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卢象升出生。象升肤色白皙,人很瘦,胳膊上长着一根粗大的骨头,力气特别大,作为一个文官出身的人,卢象升的体质算是不错的了。
卢象升在崇祯十年四月十五日曾上了一个《选用奇兵疏》的奏章,他建议建立一支一千五百人的特殊部队,专门用来劫营和奇袭。卢象升的作战思维还是比较奇特的,擅长用奇兵打击对方主力。事实上,他这种突然袭击的方式,真的打了不少猛仗。郧阳的成功,靠的是长途奔袭,洛阳以骑兵数千击溃闯王百里联营,滁州以三千关宁铁骑蹂躏闯王数十万大军,靠的还是长途奔袭。野战和奇袭,是卢象升喜爱的战术。卢象升不傻,知道重振是个比较多疑的皇帝,于是他很低调,经常表明忠心。既称颂了皇帝的英武神明,又表自己的忠心,怕的是言官和廷臣攻击他拥兵自重。
十一年冬,清军三路大举南攻,越过了关锦防线,从蒙古借道进攻。当时卢象升是主战派,杨嗣昌是主和派,杨嗣昌的权力完全压制卢象升,非常的胆小怕事,所以卢象升的陨落不是没有原因。
明末时期,起义军在山西区域,主要是李自成的势力范围。山西的起义军不停的把战线往东推,甚至打到了京师的郊区。占领了临城的西山。卢象升打退了他们的进攻,与总兵梁甫、参议寇从化接连打败贼兵。卢象升每次上战场,都不要命的重逢,贼兵的兵刃砍到他的马鞍他都不顾,战马死掉就步行作战。被弓箭射中了,要继续作战,贼兵吓得逃走了,相互告诫说“:卢廉使这个人,谁撞上谁死,不可碰他。彭孙贻的《流寇志》记载这次战后,义军称卢象升为“卢阎王”,一遇到他就赶紧避开。阎王这个称号,不是谁都可以叫的。
清军来了,皇帝召宣府、大同、山西的三个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京师,第三次赐予卢象升尚方宝剑,让他指挥全国各地来增援的部队。可见卢象升的地位是不比洪承畴低的。
这一天还是来了,多尔衮带领不对,来征讨明朝。岳托从密云北边墙子岭,毁坏长城,破边墙入边,斩杀明蓟辽总督吴阿衡。两军在北京郊区通州会师,当时杨嗣昌和下属通好了气,不给卢象升太多兵力,所以卢象升力战而亡。
卢象升死后,天下震动,自与后金开战以来,虽损兵折将,但大明尚未有督师战死的先例。
而卢象升的死对于明朝来说俨然是擎天柱石顷刻间崩塌。他的枉死使得天下大势更加难以收拾,使得肆虐西北和中原的义军更加肆无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