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工地上意外发现两座战国大墓,没被盗,发掘后令考古人员惊喜不断

工地上意外发现两座战国大墓,没被盗,发掘后令考古人员惊喜不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2/17 6:12:25

2011年4月的一天,安徽六安市城东某工地上,工人们在施工时意外挖出了颜色特别的泥土。

周围的土壤基本都是深黄色的,工人们挖出的泥土却有几种不同的颜色。

工地上的管理人员见状,心里“咯噔”一声,怀疑他们这是挖到古墓,于是连忙叫停施工,并通知了当地政府。

该市物局派出的考古小队赶赴现场勘测后发现,挖出来的泥土是五花土,确定下面的确有古墓。

[var1]

保护性发掘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考古小队在古墓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陪葬品。

但是让所有人惊奇的是,墓主人的棺椁明明保存完好,他的头颅却不见了踪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是被人盗走了吗?

墓主人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死的呢?

战国双墓

2011年,安徽六(lù)安市城东经济开发区准备修建一座游乐园,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是在4月的一天,当工地上的工人们像往一样开始了日常作业时,却发现今天挖出来的土壤很奇怪。

当地的土壤颜色基本都是深黄色的,工人们挖出的土壤却不止深黄色一种颜色。

工人们好奇地围着那些泥土看,工地上的管理人员闻讯赶来,却露出大吃一惊的神色。管理人员也算是见多识广,这类事情就算没有见过,也听说过不少了,立刻意识到他们可能是挖到古墓了。

[var1]

管理人员也顾不上其他,连忙将工地上的所有工作都叫停,然后赶紧打电话上报给当地政府。六安市的文物局很快又从当地政府这边获知了消息,迅速派出一支专业性很强的考古小队,火速前往现场。

当随队而来的考古专家看到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后,立刻判断这些泥土是五花土,常见于土坑墓中,并很肯定地表示工地下面确实存在古墓。在进一步实地勘测后,考古小队更加惊喜了,因为他们发现工地上五花土的分布面积很大,这也意味着下面古墓的面积也绝对不小。

工地工人们的施工已经将古墓的封顶挖开了,考古小队还找到了一个盗洞,不过这伙不知名的盗墓贼只往下挖了3米就停手了,若是他们再坚持几米,大概就能找到古墓的主墓室了。

由于古墓已经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于是保护性发掘工作火速展开。

[var1]

在将下面的古墓挖开后,考古小队先后发现了两个墓室,彼此之间相隔只有10米。其中一个墓室长约7米,宽5米,被考古小队暂时命名为m566,另一个墓室长9米,宽6米,被暂时命名为m585。

考古专家推测,这座古墓应该是一座夫妻合葬墓,至于是否如此,需要进一步开棺验证。不过在此之前,因为这里泥土比较潮湿,古墓中存有大量积水,在正式挖掘之前,需要先将这里的积水清理干净。

[var1]

考古小队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先清理了外藏室的积水,发现了大量的陪葬品。

只是它们身上大多裹着淤泥,考古队员们不得不用软喷壶一点一点清理,使得这些陪葬品慢慢露出了造型精美的真面目。

根据发掘出来的陪葬品判断,考古专家认为这座古墓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

[var1]

那个年代流传下来的史书古籍并不多,我们想要了解那个年代,只能通过发掘同时期的古墓,研究其中的墓葬文物。

而在六安的这座双墓中出土的陪葬品种类丰富,有大量的的陶制品和漆器,其中还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陶鼎,是已经出土的其他战国时期陶鼎的两三倍大,这样的大型陶皿在皖西地区还是第一次。

此外,考古小队还发现了5块铜镜,其中有一块直径27厘米的青铜镜,背后铸有6个变形的“山”字和精美的图案。

[var1]

这种山字纹镜是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铜镜类别之一,六安双墓中出土的铜镜有4块都是山字纹。

六“山”镜纹主要出现在战国晚期,纹饰布局和手法都体现了浓厚的楚国人的审美高度,这进一步印证之前对此类铜镜的一判断,也帮助考古专家确定这是战国晚期楚国人的古墓。

[var1]

确定了古墓时代之后并不意味着结束,随后需要确定的,就是墓主人的身份了。

夫妻合葬

在将外藏室的积水排空后,由于m566规模相对较小,于是考古小队就先从m 566开始入手,先后开两口棺椁。

让考古小队震惊的一幕出现了,先打开的m566棺椁中的遗骨颜色发黑,让人第一反应就是该棺材的主人是中毒而亡。而后打开的m585棺椁中,墓主人的遗骨颜色相对正常,但他的头颅却不翼而飞。

[var1]

考古小队再三确认,这口棺椁之前密封完好,没有盗墓的痕迹。难道说,当年墓主人在下葬的时候,遗体就缺少头颅吗?

