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最新发现,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在2700年前共祖,

最新发现,努尔哈赤与成吉思汗在2700年前共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332 更新时间:2023/12/28 3:03:38

转载解秘历史的细节

2023-01-11 10:27

北京

已关注

为发现爱新觉罗家族的真实历史系列文章之连载。大清皇族八百年血脉源流史首次面世。不戏说不虚构,尊重历史,以敬畏之心探索历史原貌,科学论证,为后世留真相。

从历史事实上看,女真人爱新觉罗氏与蒙古人孛儿只斤氏无论是从血缘关系还是文化关系上,都是较为亲密的。

最新的人类基因学研究表明,他们的祖先共祖于2700年前,这是有人类基因类型检测结果可以证明的。

这就从人类基因学的角度解释了众多历史文化之谜。

蒙古的祖先在中华历史上是被归入东胡族系的。这东胡是相对于匈奴来说的,即这个族群生活在匈奴之东的华夏东北地区。

女真人的祖先则被认为是中国古代与华夏族系关系密切交往的肃慎族系。

他们生活的区域紧密相连,而且还有很大一块是重合的。

在中国古代更早的历史上,他们都属于广义的东胡范围。这个东胡是相对于中原华夏来说的,后来这个东胡中分化出了匈奴、肃慎等族群。

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史上,蒙族与满族的先世相生相克相伴,相互影响,文化交流密切,甚至相互联姻,相互融合。

从蒙古的起源来看,蒙古是柔然的余部,与契丹同源。

柔然被败于突厥之后,其主体部分逃回老家大兴安岭,分为两支,北支称室韦,南支称契丹。室韦中有一支称蒙兀,就是蒙古。

契丹和蒙古诸部其实是表亲关系,语言相同,区别也只是口音不同而已,如同汉语的东北话与广东话之区别,他们是一个大民族分化柔然中出来的两个小民族,血缘关系近,自然亲密,文化风俗交织。

辽朝时,蒙古被称为室韦,女真则为由靺鞨族群发展而来的女真部落,他们都是在辽朝政权的统治之下。

而后女真部落强势崛起,迅速灭辽国,建立金国,这时的地处偏远的蒙古室韦便由辽国统治,转变为被女真统治。

室韦和女真早期都是渔猎民族,室韦西迁成为游牧部落,开始在草原上兴起,逐渐演变为蒙古。而女真则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进入中原被汉化,一部分仍留在原居住地以渔猎为主。

女真族群与蒙古的先世室韦族群同为渔猎民族,正说明了两个族群的同源。

蒙古部族的起源地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蒙兀室韦。唐朝之时中央政权曾在此地设室韦都督府进行羁縻统治,唐朝灭亡之后,蒙古部落臣服于契丹人。

而女真一直是渔猎民族,生活在蒙古部落的东方,随着统治地域的扩大,族群逐渐南迁,成为渔猎加农耕的民族。

蒙古人与女真人居住的地点曾经相邻,这就使得他们之间,不仅文化交流密切,血脉的关系极为密切。

其中爱新觉罗家族与蒙古人的交流更是这样。在相互被统治期间,语言和文化交流和融合密切。

辽朝时期,蒙古人从大兴安岭进入蒙古高原,由渔猎改为游牧(先前为渔猎生产方式,说明与女真人的经济生活方式相同),并跟随契丹东征西讨。12世纪末,蒙古高原部族林立,蒙古就是其中的一支。

蒙古的所有部族中,塔塔儿部最强。塔塔儿实际上是鞑靼,即突厥化的混合部族,他们当中有说突厥语的,也有说蒙古语的,还有说通古斯语的。

所谓的蒙古人仅指乞颜部、泰赤乌部和札答兰部,成吉思汗就出自乞颜部。

篾儿乞人据考证应该是原西伯利亚人(叶尼塞人)和通古斯人,不过从他们部落的名字看又像是说蒙古语的。

克烈部和乃蛮部都是说突厥语的游牧民族。

漠南的汪古部也是说突厥语的混合部族。

斡亦剌听起来像瓦剌,与豁里、秃麻部都是林中百姓,生活在森林地带,以渔猎为主。

弘吉剌部是个盛产美女的部落,成吉思汗的母亲和妻子就出自这个部族。

还有一个吉利吉思部,实际是后来吉尔吉斯人的祖先。

后来称号为成吉思汗的铁木真统一蒙古高原后,这些部族就被统一称为蒙古人了。

所以北方民族其实都是同源,他们其中的一个部落兴起时,其他部落的名字就改为这个兴起部落的名字,人群其实没变,这就是中国北方历史发展的最大特征。

金灭辽之后,女真人占据了东北,契丹人只好西迁至西域。此后,女真人的主要军事进攻方向是宋朝,西辽开始在中亚称霸,二者均没有重点掌控蒙古高原。

于是,蒙古人便在此时崛起于大漠草原,其中的英豪人物铁木真成为霸主。

以上是从历史文化的源流上来看蒙古与女真的关系。

而从人类基因类型的角度来看,检测结果证明,他们也是同源,特别是努尔哈赤所在爱新觉罗家族与成吉思汗所在的孛儿只斤氏黄金家族都属于C3北支。

人类基因类型流布图

C3北支是历史上鲜卑、蒙古、契丹、女真、满族等所有阿尔泰语系人群、通古斯人种的共同祖先。C3是阿尔泰语民族的标志性基因,匈奴的主体之一也是C型,这体现了现代蒙古与古代匈奴的血统之间具有明显的传承关系。人类基因图谱表明,最早的C型人群形成于最少距今6万年以前,一般认为形成于南亚次大陆的沿海地区(主要是今印度与巴基斯坦地区)。

