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武则天执政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武则天执政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49 更新时间:2024/1/16 17:29:13

显庆五年(660)以后,高宗经常头晕目眩,影响处理政务。

武则天乘机插手政治,开始参与国家大事。

武则天取得皇后的地位并不满足,她还想进一步掌握政权。

于是,她一方面排除异己,扫清政治道路上的障碍;一方面又组织力量,培植私人势力,为自己进一步掌权做准备。

在排除异己方面,除了害死王皇后萧淑妃以外,还积极支持高宗打击元老派。后来,宰相上官仪认为武则天干预政事,请求高宗废之。当她知道此事后,立即使许敬宗陷害上官仪,致使上官仪死于狱中。

与此同时,武则天还抓紧培植私人势力,笼络人才,组织支持自己的力量。她建议高宗设置北门学士就是这方面的重要措施。

北门学士的任务,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与各种表疏。

设置北门学士的目的,是削弱宰相的权力。由于北门学士直接参与国家重要政事,武则天掌握他们就更有利于自己参与政事。

另外,武则天还根据政治的需要安排北门学士为其编撰必要的书文。元百顷、刘祎之、范履冰、苗神客、周思茂、胡楚宾等人,都是北门学士的重要成员。他们先后编撰了《列女传》、《臣规》、《百僚新诫》、《乐书》等一千多卷。

武则天编撰书文是有其政治目的的。例如,武则天对太子李贤不满,遂命北门学士撰《少阳正范》(少阳指太子居住的东宫)及《孝子传》以赐太子。

李贤接受这种必读之物,惶恐不安,可见,北门学士所撰的书文是有鲜明的针对性的。北门学士是武则天的政治助手。

北门学士名称的由来,是因为他们为了避免与南衙发生冲突,而从北门出入。

“南衙”是以宰相为首的朝廷机关所在地,武则天于朝廷之外另立办事中心,当然是与宰相分庭抗礼。

武则天为了取得政权,还想尽一切办法表现自己的政治才能。

上元元年(674),她向高宗提出十二条建议:(1)劝农桑,薄赋徭;(2)给复三辅地;(3)息兵,以道德化天下;(4)南北中尚禁浮巧;(5)省功费力役;(6)广言路;(7)杜谗口;(8)王公以降皆习《老子》;(9)父在为母服齐衰三年;(10)上元前勋官已给告身者无追核;(11)京官八品以上益禀入;(12)百官任事久,材高位下者得进阶申滞。

这十二条建议,涉及范围很广,与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各方面都有关系。

高宗曾下诏实行。至于实行的效果如何,由于缺乏这方面的资料,尚难作出确切的说明。

不过,从其建议内容看,武则天确有相当的政治才能是勿庸置疑的。如果实现她的建议,有利于发展经济,争取民心,巩固其统治地位也是肯定的。

高宗的健康状况不佳,武则天懂得文史,才能出众,政权由高宗向武则天手中转移的趋势逐步形成。

弘道元年(683)十二月,高宗病死,中宗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实际上一切政事均由武则天定夺,中宗只不过是个傀儡。

这个二十七岁的年轻皇帝,不甘心听其母亲的摆布,自作主张,把皇后的父亲韦玄贞自普州参军提升为豫州刺史,很快又要以其为侍中。

此事触怒了武则天,武则天立即废中宗为庐陵王,另立豫王旦为皇帝,是为睿宗。

同时,武则天又重用武氏家族,光宅元年(684),命其异母兄之子武承嗣为礼部尚书,很快又为宰相。武承嗣请求立武氏七庙,武则天立即同意。

这些事实,说明武则天要进行改朝换代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平定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至德二年(757)二月,郭子仪率部从洛交进攻冯翊县,继又攻取河东。唐军既达关中,肃宗也移住凤翔。四月,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为皇子李俶),继续讨伐叛军。叛军到了长安,“以为得志,日夜纵酒,专以声色宝贿为事,无复西出之意”。这就给唐军收复长安提供了机会。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十五万之众,逼近长安,与

  • 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杨国忠与安禄山为了在玄宗面前争宠,互相倾轧,都想压倒对方,抬高自己的地位。天宝十四载(755)二月,安禄山要求以蕃将三十二人代替汉将,吏部侍郎韦见素与杨国忠坚决反对,玄宗派宦官辅璆琳到范阳去观察安禄山的动静。安禄山对辅璆琳行贿,辅璆琳回京对玄宗盛言安禄山竭忠奉国,没有二心。这时,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

