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如何面对输赢胜负,看看杜牧怎么说

如何面对输赢胜负,看看杜牧怎么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363 更新时间:2024/2/9 8:42:14

杜牧写过一首诗,名为《题乌江亭》。乌江亭位于乌江浦,传说楚汉相争,项羽自刎于此。后人建造一座亭子,纪念项羽。杜牧寻访古迹,来到这里,望着乌江水奔流不息,感慨万千。

这首诗很有意思,杜牧没有描写乌江亭周边的风景,一上来就直抒胸臆,发表议论。从这个细节能够推测出,他有多么激动,多想和大家分享他的心得体会。到底是多么重要的想法呢,他想到了如何正确面对输赢胜负。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秦末起义不断,项羽和刘邦的势力最大,都有夺得天下的机会。不过项羽这个人骄傲自负,不听取谋士的意见,自鸿门宴后一步步走向灭亡。刘邦重用韩信,设下十面埋伏,逼迫项羽自尽。传说,项羽被困乌江边的时候,有一人驾着小舟劝项羽逃走,他无颜面对江东父老,羞愤而亡。后人谈论此事,往往会夸赞项羽是大丈夫、真豪杰。

杜牧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出自己的看法。首先,胜败乃兵家常事。比如春秋时期吴越争霸,勾践被俘。勾践卧薪尝胆,最终灭了夫差。倘若勾践战败之后,自杀而亡,那就真的灭亡了。其次,能够忍辱负重的人,才是真正的男子汉。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晋国重耳因骊姬之乱逃亡在外。他始终没有放弃,最终成为春秋霸主。

如果项羽真的是霸王,他应该卷土重来。江东子弟人才众多,他在江东威信很高。如果他没有自杀,历史也许会改写。杜牧一针见血指出问题关键,同时暗示项羽必败的结局。因为项羽不能正确面对成功失败,不能随机应变,只凭着勇气武力去争夺天下。从这个角度看,项羽太不成熟。他是英雄,但他不是一个优秀的统治者。

杜牧很含蓄,他没有直接批评项羽,只是含蓄表达自己的观点。杜牧知道人们对项羽的形象已经有了固定印象,他无意推翻人们的看法,他只是提出另外一种观点。懂他的人,自然就懂了。倘若不懂,也不会引起强烈反对。

这就是杜牧高明的地方,他在史学研究方面有很高成就。他知道,有一些研究成果未必可以被大众接受。他通过写诗,慢慢渗透他的观点,引导大家用客观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千万不要人云亦云。

拓展阅读

看见园林美景,竟然不请自来,没想到他是这样的人

早春时节,送别友人,李白《劳劳亭》

送别同年,字字真情,韩愈《秋字》

醉酒之后,凝望长江,留下一首词

更多文章

  • 贞懿王高保融:服了,我爸爸比刘邦还无赖,我爷爷比朱元璋出身低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枭雄并起的五代十国时期)时间不算长,遍地是大王。如果说起五代十国时期声名最为狼藉的皇帝,我想大多数人可能会想到的是朱温,或是石敬瑭。朱温之奸诈,不亚于曹操,并且,他比曹操更为狠辣。悖主弑君,覆灭大唐,他的权力之路沾满了罪恶的鲜血。这是一个狠人,也是一个坏人。而拱手将燕云十六州奉送给契丹的石敬瑭同志

  • 南北朝北魏皇帝列表,从拓跋珪开国到拓跋焘一统北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北魏十六个皇帝世系表,南北朝历史讲解拓跋焘,大魏拓跋王朝的历史

    自东晋灭亡后,替代它的依次是宋齐梁陈,北朝替代苻坚的,则是北魏、北齐、西魏和北周。其中北朝第一个王朝北魏的皇帝很多,对后世的影响力很大,咱们要聊的,就是北魏最关键的从开国到一统北方的前三代皇帝,他们分别是拓跋珪、拓跋嗣和拓跋焘。当初苻坚灭鲜卑人的代国之后,把一个小孩放在了家中寄养,他就是拓跋珪。后来

