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最聪明的一个儿子,为什么要装疯卖傻活着?

雍正最聪明的一个儿子,为什么要装疯卖傻活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99 更新时间:2024/1/16 21:06:00

通过两者相结合,让他能在猜忌心非常严重的老爹雍正和精明的哥哥乾隆眼皮底下,独善其身并且全身而退。而促成弘昼做出活丧这种在封建社会相当忌讳的荒唐事,皆因三哥弘时的悲惨下场。

雍正第三子弘时,被削宗籍,抑郁而终

话说,作为康熙帝时期“九子夺嫡”事件的胜利者,雍正在继位后为稳定人心,封政敌八王爷允禩为和硕廉亲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朝堂平静的表面下是暗潮汹涌。果不其然,雍正四年,允禩就遭到雍正清算旧账,以各种借口削其王爵,圈禁。

然而雍正的第三子弘时脑子却缺根筋,明明知道老爹这辈子最痛恨的就是八王爷允禩。却非要和落魄的八叔混在一起,这不是跟雍正对着干、上眼药、在打雍正的脸面吗?其实弘时有此行为,主要是因为雍正做了件事情让他十分沮丧:原来康熙忌辰,按规矩,雍正本该亲自去景陵祭祀。可是他却并没有去,反而派了当时才13岁的四哥弘历前去祭祀。这无疑是告诉所有人,弘历已被立为太子。毕竟除了皇帝外,就只有皇位继承人才拥有祭祀祖先的资格。

弘时跟允禩亲近,也是因为弘时本身对储位是有想法的,他想通过八叔帮助自己,这种表现令雍正难以容忍,雍正何许人也,九子夺嫡中,摸爬滚打了几十年,对皇权争夺拥有丰富的手段,弘昼这些小动作能逃过他的法眼,所以父子两人至此决裂。最后他被逐出皇宫,给八叔当儿子,这无异于宣判了弘时政治生涯的结束。毕竟此时允禩已被圈禁沦为阶下囚了,随着允禩的彻底倒台,弘时也被在宗室玉牒上除名,他过了一年就抑郁而亡。

弘时的遭遇让弘昼像热锅上的蚂蚁,因为除了弘时之外,有能力做下一任皇帝的就是他跟四哥弘历。他也知道雍正既然让弘历祭祖,十有八九这个皇位肯定就是弘历了。然而他怕别人将他作为弘历的假想敌,于是装疯卖傻做了两件事,虽然有损皇家的颜面但是却让他安安稳稳地度过一生。

一、办活丧,敛财

弘昼心里清楚,既然自己无缘皇位,总要想个办法来让所有人放心。又不可能像古时候孙膑那样通过装疯躲过庞涓的陷害。要知道在雍正和哥哥弘历锐利的目光下,那种苦肉计根本不顶用,帝王家的人哪有善类啊。

于是他苦思冥想,还就真的让他想到了一个大招,活着的时候给自己办丧礼。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像点,还邀请满朝王公大臣来给自己“祭吊”,理由就是“人总是要死的,无须忌讳”。弘昼毕竟身份贵重,皇子亲王,谁敢不来。这下可是苦了百官,来“祭吊”总不能两手空空吧,只能鼻子一捏,咬咬牙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弘昼趁机收下百官带来的厚礼,并且乐此不彼的敛财,这样一来,自然不会有人支持立他为帝,他也就更安全了。

据记载:弘昼活出丧仪式做的是有板有眼,和尚道士,吹拉弹唱,他坐在供桌上,挑挑拣拣吃贡品。还要家里人哭,谁哭得不好,就重罚。此外他还亲自制作自己的“陪葬品”,如鼎、盂等等。毫不夸张地说,他对自己的丧事达到了忘乎所以的境界。值得一提的是他搞这个活丧,还不是搞了一次两次,而是很多次。一旦有什么不开心,或者开心的事,他就搞一把活出丧,有的时候还亲自躺到棺材里,令人瞠目结舌。

办活丧,其实也是弘昼一种无奈之举,试问谁有事没事天天咒自己死呢,心里也膈应得慌。他利用自己贪财的缺点,再通过活出丧收钱来保护自己,让将他视为对手的政敌放心下来。不仅如此,后来弘历即位了,他也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比如朝堂之上暴揍大臣。

