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汉之争险成三国,揭秘韩信不自立的原因并不只是妇人之仁

楚汉之争险成三国,揭秘韩信不自立的原因并不只是妇人之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789 更新时间:2024/1/18 21:16:53

对于韩信来说,最佳的时期是什么时候?那一定是在项羽和刘邦相持之时。此时他两人谁都无法取胜,而韩信却消灭了项羽派去攻打他的龙且大军,由此兵力大增。此时的韩信无异于一个香饽饽,项羽和刘邦都想他帮自己一把,韩信处于三岔路口,他该怎么办?

此时,有两人游说他,一位是项羽派去的武涉,韩信自然而然的拒绝了,毕竟项羽终究是敌人,战场投递始终说出去还是不好听,而另一个人则是蒯通,此人是武涉立场完全不同,因为武涉代表的是项羽,所以所言之词皆为从项羽集团利益出发,而蒯通则不同。

[var1]

蒯通(剧照)

蒯通本是韩信之谋士,出发点自然在韩信这边,也更是在自己这边。所以蒯通劝说韩信脱离刘邦,鼎足天下。

他的观点主要有四点:

一、楚汉相争三年,谁也无法吞并对方,故韩信方似乎就成了决定性因素。帮谁则谁胜。

二、刘邦本是那背信弃义之徒,从张耳、陈余之辈就能见一二。

三、从古至今,狡兔死走狗烹之事屡见不鲜,而功高盖主之人下场更是惨不忍睹。

四、三家鼎立,此乃千古难遇之事,何不乘势而起成就一番霸业?

不难想象,这是和韩信摆下了多大的难题,他沉寂了几天,在仔细思考之后,他认为自立山头的风险太大,而且失败的可能性也非常大。事实上,韩信也的确是十分谨慎之人,他一生作战从没战败,做任何事都是三思后行,足以证明他并非冒失鬼,而蒯通之言也的确已经打动了他,可韩信最后还是没有迈出那一步,他究竟在害怕刘邦什么?

[var1]

韩信(剧照)

把故事回到若干年以前,刘邦曾经问过韩信能够带多少兵的问题,韩信当时说刘邦只能带十万人,而自己却是多多益善。刘邦又问他,为什么我能擒你?韩信回答说:“陛下不能将兵而能将将,而且这种能力是天授非人力也”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能识人、用人、控制人”。从古到今,能把这三条做好的帝王很少,而刘邦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是真的能够把张良萧何、韩信这群人玩转的。遇事之时直接把这群人叫在一起,一句“为之奈何”直接解决问题。

细细想下刘邦和韩信的三次关键性事件,我们就能明白刘邦为什么能够控制住韩信了。

一、韩信大破魏王豹,平定魏、代等地后,刘邦派人尽收其精兵,只给韩信留下了几万渣渣去和赵国几十万大军厮杀。

二、韩信大破燕赵后,刘邦突然驰入韩信军营,到其营帐收走兵符印信,此时韩信竟还在睡梦中。

三、垓下之战后消灭项羽后,刘邦以突然的手段夺去了韩信的大军。

第一次是比较正常的,后两次实在耐人寻味。这么大一个统帅,居然连自己的卧室都看不住。这还是那个谨小慎微的韩信吗?只有一个解释,韩信身边布满了刘邦安插的眼线。

[var1]

刘邦(剧照)

与其说刘邦太高明,不如说韩信情商太低,连自己手下的人都控制不好。刘邦后来想整治整治韩信,陈平就给他出主意。要以皇帝狩猎,诸侯来见皇帝时的名义,在见面时突然袭击抓住韩信。按常理,这是个很危险的计划,因为韩信是个武将,即使他的大军已经被刘邦剥夺,但他余下的军力也是精兵,以韩信之能力,谁制住谁还不一定呢。

比较像樊哙这样的大将也是韩信的粉丝,更别说一般的将领了,可是就在擒住韩信之后,韩信的部下居然没有做出一点点反应,这也实在证明了刘邦其实已经把韩信的部下控制得非常好了。

由此可见,韩信想要自成势力首先连他手下的这一关都过不了,即使他冒险独立,也注定要失败,所以,韩信最终也未能成为第三个势力,并不是因为韩信的妇人之仁,而且韩信知道根本就不能为之。

感谢[来看我]关注支持,关注

@历史有话讲

[kiss]每天更新历史故事[心],探秘历史,正确诠释历史人物形象。

更多文章

  • 《三国机密》司马懿是个宠弟狂魔 千里寻弟只为保证他的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最可怕的一段话,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大哭,三国机密司马懿刘平

    杨平的身世还比较曲折,他本是汉灵帝的儿子,他的生母王美人害怕杨平遭到皇后的迫害,选择把杨平送出宫,过平凡快乐的日子。杨俊抚养了杨平,后杨平被寄养在更为安全的司马家。但是杨平的哥哥刘协的身体越发不好,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若自己去世的消息被世人所知,那么孱弱的汉室可能会面临覆灭,所以他需要杨平顶着自己的

  • 楚怀王熊心:一个决定了楚汉之争走向的历史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楚怀王熊心简介,楚汉楚怀王,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的关系