怀着疑问,考古队员们开始了进一步的研究。

他们发现,m566中的墓主人年纪大概在35岁,遗骨的盆骨短而宽阔,锁骨和肢体骨骼比较纤细,显然是一位女性,那四面山字纹的铜镜就是她的陪葬品。

m585中缺少头颅的骸骨则显然是位男性,大概在35岁到39岁之间,遗骨拼接起来后显得十分高大。两位墓主人一男一女,年龄也比较接近,墓中陪葬品又多是成对出现的,看来这处双墓应该就是夫妻合葬墓了。

[var1]

而在墓室中,考古专家总共发现了10个仿铜陶鼎。这样的仿铜陶鼎在战国年间非常流行,但是10个陶鼎与当时的礼制严重不符合,因为只有天子才能用九鼎,诸侯都只能用七鼎。

不过考虑到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那么这里的10个鼎大概就是男女墓主人一人五个,也就是说对照的是战国时士大夫的规格。

让人疑惑不解的是,考古小队还在墓中发现了装有动物骨骼和水的陶罐。墓葬保存完好,这些“骨头汤”肯定不是后来跑进来的动物,也就是说这些陶罐是随墓主人一起下葬的。

饶是经验丰富的考古专家,也一时想不清楚这些陶罐是做什么用的,难道是某种祭祀仪式吗?

经过研究,考古专家发现这些动物骨骼属于牛和猪,那些汤水也并非“骨头汤”。

[var1]

大概是在两位墓主人下葬时,主持葬礼的人下令宰了一头牛和猪作为祭祀,然后再将它们分割开,分别装在不同的罐子里,与墓主人一起埋进了墓葬中。

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罐子里的动物肉和内脏都腐烂消失,同时因为当地土壤潮湿,积水慢慢填满了罐子,这就形成了千百年后的我们看到的罐中“骨头汤”了。

而在男墓主人内棺上,考古小队还发现了盖在上面的一层纺织品,考古专家估计这就是经常在先秦典籍中出现的“荒帷”,也就是棺罩,这是对死者生前居室帷幄的一种模仿,在两周时期尤为流行。

[var1]

只不过这种纺织品很难保存下来,因此在以前的考古中,考古专家很少见到这样完整的荒帷。

经过仔细的清洗修复,原本破败暗沉的荒帷渐渐展现出了它原本的模样,上面的菱形图案还依稀可见,彰显着墓主人当年尊贵的身份地位,此物也成为了这次发掘中举世罕见的珍品。

[var1]

此外,在外藏室中,考古小队还发现了大量的兵器和护具,包括青铜剑、铜戈以及盔甲甲片。那把剑上已经全是锈迹,剑鞘上原有的颜色也看不清楚了,但是两千多年的时间依旧没有消磨掉剑刃的锋利,依然闪着凛凛的光。

[var1]

看到这些,考古专家基本可以肯定,男墓主人应该是战国末年楚国的一位将领。

那为他的棺材里会没有头颅?女主人的遗骨又为何会发黑呢?

扑朔迷离的身份

为了了解他们的死因,考古专家着实花费了一些时间。

他们借用先进的仪器,对男墓主人的遗骨进行了深入分析后发现,他的脊椎遗骨上有5处比较明显的锐器造成的伤痕,而且主要集中在头部下方的脊关节上,其中比较深的伤痕有两处。

[var1]

考古专家推测,这位男墓主人应该是死于斩首。

而在他的右手臂骨骼上还发现了一处较深的砍痕,应该是被锋利的武器横削的。最关键的是,这处伤口完全没有愈合的迹象,很有可能是男墓主人在此处受伤后,很快就因为斩首而死亡。

结合这些研究,考古专家推测,男墓主人生前应该是楚国的某位高级将领,他在一次领兵作战中,与敌人短兵相接,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很有可能是受伤被俘,最后被杀。

[var1]

敌人将他斩首后,带着他的头颅回去邀功,他的身体就被楚国的士兵带回去交还家人,再安葬在了这处墓葬中,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两千多年后打开墓葬,他的头颅不见踪影的原因。

而至于女墓主人的死因,考古专家最初因为她的遗骨发黑而认为她是中毒而死,是来给男主人殉葬的。但是随后的发现却推翻了这一判断。

这位女墓主人墓室中的陪葬品做工更加细致精美,在当时一定代表了极高的尊贵。此外,考古小队还在她的墓室中发现了一座人形铜灯,这就说明女墓主人的身份极有可能比男墓主人还要高,她不可能给丈夫殉葬。

[var1]

之后,考古专家也研究了她的遗骨,发现她并未中毒。遗骨之所以发黑,是因为长期浸泡在积水中,她的衣物慢慢分解融进水中,又与尸骨发生了化学反应,这才有了现在的模样。

截至这里,考古专家们能从古墓中发现关于两位墓主人的信息就只有这些了,至于两位墓主人究竟是谁,他们却无从判断,因为可用信息实在太少,年代又实在久远。

不过,不肯否认的是,这处战国双墓的出现,还是给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人们也再次见识到了那个年代高超的技艺。

至于两位墓主人究竟是何许人也,只能寄希望于以后发现的古墓和文物了。

[var1]

