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媚娘能成功走出感业寺,绝非李治好色那么简单!

武媚娘能成功走出感业寺,绝非李治好色那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35 更新时间:2024/1/8 9:57:52

她们,被命运抛弃了

在长长的队伍之中,每个人的眼神里都是凄凉和落魄,却唯独有一人,从披上丧服的那一刻起就在盘算着如何离开感业寺这座“囚牢”,这个人就是武媚娘,后来的则天皇后

在一些野史和影视作品的渲染下,很多人都认为,武媚娘之所以能离开感业寺完全就是李治的“好色心”在作祟,其实不然,武媚娘能顺利离开,和李治、王皇后长孙无忌等任都是密不可分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复杂的政治环境给了武媚娘脱身的机会!

武媚娘在李世民时期并不受宠,《新唐书》中记载,李世民也仅仅临幸过武媚娘一次,而且还完全属于偶然。当时太宗有一匹烈马,无人能够驾驭。武媚娘向李世民进言,只需要三件物品即可:皮鞭、铁锤、匕首。皮鞭无法驯服就用铁锤击打马首,铁锤击打如果还不管用,就用匕首断其喉管。按照《新唐书》中武媚娘的话说:马供人骑,再好的良驹若是无法驯服,要它何用?

这番话引起了太宗的兴趣,于是就临幸了武媚娘,并将其封为才人。才人在宫中的地位很低,是三夫人、九嫔以下二十七世妇中品级最低的一类。由于武媚娘性格刚烈,而太宗又喜欢楚楚动人的美女,因此,太宗再也没有过问过武媚娘,任其自生自灭。但武媚娘“三物降烈马”一事却引起另外一个男人的注意,他就是李治,在当时是太子。李治生性柔弱,从未见过如此有胆识的女子,故而,一有机会就喜欢和武媚娘相处

有人说是武媚娘故意色诱李治,借她个胆!当时李世民为了保证李治的皇位,连魏王李泰都差点杀,若是让他知道武媚娘和李治之事,那武媚娘就不用去感业寺了,直接三尺白绫就完事。李世民绝对办得出来。再说了,武媚娘虽是“才貌俱佳”,但并非“倾国倾城”,宫里最不缺的好像就是貌美的女子,从“色”入手,是很难俘获李治的。因此,“色诱”一说根本就站不住脚

既然李治不好色,为何还会从感业寺救出武媚娘呢?这是诸多矛盾交汇的结果

李治之所以能继承王位,完全都是长孙无忌的功劳。在李承乾谋反被平息之后,只有四皇子李泰和九皇子李治是长孙皇后所生,为了保证长孙家族的兴盛,长孙无忌断不会让其他皇子有问鼎皇位的机会。像吴王李恪,文韬武略皆是首选,而太宗也有意将其册立为太子,但是,却遭到长孙无忌的坚决反对。太宗晚年时,曾经的开国功臣大多都已经故去,而长孙无忌却在开国功臣和皇亲国戚双重身份的掩护下扶植了大批党羽,更何况他还拿出“非长孙皇后所生”这个理由,李世民也得有所忌惮,最终才遵循长孙无忌的意思立了九皇子李治

当然,有些史料中记载,声称四皇子李泰输在放荡不羁上,其实,哪有那么多小九九,李泰为人很谨慎,而且心机颇深,长孙无忌是怕控制不了他,故而才选择了性格柔弱的李治,为的是自己能够大权独揽。

李治登基后,朝廷事务上,处处受制于长孙无忌,犹如傀儡皇帝,久而久之,就移情于后宫。当时李治专宠萧淑妃和她的儿子素节,但是,此举不仅受到王皇后的干涉,还遭到舅舅长孙无忌的指责。万念俱灰的李治不得不另找精神寄托,忽然就想到那个性格刚烈、被打入感业寺的武媚娘

