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京城被围,毛文龙被杀,袁崇焕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国家之大贼?

大明京城被围,毛文龙被杀,袁崇焕究竟是民族英雄还是国家之大贼?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61 更新时间:2023/12/14 17:52:21

袁崇焕于谦的对比

袁崇焕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其实这段历史在群众眼中的看得清清楚楚的,因为在袁崇焕一百多年之前也有一位明朝大臣被杀害,他的名字叫作于谦,当年于谦位极人臣,一度掌握了废立皇帝的大权,在蒙古人入侵京城的时候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最终挽救了大明帝国,可这样一个对大明忠心耿耿的臣子最终也是死在了新旧两位皇帝的争斗之间。

于谦被杀害的时候,史书之中写着“天下冤之”,全天下的百姓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和男女老少都为于谦感到冤枉,上一个让天下百姓感到冤枉的百姓还是南宋时候的岳飞秦桧陷害冤杀。无数京城百姓自发的穿戴孝服前来为于谦送行,就连两个皇帝的母亲太后为了反对也以绝食相抵抗,京城之中的风尘女子为了表达对于谦被冤杀的不满连续三天不接待客人以表示反对。那么明末袁崇焕被杀死的那一天,京城之中的百姓究竟又是怎么样对待他的呢?

史书之中记载同样是被京城菜市口处决,袁崇焕被判处的刑罚要重得多,崇祯皇帝判处将袁崇焕凌迟处死,那一天的京城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没有一点悲伤之情,相反开心的是像过年一样,大家把这个好消息相互传递,无数人蜂拥集合到了西市前来观看这场执法的过程,押送袁崇焕的囚车一路上走过来的时候,无数愤怒的百姓都大骂他是汉奸,无数人拿着石头木块扔垃圾一般砸向了袁崇焕,而袁崇焕始终是耷拉着脑袋一声不吭。

刽子手执行凌迟的时候,每次从袁崇焕身上割下来一块肉,观看过程的万千百姓就会大声欢呼一次,还有一些胆子大的百姓甚至不断的拿钱来买袁崇焕的肉,当着袁崇焕的面吃掉来发泄自己的心头之恨。面对这样身体和精神的沉重打击,袁崇焕留下了自己的绝命诗:“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有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就这样,年仅46岁的袁崇焕在被凌迟了三天三夜终于气尽而亡,那么问题来了,京城百姓为何会这样痛恨袁崇焕呢?

欺骗皇帝与遭难百姓

袁崇焕为什么会落到一个如此凄惨的下场,其实跟他自身的经历是有着很大的关系的,早年间的袁崇焕是靠着读书科举考试从而进入了仕途之中,宁远大捷之中靠着火器的犀利成功击杀了后金大汗努尔哈赤从而获得了崇祯皇帝的欣赏,对于辽东的烂摊子,崇祯皇帝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袁崇焕,而袁崇焕也对崇祯作出了保证说自己只需要五年的时间就可以平定辽东,因为之前宁远大捷的胜利,所以此刻的崇祯对袁崇焕的话也是相当的信任。

从来都没有接受过正规帝王教育的崇祯就因为袁崇焕的这些话几乎将国家命运未来交到了袁崇焕的手中,亲自将巨额军费清空,而且收回了赏赐给大臣王之臣和满桂的尚方宝剑,让后将尚方宝剑赏赐给袁崇焕,整个大明国内之中只有袁崇焕一人享受到了这种超常的待遇,当时有人问袁崇焕为什么如此有底气五年时间就可以收拾了辽东的乱局,对于这种情况,袁崇焕的回答说是皇帝太着急了,说出一个具体的时间好让他宽心。

就这样,袁崇焕掌握了辽东地区最高军事大权,然后开始了自己专权无敌的军事行动,按照他自己的说法,为了方便军事统一,他处罚了一大批辽东地区的得力干将,甚至杀死了从天年间就一直在后金后方骚扰后金的皮岛得力干将毛文龙,毛文龙一死之后,后金出兵山海关从此就没有了一点顾忌,而袁崇焕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陷入了危机,因为皇太极出兵直扑大明的京城,但对于这次战略行动,袁崇焕却是始料未及。

