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朝建立前的政治制度,兄弟被分封到同一个国家,往往被后人忽视

周朝建立前的政治制度,兄弟被分封到同一个国家,往往被后人忽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23 更新时间:2024/2/7 19:04:23

《左传》给了我们另一个文王之子的名单: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加上老大伯邑考与老二周武王,那么周文王有记录的儿子应该是十八人。《左传》这个名单应该最为可靠,排列顺序应该是按照年龄长幼,所以应该包括了文王嫡子和庶子,那么相较《史记》,文王的十个嫡子按长幼应该是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蔡叔度、郕(成)叔武、霍叔处、鲁周公旦、卫康叔封、聃(冉)叔载和曹叔振铎。

除了十八个儿子,文王还有两个弟弟:虢仲和虢叔。过去一般说两人分别封于西虢(今陕西宝鸡)与东虢(今河南三门峡),但这难以解释为何兄弟国名一样,其实虢仲与虢叔在当时应该一起封于西虢,类似太伯与仲雍被一起封于吴(虞)国。之后文王的三子叔鲜、四子叔度也一起被封于蔡(后来叔鲜另封于管),所以《国语》说周文王“孝友二虢,而惠慈二蔡,刑于大姒,比于诸弟”,意思是文王能够团结兄弟、关爱儿子,并作为太姒和诸弟的表率。

在商周宗族社会里,家庭是宗族的基础,所以要“齐家”才能“治国”。之后文王又开始广招贤才,《国语》说他“询于八虞,而谘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诹于蔡、原而访于辛、尹,重之以周、邵、毕、荣,忆宁百神,而柔和万民”,这里涉及的人物都是周文王在位时的重臣,其中有的可能晚至文王晚期才参与决策。比如周公旦是文王第七子,毕公高是文王第十五子,在文王“遵后稷、公刘之业,则古公、公季之法”之始可能还没出生。

韦昭注《国语》认为“八虞”是周的八位虞官,包括伯达、伯括、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騧。但前文我们提到,这八人是太伯、仲雍的子辈。闳夭、南宫适与太颠、散宜生,被唐人颜师古称为“文王四友”,“友”在当时不是普通朋友,往往表示兄弟之情,四友大致都是姬姓疏族,后来南宫适建立曾国,他的后代自称“后稷玄孙”。据说太颠来奔时,“河出绿图,地出乘黄”。蔡公、原公、辛甲、尹佚都是当时史官,周公、毕公是文王儿子,召(邵)公也是姬姓疏族,只有荣公身份不明。

辛甲其实就是有辛(莘)氏的国君,之前有莘氏与周文王联姻,双方的关系已经拉近了。但辛甲仍然侍奉商朝,等到商纣王即位时倒行逆施,辛甲劝谏纣王竟多达七十五次,意见仍未被采纳才去商奔周,并且担任周太史。他作了篇《虞人之箴》,那句有名的“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就出自这篇文章。后来周公东征攻打东夷,辛甲提出“先易后难”的战略,先攻打较弱的九夷部落,最后才包抄实力最强的奄国。《封神演义》有辛甲、辛勉,后者是虚构的,前者才是真实人物。

除了这些人之外,伯夷、叔齐也是慕名而来。伯夷、叔齐本是孤竹国(今河北卢龙)两位王子,他们的父亲在位时本来想立叔齐为君,父亲去世后叔齐却要推让长兄伯夷。伯夷认为父命难违,于是就逃跑了;而叔齐仍然不肯即位,也想逃跑。两人当时一商量,听说西伯昌尊老爱幼,我们兄弟何不去投奔?于是不远千里从河北跑到陕西,自然是被周文王奉为上宾。不过,这兄弟俩最终却与周人反目,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投靠周文王的另外一个外族人物是鬻熊。与伯夷、叔齐一样,鬻熊的后代也不服周,但却一直闹了八百年——他就是楚人的先祖。《史记楚世家》里说“鬻熊子事文王”,对于这句话有三种解释:一是“子”是鬻熊的尊号,“鬻熊子事文王”就是鬻熊本人事文王;一是“子”是鬻熊的儿子,“鬻熊子事文王”就是鬻熊之子事文王;一是“子”是鬻熊像儿子,那么“鬻熊子事文王”就是鬻熊像儿子一样侍奉文王。

