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将门虎子兵败将死,临刑一席惊世之语,令朱棣立马刀下留人

将门虎子兵败将死,临刑一席惊世之语,令朱棣立马刀下留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64 更新时间:2024/2/3 7:27:21

一、背景介绍

公元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时已被封为太子)英年早逝,享年仅38岁,时年已66岁高龄的太祖皇帝痛不欲生,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直最看好的儿子却在自己之前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特追谥朱标为懿文太子,朱标走后,朱元璋便把目光放在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的身上(因长子王朱雄英早殇,所以朱允炆实为长子),封其为皇太孙,把朱允炆当做接班人来看待和培养。果不其然,1398年,71岁的朱元璋驾崩,遗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

二、战功赫赫

话说小编今天要讲的这位主人公,他的父亲是中山王徐达,妹妹嫁给了时为燕王的朱棣(后为仁孝文皇后),算起来是朱棣的大舅子了。徐辉祖并非是他的原名,他原名叫徐允恭,因为和皇太孙朱允炆的名讳冲突,故改名为辉祖。这个徐辉祖不但长相英俊还是个文武全才,在父亲徐达去世后继承了爵位,先后在陕西、北平、山东、河南等地练兵,甚有乃父当年之风。1398年,建文帝朱允炆继位后封其为太子太傅,第二年的四月份,正好是太祖皇帝的忌辰,因太祖当年“藩王无诏不得入京”的铁令,时为燕王的朱棣便派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赴京尽孝心。身为朱允炆三大谋士之一的齐泰建议将三个世子扣留作为人质以防燕王有大动作,而另外一位谋士黄子澄却不同意,此时身为三个世子亲舅舅的徐辉祖却上演了一场大义灭亲的戏码。他建议将三子中最有反心的次子朱高煦留下,最终建文帝未听取徐辉祖的建议,将三位世子都遣返回封地了。到了靖难之役爆发,果然不出徐辉祖所料,燕王次子朱高煦屡为先锋甚是彪悍,此时的建文帝才后悔不已,发出“吾悔不用辉祖之言”的感叹。

三、惊世之语得以保命

靖难之役中,徐辉祖将他的忠心和勇猛发挥的淋漓尽致,屡次击退自己妹夫和亲外甥的大军,就在燕军已经攻打到南京之后,徐辉祖仍在带兵抵抗。1402年,靖难之役结束,以燕王朱棣胜利为告终,建文统治被永乐统治取代。此时朱棣可是对自己这个大舅子恨得牙痒痒,偏偏此时徐辉祖还坚持留在父祠不去迎接朱棣,最后被打入大牢,朱棣气愤至极要杀了徐辉祖出气,就在临刑说遗言的时候,徐辉祖突然说了一句话,这句话乃是当年太祖皇帝留给徐家的遗诏,即为“开国功臣,子孙得以免死”,当朱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大惊失色,自己的这场战役本来就打的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更不能失了民心,于是免去徐辉祖死罪,最终在其去世后还以“中山王不可无后”封其子徐钦袭爵魏国公。

更多文章

  • 许定国:设宴杀害高杰,明朝失去北伐的希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许定国杀高杰完整视频,高杰本人,南京高峰高杰近况

    许定国,河南太康人,明朝将领。许定国早年在辽东驻守,以擅长逃跑闻名,被众将耻笑。1620年,努尔哈赤攻打沈阳,许定国奉命增援,半路溃逃,渡海回到山东,隶属袁可立麾下。袁可立足智多谋,又有胆略,他以海军、步兵、骑兵、火器兵协同作战,经常攻打后金在辽南的基地。袁可立能力强悍,许定国也建立不少战功,深受主

  • 在明朝有一个字是禁忌,谁要是敢乱说,随时都可能会掉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皇帝年号表,老梁讲明朝历史40分钟,明朝有什么禁忌

    比如在大明王朝,皇帝个个都姓朱。朱,音同“猪”,皇帝讳朱,所以其他人就得避讳这个字,比如在民间百姓如果想喊“猪”,卖猪肉、杀猪之类的话,都会让敏感的朱家人觉得难受,如果有谁敢大呼“猪”的,皇帝听说了肯定会不高兴,一般都会被抓起来重打几十大板。那大家要问了,不让喊“猪”,那百姓该管猪叫什么?叫猫狗也不

  • 张居正——“万历新政”的成就也遮掩不了他构陷高拱的下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拱实际上比张居正要厉害,张居正回乡见高拱,万历晚年表示怀念张居正

