北伐魏国,诸葛亮北伐一共杀了多少魏国人

    在魏国当官的三人:徐庶、孟建、石韬[var1]第一个:徐庶徐庶,本名徐福,他早年是一个侠客,游历江湖,后在荆州居住。刘备被曹操击败,投奔刘表,在新野驻扎。此时,徐庶仰慕刘备,认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是一个仁德之君,于是前去投奔刘备,成为刘备手下的一个谋士。诸葛亮就是徐庶向刘备推荐的,还再三叮嘱刘备,要亲

  • 玛雅人原来是商朝时期的中国人迁移过去的!这其中有什么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玛雅人是商朝人的后裔,商朝女人长相复原图,商朝灭亡后商人去哪了

    关于玛雅人的印象,最出名的就要属世界末日的预警,当然最终证明这种说法不过是无稽之谈。传闻玛雅人早已经消亡,但从根本上来说这个种族并没有完全消失。一些学者经过研究之后发现在世界某个角落依然留存着玛雅人的后裔,他们继承了先祖的外貌特征,有着丰满的嘴唇和宽阔的额头,这和玛雅人所留下了雕像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 晋国羊舌氏覆灭记,“晋国无公族”的受益者,后代大富大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var1]羊舌氏,这是一个很有故事的姓氏,反正和羊的舌头有关,后来演变成了现在的杨姓的一部份。羊舌氏在晋国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兴衰成败呢?且看本章。晋献公的有个弟弟叫姬伯侨,姬伯侨有个儿子叫姬文,姬文有个儿子叫姬突,这个姬突后来被封于羊舌邑,其后称羊舌氏,羊舌突就是羊舌氏的开基祖。算起来,羊舌突是晋献

  • 从西周的宗法制度入手,聊聊其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大程度上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是取决于华夏文明本身就具有极其大的“连续性”,要追溯中华文明的“连续性”,那么肯定要谈到西周的宗法制度,那么文明的“连续性”与西周的宗法制究竟有什么关系?一、宗法血缘在很大程度上凝聚了中华文明,使得中华文明的发展较为完整1、血缘一直是联系任何事情的最好方式,包括中华文

  • 安庆富豪韩定旺:公务员下海,8000万投资潜山,因故辞去代表职务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1953年,韩定旺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他毕业于安庆师范学校(现为安庆师范大学),后到东北当兵。回到安徽以后,他进入安庆机械局,当了一名汽车司机。机缘巧合,他救助了一辆翻入稻田的外贸局汽车,得以转入外贸局工作,从业务员做到人事科长,再做到冷冻厂厂长。但不知为何,多年以后,安徽当地媒体写他,都说他

  • 周朝则天大圣皇帝武曌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曌的简介,周朝的皇帝武则天,武曌谥号有哪几个

    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病笃,宰相张柬之等发动“神龙革命”,拥立唐中宗复辟,迫使其退位。中宗恢复唐朝后,为其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同年十一月,武则天于上阳宫崩逝,年八十二。中宗遵其遗命,改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其后累谥为“则天顺圣皇后”。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说说,周朝则天大圣皇帝

  • 古代暴虐无道的4个帝王,纣王仅排第2,第1多数人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真正的纣王,历史上有关纣王的真实记载,历史上真实的纣王是什么样子

    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孙皓是孙权之孙,深得孙权的喜爱,被赐名为“彭祖”。吴景帝孙休后,在朱皇后(后来的朱太后)的支持下,孙皓当上了东吴皇帝。孙皓执政初期,下令开仓放粮、抚恤贫民,因此一度被誉为“令主”(贤德的君主)。但孙皓在取得一定的成就后志得意满,开始沉迷酒色,以“杀”治国。孙皓通过杀人来震慑那些劝谏

  • 《大秦赋》:张鲁一即将亲政,“郑国渠”阴谋败露,差点毁了秦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鲁一的情史,张鲁一和秦始皇长得有多像,张鲁一个人资料演过的电视剧

    《大秦赋》中关内侯被杀,渭阳君的妻子也遭到了嫪毐的杀害,嫪毐引起了老秦人宗室的一致怒火,他领盒饭的日子也不远了。同时,因为嫪毐没有净身,便被吕不韦献给了太后赵姬,还生下了两个孩子。他自己也被牵连,在驱逐出秦国的路上,嬴政一杯毒酒将其赐死。[var1]自此,嬴政(张鲁一)迎来真正亲政时刻,仿佛人生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