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朝灭亡时百万军队去哪了?为何是章邯成为秦国最后的脊梁?

秦朝灭亡时百万军队去哪了?为何是章邯成为秦国最后的脊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520 更新时间:2024/2/8 2:00:27

这话从何而来呢?

原来自从秦二世胡亥登基以来,就完全抛弃了他老爹秦始皇那套007工作制。这也不能全怪他,毕竟没几个人能有秦始皇那体力一天处理二百多斤的奏折。

秦二世就是个喜欢享受的公子哥,他只想享受当皇帝带来的各种便捷诸如豪华宫殿和数不清的美女,不想承担处理政务那些皇帝的本职工作。

[var1]

赵高看出了秦二世的心思,可劲忽悠自己这个小徒弟,告诉他当皇帝要保持神秘才能震慑群臣,抛头露面的事交给自己处理就好。

秦二世对赵高那是百分之一万的信任,听了赵高的话更是感动得眼泪汪汪,“这简直就是中华好老师的楷模啊”!于是秦二世放心地把大权交给赵高,自己躲在深宫里玩得不亦乐乎。

赵高是位纯粹的利己主义者,只管自己揽权,秦朝天下与他无关。他利用职权排除异己,打击一切自己看不惯的人。

[var1]

本来秦始皇时期施政就挺严苛,老百姓相当期盼走温和路线的公子扶苏能够掌权,好歹让大家可以喘口气。谁知道秦二世比起老爹来更加残暴,政策执行起来一点通融的余地也没有。

于是当两个叫陈胜、吴广的人率领戍卒冒雨走到大泽乡时,发觉除了长出一对翅膀飞到目的地外,无论如何也不能按期到达边境了,这要是按照秦律脑袋就得搬家。

陈胜年轻时候就是脑后有反骨(大志向)的人,跟吴广一合计反正怎么都得死,还不如造反呢。当然,他在煽动戍卒和他一块闹革命时说的是“要为国家而死”,这个国家不是指秦国,而是指楚国。

赵高对秦二世从来报喜不报忧,导致秦二世始终以为外面的世界百姓安居乐业,人人称赞他英明神武。

可陈胜起义、关东大乱这事赵高没瞒住,不知怎么就传到了二世皇帝耳朵里。秦二世还是有点敏感性的,赶忙召集了一群博士(水平应该相当于如今的本科生),让大家自由讨论如何看待陈胜自立为王这件事。

[var1]

结果这群人相当没有眼力见,看不出大领导的意图,个个吱哇喊叫让朝廷赶快发兵平叛。

这其中有个叫叔孙通的非常擅于察言观色,他看出二世的脸色相当阴沉,于是跳出来和其他人唱反调。说陈胜吴广就是一群盗贼作乱而已,哪里用得着出动帝国军队进行镇压,随便派出点城管就能把他们全灭了。

秦二世很高兴,下令谁要说陈胜是造反那就是散播谣言,一大批人因为这个罪名给逮进了监狱,传递到二世耳朵里都是他愿意听到的如“盗贼作乱,正在平息”等套话。

大秦帝国,因为秦二世的掩耳盗铃,错失了剿灭起义军的最佳时期。

[var1]

秦二世还没高兴多少日子,陈胜手底下有个叫周文的大将,一路向西奔着首都咸阳打了过来。他是边打边收编那些郡县的地方武装力量,等攻破函谷关的时候,周文麾下有士兵几十万战车1000多乘,大军一路攻到了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

函谷关这个地方是秦国最坚固的堡垒,在秦国的战斗历史上,从来没有一次函谷关被攻破的纪录,现如今人家周文一脚就把函谷关给踹开了,而且自己老爹的坟墓说不准就得被他给挖了,秦二世急得团团转,这就有了文章开头那一幕。

秦二世面对混乱情景毫无办法可想,只能把求救的目光投向赵高和李斯。赵高是秘书出身,阴谋诡计谁也玩不过他,军国大政一丝不懂。李斯虽说执政经验丰富,可也没有多少军事阅历,一时间也提不出有效的对策。

就在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传来:“让我去吧,我有办法。”大家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少府章邯站在大殿正中,宛若天神下凡。

[var1]

众位大臣不约而同“切”了一声,又把头扭了回去。

章邯,之前的履历已不可考,有专家推测他是靠军功起家的,但肯定不是啥出名的将领,而且他的主要工作是修建秦始皇陵,你让一个搞建筑和财务的人玩跨界去搞军事,大秦帝国难道没有人了吗?

