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对嫂子、弟妹差别对待,目的只有一个

李世民对嫂子、弟妹差别对待,目的只有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666 更新时间:2024/1/18 22:50:06

郑观音背后的家族势力非常强,被称为是北朝望族荥阳郑氏。郑观音的名字也非常奇特,只因为她的父亲郑继伯笃信佛教,所以就给女儿取名为“观音”。

古代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更为重要或者说核心的是门当户对,婚姻往往是联系双方及家族的纽带,成就彼此,让彼此更强大。隋炀帝在位时,郑观音嫁给了李渊长子李建成,当时李渊的身份是唐国公,自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郑观音出嫁时是豆蔻年华,而李建成那年已经26岁。李渊对于郑家也是非常满意的,在后来的晋阳起兵直到占领长安过程中,荥阳郑氏都对李渊给予有力的支持,可以说,在建立唐朝的功劳簿上,有郑观音背后家族的一份力。

公元618年,李渊根据时局变化建立唐朝,长子李建成凭借着嫡长子身份称为太子,而郑观音则是太子妃。虽然此时的大唐只是众多军阀势力中的一个,但随着兼并战争的发展,唐朝已经成为统一天下不可逆转的趋势,而郑观音也将会是日后母仪天下的皇后。

公元626年六月四日,蒸蒸日上的唐王朝突然发生惊天巨变,而郑观音正好处于漩涡中。

秦王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之间的明争暗斗早已持续多日,注定是一场不能调和的你死我活,在关键时刻,李世民在玄武门先发制人,将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位劲敌全部杀死。

随后李世民“无情”逼迫李渊退位,紧接着就是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进行清算,结果是所有儿子全部被处死,算是免除后患。

这便是帝王之家的无情之处,李世民虽然表现出惨无人道的一面,但理性来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为了将来避免再次出现流血抗争的冤冤相报现象,此时的残酷可以换取将来的太平安定。

对于郑观音的生死问题,李世民害怕她生下儿子,将来会反抗自己或者后代,但是杀死郑观音恐怕遭到天下人的反对,因为郑观音是名正言顺的太子妃,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会带来很大的政治影响。

想到自己本来是杀死兄长才得到的皇位,仔细权衡利弊之后,李世民决定赌一把,以眼前局势为紧,先稳定朝局和权势贵族,李世民堵的是郑观音生下的不是男孩,最终他赌赢了,郑观音生下女儿。

与郑观音命运最相似的是齐王李元吉的妃子杨氏,两人的丈夫和儿子都是被李世民杀死,但是两人的结局却是天地之别:郑氏被李世民收入后宫宠爱有加,郑观音则独居抚养隐太子的女儿,寡居五十年之久。

唐太宗李世民对待两人的态度为何有这样的差别呢?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两位女子娘家的势力不容小觑。

先来说李建成妻子郑观音。

前面已经介绍了她背后的家族能量很大,由于郑观音头顶着太子妃的头衔,李世民必须给予优待,只有这样做,社会舆论对自己才是最有利的,同时也不会与荥阳郑氏闹翻,彼此之间仍然可以维持与荣俱荣的利益关系。

这样就很容易能够理解李世民对郑观音的态度,放任她自生自灭,给予适当的基本关照即可。

公元676年,郑观音在长乐门去世,这时候唐朝已经是高宗在位了,这位长寿的郑观音活了78岁。郑观音的葬礼是在最小女儿归德县主府邸办的,最后与李建成埋葬在一起,算是对这段感情画上句号。

再来说说李元吉妃子杨氏。

李元吉去世时只有24岁,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生儿育女的成绩单,李元吉一生共有5个儿子和六个女儿,但是如果说具体哪些是杨氏所生,这就无法考究了,毕竟杨氏后来的身份不一样了。

在玄武门之变后,杨氏本来也是过着深居守寡、守家养女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唐太宗李世民诏命杨氏入宫,成为自己的妃子。从此之后,杨氏的生活出现天翻地覆的变化。