这三种解释应该以第一种为佳,鬻熊在当时就是周文王的大臣。《楚世家》楚武王说“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根据张正明《楚史》的观点,这个“师”应该是火师的意思。但很容易被解读为老师,或许楚武王本身想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所以战国时期就出现了一本伪托鬻熊著作的《鬻子》,《列子》《新书》载录了其中几篇,全书已佚。其中有鬻熊与周文王、周武王的对话,但《楚世家》说鬻熊“蚤卒”,似乎没有活到周武王时代。

随着近年出土楚简的释读,让我们对鬻熊有了新的认识。

在荆州包山楚简、江陵望山楚简、新蔡葛陵楚简中,均提到楚国三位重要的先祖“三楚先”,即老童、祝融与鬻酓,同时在葛陵简中“鬻酓”又作“穴酓”。在传世文献中楚王为熊氏,出自鬻熊;而在考古发现里楚王均为酓氏,那么鬻酓即鬻熊,但穴酓在《史记楚世家》里是季连的孙子、鬻熊的祖先。不过,清华简《楚居》也说季连娶盘庚的孙女,生纟呈伯、远仲,之后就提到穴酓生“侸叔、丽季”,“丽季”当即《楚世家》鬻熊之子熊丽。

这样看来,穴熊、鬻熊确实是一个人物的分化,而且季连应该是商朝中期的人物,并非《楚世家》所说的虞夏时期人物。在《楚世家》中,楚国的先祖一直可以追溯到颛顼,颛顼的曾孙重黎被帝喾任命为祝融,但重黎在与共工作战中不力被处死。帝喾又以重黎之弟吴回继任祝融,吴回之子叫陆终,而季连就是陆终六子最小的一位。这明显表现战国时期对五帝的攀附,楚国早期记忆中的先祖应该只有老童(《楚世家》作卷章)、祝融和鬻熊。

有趣的是,鬻熊还分化出一个“太子长琴”。在《山海经》里,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长琴,长琴发明了流行音乐。而在《吴越春秋》中,说楚琴氏随逢蒙学射箭,之后威震诸侯。那么,楚琴氏应该就是楚王的称号,正如熊氏来源于鬻熊。其实“琴”应该与“熊”一样,都是“酓”的误写。“酓”的本义是饮酒,与狗熊、古琴均无关系,有学者说楚国是“熊图腾”,这当然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不过,以上这些人物虽然重要,但都不如即将出场的这位。

林屋公子,文史作家,主攻先秦秦汉史。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悟空问答签约作者,澎湃历史专栏作者,网易历史专栏作者,百度ta说合作作者,全历史合作作者,出版有《先秦古国志》《先秦古国志之吴越春秋》《山海经全画集》实体书三种,作品散见于《国家人文历史》《同舟共进》《北京晚报》《醒狮国学》《百家讲坛》《威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及自媒体。感谢阅读,欢迎关注!

更多文章

  • 出土文献记载了这则志怪故事,原来商朝是这样灭掉夏朝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先讲一个有趣的志怪故事。商王汤射落了屋顶一只赤鹄,让小臣烹饪为羹。商汤妻子纴巟自己想尝,于是胁迫小臣,自己吃了后还分给小臣,两人吃完后,双目都能见到四海之外。之后商汤发现被人偷食,小臣就慌忙逃亡夏都。但被商汤诅咒倒地。一群乌鸦围着小臣想啄食,其中一只赤乌就让大家去吃夏桀的祭品,还说上帝让两条黄蛇和两

  • 春秋吴国被视为周文王伯父的国家,为何鲁国却一直以蛮夷对待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春秋吴国强大吗,春秋为何不承认吴国,春秋历史上的吴国

    前文我们提到,《史记》中的太伯、仲雍南奔建立吴国并不可靠。那么,《史记》之前的史料是如何记载这件事的呢?在记录春秋历史最翔实的史书《左传》里,先后三次提到太伯的故事。第一次是公元前661年,晋国大夫士蔿说太子申生“不如逃之,无使罪至,为吴大伯,不亦可乎?”,当时晋献公已有废太子申生之意,所以士蔿认为

  • 秦朝三位先祖助纣为虐,出土竹简发现其中一位商朝灭亡后叛乱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商朝没有竹简吗,秦朝历史人物志,助纣为虐的商朝故事

    前文提到纣王有个“助纣为虐”的妲己,当然,文献记载纣王手下的奸臣还有很多。不过,这些记载基本都是也是春秋战国的记录,在《尚书·牧誓》中周武王仅仅说商纣“登用小人”,也就是说提拔一些地位不高的氏族;相反,纣王所做的还有“不用贵戚旧臣”,也就是压制一些关系亲近的氏族,同样在后世文献中,就有了不少忠诚劝谏

