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死后,为何蜀国还能存在了三十年

诸葛亮死后,为何蜀国还能存在了三十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13 更新时间:2024/1/16 5:02:23

蜀国多风雨,临危不乱数十载。蜀国后其,内忧外患,加上诸葛亮多次北伐,国力已消耗殆尽,民困而国乏。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志,又进行了艰难的九次北伐中原,虽然胜多败少,但也是劳民伤财。在加上刘禅听信谗言,宠信宦官黄皓,导致朝政颓废,大臣不能进言,就连姜维也不得不去沓中屯田,以避黄皓的锋芒,蜀汉可谓已经摇摇欲坠。然而从诸葛亮234年病逝五丈原,到263年司马昭三路大军伐蜀,邓艾偷渡阴平,刘禅不战而降,蜀国存在了三十年左右,摇摇欲坠的蜀国为何能存在如此之长的时间,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

首先蜀国虽然内忧外患,但还有很多忠志之士尽职尽责。诸葛亮死后,蒋琬被委以重任,任命其为尚书令、将军,被封为安阳侯。蒋琬一生为蜀汉恪尽职守,司马懿征讨辽东的时候,蒋琬奉命驻守汉中,与东吴一起夹击曹魏,六年中,曹魏不敢来犯。后来身患重病,但坚持作战,后来因没有实质性进献,退守涪县,因病情加重,不幸离世。

后来费祎继任丞相的重任,他非常注重人才的任用,又善于权衡利弊,据说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曾成功击退夏侯玄等人的进攻,为蜀汉也是操劳一生。费祎死后董允继承费祎的遗志,曾多次告诫刘禅亲贤远佞,多次打压黄皓,并告诫黄皓不要进献谗言,必自食其果,于是又董允在时,黄皓不敢放肆。

姜维自不必说,也是为蜀汉操劳一生,屡次北伐中原,继承诸葛亮遗志,虽然受到朝廷很多大臣的反对,但依然坚持,即使受到黄皓的排挤陷害,也没有忘记尽忠尽责,后来刘禅投降,姜维还想着复国,最后被杀又被破腹取胆,对蜀汉可谓耿耿忠心。蜀汉正是有这一批忠臣,才会衰而不倒。

其次诸葛亮联吴抗曹的策略,让曹魏不敢轻易来犯。刘备夷陵之败后,诸葛亮再次坚持联吴抗曹,孙刘再成一家,诸葛亮六次北伐期间,孙吴还多次攻打曹魏作为策应,如孙权进攻合肥,陆逊攻樊城等,这样即使诸葛亮死后,曹魏也不敢轻易来犯,即使来犯也要估计东吴是否会偷袭曹魏大本营,因此孙刘联盟也是蜀汉能够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原因。再者说,孙刘联盟也解决东吴大患,因为没有孙刘联盟,东吴也很有可能攻击蜀汉,乘人之危,蜀汉一但受到夹击,必不能长久。可见诸葛亮也是有着长远的发展战略眼光的。

最后诸葛亮死后曹魏动荡不安,无暇功伐蜀国。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就即可被削除兵权,被曹魏宗亲们严加看管。后来辽东公孙渊又起兵谋反,曹睿再次起用司马懿平叛乱,司马懿斩杀公孙渊后,曹睿已经病重,岌岌可危,命人快马加鞭召回司马懿,司马懿一夜便奔会洛阳,接受托孤,这样年幼的曹芳继位,曹魏更加动荡不安。后来曹爽为了排挤司马懿,独揽大权,升任司马懿为太傅,曹爽有联络百官,诛杀异己,意图谋反,并想着找借口除去司马懿。

司马懿忍无可忍,于正史十年(249年)年发动高平陵政变,占领洛阳,拘捕曹爽,并以谋反之罪,夷其三族,攻击七千余人,曹魏宗亲基本被斩杀殆尽,从此司马懿便控制了曹魏大权。显而易见,曹魏内部动荡不安,曹睿病逝,曹芳年幼,司马懿曹爽政权,曹魏基本上没有机会和能力功伐蜀国,这样蜀国也就相对的有了一段时间的太平。故而在诸葛亮死后,蜀国还能存在三十年之久。

你是如何看待蜀国存在三十年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更多文章

  • 李信率二十万秦军攻楚,惨败而归,为何秦始皇竟轻饶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灭楚时李信多大,秦始皇李信,如果昌平君不叛逃李信能灭楚吗

    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结果呢,根据史料记载,秦王确实给了李信二十万兵马,李信却被项燕打的屁股尿流,哭着回来了。按照秦国的律法和赏罚分明的军政制度,李信作为败军之将逃回秦国,按正常人思维来看,嬴政岂能饶他?可偏偏出现例外,秦王并没有严惩李信,反而在后面的战事

  • 孙策兵微将寡,却能横扫江东,曹操为何不承认他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孙策跟曹操谁大,率土之滨孙策张辽曹操,终极三国孙策赵云曹操

