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文学造诣不如曹植、军事实践不如曹植,为何最后夺嫡胜利

曹丕文学造诣不如曹植、军事实践不如曹植,为何最后夺嫡胜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97 更新时间:2024/1/26 15:38:33

曹植曹丕曹操最有力的继承人候选,两相比较,无论是智商还是才学,还有军事实践,无疑都是曹植更占优势,但为何最后的夺嫡之争是曹丕胜出呢?

曹丕的文学水平不如曹植

曹丕的文学造诣很高,其《燕歌行》两首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最完整的七言诗,标志着七言诗体的正式成立。此外,曹丕对文学理论亦有重要贡献,《典论·论文》一篇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一篇最早的文学专论,提出了“诗赋欲丽”的主张,“文以气为主”的文气说和“文学价值论”。

不过,相对而言,曹植的文学造诣更加耀眼。“诗自汉魏以来,卓然大家,上追骚雅,为古今诗人之冠,陈思王其首也。”曹植的文学影响力之大,以至于对后世的诗歌体例发展都产生了很深的影响,其诗歌被后世完整收录的就有80首,七步成诗的典故更是至今仍被称颂。

曹丕的军事实践不如曹植

曹丕作为军事大家曹操的次子,从小也受到了军事上的锻炼和考验,除了从小练习射箭,骑马等必要技能外,也曾随父南征刘表,讨伐孙权,受到了一定的军事锻炼。相比而言,曹植不但心向军旅,多次透露出征沙场的意愿。比如《诗》中“剑戟不离手,铠甲为衣裳”;《白马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此外,曹植也是从小就随其父转战南北。建安十一年,曹公东征管承;建安十二年曹公北征乌桓;建安十三年南征刘表;建安十六年,大军西征;建安二十年,曹公征张鲁………在这些征战的过程中,曹植俱随父出征。曹操在北方建立霸权、出征孙权的时候,曹植奉命驻守邺城,也证明了其一定的军事能力。

曹植在性格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只是身为人君,在重要的政治才能和性格稳重方面,曹植明显不如曹丕。《魏志˙曹植本传》载:“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今坐死。由是重诸侯科禁,而植宠日衰。”反观曹丕一贯谨慎,还四处拉拢人心,《三国志》记载“文帝御之以术,矫情自饰,宫人左右,并为之说”。

曹植在自制力方面,也让曹操非常失望。比如对于酒的嗜好上,曹操也嗜酒,并留下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类的千古名句,但因为民生艰苦,曾一度颁布了禁酒令,来克制朝野饮酒之风。曹植却“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

建安二十四年,曹操欲遣曹植援助曹仁,曹植却“醉不能受命”,竟然为了一己之好而耽误战事,加上其放浪形骸的诗人性格,隐隐有了昏君之兆。曹丕却有嫡长子之尊,处世谨慎,渐渐争取了舆论支持,获得了夺嫡胜利。

更多文章

  • 李广为何难封?看看他的战绩就知道了,汉武帝也很难办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武帝对李广的看法,李广与汉武帝,李广在汉武帝心中地位

    李广是汉代的一位名将,但是他一生没有得到封侯的嘉奖,这一直让后人感到遗憾。但是当我们盘点李广这一生的战绩之后,你才会发现李广难封的真正原因。我们先来看李广的出身,按照历史学家的推论,李广应该是出身于中原边境地带的骑兵家族,本身具备一定的战斗和经济实力。在秦末的农民起义中,骑兵部队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

  • 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到底投入了多少兵力?罗贯中说70万,实际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刘备杀关羽的真正原因,刘备死后关羽有多少战力,刘备为关羽报仇时死去了多少将士

    就像官渡之战,罗贯中说是7万打70万一样,实际上官渡之战的兵力对比是曹操2万人,袁绍11万人。罗贯中进行了太大的夸张描述。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为了给二弟关羽报仇,究竟带了多少兵力呢?据《三国志》记载,孙权曾给曹丕上书求救,说刘备领了4万大军前来,再加上沙摩柯等蛮族的兵力,应该在5万人左右。当时刘

  • 曹操不输官渡之战的大胜:兖州之战以少胜多俘虏30万敌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曹操官渡之战取胜的原因,曹操官渡之战之后的战绩,曹操在官渡之战前的兵力