人类基因类型图谱

在以后的基因流传过程中,C型基因又分化为几个亚型,其中:

C1型迁徙于日本列岛,以较低的比例出现在现代的日本人群中,约5.4%。

C2则迁徙于东南亚岛屿,出现在印度尼西亚、波利尼西亚等民族中。

C4迁徙于澳大利亚,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人群之中。

C5主要留在了印巴次大陆,分布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以及少量阿拉伯人群中。

C3型是C型中的主要分支,一般认为2万年前形成于东亚和中亚地区,其又分离出若干分支,其中,C3a仅在日本人中有一定比例,C3b在北美洲原住民中存在,被认为是6000至8000年前从西伯利亚地区的C型人群中分离出去的。C3d在雅库特与汉民族中存在。

C3c作为C3的主要分支,被认为是原阿尔泰人,这一基因类型广泛分布于现代阿尔泰语诸族之中。

现代人类基因类型检测的结果表明,成杰思汗与努尔哈赤的祖先共祖于2700年前,都为C3c类型。

成吉思汗铁木真像

女真人基本形成民族形态是在辽朝时期,源于国家政权的统治整合作用,而聚集形成的居住地点、语言、风俗的逐渐统一,并形成了共同的称谓。他们的前身是黑水靺鞨。

后来生女真的完颜部逐渐强大起来,经过奋战,征服了各个女真部落,建立了金国。

再后来,金国被蒙古帝国所灭,亡国后遗留在中原的女真人,除了一部分在战争中死亡,其余的则被汉化。

而原来没有进入中原的女真人继续在黑龙江附近地区聚居,血统上被蒙古长期统治融合,在这时期也有其它新的部落迁入,东北女真人的血统不断和北方各民族人群相互融合,这是后来的满族C3基因类型血脉的主要来源之一。爱新觉罗家族就在其中。

明朝推翻元朝后,女真人逐渐在今东北地区形成三个群体,分别称作称作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

野人女真与之前金朝的女真族有较近的血缘关系,但因为金灭亡后长期与东北民族融合,后来不少部落因为地处偏远,形成了今天的赫哲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还有生活在俄罗斯的如尼夫赫人。

海西女真源自蒙古边缘的部落,其血统为女真和蒙古族源各占一半。清慈禧太后所在叶赫那拉氏就在其中,源于蒙古族群。

包含爱新觉罗家族在内的建州女真,是女真的一个重要部族,明朝后期开始崛起,在努尔哈赤的领导下,征服了东北各部族,武力吞并海西女真后,把海西女真、野人女真的一部分和建州女真融合,并把归顺的蒙古和辽东汉人统一称谓为“满洲”。

“满洲”就是现代满族的前身,所以说满洲是一个政治、文化的合成民族。相关内容可以看本系列的其他文章。

在蒙古人的基因类型中,C3出现极为高频,高达50~60%。可见,清代的蒙古八旗不仅是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满族C3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人类基因类型测定,基因类型C在中国部分地区群体中的分布数据有以下显示:在辽宁满族中,基因类型C总比例占22.52%,其中C3占17.39%,C3c占0.9%,C3d占4.5%在黑龙江满族中,基因类型C总比例占44%,其中C3占32%,C3c占12% 。辽东新宾满族中,基因类型C总比例占14.81%。

清朝疆域图

在人类社会体系中,基因类型与文化类型是组成民族的两个重要因素,但以文化类型为主体表现出来。

从基因类型与文化类型的关系看,基因类型往往是在社会和民族产生初期,特别是某个基因类型在政治上居于主导地位时,逐渐形成强势文化类型。

所以,民族的形成就是起主导作用的基因类型人群与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类型人群相互作用的结果。更多的时候,民族共同体的特性是由文化基因类型所决定。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类型和基因类型的成功者,都是两种类型共同融合后得以发展的的强势人群。

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上,基因类型(种族)是不会改变的,但是却是不断漂移的,而民族的形成则和族群受到的教育和文化传统影响相关,受到的教育与传承会决定一个人的文化归属,而文化归属则是判断民族属性的核心要素。

比如一个满族人从小在汉族家庭中,被抚养长大,那么它会具有汉族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和文化认同,那么他可能在民族上成为汉族,而基因(种族上)仍然是满族人。

