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平原君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平原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661 更新时间:2024/1/18 16:52:49

平原君赵胜,是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的同母弟。赵惠文王元年(公元前298年)封平原君,封邑在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西北)。他曾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生年不详,死于赵孝成王十五年(公元前251年)。

喜宾客

平原君喜宾客,有客数千人。平原君家有楼房临近民家。民家有个瘸腿的人,蹒跚地去汲水。平原君的美人在楼上看见后,大笑。第二天,瘸腿人到平原君家门口,说:“我听说您‘喜士’。士不远千里而来,是因为您‘能贵士而贱妾’。我不幸得了手脚不灵活的病,您的爱妾却在楼上讥笑我,我要得到讥笑我的人头”。平原君笑着许诺。瘸腿人一走,平原君笑着说:“你看这小子,竟然因为一笑就要杀我的美人,不太过分了吗?”事后一年多,门客离去的超过半数。平原君奇怪地问门客:“胜待你们没有失礼的地方,为什么离去的人这么多?”有个门客回答说:“因您不杀讥笑瘸腿的人,都认为您爱色而贱士,所以就离去了。”平原君乃斩了那位美人的头,并亲自登门谢罪。门客才又渐渐回来。

[var1]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载:赵国的田都吏赵奢,主管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交纳。赵奢依法杀了平原君家九个管事人。平原君怒,将杀赵奢。赵奢说:“君于赵为贵公子。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法削则国弱,国弱则诸侯加兵。诸侯加兵,是无赵也,君安得有此富乎?如果以君之贵,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国强则赵固,而君为贵戚,岂轻于天下?”平原君以为贤,将赵奢推荐给赵王。赵王任用赵奢治理国赋,“国赋大平,民富而府库实”。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载:秦昭王四十一年(公元前266年),用范睢为相。适逢魏王派须贾出使秦国。范睢叫须贾带口信给魏王,立即把他的仇人魏齐的脑袋送来,否则将要屠大梁。魏齐听说害怕了,逃到赵国,藏匿在平原君家。第二年,秦昭王听说魏齐在平原君家,就给平原君写了一详细而表面友好的书信,说:“我听说您的高义,愿作布衣之友,希望您到我这里来,愿意与您为十日之饮”。平原君畏惧秦国,便至秦见秦王。在饮酒间,秦王对平原君说:“昔日周文王得吕尚以为太公,齐桓公得管夷吾以为仲父,今天范君也是我的叔父。范君的仇人在您家,愿您使人取其头来。不然我不放您出关。”平原君说:“魏齐是我的朋友,就在我家,也不应当交出来,何况又不在我家。”秦王又给赵王写信说:“范君的仇人魏齐在平原君家,王赶快使人把他的头送来。不然的话,我将发兵攻赵,且不放平原君出关。”

[var1]

《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战国策•赵四》:“谅毅曰:赵豹,平原君,寡君之母弟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说平原君是“赵之诸公子。”《史记•六国年表》:“赵惠文王元年,以公子胜为相,封平原君”。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以下凡不注明出处的,均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依《史记•六国年表》,又《平原君虞卿列传》。《史记•赵世家》作赵孝成王,“十四年,平原君赵胜”所记不同。

赵孝成王发兵围平原君家。魏齐夜间逃出,见赵相虞卿。虞卿解相印与魏齐逃至大梁,欲通过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肯见,由于侯嬴从旁劝说,才到郊野迎接。魏齐听说信陵君开始对见他有难意,怒而自杀。赵王终于将魏齐的头送到秦国,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国。

[var1]

毛遂自荐与邯郸解围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四十五年,赵孝成王四年)秦攻韩的野王(今河南沁阳县),野王降秦。韩的上党郡(治所在壶关今山西长治市)与本国的通路被切断。上党太守冯亭遣使者对赵王说:“韩不能守上党,吏民都乐于归赵,而不愿意入秦。”赵王先与平阳君赵豹商议。赵豹认为赵国接受上党,将“祸大于所得”。赵王又跟赵胜、赵禹商议,他们都认为,用兵百万,攻战逾年,也未必能得一城,今坐受有城市邑十七,这是个大利,不可坐失时机。赵王令平原君去接收土地,并传达赵王的命令:“以三万户之都封太守,千户封县令,诸吏皆益爵三级,民能相集者,赐家六金。”赵国又派廉颇进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抵御秦军。公元前260年,赵王中秦的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将,秦将白起大破赵军于长平。奏赵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军围攻赵的都城邯郸。赵国倾全力死守邯郸,又向楚、魏紧急求援。