    在官渡之战前,曹操还有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战,那就是第一次兖州之战。曹操的真正崛起,正是在兖州之战后确立的。第一次兖州之战发生在公元192年,当时距离官渡之战爆发还有八年。曹操当时担任东郡太守,率军击败了青州的黄巾军。当时,黄巾起义正如火如荼,青州黄巾军侵入兖州,占领了多座城市,兖州刺史名叫刘岱,此人虽

  • 当时刘备根基尚浅,而曹操威霸天下,为何王平会在那时投奔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这场战争,有一个将领却一举成名。这个将领就是马谡的副手王平。在街亭之战中,王平先是劝说马谡不能把兵力集结在没有水源的山上,后来又仅带着一千人马,就从容不迫地突出重围。王平的这种突出表现,不但让他名声大噪,而且此后也深受诸葛亮信任,成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不过,王平当初其实只是曹魏的将领。他是在

  • 刘备逢人便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究竟是吹牛,还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三国时期讲究出身,曹操尽管是宦官的后人,但这个宦官不是普通的宦官,而是深得皇帝宠信的十常侍。当时的士族们不看僧面看佛面,还是给曹操很大的面子,这也让曹操各种军事行动得到了很多便捷。比如袁绍,祖上四世三公的他可以说是那个时期背景最强大的君主,曹操的很多谋士和武将曾经依附过袁绍,而且袁绍也凭借自己

  • 东汉风云:任尚邓遵相互争功,班勇雄辩置军西域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东汉二十八将排名,东汉任尚的事迹,东汉末年谋略人物

    话说羌众奔渡浅水滩,被官军一声呼喝,已是心惊胆落;再加夜色昏暗,辨不出官兵多少,但觉得刀槊纵横,旌旗错杂,吓得羌众拚命乱跑,所有辎重,尽行弃去,命里该死的,统做了滩中水鬼,余皆逃散,再不敢还寇武都。其实,这班官军只有四五百名,由虞诩遣伏滩旁,料知羌众必从此返奔,正好乘夜掩杀,果然不出所料,大获胜仗,

  • 继《裂变》、《崛起》之后,《大秦帝国之天下》来袭,阵容豪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裂变秦魏河西大战,大秦帝国最新发展史

    我们都知道,2009年《大秦帝国》拉开了“变法”的序幕。讲述了两千七百年前,秦国从一个饱受六国摧残的西北边陲小国,因为二十几年的变法,逐渐成为了东方六国人眼中的虎狼之师。秦孝公嬴渠梁临危受命,向东方六国广纳贤士,法家名士卫鞅便登上了秦国的舞台。由此展开了秦孝公与卫鞅可歌可泣的“君明臣贤”的故事,同时

  • 司马懿为何怕诸葛亮,因为他们唯一一次正面交锋,就被打得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分处于不同阵营的,可以说是三国时代里面智谋无出其右的人,而这一次诸葛亮再度来到了司马懿面前,司马懿看着前面不远处的五丈原,心里不免一阵纠结。对面属于蜀国的军队,他们安营扎寨,秩序有度,可谓是如同一块铁板一般,连一只飞鸟都飞不进去。司马懿知道这一次诸葛亮一定是有着万全准备而来,而果

  • 三国:曹魏十大猛将排名,张辽第五,许褚第二,第一因曹操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辽许褚郭嘉,鞭打许褚血喷张辽吓退曹洪,张辽许褚乐进战法搭配

    10、邓艾很多人对邓艾不是很熟悉,因为邓艾大放异彩的时候已经快接近三国末期了,此时,三国中曾叱咤风云的诸葛亮,曹操,刘备,关羽,张飞都已经死了。蜀汉的顶梁柱就是赵云和诸葛亮的徒弟姜维,而曹魏则是靠邓艾在支撑。邓艾在打仗方面是一把好手,尤其是计谋上面,可惜的是他对政治却一窍不通,一生只能做司马懿的棋子

  • 未放弃争取隗嚣的刘秀,为什么会与公孙述征战五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刘秀与公孙述,隗嚣简历,隗嚣公孙述列传

    一方面,最初刘秀的起初一直没有放弃通过和平手段来争取陇右隗嚣,直到将要开战之时还是这样,只不过态度日趋强硬。另一方面隗嚣得到蜀地公孙述的大力支援,一度造成了汉军的先胜后败,不得不放弃收复的失地撤退。所以汉军开启了长达五年之久的统一陇右作战。战前的策略隗嚣刘秀的争取没有收到成效,因此先陇后蜀,在用兵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