同样,历史上东北的蒙古人曾被女真人征服,有众多蒙古人被掳往努尔哈赤的金国,他们的后代大多变成满洲族。

所以,民族类型仅以血缘基因类型为标准是难以准确区分的,而以文化类型来划分则是科学的,更是可行的。

所以民族本质上不是单纯以血缘来划分的,更多的是以文化来划分的,文化的决定性作用高于血缘。

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这样形成的,5000年的发展史,就是血脉基因与文化基因的融合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林儿是皇帝。朱元璋从投身抗元大业开始,就隶属于龙凤政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悠然修史2023-01-11 06:00上海已关注至正十九年八月,察罕帖木儿攻破红巾军龙凤政权(国号宋)的都城汴梁,皇帝韩林儿在刘福通的护卫下退守安丰。加上之前三路北伐的失败,原本盛极一时的红巾军就此开始快速下滑。至正二十三年二月,张士诚(此时已降元)派十万大军猛攻安丰。刘福通一边组织城中军民殊

  •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2023-01-13 13:09本地资讯创作者已关注不论是对读书人来说,还是就做官为吏、当平头百姓而言,活在宋朝,都算是幸运 儿。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本人,虽然是赳赳武夫出身,但是宅心仁厚,宽恕包容。他早 早立下所谓的“祖宗之法” 。这其中,优待后周皇室宗族,不杀功臣,不杀言事之

  • 和珅是大贪官,但他也是一个大才人,是我们都误会他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和珅子孙今何在,和珅传奇电视剧全集,和珅墓

    仔细想想,乾隆一死,嘉庆就将和珅捉拿入狱,难道仅仅是因为和珅贪污,或者乾隆故意将和珅养这么肥,就是为了给嘉庆宰杀?其实历史上的和珅是非常有才华的,和珅又是军机大臣,才华横溢,就连纪晓岚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都是需要请示和珅的,由此可见,和珅的地位是远远高于纪晓岚的。有人从另一方面解释了和珅的贪污

  •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期间热衷斗蟋蟀,为何被史学家评价功绩堪比文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蟋蟀皇帝朱瞻基,明宣宗对朱瞻基的评价,明朝历史上的朱瞻基

    我觉得每个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做点喜欢的事情并没什么。明宣宗朱瞻基是明仁宗朱高炽的长子,朱高炽又 是明成祖朱棣的长子,朱瞻基是朱棣的长孙,朱瞻基从小就受到了祖父朱棣的喜爱,亲切将其称为“好圣孙”。朱棣对朱高炽、朱高煦、朱高燧三兄弟的态度十分明显,比较喜欢儿子朱高煦和三子朱

  • 民国时山东各地会门群起,他们是农民自卫武装,还是义和团回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辛亥革命后的山东,并未迎来和平自由,而是陷入了新的动乱之中。从1912年山东省脱离清廷统治,到1928年控制山东的最后一位军阀张宗昌败北,短短16年间,这里历经周自齐、靳云鹏、张怀芝等7位独裁军阀控制,战乱不休、匪患频发,让这个传统农业大省难以维系底层秩序,各乡镇农村遂抱团结社以求自保。这些拿起武器

  • “走进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主题新闻发布会正在举行,干货满满,都是你关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今天(11月14日)上午,各个相关部门联合召开“走进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主题新闻发布会。之前,小时新闻记者刚刚探营德寿宫,具体请看这里。(滚动|800年后的重逢,万众期待的德寿宫要开了,小时新闻记者此刻正在探营)上城区城投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姚春宇介绍南宋德寿宫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概况——南宋德寿宫

  • 康熙第一次尝巧克力,看了900多字的“说明书”,之后就说了3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荔枝再也不必和唐朝那般,为了保障新鲜,快马加鞭地从岭南运到京师;曾让西方人疯狂追捧的茶叶和瓷器,也不必跋山涉水地走上数月乃至一年。相比于古人的生活,我们如今各种快节奏几乎让我们忘了在那个一切都慢的年代里,为了一个喜好真的是可以花上一辈子的功夫。也正是因为一切都太慢了,他们对于

  • 蓝玉狂灭蒙古大军,洗刷靖康之耻,朱元璋为何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作为大明王朝开国功臣之一,在消灭元朝的战争当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大明的千秋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却因为谋反而被诛杀。从一战成名,到战功赫赫到最后因为谋反而被诛杀,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蓝玉便从明朝的大将军,沦为了阶下囚,如此巨大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姐夫的赏识蓝玉的出生和朱元璋非常类似。作为

  • 朱标病死,朱元璋为何不册立最有能力的朱棣?朱元璋:原因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胜利告终,建文帝朱允炆最终下落不明,这成为大明第一历史悬案。关于朱允炆下落,有说在皇宫中自焚了,也有说逃走出家为僧。这些都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问题,问题是朱元璋很清楚朱棣的能力,让他镇守北京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让儿子到各地做了藩王,不召见不得轻易进京

  • 令妃10年生6子,可惜未当上皇后,乾隆一句话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令妃令妃令妃10年生6子,可惜未当上皇后,乾隆一句话给出答案!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原姓魏,由正黄旗汉军抬旗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清泰之女。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