再说武媚娘,太宗时期她始终坚持自己刚烈的性格,但是,真正进入感业寺之后她才明白自己的失败。可现在为时已晚,想要出去,只能寄希望于刚登基的李治,如果李治这丝希望也灭了,那她的一生就完了。

李治和武媚娘有了心照不宣的默契,于是,在太宗周年祭奠时,李治顺道驾临感业寺,而武媚娘也一反常态,做出一副楚楚动人的模样,二人相拥而泣。

没有不透风的墙。李治和先皇遗孀在感业寺的一幕很快就传到王皇后的耳朵里。起初,王皇后很是愤怒,但她在冷静之后又有了新的打算,那就是利用武媚娘来制衡萧淑妃,因为萧淑妃不但受宠,他还为李治生下了儿子,这一点,让王皇后感到一丝威胁。王皇后秘密将武媚娘接回宫中之后才告诉了李治,这让李治分外感激。武媚娘“才人”的身份没有变,只不过,以前是太宗的才人,现在成了高宗的才人。

此时的李治想立萧淑妃的儿子素节为太子,此举遭到长孙无忌和王皇后的联合反对,二人的出发点一样,都是害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最后,李治只得立宫女刘氏之子李忠为太子,因为刘氏出身卑微,根本构不成威胁,这才得到长孙无忌和王皇后的赞同。

身为一国之君,连立太子还不得不遵从重臣的意见,这种挫败感将李治打击的颓废不堪,李治开始彻底投向善解人意的武媚娘,武媚娘也就此开始正式崛起。

武媚娘之所以能成功离开感业寺,和长孙无忌的咄咄逼人、王皇后的专权独断、李治的柔弱性格、萧淑妃的后宫独宠都紧密相连,当然,这也离不开武媚娘的运筹帷幄。当王皇后出于“报复萧淑妃”的私心,将武媚娘接出感业寺时,也许,谁也想不到,大唐的历史将由这个女人改写,而武媚娘的名字也注定要被历史铭记。

更多文章

  • 有“人镜”美誉的魏徵,因为两个举动,死后竟被唐太宗怒砸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魏徵,旧唐书魏徵传完整版,唐太宗与魏徵论用人

    在魏徵去世后,李世民对这个比他大18岁的大臣极尽哀痛,甚至为他辍朝五天,亲自为其立碑,要知道古时如果皇帝为过世的大臣扶棺、立碑、亲自祭奠,那都是对这位大臣的莫大荣耀。并且在40天后建立了我们现在都很熟知的凌烟阁,并让名家阎立本描绘了24位功臣像,悬挂于凌烟阁殿内,魏徵因功排在第三位。其生前以“直言不

  • 前半生英明神武唐玄宗,后半生是怎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英明神武视频,唐玄宗的英明,年轻时英明神武的李隆基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也是大名鼎鼎武则天的孙子。唐垂拱元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幼年时因武则天大权在握,极力打压李氏家族,母亲因犯了宫廷忌讳而被处死,父亲虽然贵为皇子,却也是武则天手中的一颗棋子,所以也是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但是懦弱的李旦却生了李隆基这个英明神武的儿子。李隆基生

  • 还原真实的“唐僧取经”:潜逃式、没有公费,最大阻碍来自唐朝!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僧取经真实历史,唐僧取经前的所有经历,唐僧取经背后的真相

    《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都是以历史上著名的“玄奘取经”改编而成,很多人认为,两者的唯一区别就是《西游记》中增加了许多神话色彩。而事实上,《西游记》中的“唐僧取经”和真实的“玄奘取经”有太多的不同点其一:出身《西游记》中唐僧的出身颇具悲剧色彩,父亲早奸人陷害、一命呜呼,母亲忍辱负重,在生下唐僧后将其和一

  • 作为雄才伟略的帝王,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谁是最狠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太宗汉武帝知乎,汉武帝和唐太宗政治措施,汉武帝和明太祖谁最好