二、朝堂之上暴打朝廷大员

有一次上朝,弘昼因为一件事情和军机大臣讷亲发生了矛盾,愤怒的弘昼竟然当着满朝文武和乾隆皇帝的面,当众殴打讷亲,大臣们被吓得鸦雀无声。

被打的讷亲可不是什么泛泛之辈,这位乃是开国五大臣额亦都的曾孙,还是康熙四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孙子,父亲是内大臣尹德。他官至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等等一系列称号,也就是说这位也是个有背景的主,家族势力不容小觑。

然而乾隆虽然目睹了整个事情的经过,却也不出声阻止,因为他心里跟个明镜似的。自己的弟弟故意做出荒唐之事,将自己的名声败坏,显示出一个纨绔、无能之人,也就间接告诉了乾隆他没有能力去与之争夺皇位,让哥哥放心。

弘昼很清醒,能认识自己,他自己不去争那个九五至尊,就当一个富贵王爷就挺好。很多人会有此怀疑,会不会这个弘昼本身就是一个荒唐的人呢?

弘昼是真荒唐还是高智慧?

弘昼写过一首诗,简单来说,他是通过这个诗表述了自己无意皇权帝位、只想把酒言欢及时行乐的心迹。能写出如此诗句,难道真的能是一个荒唐的人吗?那种心境估计乾隆帝也清楚自己这个弟弟的志向。

《金樽吟》:世事无常耽金樽,杯杯台郎醉红尘。人生难得一知己,推杯换盏话古今。

弘昼最后也得以善终,他的子孙后代应该都感谢这位老祖宗当年的“装疯卖傻”,他去世后,其第二子永璧继承爵位,但好景不长,两年后,永璧也撒手人寰。但这一家子绵延不绝,其后人中,文化水平都不低,当代最著名的当属功。

弘昼这一脉族谱:雍正帝胤禛→弘昼→永璧→绵循→奕亨→载崇→溥良→毓隆→恒同→启功

启功是著名的书法家、书画鉴赏家、国学大师于2005年病逝,他是弘昼的八世孙,也是当代整个爱新觉罗家的一个代表人物。然后启功之后,因无后,弘昼这一脉便算断了香火了。

最后想说,很少有人能对自己有清醒认识,一般人都是高看自己一眼,特别在权力面前,很多人会迷失自我。像弘昼选择这样的方式来躲避灾难,也不得不说是身在帝王家的悲哀。

更多文章

  • 专家挖掘雍正墓,挖到一半时,专家:马上撤,用水泥封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墓被盗全过程,清西陵雍正两个儿子墓,雍正墓被打开了吗

    在三国时代,曹操为了扩充军费,还专门设立了特殊的部门,让士兵们平时多留意富贵人家的墓葬,一旦军中缺少钱粮,就派他们去挖开救急。其实在很多乱世之中,各路军阀都喜欢这么干,远的不说,就在近代清末时候,孙殿芳还带人掘了慈禧的大墓。不过完婚掘墓这种事,很多的时候是非常危险性的,除了传说中里面的怪物之外,还可

  • 洋务运动——大清帝国最后的一场自救为何以失败而告终?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悠久的历史,加上在领土拓展上的突出成就,清朝本应该成为后人敬仰的一个朝代,但遗憾的是,到了后满清时代,大清在安逸中彻底沉沦,使晚清时期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屈辱色彩的一个时代。人们对于大清的成见大多也都来源于此,毕竟,一页页丧权辱国的条约就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提及后满清时代,人们往往难掩愤怒之情,认为是

  • 多尔衮无缘帝位:本人的幸运,清朝的幸运,大明的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多尔衮当时权势滔天为何没继帝位,元朝帝位传承导图,宣统继承的谁的帝位

    多尔衮是否迎娶孝庄,历来争论颇多,难以下定论。在此,笔者就来谈论第一个问题,多尔衮无缘继承皇帝宝座,是他本人的幸运,也是清朝的幸运,但对大明王朝而言则是不幸。若是多尔衮继承皇位,最高兴的莫过于大明崇祯皇帝,本文详细说说,欢迎各位留言评论。多尔衮3次无缘帝位多尔衮,“野猪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绰号是“

