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沈琼枝逃婚自立,读《儒林外史》四十回-四十一回

沈琼枝逃婚自立,读《儒林外史》四十回-四十一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530 更新时间:2024/1/28 12:05:26

沈琼枝是州人,她母亲早逝,他的父亲沈大年是个贡生,做馆为生,萧云仙在青枫城给孩子办学校,请的就是在青枫城做客的沈大年做先生。

萧云仙到南京做守备时,碰到沈大年送女儿到扬州结婚。萧云仙道了恭喜,送了贺礼,然后告别,沈大年带着女儿租住在旅店,本来以为盐商会按照正式礼仪迎娶女儿,不料为富只是派了顶小轿子不声不响地接人。

沈大年是个只知道教书的人,他看这个光景觉得不像娶做正室,像是纳妾,他不知道怎么做,问女儿琼枝,让她拿主意,嫁不嫁?琼枝不慌不忙地说,我去看看再做决定。然后梳妆打扮做了轿子去了。

到了盐商宋为富家,安安静静,没有一点做喜事的热闹,连奶妈看到轿子也毫不客气让走小巷子,沈琼枝心里很生气,她下了轿子就让请老爷出来,请他拿出婚书,说个明白。琼枝这个气势,让丫鬟奶妈吓了一跳,立刻报告了老爷,宋为富一听,晾了沈琼枝,暗里让人送了五百两银子给沈大年,让他离开回老家去。

沈大年一看明白宋家的确是把女儿当做妾,他立刻走到官府去告状,官府这边准了沈大年的状子,宋为富着急了,派人去打点官府,官府又着宋家,判了沈大年讹诈,把他赶回老家常州去了。

琼枝在宋家住了几天,打听不到父亲消息,她心里明白父亲已经被宋家摆布了,她暗暗准备,把房间内金银细软打包,穿了几套裙子扮成老妈子,买通一个丫头趁黑夜逃离了宋家。

琼枝逃离宋家后,没有回老家,她考虑宋家会追到老家,到时候闹得不好看,就顺着扬州来到南京,她想着南京是个大邦,她自己会诗词刺绣,自己能养活自己,说不定会有一些好的际遇。

打定主意的琼枝来到南京,租了一个房子,挂了招牌替人刺绣,写诗写字。她绣的东西好,吸引不少人,但更多是来看热闹议论她一个年轻女子抛头露面是什么来路,甚至有许多泼皮来纠缠讹诈她,琼枝很勇敢,她在大街上这些人争辩。

琼枝的这些事引起很多人好奇,杜少卿在南京河房居住,他的朋友就向少卿谈起琼枝到底是什么来头。有一天少卿就和朋友去琼枝住的巷子邀请琼枝去家里和自己娘子见面谈谈。

琼枝早就听说杜少卿的豪侠名声,她坐了轿子去杜少卿家里拜见杜娘子,在交谈中她跪下来,请求杜娘子救她,把她的遭遇和她拐了宋家的东西逃走的事情说了。杜少卿听了,很赞叹琼枝的骨气,他说,盐商豪奢,多少士大夫都折腰,你一个女子视如草芥,真了不起!你的祸事不远,但是不要怕,也坏不到哪里去。

正说着,少卿的朋友带了两个差人来,要捉拿琼枝去官府,把少卿吓了一跳,他给了差人些散银子,让他们去琼枝住处等,否则对琼枝和大家都不好,差人收了银子答应了。

琼枝在房内听说了,要自己出来跟差人走,少卿拦住她,让她吃了饭再走,并且送了自己的诗集和四两银子给琼枝做盘费。

琼枝坐着轿子到住处,差人拦着不让她进门,要敲诈她,琼枝不慌不忙说,我又没犯法,怎么到家门口不能进去?说着进了门,放好东西,又坐着轿子到了衙门,县官审问她,她不慌不忙地说起情况。

县官听说她是才女,让她当场作诗,琼枝做得又快又好。县官又得知琼枝和本地名流交往,就没有为难她,写了信给扬州江都衙门,请他们放掉琼枝让她自行择嫁,并让差人送她去江都衙门回复结案,嘱咐差人不要多事,送去立刻回来回复。

两个差人送琼枝在坐船,想敲诈琼枝,琼枝对他们不理不睬,上了岸,一双小脚走得飞快,差人在后面骂她一不拔,要去扯她,被琼枝一甩,倒摔了一个跟头。被旁人好说歹说劝住了,雇了轿子送琼枝去了衙门。

程十发绘画:沈琼枝

琼枝的故事是一个女人独立的故事,她很勇敢,读她的故事,我一直感觉她会武功,不然裹了小脚的女人走路都是一摇一颤,她却能健步如飞,差人扯她,她能使得他们摔倒。另外,卷着别人财产逃跑,一般人肯定会心惊胆战,只有侠女才做得出来的事情,她一个十几岁的姑娘不得不让人惊叹。

她从小没有母亲倚靠,很独立,他父亲遇事都要向她讨主意。她孤女逃婚,独自在南京做小生意养活自己,即使在今天也很了不起,遇到泼皮纠缠,她毫不畏惧据理力争,遇到差人敲诈,她不理不睬,差人凶神恶煞装模作样,琼枝就有这种气势:你们这样大惊小怪也就只吓吓乡下人罢了!最后差人只能无可奈让着她,琼枝真厉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留着清朝的辫子,科专家却表示:疑点重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多尔衮的十世孙,历史上多尔衮的子女,多尔衮的兄弟及后人下场