  • 马未都:宋朝是唯一超过三百年的朝代,连汉朝都不能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到今天已经有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五千多年中,各个朝代都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形成了自己朝代的文明,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添砖加瓦。比如说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留下了浩瀚伟大的工程成果——秦始皇陵;再比如说唐朝涌现出的很多著名的诗人,留下了无数的文化瑰宝。在上下五千年的各个朝

  • 刘宋诸帝:不被承认的短命皇帝刘劭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潘淑妃(?-453年)于是每次羊车到了门口,羊儿总是舔着地面不肯离去,刘义隆终于感动地说:“羊尚且为你徘徊,何况人呢!”这样,潘淑妃“爱倾后宫”。可是,皇后袁齐妫却不高兴了,她在刘义隆还是个宜都王时就嫁给了他,先替他生了长女刘英娥,即东阳公主;后来又生下长子刘劭。由于娘家比较穷,皇后经常向皇帝请求资

  • 如果五虎上将全被曹操生擒,受封的官爵,能否高于五子良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将军并不一定都是忠于国家和人民的,在残酷的战争中。如果将军兵败被俘,在面临诱惑和威胁的时候,保守估计至少有一半的人都会投降。在人尽皆知的三国演义中,要是闻名于世的五虎将被曹操生擒。应该会有这么三个人会投降,那他们被曹操收入帐中后,获得的地位是否会高于五子良将?被俘虏过的五虎将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

  • 刘宋诸帝:刘昱与刘准,又是两个小皇帝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七月初七是乞巧节,刘昱带着一班侍从乘着露天无篷车,先往宫城内的一个小山岗比赛跳高,接着又逛了一座尼姑庵,夜晚再到新安寺偷了一只狗,杀掉煮熟后吃狗肉、喝美酒,玩得好不开心。及至醉醺醺地入睡前还吩咐杨玉夫:“替朕细细观察,织女什么时候渡过银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观察到了,就立即叫醒朕;观察不到,明天就杀掉

  • 万石君石奋:刘邦的小舅子,四朝元老,堪称西汉最小心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石奋刘邦小舅子,西汉的石奋是谁,石奋与万石君关系

    在汉朝有这么一个家族,靠着小心谨慎得以显贵,最终做到一门五高官、父子俱千石,这就是石家。石奋当官:抱上大腿,少年发迹万石君名奋,其父赵人也,姓石氏。赵亡,徙居温。高祖东击项籍,过河内,时奋年十五,为小吏,侍高祖。—《史记》石家的领头人石奋是位历经四朝的元老(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万

  • 偏心的李世民,只偏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哪怕造反也原谅!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恪英果类我……’。”记载的这段是什么意思呢?皇上担心怀疑李治有些仁慈软弱,在私底下偷偷和长孙无忌说,李恪这孩子像我一样英勇,我想立他,你觉得怎么样?没几天又对李恪说:“……霍光折简诛之……”父子虽然是至亲关系,但是如果有罪过,就按照法制

  • 原创历史上消失的民族——匈奴人与匈奴帝国(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游牧民族。战国时游牧在燕、赵、秦以北。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在一世纪末为汉所败,西迁。南匈奴附汉,东晋时曾先后建立前赵、夏、北凉等政权。匈奴之中,包含了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突厥语族、叶尼塞语系、乌拉尔语系,印欧语系中的吐火罗语族、伊朗语族,与汉藏语系的成员。成

  • 央视热播《中华战争通史》安史之乱一:盛唐红颜的落寞与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战争通史》京商策划发行百集历史战争纪录片《中华战争通史》之安史之乱上线央视老故事频道播出!爱奇艺平台抢先观看!安史之乱(一)——1月10日安史之乱(二)——1月17日安史之乱(三)——1月31日安史之乱(四)——2月7日安史之乱(五)——2月14日人文纪录栏目周二12:04首播周二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