李建成能够与世家大族联姻,可想而知,李元吉的婚姻也是如此,妻子杨氏背后同样也是很有权势的大家族。

唐太宗将杨氏纳入后宫是出于稳定朝局的想法,能够拉拢杨氏背后的关系和势力,这是明智之举,其实说白了,唐太宗将杨氏纳入后宫就是给杨氏家族的信号,他们也只关心受到的宠爱会不会消失或者被打压,现在很明显了,一如既往,可以放心了。

综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对待郑观音和杨氏的方法虽有差别,但是出发点都是一样的,都是从大局出发,稳定朝局。

也许有人会有疑问,贵族的权势到底有多大,为何让李世民都要屈服?可以说,贵族阶层联合起来可以推翻皇帝,换个角度来说,没有世家大族的支持,皇帝的统治举步维艰,尤其是唐太宗刚刚登基之处面临的局面。

唐朝一直以来都以繁荣盛世为标签展现在世人面前,以至于很多人都忽略了唐朝也是从一穷二白、支离破碎走到世界巅峰前列的。

在唐太宗登基初期,国家已经历经隋朝末年的残暴统治和压榨,后来是多年的兼并战争,到唐朝基本统一天下时,百姓民不聊生,锅里没有米,碗里没有菜。此时,社会资源大部分都集中在世家大族手中,皇帝也要想办法让百姓吃饱穿暖。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没有显赫贵族的支持,李渊建立唐朝的路将充满荆棘。当年李渊在晋阳起兵后,能够迅速地攻占长安城占据主动权,自然有李渊的聪明才智在发挥作用,但是过程中李渊是取得贵族的支持,方法就是许诺他们事成之后的封赏和利益保证。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李渊许诺,太宗来还。在唐太宗登基之初,就签订了耻辱的城下之盟--渭水之盟,按照李世民雄才武略的秉性,如果不是逼不得已,绝对不会向敌人投降签约,后来李世民仅用数年就一雪前耻,成为周边民族归附的“天可汗”。

最后,关于唐太宗和杨氏,还要说明一点,杨氏只是唐太宗后宫中普普通通的一位,并没有受到特殊照顾,最后的结局甚至是被厌弃抛弃的,因为唐太宗下令杨氏不准陪葬昭陵,也就是说在唐太宗晚年时根本就不认杨氏是自己后宫一员,至少在地位上并不高。

还有一种说法,在长孙皇后去世后,唐太宗要立杨氏为皇后,结果被魏征劝停。此种说法主要是唐太宗四百年后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惹的祸,这两本后来编写的书籍首次出现这样的记载。

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史料记载杨氏要被立为皇后的说法,并且从魏征的个人谏言中也并没有关于劝谏太宗立后的蛛丝马迹,因此唐太宗要立杨氏为皇后的说法并不可靠。

更多文章

  • 中国的白种人民族,受益于丝绸之路,出过三位皇帝,其中有安禄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禄山杨贵妃情史,安禄山后代,安禄山为什么阉掉李猪儿

    大国泱泱,大潮滂滂。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圣火未曾断绝,从远古的华夏民族到如今的五十六个民族的万众一心,少数民族和“众数民族”之间,无不想要傲然独立,但本质上却盘结交错,现实中有白种人的崛起。此白种人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欧美国家的白种人,而是栗特人。粟特人是生活在中亚阿姆河与锡尔河一带的人,他们是古老民族

  • 三千宠爱在一身,杨贵妃为何没有成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杨贵妃为什么能得宠爱,杨贵妃秘史皇后娘娘,杨贵妃为什么没被立为皇后之谜

    文/古今文化馆说起杨贵妃,与西施、王昭君、貂蝉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笔者以为,这位绝世美人可是为盛唐的衰落背了好大一口锅。因为她的美貌,“从此君王不早朝”,更是因为她,让自己的亲戚们一飞升天,却暗地里使坏,坑惨了杨玉环。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经过白居易《长恨歌》的诗词,成为千古传唱。不过,

  • 退休最早出现在唐朝,生活在哪个王朝,官员的养老最有保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允许官员有私人参军吗,唐朝一品官员墓,唐朝长安官员一般住哪

    要知道在以前根本就没有退休这样优厚的制度,即便是后来出现了,也没有任何的工资和福利,现代人之所以能够享受到这样的好待遇,完全是历史不断演化而来的。一、几千年前就有退休1、完全不同的叫法其实类似于退休这样的事情,在几千年前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个时候叫法不同罢了,在一本书籍里面就明确的记载,当

