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多尔衮有11个王妃,后代如何?只留下一个下落不明的女儿

多尔衮有11个王妃,后代如何?只留下一个下落不明的女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602 更新时间:2024/2/7 7:28:09

说到多尔衮,人们大多只关注他带领八旗入关定鼎中原的功绩,却很少提及他的子孙后代,这位叱咤清初风云的一代枭雄,后代如何?很遗憾,他只有一个下落不明的女儿。当然,也有一个过继来的养子。

1、少年丧母的和硕额真

天命五年(1620年),大金国发生了一起重大的政治事件,这一年,大贝勒代善被废掉太子之位。随后,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德格类、岳讬、济尔哈朗、阿济格多铎、多尔衮被立为和硕额真,满洲共议国政体制形成。

此时的多尔衮只有八岁,他的弟弟多铎更是才只有六岁,竟然跻身于参预国政的和硕额真行列。

实际上,代善之废与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有很大关系。阿巴亥是努尔哈赤第四任大妃,当年以11岁的幼龄嫁予努尔哈赤,受尽宠爱,生下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名幼子,并在继妃富察氏去世后,坐上了大福晋的宝座。

随着努尔哈赤的老去,他开始对后事进行一系列安排,“等我百年之后,我的诸幼子和大福晋交给大阿哥收养”,代善确立了汗位继承人的地位,并且还肩负起照顾努尔哈赤幼子和大福晋的职责。正是这句话,给了阿巴亥一种明确的指向,自己的前程关系于代善之手。

接下来,大福晋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接触更加频繁,以致发生了天命五年的告发事件,努尔哈赤小妾德因泽告发大福晋阿巴亥与大贝勒代善关系暧昧。查证后,努尔哈赤下令将阿巴亥休弃,并废黜了代善的太子之位。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尔哈赤病逝于沈阳。令人没想到的是,随即代善、皇太极等王公贝勒拿着莫须有的遗诏命大妃阿巴亥为大汗殉葬,即使阿济格、多铎各领一旗,努尔哈赤也明确提到要讲手中的牛录留给多尔衮,但多尔衮三兄弟毕竟年纪尚小,不能与功勋卓著的兄长们相争。

为了换取这些王公贝勒对儿子们的照顾,阿巴亥以身赴死,这一年,多尔衮只有14岁。皇太极继位后,为了实现自己南面独尊的目的,对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不断打压,对济尔哈朗、多尔衮等几个年轻的兄弟加以器重,多尔衮迅速成长为一名睿智的八旗统帅,赐号“墨尔根代青”,意为聪明的统帅。

2、拥立幼主的摄政王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突然崩逝于清宁宫,临终前未指定继承人。随后,满清权贵围绕皇位继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交锋。

当时最具有争夺资格的有两人,一个是睿亲王多尔衮,另一个是肃亲王豪格

多尔衮背后有两白旗将领,以及两个兄弟阿济格、多铎的支持,无疑代表着当时八旗最强大的势力。不过,豪格也不遑多让,他本身是皇太极的长子,正蓝旗主,又有父亲所留的两黄旗的支持,是足以与多尔衮相抗衡的另外一股强大的力量。

两个人的态度对局势有着重要影响,一个是有两红旗背景的礼亲王代善,另一个便是镶蓝旗主郑亲王济尔哈朗,虽然这两股势力没有登上皇位的可能,但他们也没有作出明确支持,似乎更倾向于中立。因此,一时之间,竟出现了僵持的局面。

如果多尔衮强行继位的话,很有可能就会出现祸起萧墙的局面,毕竟两黄旗大臣已经剑拔弩张,明确要以先帝之子继承皇位。无奈之下,多尔衮便退了一步,提出由第九子福临继承皇位,如是,年仅六岁的顺治帝就这样产生了。

这一方案暂时维护了满洲贵族势力均衡的状态,多尔衮也借此机会,获得摄政王的职位,势力进一步扩大。

3、子嗣稀薄的皇父摄政王

顺治五年末(1648年),多尔衮权势日盛,又向前进了一步,变成了皇父摄政王,甚至“所用仪仗、音乐及卫从之人,俱僭拟至尊”,甚至此时的摄政王诏谕,多尔衮都自称为“朕”了,俨然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皇帝。

