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令禁止“近亲通婚”第一人皇太极,三位妻子却是姑侄关系

明令禁止“近亲通婚”第一人皇太极,三位妻子却是姑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57 更新时间:2024/1/13 14:58:23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在位17年,他雄才大略,不愿做一个守成之君,实行满汉一体,保护汉人,减轻农民负担,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为下阶段清王朝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非常重视风俗习惯的改革。例如满洲婚俗:嫁娶不择族类,父死,子可娶后母;兄死,弟娶嫂子等。皇太极下禁令,永远禁止娶继母、伯母、叔母、兄嫂、弟媳。然而,皇太极却一连娶了姑侄三人,这背后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吗?

英雄难过美人关

1616年,后金政权的建立,标志这个新兴的政权已具备与明朝公开抗衡的实力,公开举起反明大旗。哲哲作为和硕贝勒福晋(“哲哲”为崇德后宫妃嫔对孝端文皇后的称呼,即“姐姐”)地位也随之提高。

伴随哲哲而来的,有喜也有忧。哲哲与皇太极结婚已经7、8年,虽然两人亲密无间,但始终未能有一子,这就成为了哲哲的一块心病。

后金实行的是封建领土承袭制,如果哲哲不能生子她正福晋的地位将很难长期保持,将来皇太极归天之日,其旗主及大贝勒爵位或许还要包括汉位,必将由侧室所生之子继承,就没有她的家族什么事儿了。

寄人篱下,悲惨命运可想而知。正因如此,哲哲的娘家科尔沁部的亲人为了本部的利益,也会关心皇太极的继承人问题。

哲哲既然不生,势必要考虑皇太极续娶之事了,如果续娶人出自于本部家族,那皇太极的后代就会有自家血统,自家姐妹、姑侄共事同一夫君,矛盾总会少一些。

刚刚十岁的布木布泰,发育良好,体态丰满,一副子孙娘娘的“福相”,年龄小,好调教,容易安于侧室地位,尊重姑母大福晋,而且容貌俊美,皇太极一定喜爱。所以,哲哲与科尔沁部娘家人,积极促成布木布泰与皇太极成婚。

三年之后,也就是历史上的1625年,布木布泰嫁给了皇太极,时年皇太极24岁,布木布泰13岁。举行婚礼当天,皇太极亲自到沈阳城北岗出迎,努尔哈赤和众贝勒以及后妃也出迎十里,大宴成婚。

皇太极得此美女,宠爱不已。九年后,布木布泰二十六岁的姐姐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真可谓是姑侄三人同嫁一人了。

皇太极的另一面

当代小说家金庸评价:“皇太极的智谋武略,实是中国历代帝皇中不可多见的人物,本身的才干见识,不在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之下。中国历史家大概因他是满清皇帝,由于种族偏见,向来没有给他以应得的极高评价。其实以他的知人善任、豁达大度、高瞻远瞩、明断果决,自唐太宗以后,中国历朝帝皇没有几个能及得上。皇太极的军事天才虽不及父亲,政治才能却犹有过之。”

我们就来看看皇太极在政策上的调整。

首先,皇太极知道,汉官汉民备受虐待是祸乱之源,因此对努尔哈赤歧视汉人、压迫汉人、杀害汉人的措施适时做出调整,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

他强调“满、汉之人,均属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工务,毋致异同”。他采取具体步骤从多方面来改善汉人的政治、经济状况,调和满、汉之间的矛盾。他将汉人的壮丁分屯别居,把汉族的降人编为民户,放宽对逃跑人员的惩治,于是“民皆大悦,逃者皆止。”

此外,皇太极重用汉官,优待汉官,为笼络士子,说“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这些政策的调整,顺应了民心,得到了汉族人民的认同。

其次皇太极还重视农业生产,停止妨碍农业生产的建筑工程,禁止屠杀牲畜,禁止满人擅取汉人财物,禁止放鹰糟蹋庄稼,实行“三丁抽一”政策:一家三丁,一人出去打仗,两人留下从事生产,以保证劳力。这些措施,发展了农业生产,使后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最后,皇太极改革了满洲违背儒家道德的习俗,禁止“近亲通婚”。

参考资料:《明实录·崇祯实录》;《清史稿·太宗本纪一》

更多文章

  • 乾隆在自己的众多儿子里面,为什么要选择嘉庆作为自己的接班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1735年,乾隆登基的时候是25岁,在位60年,还做了3年多的太上皇,1799年去世时,乾隆已经是88岁的高龄了,是清朝皇帝里面最为长寿的皇帝了。乾隆一生共有17个儿子,活到成年的有10个,而真正活到乾隆去世的只有4个了,除了后来继位的十五阿哥永琰,也就是嘉庆皇帝外,只剩下了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

  • 民国东北王张作霖,这一做法值得现代人反思学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东北老人回忆张作霖,张作霖东北旧居,揭秘民国张作霖