  • 作为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的形象,随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代皇帝评价武则天,武则天影视形象,唐朝皇帝群聊武则天

    古往今来,关于武则天的评价褒扬者有之,贬斥者亦有之。唐朝以来,很多民间传说、文学作品和影视剧作品都刻画过武则天的形象,但确实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历史上的史学家、小说家们更多以工于心计、心狠手辣等贬义词汇将武则天塑造成淫妪妖妇的形象。近代以来,不少文人学者开始为武则天平反、正名,人们对武则天形象的

  • 麻将是什么时候诞生的?有人说唐朝,又有人说是郑和下西洋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郑和发明了麻将,唐朝就有麻将了吗,唐朝麻将

    那么,人人都喜爱的麻将是什么时候诞生的呢?有人说唐朝,又有人说是郑和下西洋发明的。麻将起源于中国,原属皇家和王公贵胄的游戏,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以前。麻将运动在中国广大的城乡十分普及,流行范围涉及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已经进入到千家万户,成为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智力体育活动。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 民国第一恶婆婆:与儿媳一同生子,让儿子吃儿媳奶水,让孙子喝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最狠恶婆婆下场,民国恶婆婆杀死儿媳妇的案件,古代恶婆婆虐待儿媳

    民国第一恶婆婆:与儿媳一同生子,让儿子吃儿媳奶水,让孙子喝汤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女性的地位十分低下,尤其是在很多的影视剧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儿媳妇在进了家门之后,基本上就成了这一家人的奴隶,白天要操持家务,照顾公公婆婆,还有儿子女儿。到了晚上的时候,还要伺候自己的丈夫。而女

  • 民国最剽悍太太:扛着一把菜刀,逼丈夫写出新三从四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民国29位奇女子情史,民国时期的三从四德,民国最悲惨的婚姻

    中国民国史上是一个文人辈出的年代,我们现如今书本上所见到的课文,民国时代的文人大豪占据了几乎半壁江山,不过,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文人自古多风流。当然民国也不例外。不论是写起文章来尖锐深刻的鲁迅先生,还是那个盗墓迷民国最剽悍太太:扛着一把菜刀,逼丈夫写出新三从四德,哪一个没有那么几笔风流帐。因为当时年代

  • 民国悍妇江冬秀粗人一个,抛却祖上背景,眼界是普通人不能比拟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江冬秀个人资料,江冬秀和胡适合葬了吗,梁宗岱与江冬秀吵架

    这个女子所生长的家庭却是一个读书的世家,可是本身并没有多少才能,这可能是个人的兴趣问题了吧,有这种条件,但是不想进步,可能自己本身对学识没有多少兴趣吧。另外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在那个非常守旧的时期,这个女子居然对裹脚这个行为摒弃不做。因此从这件事情上,也说明了江冬秀的思想里有那么点开放的东西。 还

  • 此村庄世代给一女子守墓,乾隆曾想打开,但看到碑上八字立马放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御碑全文解释,赵县乾隆御碑,昭苏边境的乾隆格登碑

    我们听到的守墓,都是给一些男子守墓,给女子守墓的是非常少,因为古代男尊女卑的思想深入人心。 不过为女子守墓的也有,比如说在北京昌平区有一个小村庄,这个村子里的人就世世代代给一个女子守墓。这个女子呢,并不是皇后,也不是什么特别有名的人,只是明宪宗的一个妃子,但是这个妃子非常的受明宪宗的宠爱,所以当时

  • 清朝史上相当憋屈的一位皇后,不能和最爱的人厮守,还被太后凌辱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清朝最惨的皇后 19岁,历史上最憋屈皇后,清朝有哪些皇后被打入冷宫

    这里要说的皇后就是后面一种,她就是同治皇帝的皇后,孝哲毅皇后阿鲁特氏。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大学士赛尚阿的孙女,顾命八大臣之一郑亲王端华的外孙女,三等承恩公、户部尚书崇绮之女,孝贞显皇后(慈安太后)姑表外甥女,恭肃皇贵妃的侄女。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有着一副端庄大气的容貌,知书达理,聪颍慧智,有