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什么程度?

唐太宗晚年昏庸到什么程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06 更新时间:2024/1/20 5:44:51

唐高祖李渊生了几个好儿子,在起兵造反建立唐朝过程中,儿子们表现出色,成为李渊的左膀右臂,唐朝的功劳簿上有他们的身影。正是因为儿子们过于出色,所以在后期不可避免地发生权力之争,最终酿成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

在这场政变中,李世民杀死自己的兄弟,逼迫父亲李渊让位于自己,登基称帝即唐太宗。这件事是后世诟病李世民的关键点,而李世民也为此愧疚一生,凡事都有正反两面,也许正是李世民渴望证明自己,一生勤恳为民、虚怀纳谏,成就了唐朝的贞观盛世。

如果说唐太宗晚年昏庸的话,这只能是和壮年时期相比较,因为相比历史上很多皇帝来说,即使是晚年的唐太宗仍然超越不少人,并不能算是昏庸。只有与昔日辉煌时期相比较,唐太宗晚年的一些爱好决策才会显得略有昏庸。

贞观十九年,唐太宗征讨高句丽,这件事成为分水岭,不管是从身体状况方面,还是从思想状态方面,都出现明显变化。

人类对于死亡有天生的畏惧感,古代众多皇帝更是渴望能够长生不老,毕竟享受着皇权的至高荣耀和令人羡慕的荣华富贵,但是想到生命正在逐步走向尽头,皇帝不免要产生焦虑,于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寻求长生不老的办法,此时也会有怀着各种心思的人来到皇帝面前,号称能够帮助他们实现愿望。

唐太宗的变化之一是对待群臣谏言的态度有所改变。历史上关于唐太宗李世民虚心接受臣子谏言的故事非常多,处处彰显着李世民能够听取逆耳忠言的胸怀,其中最为出名的谏臣应该是魏征

魏征曾经是太子李建成的谋臣,在玄武门之变后,李建成命归黄泉,而魏征则在唐太宗李世民的麾下发光发热。唐太宗能够迅速推动唐朝向着繁荣富强发展,与他这种虚怀纳谏的态度是分不开的,在朝堂上营造出久违的踊跃参政。

自从唐太宗征讨高句丽回来后,他对于大臣们的谏言并没有像以前那样重视,反而是有了不小的疑心。唐太宗李世民曾经在魏征死后推倒了他的墓碑,因为李世民意外得知魏征总是将进谏的内容和时间交给褚遂良,于是唐太宗怀疑魏征此举是为了青史留名。

按照唐太宗的想法,魏征这种沽名钓誉的行为彻底改变他对魏征的看法,感觉自己受到极大的欺骗。此外,魏征在世期间总是举荐有才之士,希望能够为国揽才,帮助唐朝更加兴盛发展。经由魏征推荐,杜正伦反而是犯下大罪,后来就连侯君集都获罪,这样让唐太宗再次怀疑魏征的用意。

最终唐太宗将魏征的墓碑推倒,但是李世民又重新反思自己,发现自己太过于敏感,于是又将魏征的墓碑重新修好,毕竟那是自己当年亲自题写的碑文。

魏征墓碑被推倒再修建,这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对于唐太宗李世民来说,他的纳谏程度确实存在前后变化。还是那句话,唐太宗的昏庸只是相对于他前期的精明能干,并没有对唐朝造成损害。

在这里很有可能会有人认为李世民发动高句骊之战是穷兵黩武的表现,但这件事并非突然决定,而是早有准备。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后登基,当时的唐朝基本上算是一穷二白,而唐太宗选择的方针政策是于民休养生息,对国内土地制度进行改革,发展农业减少对外战争,因此百姓生活状态很快转变。

当唐朝的实力逐渐强大起来后,唐太宗开始着手开疆拓土,声名远播的唐朝也正是从这时候开始的,由此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战争是在国力强盛的基础上,并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唐太宗李世民也不能算是穷兵黩武的皇帝。

唐太宗晚年还有另外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喜欢修建宫殿。

衣食住行是一个人永远离不开的话题,皇帝所居住的宫殿甚至是皇权的象征,比如在玄武门之变后,李渊曾经一直不想搬家,而李世民则用了小心思才让李渊心甘情愿地搬走。

古代皇帝所居住的宫殿非常豪华,其奢华程度举世瞩目,由于年代久远早已不见踪迹,明清时期的紫禁城仍然是中华民族不可复制的财富,其中的雄伟壮观可见一斑,修建宫殿耗费的金银钱财自然也很多。

唐太宗李世民也修建了很多的宫殿,比如他将终南山上的太和宫重新进行翻新扩建,并且取名为翠微宫。还有仁智宫也进行改造扩建,也就是史书中的玉华宫,这些都是唐太宗避暑圣地,算是皇帝行宫的一部分。

根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是比较害怕高气温的,他经常在天热时前往避暑行宫休息,因此还曾经得到朝臣的进谏,责怪唐太宗自己前来避暑却没有带着父亲李渊一起,李世民听后接受谏言,立即前往李渊宫中拜见。

唐太宗修建的宫殿并不算多,也没有达到劳民伤财的程度,对于经过贞观之治的唐朝来说,这种程度的大兴土木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不足以据此将唐太宗评定为昏庸的皇帝。

总结一下,如果硬要说唐太宗李世民晚年昏庸的话,与年富力强时期的他相比,以勤俭节约的标准来衡量,唐太宗确实有些不足之处,但是人无完人,唐太宗以文治武功的雄才大略给唐朝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社会得到巨大发展,让唐朝名声传遍周边国家,归附的部落民族众多,这些都是唐太宗取得的成就,是不容质疑的。

