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秘密立储从雍正开始,最后一个秘密立储的皇帝是谁?答案你想不到

秘密立储从雍正开始,最后一个秘密立储的皇帝是谁?答案你想不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889 更新时间:2024/1/19 16:32:14

秘密立储始自雍正皇帝

康熙皇帝晚年,围绕着谁是下一任皇帝,皇子们展开激烈厮杀,最后阴狠刚毅的四阿哥胤祯胜出,成为雍正皇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九王夺嫡”。

雍正即位之后,鉴于父亲晚年的种种乱象,也为了皇家兄弟之间不再为争权拼得你死我活,才确立了秘密立储制度:把立储密诏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老皇帝去世后,大臣和皇子们去匾后把遗诏取出宣读,谁是新皇帝,一看便知!

这是一个很不错的主意,体现了波谲云诡的宫廷争权的高度政治智慧:你们都别猜,我说谁上谁就上,还得等我死了——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最后一个被秘密立储的清帝咸丰皇帝

秘密立储制度就这么确定下来了,一代一代往下传,但传着传着传不下去了。到清文宗咸丰皇帝的时候,他只有载淳一个儿子,也不用秘密立储,横竖就他了!是为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年纪轻轻不学好,弄了一身杨梅大疮,把自己玩死了,死时很年轻,连个儿子都没有,他妈慈禧太后做主,抱了和同治皇帝同一辈份的侄子兼外甥载湉进宫当皇帝,是为光绪皇帝,这也用不着秘密立储;光绪皇帝死时也没有儿子,慈禧太后又抱了醇亲王载沣的儿子溥仪入宫为帝,是为清朝最后一任皇帝宣统。

也就是说,从咸丰往后,就没有秘密立储这回事了。咸丰皇帝是清朝最后一个被秘密立储的皇帝,而干这事的是咸丰他爹道光皇帝。

光绪皇帝

这话说得对,但也不对。道光皇帝是最后一个实施了秘密立储的皇帝,前面要加上一个词:清朝。因为清朝之后,还有一位大皇帝效法雍正等人,通过秘密立储确定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人是洪宪皇帝袁世凯。

就在袁世凯冒天下之大不韪实施洪宪帝制时,就在盘算谁当这个太子,以及通过什么办法来立储。谁当太子好说,“大阿哥”袁克定是长子,又是“嫡出”,这个太子之位没人和他争,他才华横溢的弟弟袁克文不仅不想当皇子,连他父亲袁世凯当皇帝都反对,写诗讥讽:绝怜高处多风雨,莫到琼楼最上层。

袁世凯

尽管袁世凯已经定了袁克定为太子,但样子还是要做做,他决定效仿雍正皇帝,秘密立储。现在紫禁城由清朝小皇帝溥仪住着,自然不能把立储诏书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怎么办呢?这点小问题难不住袁世凯,他采用了“嘉禾金简、金匮石室”的办法:把新皇的名字书写在“嘉禾金简”上,然后把“嘉禾金简”再藏在“金匮石室”中。“嘉禾金简”就相当于立储遗诏,“金匮石室”就是乾清宫那块“正大光明”匾!

果然是好办法!

乾清宫“正大光明”匾

为了这个秘密立储计划,老袁真是费了吃奶的劲,花了不下十万大洋。所谓“金匮”,实际就是一个镀金的大铜盒子,长3.5尺,宽2.5尺,高0.5尺,“金匮”上有锁,打开之后就是“嘉禾金简”,简言之,就是写有新帝名讳的密诏,只不过这份密诏是一片薄薄的金箔,纯金的!

嘉禾金简准备好之后,放入金匮,再将金匮放进石室之中,石室位于中南海九曲亭万字廊内,密封,上锁,将石室胶封,固若金汤,大功告成——遗诏绝对不会被泄露,除非用TNT炸开。为郑重起见,袁大头又是上香,又是祭祀,外加虔诚祷告,做得有模有样。我们有理由相信,袁世凯当时一定是怀着极为庄重、极为虔诚的态度跪在那里喃喃自语的,因为他绝不止是想当普通皇帝,他是想当一位千古一帝,一位象秦皇汉武唐宗,至少也是康雍乾那样的千古一帝,他相信他是中国人民的唯一选择,他的皇帝梦可以传之千秋万代,长眠不醒。

段祺瑞

然而,天算不如人算,袁世凯的皇帝梦只做了83天,他大开历史倒车、悍然称帝最终遭遇惨败,不仅遗臭万年,而且自己也在全国人民的唾骂声中尿毒症发作,羞愤而亡。死前已经由皇帝改回了大总统,现在,袁世凯死了,谁将是中国的新老大?

