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个末代皇帝与崇祯有的一拼,下场却惨多了,骸骨被两国争抢

这个末代皇帝与崇祯有的一拼,下场却惨多了,骸骨被两国争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408 更新时间:2024/1/27 6:17:02

历朝历代,末代皇帝都是一个挥之不去的痛,他们普遍昏庸无道、残暴不仁,以致民不聊生,最后在众叛亲离中失去皇位,丢掉江山。然而世事无绝对,末代皇帝中也是有一些硬汉子的,比如明朝的崇祯皇帝,而在崇祯之前,还有一位亡国之君,与崇祯有的一拼。

这就是金国的第九代皇帝,金哀宗完颜守绪。完颜守绪为了保住金国江山,可谓是励精图治、不屈不挠,最后虽然没能成功,但他的精神还是值得钦佩的。可惜就是最后结局太惨烈了,崇祯好歹还有个全尸下葬,完颜守绪却是骸骨都被两个国家给瓜分了。

完颜守绪也算倒霉,本来他爹交给他的就是个烂摊子,登基那年还正好碰到成吉思汗兵锋南下,于是两人撞了个满怀。好在他没有气馁,励精图治发愤图强,拼命与成吉思汗周旋。对内革除弊政,提升国力,对外则试图联合西夏与南同时对抗蒙元。在他的激烈抵抗下,金国终于顶住了压力,导致成吉思汗有生之年都没能灭掉金国,抱憾而终。

后来成吉思汗的继任者改变了策略,联合南宋,从南宋境内借道攻击金国。就在外敌虎视眈眈的危急时刻,金国内部君臣将帅之间还爆发了剧烈冲突,一度进行了厮杀,于是覆亡之势无法逆转。完颜守绪为了躲避蒙元兵锋,不得已南迁到金国最后一个据点蔡州。

天兴二年(1233年),宋元两国联手出兵,经过八十天的攻防战,蔡州被攻克。完颜守绪难以抑制心中悲愤,不愿百年前徽钦二帝的命运在自己身上上演,于是自缢而亡,近侍按他的遗嘱将他尸体火化。宋元两国军队进城后,只找到了他的骸骨,于是两国将士将其一分为二,蒙元拿走的一半下落不得而知,宋朝拿走的则被皇帝用来祭天后存入大理寺狱库。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临死前为何要冒天下之不讳实施“人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临死的秘密,朱元璋临死视频大全,朱元璋临死前的三句话

    然而,朱元璋也是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一个皇帝,他建国立业的同时,也是出了名的暴君,为了保证江山永固,他大开杀戒,将开国功臣一一除去,甚至还滥杀无辜,他的血腥和残忍也是历代帝王中数得着的。作为一个帝王,如果说这些杀戮还勉强能找到托辞的话,那他临终前要求众多妃子陪珣的决定却实在找不出任何理由了。人们不禁要问

  • 朱棣做了一件事,假如崇祯照搬或能延续明朝国运,可惜他没领会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在南京称帝后,很快便下令在老巢北平营造紫禁城,为迁都做准备。迁都这种事历来都是非常艰难的,毕竟祖宗打下来的基业,除非像商朝那样,帝都实在没办法居住,必须要找个安稳的地方,否则一旦提出,必然会有无数人跳出来反对。朱棣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虽然这些人反对也影响不了他的决心,但总归是非常烦的,于是朱棣做

  • 比朱允炆更有资格继承皇位的皇子,他才应该是大明第二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明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继位称帝,史称建文帝。一直以来,建文帝都被认为是明朝正统皇帝,而后来的朱棣则是篡位。然而,在当时,有一位皇子却比朱允炆更为正统,更有资格继承皇位,这位皇子是谁呢我们都知道,朱允炆并不是太子朱标的第一个

  • 崇祯处死陈新甲,诉说明朝“内外交困”的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陈新甲,四川人,明朝兵部尚书,善于决断,深受崇祯赏识。担任兵部尚书期间,陈新甲建议崇祯重用孙传庭、傅宗龙、汪乔年,力挽狂澜。陈新甲的能力,不用怀疑,但崇祯的政策摇摆不定,又不想承担责任,坑死了陈新甲,诉说着明朝“内外交困”的悲哀。崇祯继位时,明朝江山岌岌可危,关外满清、关内起义军,以及东南沿海的殖民

  • 明明打赢“宁锦大捷”,袁崇焕为何还会被迫辞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袁崇焕坚守宁锦防线,宁锦战役,宁锦都司是现在哪里

    一年半后的天启七年,努尔哈赤的继任者皇太极又率领八旗精兵大举进犯辽西,在强攻锦州无果后,又掉头攻打宁远,结果,损兵折将、伤亡无数,最后不得不退回沈阳;这就是玩命历史上著名的“宁远大捷”和“锦宁大捷”。后金经过两次惨败,元气大伤,也不敢轻易进犯辽西地区;而明朝朝堂上下也从胆战心惊中走出,开始有点飘飘然

  • 明朝的“航海时代”比欧洲早80年,为何没能成为海上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的航海技术,明朝航海技术有多先进,明朝后期为啥发展航海

    其实,历史上每一个朝代达到顶峰的时候,往往都会出现暂时性的开放,就像明朝。明朝的开放程度并不逊于唐朝,尤其是从朱元璋开国到宣德年间,经过四任皇帝的努力,明朝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基础,其他领域的飞速发展也就成了一种必然。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以及对海洋知

  • 从“清算”张居正的那一刻起,万历皇帝就将明朝带入一条不归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万历怎么清算张居正的,张居正教育万历,万历首辅张居正廷杖

    万历皇帝执政的48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解读:万历十二年之前和万历十二年之后。万历十二年为什么是个分割点?因为这一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已经过世两年的张居正被“清算”了!万历皇帝在展开对张居正清算的同时,也将张居正坚持推行了近十年的“万历新政”给一一否认、并悉数抹杀。很多现代学者都认为,从万历皇帝清

  • 刘伯温对朱元璋说了这八个字,为自己的悲惨下场埋下了伏笔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临死时说刘伯温,刘伯温朱元璋精彩片段,刘伯温被朱元璋赶走

    刘伯温,元末明初政治家,军事家,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不仅才能出众,更传言其能掐会算,出神入化,因此民间一直将其与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比肩。当然,历史上的刘伯温并不像演义中那么夸张,但其才能出众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战场上能掐会算,智计过人的刘伯温在政治上却并不能如鱼得水。《明史》记载,朱元璋有一次和刘伯

  • 成吉思汗的后裔林丹汗,为什么没能统一蒙古,却让努尔哈赤捡了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蒙古族林丹汗简介,林丹李宗伟2012伦敦奥运会,林丹成吉思汗

    林丹汗为什么没能像他的祖先成吉思汗那样统一蒙古呢?其主要原因有两点。1、林丹汗的政策错误林丹汗的政策错误,使得分裂的蒙古各部都与林丹汗离心离德。林丹汗采用了什么政策呢?他把蒙古信奉了十多年的黄教改为红教,这让蒙古各部落都接受不了。林丹汗的威信也因此下降不少。而后,林丹汗又没有团结蒙古各部,使得蒙古各

  • 和珅前去赈灾却在粥里惨沙子,乾隆皇帝听了却大赞:做得不错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和珅的结局:狱中自尽。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留取香烟是后身。嘉庆四年(1799年)2月22日,和珅在监狱中自尽而亡,年仅50岁,走完了自己宣赫的一生。和珅死前留下了这首绝命诗,被人各种分析,甚至还有人说和珅的前身是乾隆宠爱的妃子马佳氏,后身则是来报仇的慈禧太后,说和珅最终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