秦军围邯郸后,赵国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救兵,订立“合纵”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在门客中挑选二十名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去。选来选去,只选出十九人,再也选不出来了。这时候,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向平原君自我推荐,说自己愿意凑满二十人的名额,一齐到楚国去。平原君问他到门下有几年了。毛遂说有三年了。平原君说:“贤士处世,好象锥处囊中,锥尖马上就会露出来。先生在我这里已经三年了,却没有人称赞过你,我也没有听说你有什么本领。你不能去,留下吧。”毛遂说:“我今日才得请处囊中。如果我早得处囊中,整个锥子都会露出来,不只是露出一点点尖来。”平原君终于让毛遂一同去楚国。

[var1]

到了楚国以后,平原君在楚国宫廷上与楚考烈王商谈合纵抗秦的事,从早上谈到中午,也没有结果。十九个门客都对毛遂说:“先生上。”毛遂手按着剑把,跨着石阶走上去对平原君说:“合纵抗秦有利,不合纵有害,两句话就可以决定了,您们从早谈到中午还没有订结盟约,这是为什么?”楚王问平原君说:“这位是干什么的?”平原君说:“是我手下办事的人。”楚王就大声呵斥说:“还不下去,我是在跟你的主人说话,你上来做什么!”毛遂手按剑把,逼近楚王说:“大王敢这样呵斥我,是仗着楚国的军队多。现在,我跟大王的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握在我手里,楚国的军队虽多,也帮不了您的忙。当着我的主人,您为什么这样无礼的呵斥!况且我是为赵。”毛遂的义正词严和威逼,使楚王连声答应说:“是啊,是啊!先生的话有道理,我愿意把整个国家奉献给合纵抗秦的盟约。”毛遂问:“决定合纵了吗?”楚王说:“决定了。”毛遂对楚王身边的人说,去拿鸡、狗、马的血来。毛遂捧着盛血的铜盘,跪着献给楚王,说:“请大王首先歃血定盟,其次是我见的主人歃血,再次就是我。”就这样,在殿堂上订立了合纵抗秦的盟约。毛遂又左手拿着盛血的盘,用右手招呼那十九人说:“您们就在堂下歃血吧!公等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很有感慨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从此待毛遂为上客。

[var1]

秦军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国都很快就会攻下,谁敢救赵,秦攻下赵以后就先打谁。”魏王畏惧秦国,令晋鄙在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停军筑壁垒,不再前进。名义上是救赵,实际上是在观望形势的变化。

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平原君写信责怪信陵君说:“我以为你有救济别人困难的高义,现在邯郸这样危急,魏国的救兵不来,你却无动于衷。纵然你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你也不可怜你姐姐吗?”信陵君屡次请魏王发兵救赵,魏王都不答应。他只好采用了侯嬴的意见,使人偷出魏王的兵符,夺晋鄙军救赵。

在邯郸被围,楚魏救兵又都未到的危急时刻,平原君听从了邯郸传舍吏子李谈的建议“令夫人以下编于士卒之间,分功而作。家之所有,尽散以飨士”。得敢死的士卒三千人,由李谈率领与秦军战,又适逢魏楚的救兵来到,秦军败退,邯郸解围,时在公元前257年。

邯郸解围后,虞卿为平原君向赵王请求增加封地。平原君听从了门客公孙龙的意见,没有接受。平原君死后,“子孙代,竟与赵惧亡”。

[var1]

关于平原君的评论

关于赵应否接受韩的上党郡的问题,从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太史公曰: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然未睹大体。鄙语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贪冯亭之邪说,使赵陷长平四十余万众,邯郸几亡。”《史记集解》引谯周的话说:“长平之陷,乃赵王信间易将之咎,何怨平原受冯亭哉?”两说似以谯周说为长。《荀子•臣道》篇说平原君能够协同有见识的人,“率群臣百吏”,“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而能“尊君安国”。总的看来,平原君还是以国事为重的赵国贤相。

更多文章

  • 宋国时期长达五十多远的内乱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国怎么灭亡的,宋国军队,宋国的司马桓魋

    二年春,宋督攻孔氏,杀孔父而取其妻。公怒,督惧,遂弑殇公。太宰类似于后世的宰相,大司马则类似于后世的大元帅,两位重臣火并不说,居然连国君都因此被杀。[var1]在提及华督杀孔父嘉的原因时,史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非常狗血的故事。据说在公元前711年的某一天,孔父嘉的老婆正在逛街,被华督看见了。华督觉得孔

  • 谁看懂了?泛舟湖上,甄嬛与果郡王相遇,谈起范蠡西施有何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甄嬛说范蠡与西施,范蠡西施墓,西施秘史西施范蠡吻戏