    孙策(公元175—200年),字伯符,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孙坚之子,孙权之兄。当孙策以几副铠甲起家,收整军队,赢得民心,平定江东时,其实已经算是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了。但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曹操就一再的让刘备试言当世之英雄,刘备先后说了袁术、袁绍,但都被曹操否认。

  • 刘备的真正实力如何?他的这三个特点要读懂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实力最强的时候,刘备的特点四字成语,终极三国刘备暴露实力

    当初高祖斩白蛇,赤帝之子从此发迹封侯,直至建汉称帝。然而大汉王朝的气运终究败落,迎来了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战火纷飞。而提到三国,就会让人立马想到了魏蜀吴三主争雄的历史记忆,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为我们呈现出一幅辽阔壮丽,深沉厚重的历史画卷。同时也描绘出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 司马懿临死前为何要定下这样的规矩,不准子孙后代给他扫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司马懿临死遗言,郭嘉临死对司马懿会反是真的吗,司马懿临死的时候说的话

    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在洛阳去世,享年73岁,被葬于河阴首阳山。而在其去世前,司马懿却为后代定下了一个奇怪的规矩,那便是“子弟群官,皆不得谒陵”。司马懿不准子孙后代去往他的陵墓祭扫,这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还得与司马懿掌控曹魏政权的那一役开始说起。嘉平元年(249年),此时魏国在位的皇帝是曹芳

  • 这个人协助曹操破孙权守广陵,却英年早逝,曹操都后悔没听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曹操对孙权的评价,新三国曹操给孙权下战书,孙权攻打广陵

    很多人对这个人都不是十分的熟悉,毕竟他也不是什么很出名的名士,但是要是对曹操这边的谋士有研究的话或许就会知道他了。陈登其实在还没有投靠曹操的时候就是一个县长了,并且在县内的名声十分的好。后面也正是因为他的名声很好,所以就被陶谦给请了过去,去当了典农校尉!这是一个负责生产农业的官职,要知道在古代人们对

  • 三国十大人气名将,总有一个是你喜欢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和吹捧无关,实事求是的说,论在民间的人气,赵云强过关羽。在演义里,赵云简直是完美的化身:忠君爱国,胆识过人,勇于承担责任,不受美色和利益诱惑,千百年来,对赵云只有赞誉,哪怕一丝质疑都貌似没有,历史上能有赵云这么有人气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关羽一部三国演义对关羽神化最多,一个文圣孔子,一个武圣关羽。

  • 三国逸事:三个细节透露出张飞的武功比吕布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张飞详细资料,张飞对吕布视频完整版,张飞和吕布大战300回合

    当时的张飞,不过是个步弓手,他的战马远远不如吕布胯下的嘶风赤兔马。在《三国演义》原著里,张飞在装备远远不如吕布的情况下,和吕布打了五十个回合不分胜负。考虑到吕布先战三将,消耗了一些力气,所以赤兔马的优势被抵消了。张飞和吕布在各有所失的情况下打成平手,由此可见,张飞的勇猛至少是不输给吕布的。虎牢关张飞

  • 孙策有多厉害 孙策不早死三国局势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孙策对曹操说孙策必死,孙策带着射手追孙策,孙策打孙策教学

    历史上曾流传着一个三国武将的排名: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枪神张绣和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和姜维。这里第三句的“孙”指的就是小霸王孙策,可见孙策厉害吗?孙策不仅是三国时期的二十四名将之一,更是排名第九的猛将,着实挺厉害的。虽然影视剧中,

  • 三国中最低调的七位大臣,能力非常高,知名度却很低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三国三大最厉害的将领,三国财政大臣,三国最可惜的大将

    第一个:枣祗当年黄巾起义的时候,枣祗就投奔曹操麾下。袁绍还想过来挖人,结果被枣祗断然拒绝。枣祗最大的贡献,就是提出了屯田制。所谓屯田制,就是利用士兵和百姓开垦荒地,用来补充军粮的不足。屯田制对后来的中国影响极大。不仅魏国使用屯田制,就连蜀国诸葛亮也使用屯田制。第二个:董允在刘备去世后的蜀汉后期,董允

  • 曹丕文学造诣不如曹植、军事实践不如曹植,为何最后夺嫡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曹植与曹丕谁更有才能,赵玉平老师讲曹丕曹植,新三国曹丕曹植

    曹植和曹丕是曹操最有力的继承人候选,两相比较,无论是智商还是才学,还有军事实践,无疑都是曹植更占优势,但为何最后的夺嫡之争是曹丕胜出呢?曹丕的文学水平不如曹植曹丕的文学造诣很高,其《燕歌行》两首是真正意义上的最早的最完整的七言诗,标志着七言诗体的正式成立。此外,曹丕对文学理论亦有重要贡献,《典论·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