可即便如此,多尔衮始终都没有走出那一步,为何呢?或许与其子嗣稀薄有一定的关系。

多尔衮究竟有多少妻妾,谁也不知道,根据相关史料显示,至少有11个是记录在册的。在这11个妻妾中,有几个我们不得不说一下。

多尔衮13岁那一年便迎娶了一位福晋,她是科尔沁部明安贝勒的孙女,吉桑阿尔寨之女。这位早年嫁给多尔衮的蒙古女子后事几乎没有记载,她根本就没有获得嫡福晋(正妻)的地位,因为多尔衮的正妻是另一个来自科尔沁的女人。

她就是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是科尔沁郡王索诺木(孝庄的兄长)与科尔沁大妃的儿子,也就是孝庄的侄女。她在天聪九年(1635年)嫁给了多尔衮,并在第二年被封为和硕嫡福晋,成了多尔衮的正妻。

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女子虽然只活了二十多岁,但却在死后被追封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甚至在多尔衮死后被短暂追封为敬孝忠恭义皇后。不过,多尔衮的这位正妻也没有任何生育记录。

此外,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敬孝忠恭正宫元妃刚去世不久,多尔衮便将肃亲王豪格的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娶进了门,成了多尔衮的五娶福晋,这位博尔济吉特氏不是别人,她正是敬孝忠恭正宫元妃的妹妹。

这些出身蒙古贵族的福晋们,没有一个能为多尔衮生下儿女。不过,多尔衮确实有一个记录在册的女儿,名叫东莪,据说是多尔衮的小妾李氏所生,这位李氏是朝鲜宗室李什绪之女。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逝于喀喇城,随即遭到顺治帝清算,顺治帝下令将多尔衮的女儿东莪和养子多尔博交由信郡王多尼看管。

因多尔衮无子,便将弟弟多铎的儿子多尔博收为养子,信郡王多尼也是多铎的儿子(长子),将东莪、多尔博交由多尼看管,可见皇室对多尔衮这唯一的血脉还是留有一定余地,而且,这两个孩童也没有被削除宗籍,他们依然是皇室成员。

但是,这竟然是东莪在史料的唯一记载,此后,这位多尔衮唯一的血脉便没有下文,她结局如何?是早逝,还是被嫁到了什么地方?

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有一座恪靖公主府,根据《公主府志》记载,这里曾有一位据说是多尔衮的曾外孙女居住过,虽然只是地方记录,可信度并不是百分之百,但它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指向,多尔衮的女儿东莪,很有可能被嫁到了蒙古。

清初立国之际,满蒙联姻非常频繁,有大量宗室女被远嫁到蒙古,顺治帝绝不会将这个妹妹放在自己身边,看到她就会想到令自己产生阴影的多尔衮,因此,东莪很有可能被顺治帝嫁到了蒙古。

子辰说:

多尔衮是清朝历史上一位具有争议性的人物,虽然落得被清算的下场,但他的功绩是被肯定的,就像乾隆所说的“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大业,厥功最著”。

然而,这位曾叱咤大清政坛的摄政王却子嗣稀薄,唯一的女儿东莪也下落不明,不得不让人为此感到惋惜。不过,从当时的形势来看,即使多尔衮子嗣兴旺,也躲不掉被清算的下场,这样一看,还不如没有罢了,反倒是无牵无挂,至于功过是非,只待后人去评论吧。

参考资料:《清史稿》《太宗实录》《公主府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顺治狂生三个儿女,姓氏却让人疑惑不解,专家:真相大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顺治只活了23岁却有14个孩子,500万元的顺治通宝铜钱,顺治与董小宛

    1、顺治帝的儿子顺治六岁登基为帝,二十四岁去世,在位十八年,在这十八年里,他先后纳了37位后妃入宫,其中包括四位皇后,七位正妃,九个庶妃和十七个格格。这37个女人一共为顺治生了八子六女共14个儿女,我们来看一下。首先是皇子。顺治帝的长子名牛钮,此子生于顺治八年十一月初一,当时顺治才不过14岁(13周

