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民国最后的才女数学0分却被北大录取,还有一段时髦跨国婚姻

民国最后的才女数学0分却被北大录取,还有一段时髦跨国婚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04 更新时间:2024/2/7 7:27:51

充和

张充和11个月大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了安徽老家的叔祖母当孙女,一直到16岁叔祖母去世了才回到父母身边。

虽然早早就离开了家人,但是这位养祖母却是对小充和宠爱有加,言传身教大家闺秀的风范,并花重金请名家大师做家教,悉心栽培。张充和天资聪颖,4岁就会背诗,6岁识字,儿时的闭门苦读为她奠定了深厚的学功底。

张充和

回到苏州后,因为年生活于闭塞的安徽,张充和与其他兄弟姊妹玩不到一块儿去,三个姐姐喜欢时髦的新玩意,爱读托尔斯泰,张充和则更喜欢一个人读书写字。但姐妹们有共同的爱好——昆曲,张充和常与大姐张元和在《惊梦》中唱对手戏。

戏装张充和

19岁时,张充和被北大破格录取,当时北大有数千名学子前去应考,张充和国文考了满分,但是却对数学一窍不通,考了个“鸭蛋”,老师惜才,力排众议破格录取了她,当时中文系除了她只录取了一个女生,可见竞争有多么激烈。

但三年后,张充和患上了肺结核,被迫退学,病好了抗战也爆发了,张充和因此没拿到北大的学位。

侵华战争爆发后,张充和随着张兆和一家西迁前往重庆、昆明一带,外面战火纷飞,她还在防空洞中搭建了书桌,练字读书。

在昆明的张充和

这样的才貌俱佳者当然少不了男士的追求。最出名的就是追求者卞之琳,他把自己的诗作编成册集送给张充和,这是一个诗人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情了,但张充和只把他当好朋友,卞之琳甚至采取了下跪求婚的必杀技,结果当然是惨败。

卞之琳和张充和

在张充和看来,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感情问题容不得马虎,对待感情,张充和选择了宁缺毋滥。

所幸最后她的坚持换来了对的人。1947年,张充和33岁了,遇见了携手走过一生的伴侣傅汉斯。

傅汉斯和张充和

傅汉斯是德裔美国人,精通德、法、英、意大利文学,在北大就读,与沈从文是好朋友,常常去沈从文家玩,张充和此时也住在姐夫沈从文家里,一来二去两个年轻人就认识了。

沈从文看出了两个年轻人有情况,每次傅汉斯来到他家,沈从文就立马叫来张充和,并贴心地给两个年轻人留出独处的空间。在张充和的建议下,傅汉斯把“斯”改成了“思”,意为思念汉文化。

1948年,张充和与傅汉思结为秦晋之好,沈从文的儿子虎雏开心得不得了,说:“四姨,我希望你们天天结婚,让我天天有蛋糕吃。”

结婚照

1949年1月,张充和与傅汉思赴美定居,离开了生自己养自己的祖国,张充和此时还没意识到,自己要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了。

他们在加州贷款买了房子,为了还高额的房贷,张充和在加州图书馆工作,傅汉思在加州州立大学教书。夫妻俩生活的关键字就是省钱。

为了省钱,小夫妻俩自己动手把有安全隐患的树木砍掉,省下了150元人工费。

为了省钱,小夫妻俩不喝鲜奶而喝脱脂奶粉,一年可省七十二元。

1959年,傅汉思到斯坦福教中文,收入减少了一半,生活更加捉襟见肘,没有钱看孩子了,张充和决定做全职主妇。

以元和以谟

张充和自此不仅要做饭缝补浆洗收拾卫生,还要看顾两个顽皮的孩子,更要命的是,一分钱得掰成两瓣来花,为了省钱,张充和去买胡萝卜这种“健康又便宜”的菜,也试着烹调外国人不吃的羊肝和牛腰子。

他们最害怕的是生病,美国生一次病花费巨大,有一次张充和咳嗽很严重,为了省钱没有买药,汉思心疼妻子,给她买来药品,仅仅吃了四五天,就花了八块多。

生活不仅要节流,还要开源,张充和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教电视明星学昆曲,还到好莱坞片场吹笛子,除去路费,赚了40多元。

生活再苦,张充和都没有忘记自己的爱好,汉思心疼妻子,也理解妻子,每周二和周四都让充和“放半天假”,画画写字唱昆曲,为了坚持练字,张充和去报社捡印剩的白报纸,还寄了一些给自己的弟弟张宗和,汉思批评张充和,应该给弟弟寄一些好的纸。

1979年,张充和回到了阔别已久的故土,见到了自己的兄弟姐妹,合肥四姐妹自此团聚,从此,她经常回到祖国探亲访友。

前排为张充和,左起张允和、张兆和、张元和

1986年,显祖逝世370周年演出活动上,张充和与80岁高龄的姐姐张元和同演对手戏《游园惊梦》,还邀请了卞之琳观赏。

2004年,张充和举办了自己的书画展,信手点染的仿古山水和自做诗,令人叹止。

张充和墨宝

张充和画作

张充和爱穿旗袍,家中衣橱里挂得最多的是色彩、长短各异的旗袍,2004年10月与苏州曲社的曲友们欢聚时,90岁的她面容清秀,举止优雅,身着一袭绛红色的丝绒旗袍,肩披一方黑色的披肩,仪态万方地依在雕花栏杆旁。