    他自称多尔衮十世孙,留着清朝的辫子,科专家却表示:疑点重重在古代的封建社会当中,人们非常的重视规矩,也有很多的传统需要遵循,比如说他们总觉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还有着不剪头发的习惯。而满清人就有这样的传统,由于当时满清人生活在关外,所以经常骑马射箭,而在这个过程当中辫子留了起来,也就形成了一种传统

  • 他是民国第一巨匪,强娶72个姨太太,最后死在自己的女人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桂堂是放羊娃出身,为匪近30年间,手下土匪最多时达3万之众,是流窜华北的第一巨匪。他一生当中,跟过孙美瑶、交过张宗昌、耍过韩复榘、投过阎锡山、靠过张学良,又掘了韩复榘祖坟、当过国民革命军师长、干过皇协军司令、最后成了铁杆汉奸。 刘桂堂所到之处,杀人放火,无恶不作,数万民众死于他的匪帮。凡是被他看

  • 一场火山爆发致9万人丧生,还加速清朝衰败,沦为列强宰割对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火山喷发历史,太平洋火山爆发死了多少人,喀拉喀托火山大爆发死了多少人

    大清帝国在经历了“康乾盛世”之后,就走了下坡路。朝廷人浮于事、因循迂腐。百姓生计凋敝、穷困潦倒。国势日渐不振,最终在鸦片战争的炮火中,走向屈辱,沦为列强宰割的对象。嘉庆道光两朝可谓是清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可称为“嘉道中衰”。从财政上看,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大清国库积蓄为8182万两白银,但

  • 民国才女钱用和游山东三地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1935年9月,南京国民革命军遗族学校的《遗族校刊》第1期3卷上刊登了一篇文章《泰山灵岩曲阜游记》(下称游记),作者是该校校董会秘书钱用和。2011年,《钱用和回忆录》出版,这才让人对这位民国才女的生平经历有所了解。钱用和(1897—1990年),又名禄园,字韵荷,江苏常熟人,1923年毕业于北京女

  • 人生如戏,全靠演技:曾国藩的三次跳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曾国藩小妾照片,曾国藩1至40集播放,曾国藩最励志的句子

    曾国藩的发迹就是从组建湘军开始的,书生掌兵,并非想大家相信的那么容易,曾国藩的沙场征战之路非常坎坷。湘军初兴之时,就被迫前去直面顶峰的太平军,后果可想而知,屡战屡败。 曾国藩曾经因为湘军的大败,三次花式跳水(当然都没死,不然就没有所谓的曾圣人了)。曾国藩为什么会选择跳水自尽?而且都是跳而不死,当然

  • 清朝统治者对绿营军态度很是暧昧,既是加以利用,同时又加以控制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兵者,国之利器,它催生了一个又一个帝国皇朝。兵制"为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统称,它随着国家的出现、军队的产生应运而生,是统治阶级意志在军事上的集中体现,为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中国兵制起自夏朝初年,在四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加之长期频繁激烈的战争影响,内容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商周实行"师

  • 清朝时英国为何甘愿放弃地理位置优越的舟山,而选择“小渔村“香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至此,世界列强纷纷参与到瓜分中国的“游戏”中,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暂先不提这令人痛心的国耻承载了多少民族的伤痛,有一个问题值得人们深究,为什么英国选择香港作为他们在中国的殖民地?一、英国用“鸦片”打开了东方的大门开始瓜分中国领土清朝时期,部分英国商人在中国贩卖鸦片,鸦片在中国大地盛极一时,吸

  • 曾国藩做人的大智慧,不要忽视这个问题,要不然后果承担不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曾国藩小妾照片,曾国藩1至40集播放,曾国藩十六字真言

    不积善,就不足以成就显赫的名声;不积恶,就不会给自己引来杀身之祸。小人以为小的善行没什么用,不去做;以为小的恶行没什么坏处,不想办法去除。长此以往,恶行累积,终于到了不可掩盖的地步,罪恶太大,连解救的办法都没有了。蜀汉皇帝刘备留给儿子刘禅的遗言中那句著名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说的也是

  • 民国国葬第一人,葬礼千人冒雨送行,孙中山亲自为其写挽联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中山为谁写过挽联,孙中山葬礼视频,孙中山

    虽然他的人生只有短短34个春秋,但他的辉煌史永远被铭记,他把自己人生价值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起来,义无反顾扛起民族独立的大旗,为加速中国封建制度的消亡,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蔡锷投笔从戎 立志流血救国1882年,蔡锷出生在湖南宝庆,1898年考入长沙时务学堂,蔡锷成绩非常优秀,梁启超对蔡锷十分赏识,对他

  • 从山寨走出一人称是吴三桂后人,被陈圆圆养大,专家道:千真万确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的简介,历史上的吴三桂陈圆圆结局,吴三桂与陈圆圆免费完整版

    基于此,持否定态度的人说吴三桂是史上最大的汉奸。也有人认为,他是个英雄豪杰。不能否定的是,吴三桂是个能人,这“能”首先体现在“选择”上。这里对青年吴三桂如何建功立业,受到明朝政府赏识,略去不提,因为这与他的高贵出身分不开(锦州总兵之子,祖大寿外甥)。我们直接把进度条播到明朝的大结局:公元164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