最后,用平常心去看待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生,仍然是波澜壮阔有贡献的,是历史幸事,也是民族幸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没有灭亡,为何无法恢复到过去的盛况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唐王朝绝对是在古代诸多朝代中,发展特别繁盛的朝代之一,可是在经历了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地位就在世界上一落千丈。著名的安史之乱,是指安禄山的叛乱和史思明的叛乱以及史思明儿子史朝义的叛乱。这个战争总共长达九年时间,最终以唐朝中央政府的胜利,宣告结束。第一、藩镇割据的局面安史之乱以后,安禄山和史思明当初的

  • 八王之乱的赢家,手握天下精锐却放任五胡乱华,让汉人口差点归零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拉开了华夏大地长达三百年之久的纷争,境内的大部分百姓流离失所,四处哀嚎遍野,让中原地区这个汉族的栖息地受到了严重的创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才逐渐的开始得到恢复。三国归晋之后的西晋王朝在建国初期,凭借着司马炎卓越的个人能力和手下精英的支撑,西晋立国之初的发展开始进入了正轨。按照当时的情况来看,只要司

  • 唐朝元和年间,会昌时期的政治格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元和中兴和会昌中兴,唐朝会昌,元和十年算唐朝末期吗

    赞皇李氏家族中有6人在整个唐朝时期出任过宰相,地位显赫一时,即便是在后唐衰微之时,赞皇六宰相的社会地位以及名声都非常之高。在元和以及会昌时期,赞皇李氏扮演的政治角色对当时的政局有重大影响。一、财政崩溃唐代前期,统治者兴利除弊,进入了政治经济高度繁荣的大时代。但唐玄宗晚年沉迷酒色、铺张浪费,扩大官僚机

  • 揭秘:李隆基刚登皇位就赐死姑姑,无情帝王吊死恩人,谁是真凶?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隆基怎么登上皇位的,李隆基杨玉环全部吻戏完整,太平公主秘史李隆基姑姑

    唐朝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皇室成员对于皇帝位置的追逐一直都没有停止,在权力斗争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是无情和冷血。在唐朝政治斗争环境下的女人们也有一颗躁动的心,从大名鼎鼎的武则天开始后面接着出现了韦皇后、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等强势女性人物,在权力欲望面前同样心狠手辣。太平公主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宝

  • 唐朝就有留学生,了不起的大唐盛世,论唐朝对待留学生的管理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现在有没有达到唐朝的盛世,唐朝留学生,初中历史唐朝的盛世

    唐朝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发明了不少先进事物:唐朝就有天文学家编制《大衍历》发现了太阳的运行规律,学会了测本初子午线,唐朝的医学也是非常发达的,还发明了雕版印刷术和火药,在思想上,更是有鉴真六次东渡东瀛,当时的日本,传播佛家思想,带去了不少的唐朝文化,最主要的是当时的唐朝统治

  • 李隆基被称风流皇帝,除了杨玉环、西域妃,他找到爱情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隆基与杨玉环相遇,刘威版李隆基和杨玉环吻戏视频,李隆基认识杨玉环的时候多大

    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期间,唐朝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天朝上邦,四海归服,唐玄宗的登基之路可谓是坎坷波折,在接受唐朝之后对唐朝的辉煌再续贡献颇大,但在晚年也历经安史之乱,唐朝逐渐由盛转衰。今天不谈政事,只谈风月,只谈李隆基的风流故事。李隆基的情感故事中让后世了解最多的无疑是杨贵妃杨玉环,但在杨玉环之前,李隆基已

  • 盘点:五代十国那些国宝级文物,每一件都千金难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代五大顶级文物,从远古时期到隋唐五代的文物,盘点我国十大国宝级文物

    成都永陵又称“王建墓”,是五代十国时期(907─967年)前蜀国开国皇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寝。1961年,成都永陵被国务院评为首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8年,成立成都王建墓文管所;1990年,成立成都王建墓博物馆;1998年更名为成都永陵博物馆。永陵最珍贵的文物,当属雕刻在棺床壶门之

  • 唐朝时期万国来朝,文化多元,浪漫诗人李白在繁荣之中诞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白,家喻户晓的诗句应该还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虽然字句之间比较通俗易懂,但却又给人一种浪漫空灵之境,仿佛此时人已经置身于他所处的状态,特别能打动人。于浪漫之中续写自己的情感,抒写时代的点滴,李白也因此成为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浪漫诗人李白的作品不似普通的诗人一般,他的笔下不是铮铮的豪言壮

  • 武则天跟李世民多年未生子,和李治接连生下六个孩子,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为什么没有和李世民生子,武则天秘史武媚娘和李治吻戏,武则天和李治生了多少孩子

    在武则天的身上有一个很神奇的对比,她在唐太宗李世民后宫中长达12年之久,却始终没能诞下子嗣,与唐高宗李治生活后却生下六个孩子。对此,竟然有人猜测说是武则天自己采取措施避免生育,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武则天与唐太宗没能生育孩子的原因是综合多方面的。武则天家族在唐朝的地位一直都很高,武则天的母亲是隋朝宗亲,

  • 秦琼骁勇善战,深得李世民信任,为何会在玄武门之变“隐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往今来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都会有很多贵人相助,有的人在明处有的人在暗处,但他们的目标是同一个。这就和玄武门之变的故事,颇有相似。玄武门之变事件里,也有一位守护神,他就是李世民身边智勇双全的干将秦琼。暗斗逐渐显明枪唐高祖李渊的儿子都各有千秋,当了太子的李建成不务正业,嗜酒还贪恋美色、好吃懒做,特别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