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

历史上真实的秦始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025 更新时间:2024/2/7 7:05:11

秦始皇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59年)正月生于邯郸。嬴政十三岁(公元前247年)即王位。因年少,国事皆决于相国吕不韦

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年)至七年(公元前240年),秦继续对外用兵,它攻击的重点是韩、魏、燕三国,其间取韩十三城,魏二十城,燕二十城。

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命王弟长安君成君将兵攻赵。成反,兵败于屯留,军吏皆斩。九年,长信侯嫪毒反。秦王政发兵,与嫪毒战于咸阳,俘嫪坶,车裂以徇,灭其宗。

旧史相传,庄襄王在赵为质子时,吕不韦以孕姬进,生子即政。政即王位后,其母为太后,与吕不韦旧情不断。吕不韦怕事泄被诛,以嫪毐为宦者进,太后甚宠幸,因得主国政遂起意反叛。

十年,吕不韦以嫪毐事免相,归河南封国。秦王政恐其叛乱,赐书曰:“君何功于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于秦,号称仲父?其与家属徙处蜀。”吕不韦恐惧,饮鸩而死。

从此,秦王政大权独揽,王位得到巩固,以“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代替了事皆决于吕不韦、嫪毐的局面。

灭六国

秦王政步入青年时代,恰逢七雄进入决战时期。他凭借先辈创建的雄厚基业,又平定了嫪毐等的叛乱,在七雄对峙中处于有利地位。他抓住战机,对六国的斗争从蚕食转向吞并。他采纳李斯的建议,制订“先取韩,以恐他国”的吞并顺序。

秦王政十四年(公元前233年),韩王遣韩非使秦。韩非至秦,被杀于云阳。韩王畏惧,请称臣。

十六年(公元前231年),韩献南阳地。次年,秦王政遣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灭韩。

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王政遣端和将兵围邯郸。次年,遣王翦等攻赵,得赵王迁。赵公子嘉自立为代王。秦王政到邯郸,诸与其母家有仇者,皆坑杀之。

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王政遣王贲、王翦攻燕,取蓟城,得燕太子丹之首。燕王逃奔辽东。

二十二年(公元前225年),秦王政遣王贲攻魏,水灌大梁。魏王降,魏亡。

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遣王翦攻楚,得楚王负刍。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为楚王。次年,王翦、蒙武破楚军。昌平君死。项燕自杀。

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王贲攻燕辽东,得燕王喜。还攻代,得太王嘉。

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王贲从燕南攻齐,得齐王建,灭齐。

短短十年间,秦王政剪灭六国,结束了征战几百年的分裂状态,建立了规模空前统一的皇朝。

创建帝业的自我满足在灭六国的过程中,秦王政创建了秦的帝业,其后又有所发展。同时,秦王政不断滋长了自我满足的情绪。

秦王政在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灭齐后,令丞相御史:“寡人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议论的结果,还是由秦王政决定下来,称作“始皇帝”。

这个称号,表示至高无上、万世一系的权力。他要后世,自始皇帝以下,二世、三世至千万世,传之无穷。从此,秦王政就改称始皇帝。

同年,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应为水德之始。

按着水德的特征,他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

始皇的这些规定,是为了显示秦在这一历史阶段的出现是必然的,是符合天意的。这是神化皇权的特殊形式,是周人所谓“天命”的翻版。

秦新破六国,丞相绾建议置王以镇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最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意见,废古封国制而以郡县制去代替。

以当时具体情况来说,郡县制推行到如何程度,不可详知。但从制度本身来说,郡县制是以地缘本位的地方政权取代了以血缘关系为本位的地方政权,这是地方政权封建化的主要标志。

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立石琅邪,称:“四海之内,皇帝之土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鲜明地规定了皇帝的身份既是最高的统治者,又是最高的土地所有者,而生存在这土地上的人既是民又是臣。

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采纳李斯的意见,规定:“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弃市。以古非今者,族。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第二年,以卢生等诽谤罪,坑儒生四百六十余人于咸阳。秦始皇的封建皇朝,至此完备了由土地的最高所有权,政治上的绝对统治权,以至在思想意识上的绝对顺从之整个统治体系。在他的自我满足的精神状态下,为所欲为,对人民群众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奴役,以致人们忍无可忍,终于在始皇死后不久就埋葬了这个皇朝。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陆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汉朝陆贾孙子叫啥,陆贾生平,陆贾的祖上是陆烈吗

    陆贾,楚人,汉初出使南越,获得政治上的成功。秦汉之际,秦南海龙川令赵佗,乘中原战乱,攻占桂林、象郡等,自立为南越武王。楚汉战争结束后,刘邦又为中原战争所困扰,无力征伐赵佗。汉十一年(公元前196年),刘邦遣陆贾使南越,封赵佗为南越王。陆贾至南越,见赵佗头梳南越人的发式,箕倨而坐,他生气地说:足下是中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金日磾谨慎而受信用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日磾,金日磾后世子孙,日磾正确发音