    楚怀王的出场危急时刻,秦将章邯力挽狂澜,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就集中兵力收复了三川、颍川、南阳等叛乱之地,消灭了陈胜吴广的张楚政权,一时间,几乎陷入灭亡的秦国政权迎来了短暂的回光返照。平定了张楚政权后,章邯大军开始着手平定其他地区的叛乱。而项梁起兵之后,并不急于扩张,而是致力于对江东地区的巩固和建设,

  • 汉献帝刘协如何看待刘备称帝这件事?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是在刘协死之前称帝的吗,汉献帝和刘备谁更厉害,汉献帝没死刘备就称帝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曹丕称帝,封刘协山阳公。《后汉书》记载,山阳公位在诸侯王之上,可以受诏不拜,食邑一万户,依然享受天子待遇。东汉后期的政治体制属于外戚和宦官二元执政,而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共主,这一点在汉献帝即位前就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改变。皇帝所能做的,无非是利用宦官除掉外戚,或用外戚压制

  • 工地上意外发现两座战国大墓,没被盗,发掘后令考古人员惊喜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建筑工地挖出战国古墓,三门峡市发现战国墓葬群,5000年前大墓考古发掘

    2011年4月的一天,安徽六安市城东某工地上,工人们在施工时意外挖出了颜色特别的泥土。周围的土壤基本都是深黄色的,工人们挖出的泥土却有几种不同的颜色。工地上的管理人员见状,心里“咯噔”一声,怀疑他们这是挖到古墓,于是连忙叫停施工,并通知了当地政府。该市文物局派出的考古小队赶赴现场勘测后发现,挖出来的

  • 完成“灭六国”一统华夏的,不是秦始皇,而是汉朝的这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一扫六国一统中原,秦始皇灭六国时期的历史,秦始皇灭六国的将军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尽管秦朝国祚不过二世,但“车同文,书同轨”的行为,正式让华夏走向一统。但需要说明的是,终秦一朝,六国的反抗力量都没有灭绝,反而此起彼伏。[var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秦朝只是从版图上完成了一统,并未真正获得华夏整体的“民族认同”。齐楚燕韩赵魏在被秦朝灭国之际,上至王公贵族,下

  • 唐宫燕狠人盘点:武则天、韦皇后、太平和安乐谁更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宫燕武则天霸气片段,唐宫燕安乐,韦皇后和安乐公主与武则天的关系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但这句话并不适用于剧中的武则天。武则天为了寻找合适的继承人,为了让自己的国家永久化,强迫自己的子女互相残杀,相当残忍。老话说得好,夫妻本是同林中鸟,大难临头各自飞。按理说,这是夫妻关系最普通的写照。我没想到魏如昀这个恶毒的人会默许女儿杀死自己的丈夫,并通过各种手段除掉自己的私生子。

  • 萧皇后到底有多“天赋异秉”?侍6位皇帝,丈夫杨广遗言,字字锥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萧皇后倾国倾城,却背负了太多骂名!她贵为西梁嫡公主,却被父皇抛弃,扔给舅舅寄养。只因为江南旧俗,2月生的子女不吉利。虽说舅舅是皇亲国戚,可他一穷二白,萧皇后跟着他,备尝心酸,比粗使丫头还苦。然而,她拥有皇家血脉,注定不会庸庸碌碌,了此一生。14岁的晋王杨广,专门挑她做王妃。婚后,互为初恋的二人,竟惺

  • 武人当道多叛乱——浅谈五代十国的军事制度体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军人的地位要普遍高于文官,这一时期,权反在下已经成为了常态,几乎每年各朝都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叛乱。这一军事职业化的时代,完全就没有忠孝仁义的观念,直到北宋的建立,五代军事职业化才被彻底打破。那么,五代十国军事化是怎样产生的?一、军事职业化的开端五代军事职业化,是延续了唐朝的藩镇割据。而地

  • 古代军中无女是真的吗?勾践想出一招,汉武帝更是发扬光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上勾践最后的下场,勾践老婆被人羞辱,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

    [var1]我们知道,在古代,女人是和粮食军械一样是打完胜仗或者攻克城池后首先要抢夺的战略物资,比如最著名的靖康之变中,上万宋代妇女被金人掳走北上。行军打仗,士兵的私人生活如何解决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不解决吧,这些年轻精壮的大小伙子压抑得久了,保不齐出去祸害良家妇女,如此兵民必然对立,还怎么打仗

  • 四川挖出“扁鹊墓”,扁鹊医书重见天日,千年前就有心脏移植手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成都古墓发现扁鹊医书,扁鹊医书出土最新消息,扁鹊医书出土原文

    地铁下挖出千年古墓,墓中出土已经失传的扁鹊医书,以及各种失传药方,还有令人惊叹的人体经穴俑,以及一个塑料瓶。难道墓主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扁鹊吗?塑料瓶又是哪里来的呢?[var1]经过研读,专家发现那些医书和药方,连当年的《史记》作者都没有读到过,专家不由感叹:“中国历史书可能又要改写了!”那么,这究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