2004年,汉思去世了,张充和孤身一人又在这人世间徘徊了11年。2015年,张充和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妹成为绝响。

张充和被誉为民国最后的闺秀,闺秀二字名副其实,张充和幼年时能忍受闭塞乡里的无聊时光,潜心与书本对话,回到灯红酒绿的都市也能不忘初心沉浸于知识的海洋,海外的穷苦生活没有打倒她,反而把生活当作一个个游戏难关去闯,“闯关”的同时还不忘看书写字唱曲自娱自乐。面对大才子的猛烈追求依旧坚持宁缺毋滥,坚守内心等待真爱。只有这样的女子,才能当得“闺秀”二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沈琼枝逃婚自立,读《儒林外史》四十回-四十一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沈琼枝是常州人,她母亲早逝,他的父亲沈大年是个贡生,做馆为生,萧云仙在青枫城给孩子办学校,请的就是在青枫城做客的沈大年做先生。萧云仙到南京做守备时,碰到沈大年送女儿到扬州结婚。萧云仙道了恭喜,送了贺礼,然后告别,沈大年带着女儿租住在旅店,本来以为盐商会按照正式礼仪迎娶女儿,不料宋为富只是派了顶小轿子

  • 他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留着清朝的辫子,科专家却表示:疑点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尔衮的十世孙,历史上多尔衮的子女,多尔衮的兄弟及后人下场

    他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留着清朝的辫子,科专家却表示:疑点重重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人们非常的重视规矩,也有很多的传统需要遵循,比如说他们总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还有着不剪头发的习惯。而满清人就有这样的传统,由于当时满清人生活在关外,所以经常骑马射箭,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辫子留了起来,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 他是民国第一巨匪,强娶72个姨太太,最后死在自己的女人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桂堂是放羊娃出身,为匪近30年间,手下土匪最多时达3万之众,是流窜华北的第一巨匪。他一生当中,跟过孙美瑶、交过张宗昌、耍过韩复榘、投过阎锡山、靠过张学良,又掘了韩复榘祖坟、当过国民革命军师长、干过皇协军司令、最后成了铁杆汉奸。 刘桂堂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数万民众死于他的匪帮。凡是被他看

  • 一场火山爆发致9万人丧生,还加速清朝衰败,沦为列强宰割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火山喷发历史,太平洋火山爆发死了多少人,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死了多少人

    大清帝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就走了下坡路。朝廷人浮于事、因循迂腐。百姓生计凋敝、穷困潦倒。国势日渐不振,最终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走向屈辱,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嘉庆道光两朝可谓是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可称为“嘉道中衰”。从财政上看,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大清国库积蓄为8182万两白银,但

  • 民国才女钱用和游山东三地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5年9月,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的《遗族校刊》第1期3卷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泰山灵岩曲阜游记》(下称游记),作者是该校校董会秘书钱用和。2011年,《钱用和回忆录》出版,这才让人对这位民国才女的生平经历有所了解。钱用和(1897—1990年),又名禄园,字韵荷,江苏常熟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女

  •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曾国藩的三次跳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小妾照片,曾国藩1至40集播放,曾国藩最励志的句子

    曾国藩的发迹就是从组建湘军开始的,书生掌兵,并非想大家相信的那么容易,曾国藩的沙场征战之路非常坎坷。湘军初兴之时,就被迫前去直面顶峰的太平军,后果可想而知,屡战屡败。 曾国藩曾经因为湘军的大败,三次花式跳水(当然都没死,不然就没有所谓的曾圣人了)。曾国藩为什么会选择跳水自尽?而且都是跳而不死,当然

  • 清朝统治者对绿营军态度很是暧昧,既是加以利用,同时又加以控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兵者,国之利器,它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帝国皇朝。兵制"为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统称,它随着国家的出现、军队的产生应运而生,是统治阶级意志在军事上的集中体现,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中国兵制起自夏朝初年,在四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加之长期频繁激烈的战争影响,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商周实行"师

  • 清朝时英国为何甘愿放弃地理位置优越的舟山,而选择“小渔村“香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至此,世界列强纷纷参与到瓜分中国的“游戏”中,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暂先不提这令人痛心的国耻承载了多少民族的伤痛,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深究,为什么英国选择香港作为他们在中国的殖民地?一、英国用“鸦片”打开了东方的大门开始瓜分中国领土清朝时期,部分英国商人在中国贩卖鸦片,鸦片在中国大地盛极一时,吸

  • 曾国藩做人的大智慧,不要忽视这个问题,要不然后果承担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小妾照片,曾国藩1至40集播放,曾国藩十六字真言

    不积善,就不足以成就显赫的名声;不积恶,就不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小人以为小的善行没什么用,不去做;以为小的恶行没什么坏处,不想办法去除。长此以往,恶行累积,终于到了不可掩盖的地步,罪恶太大,连解救的办法都没有了。蜀汉皇帝刘备留给儿子刘禅的遗言中那句著名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也是

  • 民国国葬第一人,葬礼千人冒雨送行,孙中山亲自为其写挽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中山为谁写过挽联,孙中山葬礼视频,孙中山

    虽然他的人生只有短短34个春秋,但他的辉煌史永远被铭记,他把自己人生价值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义无反顾扛起民族独立的大旗,为加速中国封建制度的消亡,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蔡锷投笔从戎 立志流血救国1882年,蔡锷出生在湖南宝庆,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蔡锷成绩非常优秀,梁启超对蔡锷十分赏识,对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