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五虎上将,许褚谁都不怕,张郃怕赵云不怕张飞,其他猛将呢?

五虎上将,许褚谁都不怕,张郃怕赵云不怕张飞,其他猛将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83 更新时间:2023/12/15 10:42:27

曹营诸多猛将中和五虎有过交手的大概有许褚张郃徐晃庞德李典夏侯惇等人,我们来看看演义中他们和五虎之间的交手情形如何?

许褚位居武力榜第八,排名在他之前的除了黄忠之外,其余六人都和他交过手,堪称是三国单挑王,五虎上将他挑战过关羽、张飞、赵云和马超四人:穰山之战三十回合战平赵云;关羽被困土山前许褚和徐晃诱敌双战关羽;渭南大战马超两百多回合不分胜负;和张飞至少交手过三次。

许褚挑战五虎的战绩虽然一般,但是相对而言他最不怕的就是张飞,汉中之战时许褚明知张飞和魏延分兵劫粮,在曹操问“谁敢敌张飞?”之时,许褚一句“某愿往!”在和张飞交手过不止一次的情形下还主动请战,可见他是真不怕张飞。

张郃和赵云、马超、张飞、黄忠四人交过手,其中和赵云交手过多次:一次是穰山突围战三十余回合败在赵云手下;一次是长坂坡之战拦截赵云;一次是赤壁之战后和徐晃联手阻挡赵云;汉中之战时赵云杀入重围勇救黄忠骁勇异常:“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很明显张郃和徐晃两人都怕赵云。

不过张郃虽然怕赵云却不怕张飞,巴西之战前张郃请命出战张飞:

洪曰:“巴西守将张飞,非比等闲,不可轻敌。"张郃曰:"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小儿耳!此去必擒之!”

襄樊之战先是庞德小觑关羽,不仅放言说:“大王何重视关某也?吾料此去,当挫关某三十年之声价。”面对关羽同样不怕:“汝若怕死,早下马受降!”接着是徐晃大战关羽八十余回合,可见庞德和徐晃是不怕关羽的。

夏侯惇同样也不怕关羽,千里走单骑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夏侯惇仍一路追击而来,即使连续两个使者送来通关文书都不愿意善罢甘休,最后在张辽带来曹操口谕后才心不甘情不愿的放关羽离去。

李典曾和赵云交过手:“曹仁命李典出阵,与赵云交锋。约战十数合,李典料敌不过,拨马回阵。”料敌不过主动退走其实就是怕了赵云。

曹操麾下诸将中,面对五虎上将许褚谁都不怕,张郃怕赵云不怕张飞,徐晃和李典也怕赵云,庞德、徐晃和夏侯惇不怕关羽,所以综合看来曹营众将最怕的应该还是赵云,其中最关键的原因恐怕还在于长坂坡之战中赵云的表现实在太过勇猛无敌,给他们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

更多文章

  • 演义中赵云杀死过三位名将,但正史中上这三人的死与赵云毫无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云与赵云,赵云墓出土的赵云枪图片,新版赵云vs旧版赵云

    麴义被赵云数回合刺于马下。高览也被杀得很干脆,“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朱然死得更利索了,“云正杀之间,忽遇朱然,便与交锋;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也就是说不到一个回合朱然就被赵云解决了。△赵云影视剧形象然而,在正史中,麴义等三人绝非是泛泛之辈,均

  • 吕布典韦谁更勇猛?他的死让曹操伤心欲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吕布典韦曹操,曹操的爱将典韦死得冤,曹操说赵云比吕布还勇猛

    话说曹老板带领着大家创业,在兴平元年也就是194年,曹操决定并购濮阳,提升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大税收。于是大批兵马跟随曹操一起出征。而当时的濮阳是吕布的所在,于禁在这场战斗里面被分配到了攻打敌人两座营寨的任务。陈志《于禁传》记载:"从讨吕布于濮阳,别破布二营于城南。"说的就是于禁的攻打任务。曹操则负责

  • 如果汉献帝东归遇害,曹操等关东诸侯将会如何自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汉献帝能杀曹操吗,曹操对汉献帝刘协怎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在哪大败曹操

    当时汉献帝想东归雒阳,却派人哄骗李傕等人,说是去弘农郡陕县(张济军驻扎地),李傕信以为真,就同意了。结果随从护驾的郭汜打起了小算盘,想自己也玩一把劫持皇帝,结果打不过其他将军(杨定、杨奉、张济等人),便跑去向李傕告发:张济那帮人是想把皇帝带回雒阳,他们要脱离我们的控制,然后他们掌控朝政。李傕得知,便