  • 秦琼、徐懋功、李世民等回营之后,徐懋功吩咐击鼓升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秦琼、徐懋功、李世民等回营之后,徐懋功吩咐击鼓升帐。程咬金心里有鬼,进账之后,只往别人身后躲。徐懋功把桌子一拍:“程咬金何在!”程咬金藏不住了,只好出来:“三哥!我在这儿呐!”“我且问你,昨夜晚间是你保着主公去偷看白壁关吗?”“啊呀!三哥!这事可不怨我。”他把事情推了个一干二净,都推到了李世民身上。

  • 裴铏唐传奇聂隐娘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有天,有个尼姑上门化缘,见到聂隐娘非常喜欢,就对聂锋说,“我非常喜欢将军的女儿,想收她做徒弟,带她跟我去学本事。”聂锋爱女心切,当然不同意,并且把尼姑斥责了一顿。“你赶紧离开,若不是看你是出家人,就把你抓起来!”尼姑笑道,“将军最好想好了再做决定,如果我想带走你女儿,就算你把她锁进柜子里,照样没用。

  • 万历抗日援朝战争为何打了七年?不是明军不卖力,全怪粮饷太扯皮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万历朝鲜战争明军战绩,有粮饷的明军,万历朝鲜战争的明军主帅是谁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文定字数:4984,阅读时间:约13分钟 编者按:万历抗日援朝战争,也称壬辰战争。此战中,明军在作战方面,对日军压倒性的打击,无论是收复平壤,还是收复开城,速度都是惊人的。以当时朝鲜史料的评价:战胜之速,委前史所未有也。这并非恭维,而是事实。但最终,这场战争最后打了7年之久,

  • 小时候的学习对象,砸缸的司马光,做了高官后,杀了当初那个女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司马光真的杀了他母亲吗,司马光砸缸把人砸死的爆笑故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砸的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宋神宗即位后,想要大干一场,做出一番功绩,刚好当时的王安石提出的一些建议想法甚合他心,于是就有了后来的“王安石变法”,而司马光当时属于保守派。1048年的登州,有一位名叫阿云的少女,长相清秀端庄,本正在替母守孝,可被自己贪财的叔叔卖给了一个名叫韦大宝的好吃懒做之徒,让她嫁给他。阿云不情愿,

  • 北宋国力强盛堪比大唐,为什么对外战争却总是打败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宋朝的繁荣,比如说宋朝的文化异常繁荣。宋词一点也不比唐诗逊色。既然在文化和经济方面都很强。可是为什么一和别人打仗就打不赢。而唐朝时期可以说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谁不服就打谁。而提起宋朝就是败仗,给岁币,割地。除此之外也没有什么了。宋朝出现这种状况主要还是在政治制度上面。宋朝从宋太祖赵

  • 如果没有此人,明朝灭亡至少提前200年,但是没有人认可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灭亡的深度分析,从不同视角分析明朝灭亡,明朝灭亡真实例子

    这个皇帝叫做朱祁钰,也就是明景帝,他死后葬在了北京市玉泉山北麓的景泰陵里面,为什么他不葬在明十三陵里面呢?不如祖坟就意味着得不到别人的认可,那么这个皇帝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没能入祖坟呢?在明景帝之前明朝的另一位皇帝是明英宗朱祁镇,他是明景帝的亲哥哥,在明英宗执政期间,因为受到大太监王振的怂恿,明英

  • 朱元璋想要将国都建在家乡,刘伯温上奏九个字朱元璋立马打消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伯温给朱元璋提的十条建议,刘伯温什么时候追随朱元璋的,朱元璋看到刘伯温的遗书

    谁也不会想到当年偷牛吃的小孩会成为一国之君,可能连朱元璋自己也不敢回想自己是一步步怎么走过来的。朱元璋当了皇帝以后,肯定会想到“衣锦还乡”最起码让当初看不起自己的人瞧瞧。怎么样衣锦还乡才好呢?朱元璋想到的是将国都建在自己的家乡凤阳。当时的还不叫凤阳,而是叫临淮,因为朱元璋在这里出生所以便想到了改名,

  • 吴三桂为什么不支援崇祯皇帝?只因明朝统治者不分忠奸、作茧自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吴三桂不救崇祯,崇祯大还是吴三桂大,江山风雨情吴三桂见崇祯

    吴三桂对此事的拖延态度显而易见,难道他早就对明朝有了反叛之心吗?是大顺政权与他在私下里有什么秘密协议吗?其实并非大顺政权收买了吴三桂,而是明朝统治者的所作所为让吴三桂心生顾虑,不敢前去增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明朝统治者究竟做了什么不智的事吧。袁崇焕千里驰援,却反遭凌迟崇祯二年,遵化、三屯营两个关口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