还真没有人了!

最能打的蒙恬蒙毅哥俩,早就被赵高给逼自杀了,那些残存下来的歪瓜裂枣,跟赵高一样玩阴谋可以,你让他带兵去打仗,几乎无异于自杀。

秦朝此时,不仅是没有优秀的将领,也没有多少可动用的兵力。

秦朝号称百万雄师,在周文逼近咸阳之时,可动用的军队居然只有五万,其余那些部队到哪去了呢?

[var1]

30万大军驻守在北部上郡地区。这支军队之前归蒙恬统领,蒙恬死后由名将王翦孙子王离担任主帅。秦国北部军主要任务是防御匈奴,由于匈奴的牵制一时半会走不开。

虽说秦始皇修建了直道,大军一个多星期就可以从北边赶回来,但人家周文不会等那么长时间,等王离回来估计咸阳也被攻克了。

还有50万大军更别提了,秦始皇派他们兵分五路去打岭南地区,结果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那群腰间围着树叶子的土著人,平时不出来和秦军正面抗衡,但他们玩游击战玩得相当溜。经常趁着秦军松懈就出来打杀一阵子,等到秦军反攻时他们躲进树林里没了踪影。

这支50万大军背井离乡,内耗严重,最后很多人都逃走当了盗贼。加之地处偏远政令不通,直到秦帝国灭亡,这支军队也没能回援。

[var1]

这事赖秦始皇,一味向外扩张,殊不知贪多嚼不烂,这下反而导致国内兵力空虚。

既然章邯自己主动请缨上战场,秦二世完全没有拒绝的理由,让他全权统领秦军,负责首都保卫战。

章邯手里带着5万正规军,想要和人家周文的几十万大军对抗,赢面那是相当小。但他还有个没被发掘的人才宝藏,那就是自己手底下负责修建陵墓的70万刑徒。

章邯火速奔回骊山,告诉那群人别凿石头了,收拾收拾准备打仗。于是这群修皇陵的劳工,莫名其妙就被发了武器和衣服,然后去出征。

[var1]

陈胜手下大将周文,与大秦帝国的脊梁章邯,在戏水河畔相遇了。

这个周文并不是泥腿子,出身经历相当不凡。他曾经跟随楚国名将项燕一起出征,因为这个牛气哄哄的资历被陈胜看中。其实他的主要工作并不是砍人脑袋,而是负责算卦。古代人比较迷信,打仗的时候喜欢用乌龟壳来占卜。

想必这个周文占卜的水平也并不怎么高,因为项燕和王翦对抗的时候,突然向东移动被王翦逮着空子狂揍,项燕本人也死在了乱军丛中。

此时,楚国旧臣周文,和秦国非著名将领章邯,隔着戏水河畔四目相对,火花四溅。

两个人带领的军队都有数十万之众。大军团作战,考验的不是武器装备,也不是勇气,而是主将的指挥才能。

能带动几十万人大兵团作战的,在历史上也没有几个。在章邯之前,有白起王翦,在章邯之后,韩信也可以。

戏水一战,章邯将秦人的强悍显露无疑,他作战的风格是稳、准、狠,再加上卓越的指挥能力,原本占据天时地利优势的周文,被打得节节败退。

[var1]

章邯的风格和杀神白起很相似,光打退是不行的,起码也得打残,最好是全灭。于是周文前面拼命跑,章邯后面死命追,最后周文逃到渑池,刚想喘口气章邯又追了上来,最后周文兵败自杀。

我严重怀疑章邯手里有份黑名单,就跟美国扑克牌通缉令似的,一张一张挨着灭,这个推理的唯一根据就是章邯干过财务,而且目标清晰。他下一个捕猎对象就是起义军头目之一的吴广。

吴广此时正呆在函谷关以东,围攻军事重镇荥阳城。荥阳城的郡守是李斯的长子李由,虽然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但守城水平相当高,吴广打了半年也没攻破荥阳城。

[var1]

吴广这个人虽然参加革命最早,但是脑子不清楚,很喜欢和人摆谱,还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去。下属劝他快跑,屠夫来了,因为此时章邯得到了“屠夫”的外号。

