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初韩信安邑之战,明走临晋,暗渡夏阳,声东击西

汉初韩信安邑之战,明走临晋,暗渡夏阳,声东击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27 更新时间:2024/2/8 2:00:15

[var1]

安邑城

一、 这次战役主要参与者是韩信曹参

《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魏王豹反,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分别与曹参向东进军。命曹参在临晋附近的东张,攻击魏国将军孙遫统帅的魏军,将其彻底击败。随后攻打魏国重镇安邑,擒获魏将王襄。不予魏军以喘息,迅速进兵至曲阳,攻击魏王豹。魏王豹不支,向武垣败退。乘胜追击,终于生擒魏王豹。接着,他又向南攻占了魏国都城平阳,俘获魏王豹的母亲和妻儿,彻底平定了魏国,占领城池五十二座。

[var1]

韩信

二、 汉初安邑城的位置在运城市盐湖区境内。

汉初安邑,是战国时期魏都安邑城,在今运城市盐湖区安邑街道办事处。今有魏豹城遗址,附近有韩信沟。《安邑县志》载,安邑城为魏文侯营建,在魏国都城迁大梁(开封),魏都一直在此。韩信攻占安邑后,汉王朝在此设立河东郡,管辖今运城、临汾区域。郡治安邑县,主要管辖区域为运城盐湖区北部及东部地区、夏县全境。

[var1]

魏豹城遗址

三、战争过程

那么,真正平定魏国的战役是怎么进行的呢?我们把它分为三个部分来探寻:突破黄河、占领安邑、擒获魏王。

(1)兵分两路,突破黄河

汉军是怎么过的黄河?按照《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描写,汉军收集了足够的船只放在临晋(黄河西大荔县),摆出要从临晋关渡河的架势,然后偷偷沿河北上,在临晋北面 60公里处的夏阳(今韩城),用“木罂缻”从龙门渡口过了黄河,对魏国重镇安邑发起了突然袭击。

定魏战役,汉军是分兵两路东渡黄河对魏国发起进攻的。曹参一路,韩信一路,韩信为主帅。两路人马中,曹参从临晋关东渡黄河,对屯兵蒲坂的魏军主力发起正面强攻。曹参在蒲坂附近的东张与魏将孙遫率领的魏军主力大战,将其击溃。“攻魏将军孙遫军东张,大破之”。韩信只是策应偷袭,从夏阳渡过黄河,偷袭魏国重镇安邑。“从夏阳以木罂缻渡军,袭安邑”。这里的木罂缻也应该是船,并由有经验的艄公操作。

[var1]

韩城与河津的龙门渡口

曹参击败魏军主力后,随即引兵攻击安邑。“攻魏将军孙遫军东张,大破之。因攻安邑”。这样一来,安邑就遭到了刘邦两路大军的攻击。因为曹参在东张与魏将孙遫大战显然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这个时候,韩信应该利用曹参与孙遫大战为掩护奔袭安邑。可是等到曹参击败了孙遫,又向东北方向行军了80公里,赶到安邑的时候,韩信却还没有占领安邑。曹参参加了攻打安邑的战斗,并且俘虏了魏将王襄。“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

曹参从正面突破了魏军对黄河的封锁,击败魏军主力;韩信从夏阳也渡过黄河,偷袭安邑。

(2)究竟是谁攻占了安邑?

安邑是魏国最重要也是最大的城邑。春秋战国时期一直是魏国的都城。直到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强大起来,不断渡河攻打安邑,魏王才把都城东迁到大梁。汉军攻下安邑,基本上也就控制了魏国的经济和军事命脉。

所以,当韩信没有完成预定任务拿下安邑时,曹参不得不引兵参战。那么,最终是谁攻占了安邑?

《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韩信“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

《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曹参“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击魏王于曲阳(在河南岸,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

猛一看好像两人都有份,两人都参加了对安邑的进攻,但是司马迁又没有明确说是谁“下安邑”。仔细分析,却有玄机。

《史记•淮阴侯列传》“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虏豹”的文字很含糊:韩信攻打安邑的结果似乎是引来了魏王豹率军迎敌,韩信转而攻打魏王豹将其俘获。

《史记•曹相国世家》的记载却实在真切:“因攻安邑,得魏将王襄。”曹参发动了攻城,并取得战果俘获了魏国的将军。

[var1]

安邑之战

(3)谁俘获了魏王豹?