后金大军出动之后的袁崇焕不仅预计错误了方向,更是手中掌握十几万大军都没有一点行动,反而是在二十多天的时间之中就眼睁睁地看着崇祯皇帝居住的京城被攻陷,皇太极的满洲兵马直接借道蒙古,从长城之中的喜锋口入关,入关之后的后金孤军深入本来的明朝打歼灭战的一次最好机会,可惜的是袁崇焕就是不攻击后金军队,而是在后面远远尾随,就这样看着后劲军队烧杀抢掠,一点损伤都没有的退出了长城之外。

天下人对袁崇焕的憎恨

其实崇祯皇帝和袁崇焕二人之间的感情破裂就是从京城被包围开始的,京城之围困解除之后的崇祯皇帝直接询问了袁崇焕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为什么要杀死毛文龙,第二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纵使敌军攻打京城不做出一点反应,第三个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放纵自己的部下射杀我方大将满桂,对于这些问题,如果袁崇焕可以给出很好的回答解释,那或许之后的袁崇焕也不会被凌迟处死,事实上的袁崇焕对于这些问题完全回答不了。

为什么袁崇焕不回答呢?有人会说袁崇焕其实是有苦衷的,也有人直接说袁崇焕所作所为就是毫无作为,甚至有通敌卖国的嫌疑,因为一个正常人的角度上面来说,袁崇焕如果这些做法都是有实际原因的话,那他一定会说出来,而且在那个时候正是活命的关键,他这样不说的目的其实就已经十分的明显了。

崇祯皇帝要袁崇焕定罪的心思其实已经相当明显了,但他还是讲究了方法和原则,没有靠自己的皇权直接处死袁崇焕,而是让朝廷之中的有关部门联合会审,时间长达八个月之久,终于给袁崇焕定下了凌迟处死的罪行。从袁崇焕的所作所为来看的话,他当上了辽东都督之后一点建树都没有,做的许多事情都是在给后金送钱送粮食送人口还送军事武器,最后终于将后金送的壮大无比。

袁崇焕手中掌握了十几万大军面对京城被围困却是毫无作为,最后使得京城附近数十万百姓被满清兵劫掠一空,无数平民亲属被杀害,光是因为这一点就直接导致了后面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时候有着无数人想他死,甚至出现了争先购买的情况,后世历史之中从明朝灭亡之后也一直都是以贬低袁崇焕为主,中国历史之中开始褒扬袁崇焕的有两个人,且都是名人,一个是清朝的乾隆皇帝,另外一个是金庸大作家。

结语

作为辽东最后一任都督,袁崇焕本人是出自农民之家,35岁参加科举考试得到了一个同进士的称号。后来一步步做到了一品官的封疆大吏,崇祯皇帝不惜自己节衣缩食,用空内库,卖掉皇家器物,只为换来一个辽东平定,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历史又该任谁去解说呢?斯人已逝,世事迷离。

更多文章

  • 金国得知岳飞已死,为何没趁机南下灭宋,是谁阻止了他们?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岳飞灭金国有多难,岳飞都死了为什么不趁机灭了南宋,岳飞作战的金国是前金还是后金

    岳飞北伐战争的胜利从那个时候岳家军的巅峰情况来看,整个军队的兵力已经达到了十万之多,这样的兵员和人数在战国时代是足以颠覆一个国家的,宋朝本来都是以步兵为主,可是在岳飞的统筹之下,他手底下的宋军士兵不仅能够在步兵对战之中击败金军,还能够在金军擅长的骑兵战术之中将金军杀得溃不成军。女真人从白山黑水的东北

  • 中国历史上这么多朝代,为什么感觉明朝的太监最牛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太监李瑾忠个人资料,明朝太监洪宝,明朝十大太监排名

    中国历史上宦官牛的朝代相当不少光泛滥成灾的就有东汉、唐、明三朝,其他的著名太监更是数不胜数——秦朝的赵高,西汉的李延年,蜀汉的黄皓,北魏的宗爱,宋朝的梁师道、童贯......甚至还有不少太监封了王,比如刚刚提到的宗爱和童贯,东汉的曹腾最后还被追认为皇帝。可以说,一部中国政治史,里面多的是宦官那残缺的

  • 清朝统治者到底有多愚昧?看了明朝的一幅世界地图,才真正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金州卫地图,明朝开国地图完整版,明朝清朝历史讲解

    我国汉朝开创的“丝绸之路”,就是一条打通与西方各国进行商贸交往的“生财之道”。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直到现在都还让世界上很多国家心驰神往。这在我们现代社会则称之为国家的“外交”政策,后来在我国明朝,“丝绸之路”一度再次拓展开来,联通世界上80多个国家,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 公元1405年6月,