    王大臣案万历元年正月十九,这本该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但由于一个人的好奇心作怪,这一天彻底变了味道这个人叫做章龙,曾是“戚家军”的一员,后来跟随部队来到蓟州驻守,距离传说中的京城又近一步。他从未见过京城,更未见过那神秘的紫禁城,因此,紫禁城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很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权力的核心所在。一

  • 刘伯温死前留下一计,困扰明朝近三百年,最后被一人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在明朝的作用,曾仕强明朝军师刘伯温,明朝皇帝对刘伯温的评价

    刘伯温是明朝最重要的开国谋士,他用兵如神,神机妙算。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刘伯温为免猜忌,选择急流勇退,归隐山林。后来,其将毕生所学记录在兵书《百战奇谋》中,可是这却遭到了朱元璋的猜疑,为证清白,刘伯温在众人面前将《百战奇谋》烧毁,朱元璋于是没再计较。后来,刘伯温驾鹤归西,在其死前,送给了

  • 李世民和朱元璋对待功臣态度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和李世民谁更狠,朱元璋李世民小说,朱元璋的军事水平比李世民差吗

    历代皇帝开创国家,手底下必然有一帮能征善战、多谋善断的忠臣良将。因为想要在乱世中崛起,绝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做到的,所以,古代各个王朝的建立,都伴随着一大批功臣名将。然而,当国家建立后,这些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与明太祖朱元璋了。李世民对于开国功臣算是非常友好了,唐初的

  • 此人是富可敌国的商人,死后被朱元璋掘坟鞭尸,族人统统编入贱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的起是一个叫蒲寿庚的人引起的,此人其实和朱元璋压根就不是一个朝代的人,此人死的时候才1290年,过了近四十年朱元璋才刚刚出生。这个蒲寿庚生在了一个世代为商的家庭,先祖其实是非常会做买卖的阿拉伯人,后来辗转到了中国定居,后代一直继承了这种经商的好手艺,一直富甲一方。究竟这家人富裕到了什么程度呢?

  • 明朝著名的两位奸臣:严嵩和魏忠贤,有着怎样的结局,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魏忠贤与严嵩同时代吗,明朝大奸臣严嵩的后期生活,严嵩刘瑾魏忠贤

    明朝中最有名的奸臣莫过于严嵩和魏忠贤两人,一个是把持朝政二十余年的内阁首辅,一个虽然是宦官却也权倾朝野的九千岁。要说这两个人谁的势力更大更难对付,瀚海认为还是魏忠贤势力更大,更难对付一些。严嵩是嘉靖皇帝时期的第一宠臣,是内阁首辅,他可谓是权侵朝野。可严嵩的势力说没就没,最后被嘉靖皇帝一声令下抄了家产

  • 郑崇俭:明朝三边总督,未曾打败仗,却被崇祯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郑崇俭明朝,郑崇俭一封家书,郑崇俭主要成就

    郑崇俭,明朝三边总督,管理陕西、宁夏、甘肃、延绥军务,地位非常重要。崇祯继位后,郑崇俭镇守河套,多次设伏击败蒙古林丹汗,威震边陲,将领们都佩服他。北击蒙古,南征张献忠,郑崇俭未曾一败。南征四川期间,郑崇俭五天内赢得三场胜利,张献忠元气大伤。论军事能力,郑崇俭不输洪承畴,却终究为明军的战败买单,成为背

  • 这个末代皇帝与崇祯有的一拼,下场却惨多了,骸骨被两国争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崇祯皇帝,末代崇祯,末代沙皇和崇祯皇帝

    历朝历代,末代皇帝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痛,他们普遍昏庸无道、残暴不仁,以致民不聊生,最后在众叛亲离中失去皇位,丢掉江山。然而世事无绝对,末代皇帝中也是有一些硬汉子的,比如明朝的崇祯皇帝,而在崇祯之前,还有一位亡国之君,与崇祯有的一拼。这就是金国的第九代皇帝,金哀宗完颜守绪。完颜守绪为了保住金国江山,可

  • 朱元璋临死前为何要冒天下之不讳实施“人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临死的秘密,朱元璋临死视频大全,朱元璋临死前的三句话

    然而,朱元璋也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一个皇帝,他建国立业的同时,也是出了名的暴君,为了保证江山永固,他大开杀戒,将开国功臣一一除去,甚至还滥杀无辜,他的血腥和残忍也是历代帝王中数得着的。作为一个帝王,如果说这些杀戮还勉强能找到托辞的话,那他临终前要求众多妃子陪珣的决定却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了。人们不禁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