  • 东哥:努尔哈赤的未婚妻,待嫁22年,7次婚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努尔哈赤老婆个人资料,努尔哈赤的娇妻,努尔哈赤妻子简历

    东哥,又称布吉娅玛拉,叶赫那拉氏,结婚时33岁,年纪很大,史称“叶赫老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古代四大美女,在东哥看来,她们的颜值都不够。东哥,号称“女真第一美女”,颜值很高,是各部落首领争抢的对象,提亲人群踏破门槛,络绎不绝。东哥前后“婚配”7次,前6次都失败,33岁时才嫁给蒙古首领的儿

  • 顺治膝下有8位皇子,康熙既非长子又非嫡出,为何却能登上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康熙是顺治和谁生的,顺治皇帝和康熙什么关系,顺治皇帝为什么选择康熙

    子凭母贵要胜过于母凭子贵,但是顺治虽然有位好母亲,可是他将皇位最后交于的皇子,却未见得是因为母亲的地位尊贵。相反的传位给了康熙帝,也是后世备受争议的话题,因为顺治帝一生虽然只对一位妃子倾尽情感,但是也有8为皇子。唯独康熙非皇后嫡出,而且也不是宠妃的后代,却最终成为皇位继承人,是在令人不解。我们就来分

  • 顺治皇帝24岁就去世了,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顺治皇帝多大年龄死的,顺治皇帝到底怎么死的,顺治皇帝是出家还是病死

    顺治皇帝生母是大名鼎鼎的孝庄太后,皇太极驾崩后,亲贵大臣拥立六岁顺治登基,由足智多谋的叔父多尔衮摄政。纵观他短暂的一生,并无太大的作为,但他却是清朝入关的首位皇帝,而他最为世人所知的就是他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因此他也被称为痴情皇帝。值得一提的是,顺治在当朝期间也有很好的成就,比如面对全国的抗清的高潮

  • 乾隆刚死,他颤颤巍巍地出现在朝堂上,和珅仰天长叹:我命休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死前对乾隆的评价,纪晓岚和珅朝堂当皇上,刘墉朝堂上戏弄和珅

    而且剧中对于乾隆皇帝的后宫争斗,也是着重的表现。因为本来就是宫斗戏,所以演绎的内容也是以后宫生活为主,但是间歇的也偶尔有一些关于朝政方面的剧情。但是说起乾隆这一朝,我们所了解最多的一个故事就是和珅了吧。近些年关于此人的故事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不可谓不多。简直可以说是多如牛毛,但是真正的历史中确实像是

  • 太平天国为什么灭亡?“1正2700副”的政治结构就让人望尘莫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1851年12月17日,太平天国在永安发布封王诏令,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而东王有权节制诸王,诸王地位有序,东、西王一等,南、北王二等,翼王三等。这些人都是在太平天国初建时期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威望和功劳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如果按照这个规划走

  • 御史建议八旗子弟织布,补贴家用,被嘉庆革职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庆革职下狱,嘉庆监察御史李实后人,御史骂嘉庆

    康熙中期,一个困扰清朝始终的问题出现,即是八旗子弟的生存问题,史称“八旗生计”,几乎无解。作为清朝的柱石,八旗子弟辉煌无比,令人羡慕不已,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刑法上,都有特权。入关之初,清朝大规模“圈地”,将所占据的土地、房租、铺面等分给八旗子弟,朝廷还额外给银两补贴。八旗驻防各地,单独居住在“

  • 雍正在位时,若没有扳倒这两个人,乾隆的皇位必定不会安安稳稳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雍正为何选择乾隆,雍正和乾隆的能力对比

    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可是这样英武的皇帝,在立嗣上面却遭遇了巨大的困扰,最终因为他的谋划不当,让一群儿子陷入了残酷的夺嫡之争,让他在有生之年就为此事烦透了心,而在他死后,几个儿子更是因为皇位斗得你死我活。后来雍正因为深晓其中的利害关系,所以登基以后对于皇储之选密不宣告,可是他的一些行为还是间接地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