    传统的史书对于这三位皇帝的功绩,是大加赞扬的,对他们总体上持肯定的态度。但是对于他们晚年的一些政策,以及对待官员对待百姓的态度,基本没有什么详细的介绍和描述。这就容易让人们对这三个皇帝的认识不足,对他们缺乏理性的认识和评价!下面我们就来一一列数一下汉武帝、唐太祖、明太祖这三位皇帝在晚年都做了些什么事

  • 吕思勉:李世民能力中等,不如宋武帝、陈武帝、梁武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简史吕思勉,李敖评价吕思勉,吕思勉读史札记价格

    吕思勉,近代著名史学家,尤其擅长研究南北朝、隋唐史,与陈寅恪、钱穆、陈垣并称“史学四大家”,史学研究能力自然没得说。吕思勉的代表作,《隋唐五代史》评价:“唐太宗不过中材。论其恭俭之德,及忧深思远之资,实尚不如宋文帝,更无论梁武帝;其武略亦不如梁武帝,更无论宋武帝、陈武帝矣。”吕思勉看来,李世民不过中

  • 东晋孝武帝:在位24年,赢得淝水之战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晋孝武帝与刘裕,东晋十六国淝水之战,历史上真实的东晋孝武帝

    317年,司马睿在江东称帝,却没能掌握实权。司马睿能立足江东,靠的是门阀士族的拥戴,王氏、庾氏、桓氏、陈氏,相继主导朝政,皇帝就是个摆设。司马睿作为开国皇帝,却被王敦控制,郁郁而终,其余皇帝可想而知。到了简文帝司马昱时,由于桓温掌权,并有取代晋朝的打算,简文帝临终前,居然想“禅让”皇位给桓温。孝武帝

  • 唐高宗李治的最大悲哀——生前遇到武则天,死后撞上影视剧!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关于李治的评价大都很“反面”,说他生性懦弱,在其他几位皇子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的时候,李治都是置身事外,对政治也不感冒,没成想,这样的“二傻子”竟然入了唐太宗李世民的“法眼”,成为接班人。登基之后也没有表现出一个君王该有的威严,一个长孙无忌都让他束手无策。直到那位“武才人”二番进宫,李治才在武

  • 说一说:李世民背后那些各有千秋的女人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一生有多少女人,李世民最喜欢的女人是谁,如何评价李世民的一生

    一、贤惠皇后——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贤后之一,她也是最称职的皇后。在李世民征战四方的岁月里,她紧紧追随,她为李世民沏茶洗衣,事无巨细,悉心照料李世民的生活起居,正是因为他贴心暖肺的照顾,李世民才打赢了一场又一场胜仗。李世民登上皇位之后,她作为正宫娘娘,对后宫其他嫔妃,像对待一家人一样宽

  • 李世民一生为何只册立了一位皇后?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世民在长孙皇后怀里哭,长孙皇后死后李世民立过皇后吗,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

    正因为皇后在国家统治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历代帝王都非常注重皇后的任命,当前任皇后殡天之后也往往会及时补缺,就连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也先后任命了三位皇后,而周宣王和昭武皇帝刘聪更是同时任命了四位皇后。可是,与这些十分重视皇后的帝王相比,唐太宗李世民就显得异常低调,他一生之中只有一位皇后,就

  • 她是隋文帝遗妃,因隋炀帝送的一个金盒,羞愤之下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隋炀帝野史传闻,隋炀帝后妃的下场,隋炀帝的女儿与唐太宗

    多少帝王被最底层的起义军轰下了宝座,而不少朝代开国之君也是卑贱平民,刘邦一介草根布衣,朱元璋要饭叫花放牛郎。他们都颠覆了前朝开辟了新政,所以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做到荣辱不惊才能笑看风云,在低谷和高位之时都要不断地提醒自己。隋文帝的出身也极为平凡,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智谋和手段,结束了三百年的混战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