按照《史记•淮阴侯列传》的记载,是韩信“袭安邑”引来魏王出战,然后韩信“遂虏豹”。可是,按照《史记•曹相国世家》的记载,是曹参在攻打完安邑后,转而“击魏王于曲阳,追至武垣,生得魏王豹”。曲阳在安邑东北480公里处,步兵运动至少需要10天时间。如果考虑到还要翻越太行山,所需时间还会更长。

这就得出两个不同的结果了:一个是魏王豹在增援安邑,或出城迎击韩信的过程中,在安邑城附近被韩信擒获;另一个是汉军攻安邑魏王豹并没有出现。安邑城破后,曹参转而长途奔袭曲阳(河南济源),魏王豹不支,从曲阳逃出,曹参追击,在武垣(垣曲)将魏王豹擒获。

曹参攻打安邑俘获了安邑守将王襄。当安邑城中的魏军溃败后,曹参继续引兵向东北方向推进,攻打曲阳,魏王豹弃城而逃。曹参追击至武垣,将魏王豹擒获。

占领了魏国的重镇安邑和东北大部分地区之后,老实肯干的曹参继续带兵征战。他率军西返,去攻打魏王豹的都城平阳,很快将其攻克,俘获了魏王豹的母亲和妻儿。同时扫荡余寇,总共占领了五十二座城池,完全平定了魏国。

四、战争评价

安邑之战对当时战局则起了极大影响。汉军凭着占领魏属的河东、太原等郡,可以经略赵代,进攻燕齐,形成从北面包围楚国的优越战略态势。

汉军统帅韩信于安邑之战中,韩信用一部兵力暗渡临晋,主力暗渡夏阳的手法,引诱轻举妄动的魏豹,把主力调集到蒲坂以西地区,造成了魏王豹的错觉,巧妙地掩护了自己渡河的真实意图,使数万大军顺利渡河成功。汉军渡河急进,奇袭安邑要地,一战全歼敌人,突出地展示了韩信军事指挥的才能。

魏豹手下既有谋臣,又有战将,并占有本土作战的地利优势,为何被韩信的隐真示假所蒙蔽,确实值得人们深思,这其中最令人叹服的当是韩信的示假猜透了人们的心理,装扮得惟妙惟肖,毫无令人生疑之处,可谓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此战,韩信出其不意灭魏,使刘邦得魏降卒补充前线,加强了对楚正面防御,并为尔后韩信灭代、破赵、降燕、克齐,开辟北方战场创造了条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云真的想要舍命帮主刘备救出阿斗吗,真实情况的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赵云在历史之中其实关于爱他的心里描绘并不多,我们也不能推断出当时的状况,但是还原一些当时的场景还是可以的,据说当时的阿斗被撸走的时候刘备已经身边无人了,只剩下了一个猛将赵云,虽然刘备没有直白的说让赵云去就下自己的儿子,但是当值的赵云其实也是别无选择的,因为放眼望去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所以当

  • 春秋兽子、汉晋虎子、唐宋马子,就一个夜壶,名号为何变来变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夜壶典故,春秋战国青铜兽,古代宫女用的夜壶

    夜壶也称便器、溺器或溲器夜壶也称便器、溺器或溲器,说起来是厕所文化的一种,听起来颇为不雅,但是,解决吃、喝、拉、撒、睡几大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基础需求。在古人发明了室内的夜壶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夜间和冷天都不必出门就可以解决个人问题。虽然对此类话题的研究颇有污秽之意、人们往往避而

  • 诸葛亮死之后,刘禅查了一下他的财产,竟气得直拍桌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最神的一个人物,那非诸葛亮莫属了,凡是跟他有关的故事,都是相当精彩的,蜀国之所以能够拥有那么大的基业,他在里面也是功不可没,可惜生不逢时,最后六出祁山终究还是没能建功立业,病死在五丈原,他病亡之后,后主刘禅派人清点了一下他的家产,得知真相后竟气得拍桌瞪眼。诸葛亮刚出山那会,刘备正过着

