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人当道多叛乱——浅谈五代十国的军事制度体系

武人当道多叛乱——浅谈五代十国的军事制度体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677 更新时间:2024/1/9 11:10:46

五代十国时期,军人的地位要普遍高于文官,这一时期,权反在下已经成为了常态,几乎每年各朝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叛乱。这一军事职业化的时代,完全就没有忠孝仁义的观念,直到北宋的建立,五代军事职业化才被彻底打破。那么,五代十国军事化是怎样产生的?

一、军事职业化的开端

五代军事职业化,是延续了唐朝的藩镇割据。而地方藩镇割据的开始,就起源于节度使制度的设立。

节度使制度本来是唐朝戍边政策的一部分,天宝年间,唐王朝的版图达到了全盛,为了更好的控制边疆,唐玄宗便遵照宰相张说的建策实行节度使制度。玄宗在边疆一些重要的地方设立镇所,并以朝廷重要官员担任节度使防守。一开始,节度使只管理边疆各镇的军务,但随着唐王朝的衰弱,这些地方军事长官却成为了实际上的土皇帝。

唐朝由盛转衰的起点是安史之乱,这一地方性的叛乱沉重打击了唐朝中央政府的力量,同时,它也使得各地节度使纷纷拥兵自立。随着唐朝中央政府控制力的减弱,那些原本戍边的地方军事长官开始割据自立,他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甚至公然与中央分庭抗礼。在唐代宗唐德宗时期,唐朝所谓的河北三镇就先后爆发了多次叛乱,他们甚至一度还攻破了长安,威胁皇帝的生命安全。

地方性的割据,使得节度使权利愈来愈大,他们不仅篡夺了地方的军政大权,甚至还公然称王称霸,昔日强盛的唐王朝,完全由强盛走向了衰弱。

五代军事职业化就是延续了唐末这一特点,这些后来称帝建国的皇帝,从一开始就是唐朝的藩镇节度使,不管是后梁的高祖朱温,还是后唐庄宗李存勖、岐王李茂贞,他们都曾是唐朝的地方性大员。在这乱世之下,军事力量成为了考验一个王朝兴衰成败的根本条件,有枪就是草头王,在这一时期内表现得是淋漓尽致。

二、募兵制是五代军事化的关键

府兵制改募兵制是唐朝军事改革的一大重要特点,而这一关键因素一直影响到了五代后期。

唐朝前提主要实行府兵制度,这一军事制度是与均田制而相呼应,也就是所谓的亦兵亦农制度。府兵制下,唐朝中央政府统一分配土地,而唐军也是战时为兵,忙时为农。不过,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这一制度却遭到了破坏。原来,安史之乱爆发后,中原户口锐减,一些民众为了躲避战乱,只好远逃他乡,在这种情况下,均田制就遭到了破坏。由于农田无人所耕,且人口大量流亡,政府就不能再向以前那样实行大规模的土地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豪强大族便自己招揽士兵,他们遵照唐朝中央政府的允可,私自招揽士兵,并将他们编募到自己的麾下。久而久之,这就形成了兵归将有的局面。

安史之乱后,唐朝中央禁军彻底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唐政府遂不得不依靠那些私自招募士兵的军事将领,再加上安史之乱投降的那些降将降兵,这就组成了后期唐朝军事化的主要力量。

藩镇就是在募兵制的基础上而形成的,而节度使制度,也恰好最后成为了各募兵将领需要获得的头衔。因为只有坐上了所谓的节度使一职,各藩镇才能获取统治地方的合法性。曾经代唐建立后梁的朱温,曾经就是唐朝的宣武节度使。

三、权反在下模式的形成

藩镇刚刚形成的时候,各募兵将领都有一定的威望,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募兵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军人的地位,特别是那些中下级武官,因为节度使为了控制全军,就不得不依赖于中下级武官,所以无论在战争前,还是战争后,首领都尽可能地对这些武官保持恭敬。为了防止这些武将变心,首领就不得不对他们大行封赏。

当然,这种情况只是一个循序渐次的过程,后梁时期,各地节度使还是基本保持了唐末藩镇割据的情况,但随着后唐的建立,它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后唐以后,权反在下已成常态,在五代军事体制下,皇帝为了维持自身的统治,就不得不过多依靠于那些手握重兵的将领,不管是后唐庄宗李存勖,还是明宗李嗣源,他们都曾实行过重赏。

募兵制下,将领与士兵只是一种需要的关系,他们彼此之间相互利用。将领需要士兵的忠诚,从而对他们大行封赏,不过,这也往往无法满足中下级武官的诉求。后唐庄宗就是曾经因为赏赐不公,才引起了所谓下级士兵朱守殷的叛乱。因为首领需要中下级武官的支持,所以就不得不允许他们独立控制军队。

五代时期,中下级武官常常会在旧主和新主面前面临选择,他们不会忠于任何一位首领,同时,他们也会选出能够满足自身利益的真正领袖。不管是旧主还是新主,谁给自己的福利丰厚,他们就支持谁。

四、五代军事体制利弊

五代时期的军事体制其实就是军事职业化的翻版,在这一段时期内,将帅和武将之间其实就没有所谓的忠诚关系,他们只是利用和合作的利益关系。在这一军事职业化下,各军阀之间相互混战,他们以军事实力而说话,完全没有所谓的忠孝观念。由于募兵制开了私人武装的进程,所以才导致了以后权反在下的状态。这种军事体制直到北宋的建立才被彻底根除,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国家终于走向了统一的道路,同时,文人治国传统也重新回归。