  • 明朝宗室的财政负担和当时清朝的财政负担比起来谁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济熺明朝宗室,明朝一年财政收入,安徽明朝宗室后裔

    明朝宗室先来说明朝宗室,是皇帝的亲戚,他们没办法当官,手中也没有兵权,只能在封地守着,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后代,多生一个孩子就多一份俸禄,但就算这样,也是入不敷出。例如晋王,山西全年收入152万石的粮食,就算是把整个省都搬空,也没办法养活境内的宗室。到了河南更为严重,在河南不但有福王,还有周王、唐王

  • 朱允炆谥号明朝无人敢评,清朝乾隆却抢着评,是真心还是虚伪?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正史承认朱允炆的皇帝身份吗,乾隆皇帝死后的谥号,明朝皇帝庙号谥号

    朱元璋本来是将朱标定为大明王朝的太子,可是他却因为身体上面的疾病过早的死亡,这使得明朝太子之位一度出现了空悬的情况。后面年老的朱元璋爱屋及乌,将朱标的长子朱允炆封为皇长孙,想要用自己的晚年来扶植自己的孙子上位,但他不知道的却是其他藩王已经生出了异心,到最后朱允炆就惨死在了帝位之争下面,连谥号都是清朝

  • 宋朝叫母亲为姐姐,叫比自己大的也叫姐姐,怎么区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宋朝妈妈为什么叫姐姐,姐姐的妹妹怎么称呼姐姐的女儿,宋代为什么称生母为姐姐

    电视剧《清平乐》之中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镜头,徽柔公主在面对苗昭仪之时,称呼竟然为“姐姐”,而面对曹皇后的称谓却是“娘娘”!这并非是宋朝伦理制度上最为奇葩的,宋朝的升行制度可以使得父子变为兄弟。公主高贵,而宋朝相对于女性还是开放,自然皇家公主即使是下嫁到夫家,那也是代表着皇家的颜面。皇家之人怎可向臣子

  • 髡刑是会把身上的毛剃光,朱元璋却为何对亲儿子处以髡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下令对他施以髡刑,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刑法,朱元璋为什么不能用刑

    而且古代还有一种说法是,身体和头发都是父母赐予的,如果把身上的毛发都剃光,就是不尊重祖宗,可能会被赶出家门,断绝关系。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髡刑比死刑还要严重。而朱元璋就对自己的儿子用了髡刑,他儿子到底犯了什么错,要这样被对待?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在明朝建立了以后,就把儿子们分到了各地分封,成为藩王

  • 存在感极低的宋仁宗的“仁”体现在哪?他是个明君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一代明君宋仁宗简介,宋仁宗死后曹皇后的下场,宋仁宗王凯

    不同的立场,则会有不同的答案,但这丝毫不影响他的“仁”。宋仁宗名为赵桢,生于公元1010年,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公元1018年,赵桢被册封为太子,公元1022年,宋真宗逝世,年仅十三岁的赵桢登基上位,自此开启宋真宗长达四十年的执政生涯。虽然其在位时间非常长,但是存在感却极低,宋朝皇帝多为民间才子们编

  • 并没有像其他太后那样强权干政,孝庄是如何稳定清朝局势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没有孝庄还会有清朝吗,经典传奇清朝孝庄皇后,清朝时孝庄太后与多尔衮私情

    清朝的后宫是不能干预朝政的,那么孝庄是如何稳定清朝当时的局势的呢?其原因有两点。1、与蒙古联姻孝庄首先就采用了与蒙古联姻的措施,为顺治打下了外援的基础。我们知道孝庄是蒙古人,而顺治能够登基,也是在多尔衮等人的扶持下,才得以实现的。因此顺治登基后,皇位并不是很稳定,于是孝庄就想借助她娘家的势力,来作为

  • 袁隆平的父亲袁兴烈,抗日战争时期,为我军赠送五百把大刀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副农民模样的袁隆平,他的家庭可不一般,母亲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也是袁隆平等五兄弟的英语启蒙老师。父亲是高材生,当过校长,曾在国军中任职。袁隆平的父亲叫袁兴烈,江西德安人,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作为那个年代少有的高材生,袁兴烈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从政。有感于国家积弱,袁兴烈毅然选择了铁路工作。袁兴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