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搀着老太太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一处客所,给老太婆换上华丽的衣服,精心侍奉她各种美食,还给她找来一个粗鄙的丫环供她差遣。
当时,老太太很奇怪这两个少年是不是认错人了,但转念一想自己本来就是个乞丐,能得到他们的侍奉已经满足了,也就继续装作失了忆,安然享受这一切。
就这样过了几日,两个少年每日在老太太身边侍奉,并经常抬来一些箱子,里面装满金银饰品,给老太太各种打扮。周边的人听说了之后,都认为这两个少年是难得的孝子。
再过几日,少年又请来当地衙役,帮助老太太证明了身份。一些对这两个少年有怀疑的人也打消了疑虑,纷纷感慨。
当地有一个姓王的大富人家,王员外在家中经常感叹说:“这两个孩子真是难得的孝子,可惜我的母亲早逝,否则也要像他们一样尽孝。“
两个少年听说后,就登门拜访王员外,还展示给他看送给老太太的一些金银首饰,让他辨别真假。
就这样,两家人越走越近,少年的头脑、孝心和诚恳也让王员外十分欣赏。
有一天,少年告诉王员外说:“我们想借您的房子奉养老母亲,我们要到真州、扬州去做买卖赚点钱用来生活。”王员外很痛快地答应了,还主动借给他们300缗钱。这两人买了一些货物,把老太太和那几箱子金银首饰都托付给王员外,约定大半年后就回来。
半年后,两个少年满面春风地回来了,不仅把借的300缗钱连本带利都还了,还给王员外带来一些扬州的特产。
王员外看这两个人很讲信誉,十分高兴,到处夸赞这两个少年纯孝仁义。又过了几个月,两个少年顺理成章地从王员外和他的朋友那里借来3000缗钱,再次出去做生意。
半年过去了,两个少年没有回来,大家心中开始嘀咕。
一年过去了,两个少年仍然没有回来,王员外的朋友坐不住了,拉着王员外去见官。因为,当初借钱的时候是王员外保,而且少年的母亲还在他家中一直住着。
县官审问了老太太,老太太这才说出实话:“我本来就是个乞丐,不是他们的母亲,因为贪图他们的照顾,所以才装作是他们的母亲。”
王员外想起两个少年还留下几箱子的金银首饰,跑回去打开一看,全都是镀了金银的假首饰,早被少年给掉了包。
王员外当时就晕倒在地,3000缗钱可是他一生的积蓄啊!
自古以来,骗子的伎俩只有几个百试不爽的步骤:用同理心或同情心博取好感,用小恩小惠取得信任,以鱼儿上钩一次并脱钩来以退为进,最后席卷钱财逃之夭夭。
要想不被欺骗,除了自己要保持足够的戒心外,还应相信古人那句话: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真掉了馅饼,一定要想想为什么是自己?这样的话,就不会被骗了。
骗子只能骗到那些有所谋求的人,却绝不会骗到无欲无求的人。如此浅显的道理,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