  • 秦始皇帝陵,有重要考古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取得了多项突破!2009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大型陪葬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目前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以及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介绍一号坑的建筑结构为框架式与厢

  • 楚汉之争险成三国,揭秘韩信不自立的原因并不只是妇人之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楚汉战争重要一战,楚汉争霸韩信精彩片段,韩信为什么分析楚汉之争

    对于韩信来说,最佳的时期是什么时候?那一定是在项羽和刘邦相持之时。此时他两人谁都无法取胜,而韩信却消灭了项羽派去攻打他的龙且大军,由此兵力大增。此时的韩信无异于一个香饽饽,项羽和刘邦都想他帮自己一把,韩信处于三岔路口,他该怎么办?此时,有两人游说他,一位是项羽派去的武涉,韩信自然而然的拒绝了,毕竟项

  • 《三国机密》司马懿是个宠弟狂魔 千里寻弟只为保证他的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最可怕的一段话,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大哭,三国机密司马懿刘平

    杨平的身世还比较曲折,他本是汉灵帝的儿子,他的生母王美人害怕杨平遭到皇后的迫害,选择把杨平送出宫,过平凡快乐的日子。杨俊抚养了杨平,后杨平被寄养在更为安全的司马家。但是杨平的哥哥刘协的身体越发不好,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若自己去世的消息被世人所知,那么孱弱的汉室可能会面临覆灭,所以他需要杨平顶着自己的

  • 楚怀王熊心:一个决定了楚汉之争走向的历史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楚怀王熊心简介,楚汉楚怀王,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的关系

    楚怀王的出场危急时刻,秦将章邯力挽狂澜,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就集中兵力收复了三川、颍川、南阳等叛乱之地,消灭了陈胜吴广的张楚政权,一时间,几乎陷入灭亡的秦国政权迎来了短暂的回光返照。平定了张楚政权后,章邯大军开始着手平定其他地区的叛乱。而项梁起兵之后,并不急于扩张,而是致力于对江东地区的巩固和建设,

  • 汉献帝刘协如何看待刘备称帝这件事?来看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是在刘协死之前称帝的吗,汉献帝和刘备谁更厉害,汉献帝没死刘备就称帝

    公元220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曹丕称帝,封刘协山阳公。《后汉书》记载,山阳公位在诸侯王之上,可以受诏不拜,食邑一万户,依然享受天子待遇。东汉后期的政治体制属于外戚和宦官二元执政,而皇帝只是名义上的共主,这一点在汉献帝即位前就已经根深蒂固无法改变。皇帝所能做的,无非是利用宦官除掉外戚,或用外戚压制

  • 工地上意外发现两座战国大墓,没被盗,发掘后令考古人员惊喜不断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建筑工地挖出战国古墓,三门峡市发现战国墓葬群,5000年前大墓考古发掘

    2011年4月的一天,安徽六安市城东某工地上,工人们在施工时意外挖出了颜色特别的泥土。周围的土壤基本都是深黄色的,工人们挖出的泥土却有几种不同的颜色。工地上的管理人员见状,心里“咯噔”一声,怀疑他们这是挖到古墓,于是连忙叫停施工,并通知了当地政府。该市文物局派出的考古小队赶赴现场勘测后发现,挖出来的

  • 完成“灭六国”一统华夏的,不是秦始皇,而是汉朝的这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始皇一扫六国一统中原,秦始皇灭六国时期的历史,秦始皇灭六国的将军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尽管秦朝国祚不过二世,但“车同文,书同轨”的行为,正式让华夏走向一统。但需要说明的是,终秦一朝,六国的反抗力量都没有灭绝,反而此起彼伏。[var1]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秦朝只是从版图上完成了一统,并未真正获得华夏整体的“民族认同”。齐楚燕韩赵魏在被秦朝灭国之际,上至王公贵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