吴广想不通,“章邯来了关我什么事”,继续打荥阳。下属只能耐着性子劝,告诉他章邯已经把周文吃掉了,估计咱们就是他下一个目标,但吴广还是傻傻地玩命攻城。

下属为了活命,先是伪造了一封陈胜骂吴广的信件,之后窝里反把吴广给杀了。

下一个大目标就是强盗头子陈胜。陈胜的革命大本营在陈城,明显章邯要给他搬搬家。秦军们举着大盾牌做成一堵移动的墙,有的人往城墙上跟猴子似的往上爬,有的人在地下跟老鼠似的钻洞,陈城守不住了,陈胜除了逃跑别无他法。

最后,在安徽城父县东南的下城父,陈胜被车夫庄贾杀死,中国第一支农民起义军被消灭。

[var1]

这之后,章邯遇到了真正的狠角色——项梁项羽叔侄。

项梁老爹可是楚国名将项燕,本人也勇猛善战。他先在东阿之战中打败章邯,然后把章邯逼进濮阳城。章邯在无奈之下选择挖开附近的河道,引来河水环绕濮阳,暂时得到喘息的机会。

此时,项梁攻下荥阳,李斯的长子李由战死,章邯遭遇重大失败。

关键时刻,秦二世,确切说是李斯搜刮了秦国所有军队,王离率领的北部军也秘密度过黄河与章邯会合。此时项梁犯了轻敌的错误,他一味狂攻定陶,忽略了身后200里外的濮阳,认为下着瓢泼大雨,章邯绝无可能突然来袭。

名将总是会让对手出其不意,章邯带兵冒雨夜袭项梁军大营,定陶城内的秦军也呼应出击。项梁军对于河东、河内、河北秦军的南下完全没有察觉,被秦军迅速击溃,项梁也被秦军杀死。

[var1]

此战之后,章邯军再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一来是因为项羽确实很厉害,在巨鹿之战中王离军被团灭,本人也被俘虏;二来是天下已经大乱,秦军成为全民公敌,各路诸侯出动了6、7支纵队直扑秦军,章邯就算是千手观音也无力回天;还有一点就是秦国朝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李斯被赵高陷害腰斩于咸阳街头,章邯在朝中失去了依仗。

即便这样,章邯依然顽强抵抗着诸侯国联军的进攻,在巨鹿足足抵抗了项羽半年之久。

可是老领导李斯不在了,朝中无人打理章邯。之前就是因为有李斯的支持,章邯才能得到源源不断地得到军队和物资支援,而现在,他和秦中央的这道联系被切断。

[var1]

思来想去,章邯决定派自己手下的政委,也就是长史司马欣去找秦二世当面解释自己并不是因为畏敌而退却,同时请求继续增兵。

司马欣在宫门口转悠了三天也没能见到大boss,他越琢磨越不对劲,这明显是有人拦着不让自己进去啊!要说司马欣真是挺机灵的,二话没说撒腿就跑,跑也不是沿着原路返回,而是另外换了条小路。

司马欣还真不是得了被害妄想症,他前脚刚跑,后脚赵高就派人追杀他。幸好司马欣腿脚利索,连滚带爬跑回章邯大营中。本来司马欣和项梁就是故交,于是极力劝说章邯投降项羽。

[var1]

此时,摆在章邯面前的难题和老对手陈胜的差不多,在秦国继续效忠肯定是个死,投降项羽说不定还能有条活路,于是他没有忠诚到底,最终带领20万秦军投降项羽。

可惜20万秦军最后被项羽全部坑杀。章邯本人也在废城之战中没对抗过韩信,最后被逼自杀。

在史书上,章邯是以败军之将的形象出现,他没能挽回大秦帝国的崩溃,最后又投降项羽,但他曾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终究还是可以被称为大秦帝国最后的脊梁。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赵云打了败仗,却在临终前坑死了,能够抗衡诸葛亮的魏国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常胜将军也有失手的时候,但是即使失手了,也能完美退场。赵云的失手之战到底表现得怎么样呢?而且据说,赵云在临死前,还坑死了唯一能和诸葛亮抗衡的魏国大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被坑死的魏国大将又是谁呢?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其中的故事。[var1]赵云的高光时刻公元208年,曹操彻底打败了袁氏集团,

  • 比庞统还让人惋惜的蜀汉奇才,他要是一直追随刘备,关羽就不会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乱世出英雄,但出得更多的还是枭雄,回顾中国历史上有两个战乱时期人才辈出,一个是隋唐时期,另一个就是三国时期,以至于这两个时期的历史被后人编撰成为演义,最为经典的就是《三国演义》,在尊重历史发展轨迹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把这些枭雄们刻画成为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甚至让人们相信,真实的历史上他们就是这样的存在