  • 他只是刘邦身边的一个车夫,没有任何地位,可汉初三杰都不如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刘邦点评汉初三杰,刘邦的车夫夏侯婴,刘邦论三杰原文

    这个人就叫夏侯婴,此人为人很忠厚,而且十分看重情义,他和刘邦来自同一个地方,当时刘邦是泗水亭长,而夏侯婴就是在马方里面养养马驾驾车,当时和刘邦因为共同话题很多,很快就成为了好朋友,而且每次在夏侯婴干完自己工作后都会去找刘邦,一聊就是好长时间,有的时候半夜了都不会入睡,可见他们的感情多深厚。而且他俩还

  • 东汉风云:邓骘平羌无功受奖,梁慬平羌剿抚结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东汉邓骘简介,邓骘墓,寇兰芝邓骘大结局

    话说车骑将军邓骘,与征西校尉任尚等,出讨诸羌,因各郡兵马尚未到齐,乃留屯汉阳,但遣前哨数千骑,窥探诸羌动静。不意到了冀西,突与钟羌相遇,急切不能抵敌,竟被杀死千余人,余众狼狈逃归。可巧西域副校尉梁慬驰归,行抵敦煌,奉诏为邓骘援应,因即引兵转赴张掖,击破诸羌万余人,斩获过半。再进至姑藏,羌豪三百余人,

  • 秦始皇自称“朕”的原因,被隐藏得太深,难怪选择“皇帝”为尊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诸侯王之上,周天子的自称叫“予一人”或“余一人”,表示四海之内仅此一人之意,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个自称。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自认功绩超过历代君王,又说“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于是要求各种称号有所改变。按照这个逻辑,秦始皇选为自称的“朕”,必然要比“予一人”更能表现成功,更能表现他的功绩。那么,秦

  •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王朝,为何在唐代时,出现一个短暂的兴盛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代吐蕃王朝最高的统治者,唐代传奇创作的兴盛时期,简述一下吐蕃王朝的历史

    而肥沃的土壤只出现在季节更替的春秋季节,一旦过了长满青草的春日,生存便成为了一个难题,这些骁勇善战的部落只能将目光放到繁荣的中原。 但数百年的入侵也并没有让这些部落获得太多生存空间,农耕和书本知识的匮乏将他们局限在了部族的混战和对中原沃土的入侵,如此循环往复,草原上的三十二任赞普也没有在史书上留下太

  • 陕西出土唐朝公主墓,看到盗墓贼的做法后,专家:令人气愤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墓葬文化由来已久,自古就有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说法。在春秋时期"礼坏乐崩"的社会变化之后,厚葬之风兴起,但随之而来的是盗墓行为也逐渐盛行起来。一代枭雄曹操就曾组建过一只赫赫有名的摸金校尉,这支军队专门以盗墓为主业。而带来的宝贝都被曹操用以贴补军用。在曹操逝世后,人们贪恋他墓里埋藏的珍贵异宝,可

  • 东晋、南宋和明朝,同为夷狄当前,谁在面对外敌入侵时更硬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东晋和南宋哪个更耻辱,夷狄骄盛时南宋君臣的态度,南宋东晋哪个面积大

    但是,我要说但是了——说明朝是中国最有骨气的王朝,很值得商榷。中国的王朝更迭虽然频仍,但是面临大规模外族入侵的其实不过就三次——西晋到东晋、南宋始末以及南明十七年而已。其余的王朝更迭,都只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已,不涉及到民族之间的斗争,不提也罢。那么这三次大变,各家表现如何呢?明朝就不说了,统治阶级的层

  •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强盛的王朝之一,为何和亲规模如此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贵主和亲指的是什么,历史上波斯和唐朝的和亲,唐朝和亲往事讲座

    一、唐代和亲政策的内容01.公主出嫁外蕃唐代婚姻缔结,以唐朝公主外嫁吐蕃为主,当然也有周边首领的女儿入嫁唐朝,但只是少数。公主入吐蕃的方式主要有求婚和赐婚,边疆民族向唐求婚或是唐统治者直接赐婚。婚姻确定后,便要册封公主及确定婚期。其次就是筹备婚礼,和亲公主确定以后,唐王朝开始着手筹备婚礼等事宜,设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