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一仗没打赢,让鸦片战争推迟百年,又让大清迟钝了一个时代

这一仗没打赢,让鸦片战争推迟百年,又让大清迟钝了一个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207 更新时间:2024/1/27 20:03:44

缅甸有一部史书,叫《琉璃宫史》,里面记载:缅甸曾派7200万军队来攻打南,并且夺取了我国的云贵川等地。等到元朝统一政权后,元朝派了一万骑兵征伐缅甸,击败缅甸,元朝史官认为士兵1人单挑八千缅甸士兵。如今看来,这完全就是个笑话,缅甸全国人口加起来都没有7200万。

缅甸在历史上,元明清多次爆发过战争,甚至还取得了不少胜仗。热带国家难打,这种地方中国从古至今就唐朝建立过有效的统治,元朝横扫天下的骑兵进入缅甸也不顶用,明朝八万人进入缅甸想建立交趾布政司使一样被打出来。

明朝在缅甸境内领土是越来越少的。明朝时期缅甸境内的东吁朝可是极其强悍的,我国元明清三朝对缅甸都没有取得胜利。缅甸攻破泰国后,缅甸的扩路线只能是中国,往东的老挝越南地区都是大清的藩国,跟入侵中国西南没什么区别,满清的外交水平真的如同幼儿园级别,一点也不知道用藩属国,不会学学唐朝,哪怕去动用东南亚其他藩国的一小部分兵力,组成联军,恐怕也能将缅甸打得服服帖帖。清缅战争没打赢,导致清朝彻底失去印度洋的出海口,大清对世界格局的反应又迟钝了一个时代,变得更加封闭。

只不过这样也导致了鸦片战争推迟一百年,换句话说就是让中国进入近代晚一百年。当然也让大清进一步整合了国内资源,让大一统割据变得更加牢固,令朝廷对西北西南东北地区有更强烈的心力。毕竟近代化提前,满清分崩离析就更快了,这么大的国家,而且还是一个历史悠久化根基牢固的国家,从君主制转向共和制,肯定是要历经一段很长的阵痛的,所以清缅战争的结果可能不是最好,但肯定是最适合的。

缅甸贡榜王朝可以说是历史上其国最强盛时期,由于紧靠英属东印度,跟西方接触早,从英国,西班牙,葡萄牙购入大量先进火器装备军队,前期甚至和英国争夺东孟加拉国地区,在清缅之战结束三四十年后,英国花了六十年时间损失15000多本土精锐兵,用了三次战争才彻底征服缅甸。缅甸王室跟西班牙人买了几万条当时最新式火枪,因为这批武器,清军想赢是不可能,而且还占据下风,但是缅甸人不会造子弹,枪越打越少,到最后撑不住,就谈和,清军也拿不下,最后做个顺水人情。清缅战争标志着清朝军队在近代化部队面前的全面失败,为之后的鸦片战争失败埋下伏笔(缅甸军队当时是受欧洲教官影响、并配备先进火器的一只准近代化军队)。

清缅战争,清军总共参战就25000人,其中八旗军才3000人,分为三路进军。其中主力是明瑞军,明瑞军在臼小,锡箔江,蛮结前线伏击,蛮结之役,蛮化伏击追兵全部获胜。额尔景额北路军在,罕塔,老官屯也取得胜利,但是,其在后勤断绝以后,擅自撤离战场。导致,明瑞军遭到缅甸全军主力围攻。最后,明瑞军后勤中断,粮食耗尽,军队大批感染疟疾,在小孟育遭6万缅甸军主力围攻,最后强行突围。清军总共参战25000人,包括饿死,病死,战死一共死亡1万人,缅甸的伤亡同样非大。三,四万人消灭缅甸根本没戏,只能逼迫缅甸快速求和,最后双方在老官屯僵持住了,时间一长双方都厌战了,清军这里非战斗减员严重,最后两军私下议和。

有人说缅甸之战是一场败仗,从战术上确实如此。但是清朝确实因此得利,一方面收复了明朝时丢掉的孟养米邦,另一方面制止了缅甸的统一。如果缅甸在南,俄罗斯在北,形势会很糟糕。绝不能让东南亚出现霸国,这是中国自乾隆以来的宗旨。1767年缅甸灭掉暹罗(今天的泰国)的瑜陀耶王朝以后,泰国五大帝之一的郑信在不到一年的时间赶走了缅甸人,正是由于当时的缅甸也在同清王朝作战,缅军的主力都在北调对付清军,暹罗复国的压力间接的大大减轻。清缅战争改变了中南半岛的政治、军事格局,泰国成功复国,缅甸的扩张野心得到遏制,在此确认大清帝国在东南亚的霸主地位,并让周边国家认识到帝国不惜一战的决心!