    金日磾(前134—前86年),字翁叔,匈奴族人。原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因其父休屠王曾作金人祭天,故汉武帝赐其姓金氏。他是西汉封建政权中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是汉武帝最亲信的大臣之一。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大军两次出陇西郡,击匈奴右地(今甘肃河西地区),斩获颇多,获得匈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郑吉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汉郑吉,汉朝历史人物故事,郑吉个人资料简介

    郑吉有多牛,史称:“汉之号令班于西域矣,始自张骞而成于郑吉。”郑吉(?—前49),西汉会稽(郡治吴县在今江苏苏州)人。起初在汉军中当士兵,多次前去西域,因而升为郎官。他为人“强执,习外国事”。自从张骞通西域、李广利征伐大宛之后,开始在西域设置校尉,屯田于渠犁。汉宣帝地节二年(公元前68年),郑吉以侍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赵充国(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西汉赵充国,赵充国是赵破奴儿子吗,常平侯赵充国墓在哪里

    赵充国(前137—前52),字翁孙,陇西上邽(今甘肃天水西南)人,后来迁徙到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他起初是骑兵,因是金城郡良家子,善于骑射,补为羽林军士,侍卫皇帝。为人“沈勇有大略,少好将帅之节,而学兵法,通知四夷事”。汉武帝时,赵充国以假司马身份随从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击匈奴,被匈奴骑兵所包围。汉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西汉笃学之士刘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西汉刘向是谁的后人,孟母三迁西汉刘向朗读,西汉刘向编的千金买骨

    刘向、刘歆、扬雄同是西汉末年笃学之士。刘向(约前77—前6),字子政,本名更生,成帝时更名向,汉楚元王刘交的玄孙。刘向十二岁时,其父刘德保任他为辇郎。成年时提升为谏大夫,后又任为郎中给事黄门,升为散骑谏大夫给事中。汉元帝初即位时,刘向被太傅萧望之、少傅周堪推举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与侍中金敞拾遗于皇帝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萧望之(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汉朝历史上真实的崛起,守夜者萧望最后去哪了,萧望墓全景图片

    到了萧望之后期,丞相司直緐延寿上奏,告发萧望之对使者傲慢失礼,对丞相患病也不过问,还有擅作威福和贪财行为,触犯了法律,要求逮捕查办。宣帝于是指责萧望之“廉声不闻,傲慢不逊”,沾染污点,于五凤二年(公元前56年)左迁为太子太傅。萧望之左迁后,黄霸、于定国等相继由御史大夫升为丞相。他却不得为相。做太傅时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萧望之(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真实的汉朝刘彻,陆白纪萧望知乎,守夜者萧望最后去哪了

    萧望之(?—前46),字长倩,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枣庄东南)人,徙于杜陵(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家庭世代以种田为业,到了萧望之开始学习儒学。他“好学”,起初学习《齐诗》,师事后仓达十年。后来到太常受业,又事同学博士白奇,还从夏侯胜问《论语》、《礼服》。京师的儒生们对他都很称赞。他还写有赋四篇。那时大将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王莽的故事(1)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真实的王莽,刘秀与王莽真实的故事,古代王莽的故事

    王莽(前45—23),字巨君,新皇朝的建立者,在位十五年(9—23)。王莽的祖先,原为战国时期齐田氏,因汉初失国,齐人谓之“王家”,因以为氏。文景时,王氏处于东平陵,武帝时徙至魏郡元城委粟里。王莽的祖父王禁,少时学法律于长安,为廷尉史,自此以长安为家。王禁生四女八男,其中,次女政君,为元帝之后(称元

  • 韩国专家宣称朱棣是韩国人,中国学者只说四个字,韩国人立刻闭嘴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国际上对朱棣的评价,韩国电视剧朱棣,朱棣被高估了吗

    [var1]明朝皇帝朱棣,可以说是明朝少有的好皇帝之一,因为其他的皇帝基本上都是不怎么管理朝政的。朱棣与其他皇帝不同,他在位期间带领着大明朝不断的发展,经济不断的复苏,以至于最后形成了“永乐盛世”的局面。不过,朱棣的身世一直是一个迷。[var1]在《明史》中记载,朱棣是马皇后的第四个儿子,但是根据民

  • 战神白起自杀是秦国的一大损失,700年后也有同样经历的名将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秦国名将白起详细资料,秦国名将白起简历,关于秦国战神白起的生平事迹

    [var1]白起,他的举荐人就是魏冉。这样,后世闻名的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的白起才开始自己的辉煌。后来秦昭襄王亲政,宣太后、外戚魏冉被罢黜,白起的重要性也开始减弱。毕竟他也曾是宣太后一党,他的不尊王命更刺激了秦昭襄王,这就造成了杜邮自杀事件。[var1]中国历史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