    众所周知,张作霖原本是一个兽医,甚至还做过土匪、马贼,出身其实并不好,但就是这样的人成为了东三省的东北王,成为了北洋政府的首脑。能够让他从一个小平民成为控制东三省的王者,本人的实力必然非常强大,张作霖先后效忠清朝、袁世凯、北洋政府,甚至还投靠过俄罗斯和日本,投靠时关于他的细节不得不让人惊叹,哪怕是脑

  • 清朝为什么没有杀太平天国降将韦俊?原来有大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太平天国降将韦俊墓地,韦俊回乡,韦俊和陈玉成

    太平军将领一旦落入清朝手中,一般都会“不得好死”,不管是前期的北伐军将领林凤翔、李开芳,还是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都是凌迟处死。就连太平天国翼王石达,也被四川总督骆秉章骗降后千刀万剐(凌迟)。韦俊差点俘虏了,这个湘军大佬杀了无数的清军还击毙了清将罗泽南,他投降清朝后,却安然无恙地活着,难倒是

  • 乾隆自称十全武功,而何谓十全武功,其实很多人不知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乾隆十全武功揭秘,十全是哪十全,乾隆10大武功

    按高宗的自述,这“十全武功”是:“平准噶尔为二”:即乾隆二十年(1755年),往征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达瓦齐,动用兵力5万。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征讨厄鲁特蒙古辉特汗阿睦尔撒纳。定回部为一”: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正月,用兵万人往征天山南路回部布拉尼敦、霍集占。扫金川为二”:即乾隆十三年

  • 乾隆的长子是谁,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乾隆的长子是谁,乾隆和黄杏儿结局,乾隆查丰德运案的结局

    出生在皇家的男孩子很少有人不去争夺皇位,而争夺皇位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兄弟相残,父子相疑,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如果想要善终,要么自己掌握权力,要么从一开始就放弃皇位,无欲无求,当一个闲散王爷。可现实证明,没有多少人会经得住"天下"的诱惑,永璜也是如此。身为乾隆的庶长子,虽然和"嫡"靠不上边,但好在是乾隆第

  • 康熙为什么不直接让雍正当皇帝,从而避免九子夺嫡的局面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雍正儿子夺嫡,tvb雍正九龙夺嫡,康熙是怎么传位给雍正的

    一、康熙贪权大家都称康熙是千古一帝,实则他除了在位时间长之外没什么可以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少年即位,小小年纪就日日与至高无上的权力打交道,在位几十年,他深深的知道权利的重要性。大清入关以来,不断地增强皇帝的权利,所以他幼年即位才没有被架空,他自己心里也知道,只有坐在皇帝的这个位置上才是真正的把权

  • 林则徐被贬至新疆时,伊犁将军为什么要“殷勤”地献野猪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二十年(1842年)至二十五年(1845年),这三年中的林则徐的官场人生走向了最低谷,他被道光帝革职放逐到新疆伊犁!随同的还有邓廷桢等人。当时的伊犁将军是满族人布彦泰,相当于新疆的一把手,位高权重。按照清朝惯例伊犁将军要负责对被下放的官员进行监视,一旦发现异常要向朝廷汇报。而布彦泰得知林则徐的到

  • 清朝状元后代:隐居深山状元府,守护着祖宅,没水没电乞讨度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唐代诗人孟郊曾写道“春风得意马碲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这句诗中,尽显他当时科举入榜时的喜悦之情。读书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古代更是如此,那时寒窗苦读,只等高中入榜,这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誉,更是改变自己与家族命运的重要途径。但也不是每一个状元及其他家族,都能因此而兴旺发达的。牛风山是清代道光皇帝钦点的

  • 因为皇位,多尔衮丧失了母亲,因为没“儿子”他放弃了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位为什么是多尔衮的,多尔衮后期可以当皇帝吗,皇太极真的抢了多尔衮的皇位吗

    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一个男婴在赫图阿拉城(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出生了,他就是多尔衮。此时他的父亲努尔哈赤从森林里打猎回来,他手里拎着一只狗獾。看到初生的儿子努尔哈赤高兴极了,随即给小宝宝起了多尔衮这么个名字,在满语里,“多尔衮”意为“狗獾”。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十四子,阿巴亥的二儿子。多尔衮的

  • 清朝出现一个“假皇帝”,假冒光绪随便收礼被发现,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光绪年间,光绪皇帝宣布变法,实施新政,史称“百日维新”、“戊戌变法”。但好景不长,没过多久慈禧太后便发动政变,将光绪皇帝抓了起来,囚禁在中南海瀛台,“戊戌六君子”更是被斩杀,于是大张旗鼓的戊戌变法就此完结。然而就在这时,武昌城却出现了一个活生生的“光绪皇帝”。一主一仆二人租住在当地的一位候补官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