其实,事情原本不用这么复杂,一切都已经有了定论。如果袁世凯还是皇帝,自然是皇储袁克定上位;如果袁世凯是总统,那就该是黎元洪继任,因为他是副总统,这是当时的宪法——《中华民国约法》的规定。

让我们再穿越回一百多年前那个风雨如磐的暗夜,将死的袁大头躺在病榻上,鼻翼翕动,脸色腊黄,只有出的气,没有进的气,但他似乎仍有不甘,仍有不服……在他的病床前,五个人恭敬肃立,他们都是后袁世凯时代的超级猛人,随便谁都可以影响国家的走向:一个前太子、四个“顾命大臣”:

《建党伟业》中的徐世昌

前太子袁克定、老相国老军师徐世昌、军政强人段祺瑞、北洋之龙王士珍以及袁世凯之兄袁世敦的妻弟张镇芳。

一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的袁世凯读懂了这些人眼睛里攫取的寒光,袁世凯吃力地吐出了两个字:“约法。”意思是:按约法精神办。他显然说的是新约法,因为孙文的临时约法已经被废除,袁世凯就算临死之前已经糊涂了,但也不至于糊涂到在这种重大事情上啪啪打脸,让孙文的临时约法重新把自己绑起来。

但恰在此时,前太子袁克定表现出了他难得机灵,他抢先说出了四个字:“金匮石室。”

李菁饰演的袁克定

这四个字非常重要,因为袁世凯当皇帝的时候就是这个意思,尽管后来老袁被迫退位,但也没有说过不承认“金匮石室”这回事儿啊!袁克定这个机灵抖得很是时候,他否定了老爹的意思,把问题的核心从约法转向秘密立储。因为他很清楚约法的规定,总统不在,就由副总统继任。也就是说继承人是黎元洪,和他袁克定没有半毛钱系!而金匮石室,袁克定从容地笑了,他有理由相信,那上面写的是自己的名字。

听到袁克定说“金匮石室”,袁世凯已经进入弥留状态,话说不出,只是微微点了点头,但头一歪撒手人寰。但他临终这一点头意味着,他认可袁克定的话!

没错,袁世凯是认可袁克定的话,可是,袁克定认为“金匮石室”里的皇储无疑是自己,但袁世凯认为……

时任民国副总统黎元洪

不管怎样,大家在“金匮石室”上达成了一致意见,无一反对。就在袁世凯去世当天,即1916年6月6日,袁克定和徐世昌、段祺瑞和王士珍等几位北洋军大佬一起到石室打开金匮,取出嘉禾金简,新老大的名字真相大白:嘉禾金简写了三个人的名字:黎元洪、徐世昌、段祺瑞。

袁克定傻眼了。

愣了许久他才想明白,是老爹袁世凯做了“手脚”,当初“金匮石室”里的名字只有自己一个,但那时老袁当皇帝的时候;等帝梦破碎,就换成了这三个——袁克定泄了气,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政治生命就此完结。一秒钟前满怀期望当上老大中国的老大,一秒钟后从天上摔到了地下!而且,这三个人中任何一个上位,都意味着自己完蛋:

北洋大佬、直系首领冯国璋

黎元洪连自己老爹袁世凯的帐都不买,又岂肯听命于自己?徐世昌老狐狸,连自己老爹袁世凯都不一定斗得过他,自己又怎是他的对手?段祺瑞刚愎专横,大权独揽,因为帝制的事,已经和自己公然闹翻,如何和这位“姐夫”合作?再说,自己以前以太子自居,已经把段祺瑞和冯国璋这些北洋大佬得罪了个干净,如果当不成皇帝,自己在北洋系里就一分钱都不值。

袁克定傻眼的同时,另外这老几位也傻眼了,三个候选人,总统位置只有一个,总统到底是谁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不输梁启超先生的开国将军,四个儿子全是将军,一生为国奉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张震,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的各大重要战役。于这些战役中,张震是几经面临生死。在抗日战争中,在张震的率领下将淮北地区巩固,建立一个顽强的抗日根据地。于抗日战争结束后,张震作为一个军事后勤,对于加强军事建设,以及能力提高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国家而言,他是一个重要的中