更多文章

  • 康熙为何21岁就立太子?背后苦衷耐人寻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康熙为什么两次废太子,康熙当年为什么要立太子,康熙为何被立为太子

    这么一来,就出现一个疑问:康熙十四年,康熙也才刚刚21岁,这么年轻,为什么就急于册立太子呢?这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其一,怀念赫舍里氏赫舍里氏是顾命大臣索尼的孙女,她的父亲葛布喇是领侍卫内大臣,他还有一个叔叔叫做索额图。康熙亲政时,也只有孝庄身后的科尔沁部落这一支强有力的支持,面对咄咄逼人的鳌拜,康熙

  • 水患来临,乾隆做了一个决断,结果导致百姓死亡惨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清朝的以为最为自恋的皇帝非乾隆莫属,典型的自我迷恋型人格,但是很多的历史事件却让后世明白,这个皇帝并非有他自己认为的那么好。首先胸无点墨却极为好标榜文采,一生作诗4万余首,却无一首脍炙人口。对历代大家的惊世之作品头论足,拿着红章大印各种的盖章留痕。亲手毁了无数的名家之作。这些也暂且不提。单

  • 清朝“宗人府”是干什么的?为何妃子们闻之色变,宁死不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宗人府在什么位置,清朝妃子位分排名,清朝妃子漫画

    前世今生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宗人府的前世今生。宗人府最早设立于明朝初期,那时候还不叫宗人府而是大宗正院,直到洪武二十二年才改为宗人府。对于宗人府《明史》这样记载:“宗人府,宗人令一人,左、右宗正各一人,左、右宗人各一人,并正一品,掌皇九族之属籍。”不过从永乐皇帝以后,宗人府大多由勋戚掌事,而它所管辖的

  • 黄冈走出个“大家”,公称民国狂士却自诩菩萨,晚年却凄惨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民国黄冈王啸风,黄冈历史十大名人,清末黄冈巨富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民国时期的学术氛围,那必然是“繁荣”。这个时代群星荟萃,涌现了许多才高八斗的大学者,例如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等。然而,有位学者虽说名声不如这些人响亮,但是却令人印象深刻。他就是熊十力,其桀骜不驯、特立独行的性格令后辈们又敬仰又害怕。晚年,他却泪流满面,感叹中国文化亡了,心力衰竭

  • 民国“四大家族”的陈氏兄弟,败出大陆后,他们的结局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新泽西州,一位中国的陈先生来此开了一家养鸡场,犹太邻居劝他卖掉鸡场,这位陈先生没理会,不料竟因此陷入窘迫的境地。传到台湾后,还被昔日的同僚好一顿笑话。当时,新泽西州正在大修高速公路,运输的便捷带来养鸡利润大幅下滑,陈先生的鸡场受到严重的冲击。其实,陈先生的鸡场只有6500只鸡,就

  • 鳌拜死后,康熙是如何对待他的子孙后代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与鳌拜的斗争,郭德纲单口康熙擒鳌拜,康熙试探鳌拜

    古代帝王为了能够使得自己的江山千秋万代般延续下去,他们常常会任命一些顾命大臣来辅佐自己的继承人,尤其的在后主尚且年幼之际,顾命大臣就显得更为重要。不过细数历代顾命大臣,他们大多都没有好结局,被后主夺权杀害者比比皆是,更有甚者祸及家人。但是相较于这些人,清朝顾命大臣鳌拜家人的结局则要好得多。鳌拜身份并

  • 清朝一人因拍马屁而被处死,头颅被挂在菜市口,12年后才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拍马屁没什么错,然而清朝年间有一个人因为拍马屁而被斩首,头颅菜市口挂了12年之久,皇帝才允许下葬。此人是谁?做了什么?为何下场如此凄惨?1672年,汪景祺出生在杭州一个望族。父亲曾担任户部侍郎,哥哥是礼部主事。他很聪明,年少时成名。由于他有才华,加上良好的家世,让他变得目中无人,恃才傲物,认为没有人

  • 清朝王爷是如何消磨时光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话说得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古代当某个人当上皇帝,那他同宗族的其他人也会得到相应好处从而升官加爵。比如明朝朱元璋当上皇帝后,他将自己儿子全部封为藩王,然后派遣到全国各地镇守一方,不过这也间接导致了后来朱棣篡位。所以清朝没有沿袭明朝的做法,而是参考了晋朝“宗王官于京师”做法,仅仅给只给王爷们封

  • 历史上跟康熙捉住鳌拜的那些少年,后来都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康熙是清朝第一明君,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能够与之媲美的皇帝也不过凤毛麟角。18世纪的日本把他当作圣人,欧洲各国更是将其视为“哲人王”,几乎相当于圣人一般的存在。而“智擒鳌拜”是他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那时候他刚刚掌权两年,只有十六岁,却能凭借计谋除掉手握大权的鳌拜,这份谋略与勇气实属难得

  • 《辛丑条约》需赔款10亿巨款,清朝灭亡后,我国还在继续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辛丑条约实际赔款明细,辛丑条约清朝灭亡后还要赔钱吗,辛丑条约为什么赔款四亿五千万两

    《辛丑条约》是我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条约规定,从1902年1月1日起,中国需要向11个国家支付赔款加利息总共9.8亿多两白银,加上地方赔款,总金额超过了10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欠款。然而,10年后清朝就灭亡了。那么,这笔钱最终是怎么解决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