  • 慕容鲜卑绝代双骄:十六国第一名将慕容恪,后燕开国皇帝慕容垂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绝代双骄中双骄指的谁,慕容恪与慕容垂谁厉害,慕容恪和慕容垂谁打仗更厉害

    《天龙八部》里面的姑苏慕容氏念念不忘的就是复国,重现昔日慕容氏的荣耀,慕容鲜卑在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前燕、后燕、南燕、西燕等割据政权(其实还应该包括前燕奠基人慕容廆庶兄、慕容吐谷浑建立的土谷浑政权,至于北燕和慕容氏没多大关系),其中不乏英雄人物,最为杰出者当属慕容恪和慕容垂。[var1]慕容恪被陈寅恪誉

  • 战国时期赵国四大美女:个个都是红颜祸水,一连祸害了三个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赵国的女人漂亮,战国赵国十大名将排名,自古红颜出祸水

    [var1]吴娃赵武灵王有两位王后,第一位是韩王的女儿,生有太子公子章 ;第二位就是孟姚(吴娃),生有公子何;史料记载吴娃:“甚有色焉,王爱幸之,不能离。”可见吴娃是一位绝色美女。英明神武的赵武灵王先是废长立幼废了太子赵章改立赵何为太子,后来又有点后悔觉得愧对长子,于是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赵武灵王

  • 富不过三代?为什么秦国六代没有什么庸主?看完后就了解真相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为什么秦国能连出六代,秦国六代明君姓名,秦国三代国君列表

    由于起点高,有钱人家经常会让他们的孩子变成花花公子,这可能导致他们就光吃老本,面对突来的时间可能就无法应对了。所谓富不过三代,主要还是强调“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一种意识。[var1]秦始皇之前的秦国却并非如此,基本上成长的环境都是处于忧患之中。在这种情形之下,能够坐上首领位置的人绝不是那种只知道吃

  • 乐毅五国伐齐:韩国空手而归,燕国白忙活一场,最大的赢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乐毅为啥离开燕国,乐毅墓,燕昭王死后乐毅的命运

    [var1]齐威王开创了齐国强盛时代的到来,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直接把霸主魏国拉下了马,桑丘之战又教训了秦国一顿,在较长时间内齐国虽然不是霸主,但俨然力压齐楚赵等国实力首屈一指;齐湣王即位之初就赢得了垂沙之战的大胜,第二次合纵攻秦齐国是领头羊再一次大败秦国,一时之间齐国的实力达到了顶峰,不过此后齐国联

  • 战国七雄打了几百年几乎没有粮食问题,为什么诸葛亮打仗时就缺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烽火战国七雄争霸,战国初期七雄地图,战国楚国吃什么粮食

    [var1]估计每个人都熟悉诸葛亮,他可是汉末三分时的著名人物,由于有不少的传说,于是在后人心目中,他基本上就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大佬人物,然而在比赛的时候,诸葛亮也碰见一个他自己都解决不了的难题,这就是粮草供应。[var1]众所周知,战国时期经历了200多年的战争,虽然他们也特别缺粮,然而诸葛亮比他们

  • 死去的楚灵王,吓死了活着的反叛者,是谁主导了楚国的吊诡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楚灵王简介,申无宇2次得罪楚灵王,楚灵王最后死因

    [var1]本期话题公元前529年,流亡晋国的楚国公子子干联合少弟弃疾发动了对郢都的突袭,成功将不可一世的楚灵王赶下王位。但就在子干入主郢都之后,郢都的深夜里却悄然流传开了一个神秘的鬼故事。这个吊诡的故事吓坏了郢都的国人,甚至最终吓死了自封楚王的子干。究竟是谁炮制了这个鬼故事?它又有何可怕呢?[va

  • 历史冷知识-齐国著名军事家司马穰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齐国名将司马穰苴,司马穰苴电视剧,孙武与司马穰苴的关系

    [var1]司马穰苴司马穰苴,齐田氏之族,生卒年不详。曾为齐司马,故称司马穰苴。齐景公时,晋伐阿(今山东东阿县)、甄(今山东甄城县),燕侵河上,齐国不能抵。晏婴推荐穰苴说,他虽是田氏的众贱子,但文能附众,武能威敌。景公召见穰苴谈说兵事十分高兴,任命他为将军,率兵抵御燕、晋的军队的进攻。穰苴说,“我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