  • 汉初韩信安邑之战,明走临晋,暗渡夏阳,声东击西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安邑城一、 这次战役主要参与者是韩信与曹参。《史记•曹相国世家》记载,魏王豹反,刘邦任命韩信为左丞相,分别与曹参向东进军。命曹参在临晋附近的东张,攻击魏国将军孙遫统帅的魏军,将其彻底击败。随后攻打魏国重镇安邑,擒获魏将王襄。不予魏军以喘息,迅速进兵至曲阳,攻击魏王豹。魏王豹不支,向武垣败

  • 赵云真的想要舍命帮主刘备救出阿斗吗,真实情况的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的赵云在历史之中其实关于爱他的心里描绘并不多,我们也不能推断出当时的状况,但是还原一些当时的场景还是可以的,据说当时的阿斗被撸走的时候刘备已经身边无人了,只剩下了一个猛将赵云,虽然刘备没有直白的说让赵云去就下自己的儿子,但是当值的赵云其实也是别无选择的,因为放眼望去已经没有可以依靠的人了,所以当

  • 春秋兽子、汉晋虎子、唐宋马子,就一个夜壶,名号为何变来变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夜壶典故,春秋战国青铜兽,古代宫女用的夜壶

    夜壶也称便器、溺器或溲器夜壶也称便器、溺器或溲器,说起来是厕所文化的一种,听起来颇为不雅,但是,解决吃、喝、拉、撒、睡几大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基础需求。在古人发明了室内的夜壶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夜间和冷天都不必出门就可以解决个人问题。虽然对此类话题的研究颇有污秽之意、人们往往避而

  • 诸葛亮死之后,刘禅查了一下他的财产,竟气得直拍桌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最神的一个人物,那非诸葛亮莫属了,凡是跟他有关的故事,都是相当精彩的,蜀国之所以能够拥有那么大的基业,他在里面也是功不可没,可惜生不逢时,最后六出祁山终究还是没能建功立业,病死在五丈原,他病亡之后,后主刘禅派人清点了一下他的家产,得知真相后竟气得拍桌瞪眼。诸葛亮刚出山那会,刘备正过着

  • 秦始皇帝陵,有重要考古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2022年度陕西重要考古发现秦始皇帝陵考古发掘取得了多项突破!2009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对秦始皇帝陵园外围的大型陪葬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此次发掘面积约430平方米目前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以及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研究员申茂盛介绍一号坑的建筑结构为框架式与厢

  • 楚汉之争险成三国,揭秘韩信不自立的原因并不只是妇人之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信楚汉战争重要一战,楚汉争霸韩信精彩片段,韩信为什么分析楚汉之争

    对于韩信来说,最佳的时期是什么时候?那一定是在项羽和刘邦相持之时。此时他两人谁都无法取胜,而韩信却消灭了项羽派去攻打他的龙且大军,由此兵力大增。此时的韩信无异于一个香饽饽,项羽和刘邦都想他帮自己一把,韩信处于三岔路口,他该怎么办?此时,有两人游说他,一位是项羽派去的武涉,韩信自然而然的拒绝了,毕竟项

  • 《三国机密》司马懿是个宠弟狂魔 千里寻弟只为保证他的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最可怕的一段话,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大哭,三国机密司马懿刘平

    杨平的身世还比较曲折,他本是汉灵帝的儿子,他的生母王美人害怕杨平遭到皇后的迫害,选择把杨平送出宫,过平凡快乐的日子。杨俊抚养了杨平,后杨平被寄养在更为安全的司马家。但是杨平的哥哥刘协的身体越发不好,他知道自己大限将至,若自己去世的消息被世人所知,那么孱弱的汉室可能会面临覆灭,所以他需要杨平顶着自己的

  • 楚怀王熊心:一个决定了楚汉之争走向的历史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楚怀王熊心简介,楚汉楚怀王,楚怀王与刘邦项羽的关系

    楚怀王的出场危急时刻,秦将章邯力挽狂澜,用了短短三个月时间,就集中兵力收复了三川、颍川、南阳等叛乱之地,消灭了陈胜吴广的张楚政权,一时间,几乎陷入灭亡的秦国政权迎来了短暂的回光返照。平定了张楚政权后,章邯大军开始着手平定其他地区的叛乱。而项梁起兵之后,并不急于扩张,而是致力于对江东地区的巩固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