更多文章

  • 完成“灭六国”一统华夏的,不是秦始皇,而是汉朝的这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一扫六国一统中原,秦始皇灭六国时期的历史,秦始皇灭六国的将军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尽管秦朝国祚不过二世,但“车同文,书同轨”的行为,正式让华夏走向一统。但需要说明的是,终秦一朝,六国的反抗力量都没有灭绝,反而此起彼伏。[var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秦朝只是从版图上完成了一统,并未真正获得华夏整体的“民族认同”。齐楚燕韩赵魏在被秦朝灭国之际,上至王公贵族,下

  • 唐宫燕狠人盘点: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和安乐谁更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宫燕武则天霸气片段,唐宫燕安乐,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与武则天的关系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剧中的武则天。武则天为了寻找合适的继承人,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永久化,强迫自己的子女互相残杀,相当残忍。老话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按理说,这是夫妻关系最普通的写照。我没想到魏如昀这个恶毒的人会默许女儿杀死自己的丈夫,并通过各种手段除掉自己的私生子。

  • 萧皇后到底有多“天赋异秉”?侍6位皇帝,丈夫杨广遗言,字字锥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萧皇后倾国倾城,却背负了太多骂名!她贵为西梁嫡公主,却被父皇抛弃,扔给舅舅寄养。只因为江南旧俗,2月生的子女不吉利。虽说舅舅是皇亲国戚,可他一穷二白,萧皇后跟着他,备尝心酸,比粗使丫头还苦。然而,她拥有皇家血脉,注定不会庸庸碌碌,了此一生。14岁的晋王杨广,专门挑她做王妃。婚后,互为初恋的二人,竟惺

  • 武人当道多叛乱——浅谈五代十国的军事制度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军人的地位要普遍高于文官,这一时期,权反在下已经成为了常态,几乎每年各朝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叛乱。这一军事职业化的时代,完全就没有忠孝仁义的观念,直到北宋的建立,五代军事职业化才被彻底打破。那么,五代十国军事化是怎样产生的?一、军事职业化的开端五代军事职业化,是延续了唐朝的藩镇割据。而地

  • 古代军中无女是真的吗?勾践想出一招,汉武帝更是发扬光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勾践最后的下场,勾践老婆被人羞辱,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

    [var1]我们知道,在古代,女人是和粮食军械一样是打完胜仗或者攻克城池后首先要抢夺的战略物资,比如最著名的靖康之变中,上万宋代妇女被金人掳走北上。行军打仗,士兵的私人生活如何解决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解决吧,这些年轻精壮的大小伙子压抑得久了,保不齐出去祸害良家妇女,如此兵民必然对立,还怎么打仗

  • 四川挖出“扁鹊墓”,扁鹊医书重见天日,千年前就有心脏移植手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都古墓发现扁鹊医书,扁鹊医书出土最新消息,扁鹊医书出土原文

    地铁下挖出千年古墓,墓中出土已经失传的扁鹊医书,以及各种失传药方,还有令人惊叹的人体经穴俑,以及一个塑料瓶。难道墓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扁鹊吗?塑料瓶又是哪里来的呢?[var1]经过研读,专家发现那些医书和药方,连当年的《史记》作者都没有读到过,专家不由感叹:“中国历史书可能又要改写了!”那么,这究竟是

  • 短命的隋朝存在感极低,为何政策却能延续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朝短命的真实例子,短命王朝隋朝是怎样的,隋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前八年完成了几项大工程及大作为,这些事迹足以看出杨广是一位优秀的国家领导者。首先是营建东都洛阳。东都洛阳的营建,不仅让隋朝有两个国都,也让洛阳城成为东部的政治中心。其次是开凿大运河。中国的河川是由西向东流,运河的开凿不仅打通北、中、南的交通动线,配合东都洛阳,能够实质地加强东边与南

  • 杨贵妃为何生不出孩子?是唐玄宗不让,还是麝香在起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她和前夫李瑁没有生孩子,同样和后夫李隆基也没有生孩子。为啥呢?其实杨贵妃和李隆基生个孩子出来,那就比较尴尬了。这孩子遇到了李瑁该怎么称呼呢?是叫哥哥,还是得叫前爸?还是说各论各的,在玄宗跟前叫哥哥,在杨贵妃跟前叫前爸?有这么一个痛点摆在这里,想必杨贵妃发自内心也不想这样。从客观角度来说,李隆基有一堆

  • 唐朝与高句丽,百济关系的恶化及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不可否认,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如日中天的帝国。唐朝在完成国内的统一安定之后,希望能够稳固边疆,完成自隋朝以来君主们对东北区域的战略目标,这必然与其它东亚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摩擦。怎样处理这些矛盾与摩擦,当时的朝鲜半岛处于三雄争霸的3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 假如汉景帝没有平定七国之乱,是不是又会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景帝七国之乱形势图,汉景帝为什么能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七国之乱历史详解

    [var1]那么假如汉景帝没有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是不是会和周天子一样,失去皇帝的权威,从此进入春秋战国那种纷乱的时代?我想,有很大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汉朝初年,跟周朝初期的情形,是十分相似的。周武王在灭了商朝之后,由于无力管辖那么大的地盘,所以就大肆分封土地给诸侯们,这些诸侯,都是跟周武王有亲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