参考文献

1.(北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华书局

2.(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军中无女是真的吗?勾践想出一招,汉武帝更是发扬光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勾践最后的下场,勾践老婆被人羞辱,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

    [var1]我们知道,在古代,女人是和粮食军械一样是打完胜仗或者攻克城池后首先要抢夺的战略物资,比如最著名的靖康之变中,上万宋代妇女被金人掳走北上。行军打仗,士兵的私人生活如何解决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解决吧,这些年轻精壮的大小伙子压抑得久了,保不齐出去祸害良家妇女,如此兵民必然对立,还怎么打仗

  • 四川挖出“扁鹊墓”,扁鹊医书重见天日,千年前就有心脏移植手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都古墓发现扁鹊医书,扁鹊医书出土最新消息,扁鹊医书出土原文

    地铁下挖出千年古墓,墓中出土已经失传的扁鹊医书,以及各种失传药方,还有令人惊叹的人体经穴俑,以及一个塑料瓶。难道墓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扁鹊吗?塑料瓶又是哪里来的呢?[var1]经过研读,专家发现那些医书和药方,连当年的《史记》作者都没有读到过,专家不由感叹:“中国历史书可能又要改写了!”那么,这究竟是

  • 短命的隋朝存在感极低,为何政策却能延续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朝短命的真实例子,短命王朝隋朝是怎样的,隋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王朝

    隋炀帝在位十四年,前八年完成了几项大工程及大作为,这些事迹足以看出杨广是一位优秀的国家领导者。首先是营建东都洛阳。东都洛阳的营建,不仅让隋朝有两个国都,也让洛阳城成为东部的政治中心。其次是开凿大运河。中国的河川是由西向东流,运河的开凿不仅打通北、中、南的交通动线,配合东都洛阳,能够实质地加强东边与南

  • 杨贵妃为何生不出孩子?是唐玄宗不让,还是麝香在起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她和前夫李瑁没有生孩子,同样和后夫李隆基也没有生孩子。为啥呢?其实杨贵妃和李隆基生个孩子出来,那就比较尴尬了。这孩子遇到了李瑁该怎么称呼呢?是叫哥哥,还是得叫前爸?还是说各论各的,在玄宗跟前叫哥哥,在杨贵妃跟前叫前爸?有这么一个痛点摆在这里,想必杨贵妃发自内心也不想这样。从客观角度来说,李隆基有一堆

  • 唐朝与高句丽,百济关系的恶化及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不可否认,它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可谓是中国历史上如日中天的帝国。唐朝在完成国内的统一安定之后,希望能够稳固边疆,完成自隋朝以来君主们对东北区域的战略目标,这必然与其它东亚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摩擦。怎样处理这些矛盾与摩擦,当时的朝鲜半岛处于三雄争霸的3个国家采取了不同的策略:

  • 假如汉景帝没有平定七国之乱,是不是又会进入春秋战国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景帝七国之乱形势图,汉景帝为什么能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七国之乱历史详解

    [var1]那么假如汉景帝没有平定七国之乱,汉景帝是不是会和周天子一样,失去皇帝的权威,从此进入春秋战国那种纷乱的时代?我想,有很大可能是这样的!第一,汉朝初年,跟周朝初期的情形,是十分相似的。周武王在灭了商朝之后,由于无力管辖那么大的地盘,所以就大肆分封土地给诸侯们,这些诸侯,都是跟周武王有亲近关

  • 简述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前八位功臣,你知道都是谁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凌烟阁由著名的唐太宗李世民所建,作为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李世民为了纪念当初跟随自己打天下的诸多功臣,命阎立本在凌烟阁描绘了二十四为功臣的画像,时常前往怀旧。下面就来简述一下凌烟阁二十四位功臣的前八位。1、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是鲜卑族,少年丧父,由舅舅高士廉抚养长大。长孙无忌很早就和李世民关系很好

  • 吕不韦的毁灭之路:不是秦始皇心眼小,而是他犯了做臣子的大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吕不韦的死对秦国有什么影响,吕不韦什么时候离开秦国,吕不韦是不是秦始皇杀的

    但此时,作为一位小小的少年,嬴政还没有在历史舞台上崭露头角,无法亲政的他身边围绕着多股外戚势力。这其中,比较强势的是以养祖母华阳太后为首的楚国势力和以母亲赵姬为首的赵国势力,嬴政的亲奶奶夏太后所代表的韩国势力很快因为夏太后的去世而被清除出局。在赵国势力中,吕不韦当仁不让地充当了首席代言人的角色。[v

  • 在葬礼上笑出声有多严重?唐朝宰相说:不亚于鬼门关走一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六月,唐太宗李世民一生挚爱的观音婢——长孙皇后与世长辞,终年36岁。自13岁嫁与李世民后,两人相濡与沫、相爱一生,李世民赞誉其为"嘉偶"、"良佐"。长孙皇后生性简约,御下平和,在中华历史上享有千古第一贤后的美誉。因此,她的离世,不但太宗心痛不已,文武百官也是一片惋惜。为了表达

  • 此事观音菩萨和唐僧都打诳语了 他和唐太宗李世民都被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原著《西游记》中唐僧去西天取经没有说具体的距离,按观音菩萨的说法是有十万八千里之远,孙悟空一个筋斗的事呀,可惜唐僧取经得走着去,不然就不够虔诚,唐僧从贞观十三年从长安开始出发,一直到贞观二十七年才回到长安与唐太宗李世民再次相见。书生说的是原著《西游记》大家别说贞观年只有二十三年,咱就当有二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