    [var1]在泛舟湖上,两人有相见恨晚之意,相聊甚欢,其中就谈到了范蠡、美人西施两位历史名人,甄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范蠡将自己心爱的西施亲手拱手让于他人,虽然日后再次相聚也不可能再回到过去,不能再有往日情怀。果郡王听了之后,赞赏道甄嬛想法真妙。那么两人为何无端端会说起范蠡、西施这个典故呢?这其中

  • 盛行于春秋战国的楚国货币,有什么样的体系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战国时期楚国货币,王立群讲战国楚国,战国晚期楚国女子服饰

    楚国,不少人心中都兀自泛起一个人物形象——项羽,无论是影视剧还是正史记载,项羽作为“西楚霸王”,即便是最终败给汉高祖刘邦,却依旧谓是尽得古今民心。古代才女兼北宋大词人的李清照为称赞“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将项羽视做人杰。那么楚国近千年的历史里,历经无数兴衰荣辱,他的历史又有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 商鞅用小手段引发变法,秦国变法富强后却将他五马分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鞅为何在秦国两次变法,商鞅五马分尸,商鞅变法最大的争议

    公元前359年,商鞅开始变法,主要内容有:奖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鼓励人民立罕功,有功者可得爵禄;编制户籍,使各户互相监督等。[var1][var1]秦孝王知道商鞅很有本领,任命他做宰相。商鞅接受了任命之后,便要大事改革秦国的政治。他认为必须自己先建立威信,于是想出一个办法,命令仆

  • 古代士兵打仗,如何解决生理需求?勾践想了个办法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勾践死于谁手里了,勾践妹妹被谁欺负,古代治兵之法

    古代的士兵正是精力旺盛之时,那么他们在打仗期间是如何解决生理需求的?勾践曾想出了个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被后世沿用了上千年。[var1]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每一个朝代的出现,都经历过许多大大小小的战争。古时候兵荒马乱,作战的人数也十分庞大,据史料记载,夏商周时期,光是登记在册的人数就有四五十万

  • 历史上的名将之后,赵括给父亲丢了脸,王贲延续了父亲的辉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贲图片,真实的历史王贲为何杀栎阳,历史上的赵括到底有多可怕

    [var1]赵括战国山东八名将之一的马服君赵奢,是赵国赫赫有名的将军,但是这个将军的名气好像被后来被他的儿子给埋伏的死死的。赵奢将军的儿子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赵括,就是那个刚刚读了几本兵书就觉得自己了不起,出手就给敌将白起送了四十万人头的——纸上谈兵赵括。赵奢将军当年一战斩首秦军八万,赵括初次上战场就

  • 你知道燕国的国君脑袋装的是什么?为什么老是想打赵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赵国和燕国有啥仇恨,赵国vs燕国,燕国和赵国哪个先亡了

    说起燕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冀北,辽西,与秦国边境接壤,南面与赵国、齐国接壤,位置偏北,而且相对来说较为荒凉。中原之混战,很多时候都与燕国无关。按照中原地理分析,秦国主要目标是进攻中原,占领肥沃的土地,吞并富庶的城市,但是占领燕国的心思估计是最少的。[var1]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上位起开始,我们数

  • 盗墓者挖出战国古剑国宝级文物险些流失国外最后全部被追回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古剑修复,盗墓出土珍贵文物,历史十大名剑出土文物

    但是历史的研究一直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难题,而且研究历史也是极其枯燥无味的,因为研究必须有所依据,历史是要靠证据或者史实,不能盲目乱猜,历史一定要保留着真实性和绝对性。研究历史的方法之一,就是研究古典书籍,文物字画,因为研究历史的前提就是回归历史的本身。[var1]用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去研究历史,如此

  • 孔子要气吐血了!儒家地位之低下竟都不如娼妓?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如何评价孔子和儒家,儒家孔子黑白背景图,孔子与儒家纪录片

    [var1]想当年,秦始皇统一列国后,在李斯的建议下,焚书坑儒,使得大量史书典籍付之一炬,给中国文化思想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到了汉代时,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则又将儒家推到了学术之巅,一时风光无限。此后,虽然一路浮浮沉沉,还算是比较平稳。然而,到了元朝时,却又把儒道家放到了“臭老九”这样

  • 秦国送重耳回国继位,为何晋国马上就翻脸跟秦国抢生意?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重耳从秦国回晋国夺位,晋国重耳,晋国重耳逃亡的故事

    [var1]重耳流亡背景分析:重耳是晋国公子,因骊姬之乱被迫逃亡国外。这样的逃亡的日子一过就是将近20年,从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到年过花甲。辗转八个诸侯国,最后来到了秦国。秦穆公热烈接待他,秦穆公非常热情地接待了重耳。并赏赐五位夫人给他,待遇深厚。穆公热情招待重耳一来是因为秦晋已经两代互为姻亲有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