  • 秘密立储从雍正开始,最后一个秘密立储的皇帝是谁?答案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秘密立储始自雍正皇帝康熙皇帝晚年,围绕着谁是下一任皇帝,皇子们展开激烈厮杀,最后阴狠刚毅的四阿哥胤祯胜出,成为雍正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王夺嫡”。雍正即位之后,鉴于父亲晚年的种种乱象,也为了皇家兄弟之间不再为争权拼得你死我活,才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把立储密诏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老皇帝

  • 不输梁启超先生的开国将军,四个儿子全是将军,一生为国奉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张震,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各大重要战役。于这些战役中,张震是几经面临生死。在抗日战争中,在张震的率领下将淮北地区巩固,建立一个顽强的抗日根据地。于抗日战争结束后,张震作为一个军事后勤,对于加强军事建设,以及能力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国家而言,他是一个重要的中

  • 瓜农卖给乾隆一西瓜,并教乾隆如何吃瓜,走后却下令:杀了瓜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一生中总共六次下江南,其实南巡的好处也不少,可以了解江南的风俗人情,还能发掘人才,对东南各省的进一步加强统治有很大作用。不过最主要还是可以散心玩乐。要知道,皇帝经常处在深宫大院里,而且国务繁忙,这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虽然出了皇宫,但是乾隆南巡期间的生活质量一点也不比皇宫差,吃穿用度,都是很讲究的

  • 民国最后的才女数学0分却被北大录取,还有一段时髦跨国婚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张充和张充和11个月大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了安徽老家的叔祖母当孙女,一直到16岁叔祖母去世了才回到父母身边。虽然早早就离开了家人,但是这位养祖母却是对小充和宠爱有加,言传身教大家闺秀的风范,并花重金请名家大师做家教,悉心栽培。张充和天资聪颖,4岁就会背诗,6岁识字,儿时的闭门苦读为她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 沈琼枝逃婚自立,读《儒林外史》四十回-四十一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沈琼枝是常州人,她母亲早逝,他的父亲沈大年是个贡生,做馆为生,萧云仙在青枫城给孩子办学校,请的就是在青枫城做客的沈大年做先生。萧云仙到南京做守备时,碰到沈大年送女儿到扬州结婚。萧云仙道了恭喜,送了贺礼,然后告别,沈大年带着女儿租住在旅店,本来以为盐商会按照正式礼仪迎娶女儿,不料宋为富只是派了顶小轿子

  • 他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留着清朝的辫子,科专家却表示:疑点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尔衮的十世孙,历史上多尔衮的子女,多尔衮的兄弟及后人下场

    他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留着清朝的辫子,科专家却表示:疑点重重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人们非常的重视规矩,也有很多的传统需要遵循,比如说他们总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还有着不剪头发的习惯。而满清人就有这样的传统,由于当时满清人生活在关外,所以经常骑马射箭,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辫子留了起来,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 他是民国第一巨匪,强娶72个姨太太,最后死在自己的女人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桂堂是放羊娃出身,为匪近30年间,手下土匪最多时达3万之众,是流窜华北的第一巨匪。他一生当中,跟过孙美瑶、交过张宗昌、耍过韩复榘、投过阎锡山、靠过张学良,又掘了韩复榘祖坟、当过国民革命军师长、干过皇协军司令、最后成了铁杆汉奸。 刘桂堂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数万民众死于他的匪帮。凡是被他看

  • 一场火山爆发致9万人丧生,还加速清朝衰败,沦为列强宰割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火山喷发历史,太平洋火山爆发死了多少人,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死了多少人

    大清帝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就走了下坡路。朝廷人浮于事、因循迂腐。百姓生计凋敝、穷困潦倒。国势日渐不振,最终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走向屈辱,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嘉庆道光两朝可谓是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可称为“嘉道中衰”。从财政上看,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大清国库积蓄为8182万两白银,但

  • 民国才女钱用和游山东三地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5年9月,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的《遗族校刊》第1期3卷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泰山灵岩曲阜游记》(下称游记),作者是该校校董会秘书钱用和。2011年,《钱用和回忆录》出版,这才让人对这位民国才女的生平经历有所了解。钱用和(1897—1990年),又名禄园,字韵荷,江苏常熟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