  • 瓜农卖给乾隆一西瓜,并教乾隆如何吃瓜,走后却下令:杀了瓜农!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乾隆一生中总共六次下江南,其实南巡的好处也不少,可以了解江南的风俗人情,还能发掘人才,对东南各省的进一步加强统治有很大作用。不过最主要还是可以散心玩乐。要知道,皇帝经常处在深宫大院里,而且国务繁忙,这样的机会是少之又少。虽然出了皇宫,但是乾隆南巡期间的生活质量一点也不比皇宫差,吃穿用度,都是很讲究的

  • 民国最后的才女数学0分却被北大录取,还有一段时髦跨国婚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张充和张充和11个月大的时候就被过继给了安徽老家的叔祖母当孙女,一直到16岁叔祖母去世了才回到父母身边。虽然早早就离开了家人,但是这位养祖母却是对小充和宠爱有加,言传身教大家闺秀的风范,并花重金请名家大师做家教,悉心栽培。张充和天资聪颖,4岁就会背诗,6岁识字,儿时的闭门苦读为她奠定了深厚的文学功底

  • 沈琼枝逃婚自立,读《儒林外史》四十回-四十一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沈琼枝是常州人,她母亲早逝,他的父亲沈大年是个贡生,做馆为生,萧云仙在青枫城给孩子办学校,请的就是在青枫城做客的沈大年做先生。萧云仙到南京做守备时,碰到沈大年送女儿到扬州结婚。萧云仙道了恭喜,送了贺礼,然后告别,沈大年带着女儿租住在旅店,本来以为盐商会按照正式礼仪迎娶女儿,不料宋为富只是派了顶小轿子

  • 他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留着清朝的辫子,科专家却表示:疑点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尔衮的十世孙,历史上多尔衮的子女,多尔衮的兄弟及后人下场

    他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留着清朝的辫子,科专家却表示:疑点重重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人们非常的重视规矩,也有很多的传统需要遵循,比如说他们总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还有着不剪头发的习惯。而满清人就有这样的传统,由于当时满清人生活在关外,所以经常骑马射箭,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辫子留了起来,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 他是民国第一巨匪,强娶72个姨太太,最后死在自己的女人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桂堂是放羊娃出身,为匪近30年间,手下土匪最多时达3万之众,是流窜华北的第一巨匪。他一生当中,跟过孙美瑶、交过张宗昌、耍过韩复榘、投过阎锡山、靠过张学良,又掘了韩复榘祖坟、当过国民革命军师长、干过皇协军司令、最后成了铁杆汉奸。 刘桂堂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数万民众死于他的匪帮。凡是被他看

  • 一场火山爆发致9万人丧生,还加速清朝衰败,沦为列强宰割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火山喷发历史,太平洋火山爆发死了多少人,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死了多少人

    大清帝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就走了下坡路。朝廷人浮于事、因循迂腐。百姓生计凋敝、穷困潦倒。国势日渐不振,最终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走向屈辱,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嘉庆道光两朝可谓是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可称为“嘉道中衰”。从财政上看,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大清国库积蓄为8182万两白银,但

  • 民国才女钱用和游山东三地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5年9月,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的《遗族校刊》第1期3卷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泰山灵岩曲阜游记》(下称游记),作者是该校校董会秘书钱用和。2011年,《钱用和回忆录》出版,这才让人对这位民国才女的生平经历有所了解。钱用和(1897—1990年),又名禄园,字韵荷,江苏常熟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女

  •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曾国藩的三次跳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小妾照片,曾国藩1至40集播放,曾国藩最励志的句子

    曾国藩的发迹就是从组建湘军开始的,书生掌兵,并非想大家相信的那么容易,曾国藩的沙场征战之路非常坎坷。湘军初兴之时,就被迫前去直面顶峰的太平军,后果可想而知,屡战屡败。 曾国藩曾经因为湘军的大败,三次花式跳水(当然都没死,不然就没有所谓的曾圣人了)。曾国藩为什么会选择跳水自尽?而且都是跳而不死,当然

  • 清朝统治者对绿营军态度很是暧昧,既是加以利用,同时又加以控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兵者,国之利器,它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帝国皇朝。兵制"为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统称,它随着国家的出现、军队的产生应运而生,是统治阶级意志在军事上的集中体现,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中国兵制起自夏朝初年,在四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加之长期频繁激烈的战争影响,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商周实行"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